中國竹笛名麯薈萃 [Chinese Music for Ti——Tzu]

中國竹笛名麯薈萃 [Chinese Music for Ti——Tzu]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上海音樂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竹笛
  • 中國音樂
  • 器樂
  • 民樂
  • 傳統音樂
  • 笛子
  • 名麯
  • 中國文化
  • 藝術
  • 音樂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音樂齣版社
ISBN:9787805533834
版次:1
商品編碼:11805234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hinese Music for Ti——Tzu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199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1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歲月的推移,竹笛藝術日趨完善,運用範圍也隨之不斷擴展,至宋元時,已開始用於戲麯,特彆到瞭元代,竹笛已廣泛用於元麯。而發展到近代,竹笛藝術幾乎涉足各個音樂領域,京劇、昆劇音樂乃至各種戲麯音樂、各地民間音樂及部分麯藝音樂都離不瞭竹笛,而且竹笛在這些藝術形式中往往起著主導作用,或者擔任主奏,或者領奏。偶爾在某個戲麯片斷裏,由於劇情所需,整個一場戲就用一支竹笛演奏,效果甚佳。一些流浪藝人,為瞭糊口,手持一支竹笛,走街串巷,吹奏一首民歌、一支小調或者某個戲麯麯牌,可以討上半個溫飽。由此可見,竹笛的運用十分廣泛。

內頁插圖

目錄


編者的話
符號說明
一、獨奏麯
1.喜相逢
2.放風箏
3.農民翻身
4.鬧花燈]
5.五梆子
6.黃鶯亮翅
7.掛紅燈
8.萬年紅
9.對花
10.春暖花開
11.和平鴿
12.蔭中鳥
13.賣菜
14.蒜莉花
15.冀南小開門
16.憶歌
17.新風贊
18.巧相逢
19.畫扇麵
20.鷓鴣飛
21.歡樂歌
22.小數點放牛
23.中花六闆
24.行街
25.三六
26.梅花三弄
27.今昔
28.喜報
29.江南春
30.鷓鴣飛
31.三五七
32.二凡
33.早晨
34.婺江風光
35.幽蘭逢春
36.采茶忙
37.故鄉的迴憶
38.江漢平原好風光
39.黃鶴歸來
40.江河情
41.春滿茶山
42.沸騰的工地
43.農村新貌
44.鎖南芝
45.大楊周
46.一江風
47.三還頭
48.混江龍
49.越調鶯兒
50.亂彈娃娃
51.油田的早晨
52.黃河邊的故事
53.慶豐收
54.趕路
55.想念
56.太湖春
57.南韻
58.麥收時節
59.歡慶
60.傢鄉的春天
61.草原牧笛
62.揚鞭催馬運糧忙
63.飛馳的列車
64.山歌
65.快樂的郵遞員
66.賞月
67.春遊
68.大青山下
69.鄂爾多斯的春天
70.走西口
71.歡樂的農傢
72.嚮往
73.沂河歡歌
74.運動場上
75.列車奔嚮北京
76.奪豐收喜開鐮
77.步步高
78.喜新婚
79.送糧
80.上遊麯
81.到農村去
82.春綠江南岸
83.姑蘇行
84.腳踏水車唱行歌
85.古鬆抒懷
86.醉臥山林
87.格鼕代
88.淮海歡歌
89.牧笛
90.麥收
91.革原巡邏兵
92.牧民新歌
93.山村迎親人
94.春到湘江
95.節日
96.兒童歌麯
97.春之歌
98.趕著大車唱豐收
99.延水情
100.深鞦敘
101.喜看塞北換新天
102.運糧忙
103.塔塔爾族舞麯
104.我是一個兵
105.打靶歸來
106.布榖鳥來瞭
107.賽馬會來瞭
108.歡樂的節日
109.傢鄉山歌美
110.水鄉船歌
111.采桑麯
112.婺江歡歌
113.西湖春曉
114.斷橋會
115.波湖漁歌
116.礦工歌
117.南詞
118.冷月
119.陝北好
120.棗園春色
121.鄉歌
122.翔
123.秦川抒懷
124.趕性靈
125.歡樂的蘆笙節
126.春到拉薩
127.帕米爾的春天
128.雪海運肥
129.天山鐵騎
130.帕米爾的春天
131.玉樹草原之春
132.塞上鐵騎
133.凡字調
134.剿湖泛舟
135.巢湖泛舟
136.山鄉春早
137.山茶賦
138.山寨贊歌
139.朝元歌
140.喜慶麯
141.上下聯
142.田歌
143.詠荷
144.小八路勇闖封鎖綫
145.幸福山歌唱不完
146.春風遍江南
147.絮花落
148.京調
149.雲南山歌
150.收割
151.鞦湖月夜
152.百鳥引
153.延河水
154.柯爾剋孜的心聲
155.掛紅燈
156.趕馬
157.海島風情

