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手办基础教程

粘土手办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抱熊氏 著
图书标签:
  • 粘土手办
  • 手办制作
  • 粘土
  • 模型
  • 手工
  • DIY
  • 教程
  • 艺术
  • 兴趣
  • 动漫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64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13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有没有想过把绘画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做成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收藏起来?其实一点也不难!翻开这本书吧,跟你徐徐到来如何制作手办。

  本书共分为6个部分,从认识制作手板的粘土等工具开始讲起,用了一章的篇幅引领你进入手办的世界,里面会介绍粘土的种类及特性、粘土的使用技巧、制作手办的工具的选择、粘土的配色技巧等;后面5个部分则图文并茂地向你展示了经典的动漫人物形象——银时、雪初音、利威尔兵长、森系兔女郎和FAIRYTAIL的下午茶的具体制作流程,制作过程的展示很详细。

  本书讲解系统,图例丰富,适合初、中级漫画爱好者作为手办的自学用书,也适合相关动漫专业作为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目录

005 第1章 粘土手办制作基础知识

006 1.1 认识制作手办的粘土

006 1.1.1 认识超轻粘土

007 1.1.2 各种粘土的种类及特性

011 1.1.3 超轻粘土的使用技巧

012 1.2 工具的选择

012 1.2.1 粘土常用工具

015 1.2.2 其他辅助工具

016 1.3 色彩基础知识

016 1.3.1 色彩常识

017 1.3.2 超轻粘土配色技巧

018 1.4 人体结构知识

018 1.4.1 成年人体比例

019 1.4.2 萌系人体比例

022 1.4.3 Q版人体比例

023 第2章 制作银时

025 2.1 绘制银时的线稿

027 2.2 银时配色步骤

028 2.3 具体制作步骤

028 2.3.1 制作面部

030 2.3.2 制作头发

034 2.3.3 制作耳朵

035 2.3.4 制作身体

039 2.3.5 制作棒棒糖

040 2.3.6 制作洞爷湖木刀

040 2.3.7 制作手臂和服饰细节

043 2.3.8 制作尾巴

043 2.3.9 整体组合

045 第3章 制作雪初音

047 3.1 绘制雪初音的线稿

049 3.2 雪初音配色步骤

050 3.3 具体制作步骤

050 3.3.1 制作面部

051 3.3.2 制作头发

053 3.3.3 制作上身

055 3.3.4 制作靴子

056 3.3.5 制作下身

057 3.3.6 制作领带

058 3.3.7 制作手臂

060 3.3.8 制作整体细节

061 3.3.9 制作兔子

063 3.3.10 整体组合

064 3.3.11 制作帽子

067 3.3.12 制作底座

068 第4章 制作利威尔兵长

070 4.1 绘制利威尔兵长线稿

072 4.2 利威尔兵长配色步骤

073 4.3 具体制作步骤

073 4.3.1 制作面部

075 4.3.2 制作头发

077 4.3.3 制作腿部

080 4.3.4 制作身体

084 4.3.5 制作配件

087 4.3.6 制作底座

088 4.3.7 整体组合

090 第5章 制作森系兔女郎

092 5.1 绘制森系兔女郎线稿

094 5.2 森系兔女郎配色步骤

059 5.3 具体制作步骤

095 5.3.1 制作头部

097 5.3.2 制作头发

099 5.3.3 制作兔耳头饰

100 5.3.4 制作辫子

102 5.3.5 制作腿部

103 5.3.6 制作靴子

106 5.3.7 制作下身

107 5.3.8 制作身体

111 5.3.9 制作手臂

113 5.3.10 制作蝴蝶结

115 5.3.11 制作花朵

116 5.3.12 制作绿叶

117 5.3.13 制作蘑菇

119 5.3.14 制作底座

121 第6章 FAIRY TAIL的下午茶

123 6.1 绘制FAIRY TAIL的下午茶线稿

127 6.2 FAIRY TAIL的下午茶配色步骤

128 6.3 露西具体制作步骤

128 6.3.1 制作露西的面部

129 6.3.2 制作露西的头发

134 6.3.3 制作露西的腿部

137 6.3.4 制作露西的身体

142 6.3.5 露西的头和身体组合

144 6.4 艾露莎具体制作步骤

144 6.4.1 制作艾露莎的面部

145 6.4.2 制作艾露莎的头发

149 6.4.3 制作下半身

154 6.4.4 制作艾露莎的茶具

157 6.4.5 制作组合

158 6.5 配饰具体制作步骤

158 6.5.1 制作普鲁

160 6.5.2 制作小蛋糕和苹果

162 6.5.3 制作底座

163 6.5.4 整体组合

前言/序言


《光影雕塑的艺术:数字建模与渲染实战指南》 摘要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面向专业人士和资深爱好者的数字雕塑与三维渲染技术的综合教程。我们专注于使用行业主流的数字雕刻软件(如ZBrush、Blender的雕刻模式)进行高精度模型创建,并辅以先进的渲染引擎(如Keyshot、Marmoset Toolbag)来呈现最终作品的视觉效果。全书结构严谨,从数字雕刻的基础理论、高模拓扑优化,到PBR材质的创建、复杂的布光方案设计,再到最终的后期合成与输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复用的工作流程。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掌握将想象力转化为具有真实物理质感的数字艺术作品的能力。 --- 第一部分:数字雕塑的理论基石与工作流程搭建 (The Foundation) 第一章:数字雕塑环境的初始化与工具集选型 本章首先探讨数字雕塑与传统雕塑在材料学和形变原理上的核心区别与共通点。我们不会讨论粘土或任何物理介质,而是聚焦于软件界面、硬件配置(数位板、图形卡优化)的专业设置。 1.1 软件生态分析: 深入对比ZBrush的动态网格(Dynamesh)与细分曲面(Subdivision Surface)的工作哲学,以及Blender雕刻模式在实时反馈和低模回拓上的优势。 1.2 基础笔刷的动力学研究: 重点分析Move, Clay Buildup, Dam Standard, Trim Dynamic等核心笔刷的参数化控制——特别是关于“Z强度”、“衰减曲线