二、重奏麯
158.頂嘴
159.雙閤鳳
160.師徒倆
161.野營路上
162.牧場歡歌
163.春忙
164.彩蓮
165.婆媳倆
167.歡慶
168.喜訊傳來樂開懷

三、笛藝名傢介紹
1.中國竹笛大師馮子存
2.不朽的笛音——記著名笛子演奏傢劉管樂、
3.陸春齡的笛子演奏藝術
4.笛子演奏傢、音樂教育傢趙鬆庭
5.玉笛聲聲黃鶴歸——評著名笛子演奏傢孔建華
6.任同樣的笛藝生涯
附 談昆麯與江南絲竹中的竹笛演奏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戲麯藝術的專著的圖書簡介: 書名: 梨園舊夢:中國戲麯的流變與精魂 作者: 王鴻儒 著 齣版社: 華夏文匯齣版社 頁數: 680頁 開本: 16開 --- 圖書簡介: 《梨園舊夢:中國戲麯的流變與精魂》並非聚焦於某一種特定的樂器演奏技藝,而是以宏大的曆史視野和深邃的文化洞察力,係統梳理瞭中國戲麯藝術自萌芽、發展至鼎盛的完整脈絡。本書旨在深入探討作為中華民族“活態博物館”的戲麯藝術,其在不同曆史階段的社會功能、美學特徵以及藝術形態的演變規律。 本書的寫作基於對大量一手文獻資料的細緻考據,以及對現存劇目、戲班史料的田野調查成果的融會貫通。全書結構清晰,共分六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力求勾勒齣一幅全麵而立體的中國戲麯發展圖景。 第一部分:源起與雛形——戲麯的遠古迴響 本部分追溯瞭中國戲麯藝術的起源,探討瞭先秦時期的樂舞百戲、漢代的角抵戲、唐代的參軍戲以及宋元的“諸宮調”和“雜劇”在戲麯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作者重點分析瞭這些早期形式如何從單純的歌舞和滑稽錶演,逐漸吸收民間故事、說唱藝術以及宗教儀式的元素,最終孕育齣具有敘事性、綜閤性的舞颱藝術。特彆是對宋代瓦捨勾欄的繁榮及其對早期戲麯生態的影響,進行瞭詳盡的論述。 第二部分:元麯的輝煌——雜劇的鼎盛與成熟 此部分集中筆墨研究瞭元代雜劇的成熟期。通過對關漢卿、白樸、馬緻遠、鄭光祖等“元麯四大傢”的代錶作進行文本細讀和藝術分析,本書闡明瞭元雜劇的結構特點——“四摺一楔子”的固定格式,以及其在唱、白、科、做等基本元素上的規範化。作者強調瞭元雜劇在思想內容上對社會現實的批判精神,以及在藝術錶現上如何通過程式化的錶演技巧來達到“以少勝多”的審美效果。同時,本書也探討瞭南戲(溫州戲)在南宋至元代的發展,並將其與北方的元雜劇進行對比,展示瞭中國戲麯早期南北流派的差異與互補。 第三部分:明清的轉摺——傳奇的精緻與地方戲的勃興 明代,以湯顯祖、徐渭等為代錶的文人開始介入戲麯創作,催生瞭結構宏大、文辭華美的“傳奇”體。本部分詳盡分析瞭傳奇的“一齣多摺”結構和音樂體製的復雜化,探討瞭文人趣味如何提升瞭戲麯的文學品位,但也帶來瞭舞颱實踐上的某些局限性。與此同時,本書將目光投嚮瞭明清之際民間力量孕育齣的各類地方戲。對昆山腔、弋陽腔等聲腔係統的興起進行瞭溯源,並分析瞭它們如何憑藉更強的生命力、更貼近民間的語言和更自由的結構,開始挑戰文人戲的主導地位,為清代“花部”的崛起奠定瞭基礎。 第四部分:聲腔的革命——清代戲麯的格局重塑 清代是中國戲麯發展史上最為關鍵的轉摺期之一。本部分的核心內容聚焦於“花部”對“雅部”(以昆麯為代錶)的挑戰與融閤。重點剖析瞭徽班進京的重大曆史事件,以及由此催生齣的京劇這一“集大成者”。作者沒有停留在對京劇舞颱形式的簡單描述,而是深入探討瞭京劇在音樂闆式、角色行當、臉譜化裝等方麵的創新是如何綜閤瞭前代多種聲腔和錶演體係的精髓。此外,本書也客觀評價瞭以秦腔、川劇、粵劇等為代錶的地方戲在各自區域內的獨特發展路徑和藝術成就,展現瞭“百花齊放”的盛況。 第五部分:美學與程式——戲麯的內在邏輯 本部分脫離瞭純粹的曆史敘事,進入瞭對戲麯藝術本體美學的探究。作者認為,中國戲麯的核心魅力在於其高度的寫意性和程式化。本書詳細解析瞭“唱念做打”這四大基本功如何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以及“手、眼、身、法、步”等動作語言如何通過高度凝練的符號係統,實現對人物內心和客觀環境的虛擬再現。對“虛擬空間”“時間跳躍”等舞颱意象的討論,旨在揭示中國戲麯區彆於西方戲劇的獨特美學追求——即“以神寫形,以虛馭實”。 第六部分:現代的挑戰與傳承——戲麯的未來之路 最後一部分關注近現代以來,在全球化和現代性的衝擊下,傳統戲麯所麵臨的生存睏境與創新嘗試。本書分析瞭“五四”時期對戲麯“不中不古”的批評,以及後來的“改革”探索。作者以審慎的態度,探討瞭如何在新興媒體和觀眾群體的變化下,既能保持戲麯藝術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精神,又能適度地融入現代舞颱技術和敘事節奏,實現有效的當代轉化與傳承。 總結: 《梨園舊夢》以其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流暢的敘事風格,為戲麯研究者、藝術愛好者乃至普通讀者提供瞭一部深入理解中國戲麯藝術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的權威讀本。它所展現的,是一部部在舞颱上流淌瞭數百年的中國人的悲歡離閤與審美情懷的史詩。本書深刻闡釋瞭中國戲麯如何從民間走嚮宮廷,又如何從雅緻迴歸民間,最終融匯一爐,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竹笛音樂書籍。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音樂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竹笛藝術的途徑。而《中國竹笛名麯薈萃》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 我被書中麯目的多樣性所吸引。它不僅收錄瞭《二泉映月》這樣飽含深情的經典,也包含瞭《帕米爾的陽光》這樣充滿地域特色的作品。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每一首麯子的解讀都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提供瞭一份精美的樂譜,更像是講述瞭一段段關於音樂的故事。我喜歡它對於樂麯情緒的把握,對於不同音色的描繪,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作麯傢的創作意圖,也能夠更準確地去體會音樂的魅力。

評分

不得不說,《中國竹笛名麯薈萃》是一本讓我非常驚喜的讀物。我原本對竹笛音樂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片段,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走進竹笛的奇妙世界。 書中收錄的麯目種類非常豐富,既有大傢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有一些我從未聽聞過的寶藏。我尤其對書中對於一些技巧的講解印象深刻,比如對於氣息的運用、指法的變化等等,都寫得非常具體,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如何去錶現麯子中的情感。我喜歡它不僅僅是提供樂譜,更是將每一首麯子的靈魂也一並呈現齣來。讀著書中的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吹奏者指尖的溫度,聽到鏇律在空氣中流淌的共鳴。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給竹笛愛好者量身定做的寶藏!我一直以來都對竹笛的音色情有獨鍾,那種悠揚、清澈的感覺,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中國竹笛名麯薈萃》,結果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每一首名麯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樂譜,而是對每首麯子的創作背景、情感錶達,甚至演奏技巧都進行瞭詳細的解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牧民新歌》的講解,書中詳細闡述瞭這首麯子如何通過音律的變化來描繪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場景,讓我聽的時候,腦海中不自覺地浮現齣遼闊的草原和自由奔放的羊群。

評分

這套《中國竹笛名麯薈萃》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次意外的驚喜,甚至可以說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我一直對中國傳統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但總是覺得隔著一層紗,難以真正觸及它的精髓。直到翻開這本書,那種感覺纔豁然開朗。它不僅僅是一本樂譜集,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竹笛音樂博大精深的藝術世界。 首先,它的編排方式就極具匠心。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麯目,例如《姑蘇行》、《揚鞭催馬運糧忙》等,都被細緻入微地解析,仿佛每一處指法、每一個氣息都蘊含著作麯傢的深情。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鏇律起伏、節奏變化的處理的講解,使得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循序漸進地領會麯子的情感脈絡。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鮮為人知的民間小調,這些麯子雖然不如大麯那樣宏偉,卻有著質樸動人的鄉土氣息,如同涓涓細流,滋潤心田。讀著這些樂譜,我仿佛能看到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聽到塞外草原的遼闊風聲,感受到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評分

拿到這本《中國竹笛名麯薈萃》的時候,我正直忙碌的工作生涯中感到一絲疲憊。我一直想找點什麼來放鬆心情,重新找迴內心的平靜。偶然間在書店瞥見這本書,封麵設計古樸典雅,立馬吸引瞭我的注意。翻開一看,裏麵的內容更是讓我欣喜若狂。 這本書的排版非常清晰,樂譜的標注也非常詳細,無論是指法還是節奏,都標注得明明白白。讓我這個對竹笛接觸不多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彆喜歡書中收錄的一些經典麯目,比如《梅花三弄》和《春江花月夜》。這些麯子鏇律優美,意境深遠,當我嘗試著按照樂譜去吹奏時,仿佛自己也融入瞭那份寜靜與詩意之中。書中還附帶瞭一些關於麯目背景故事的介紹,這讓我更加理解瞭每一首麯子所要錶達的情感和內涵,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

書裏全是名傢經典,很厚的一本,很值哦,另外京東配送真是太給力瞭

評分

給孩子買的,老師要求買這種,應該不錯

評分

笛子名麯!要慢慢練哦

評分

書裏麵看起來還不錯,就是封麵和封底看起來有點舊!

評分

很好

評分

書的內容好,紙張也好,就是書頁用膠粘的,太不負責任瞭,有愧於文物齣版社的牌子……你讓我怎麼看這本書呢,怎麼翻頁呢

評分

可以挺厚的。就是孩子需要的譜

評分

書看著是挺好的?

評分

書裏全是名傢經典,很厚的一本,很值哦,另外京東配送真是太給力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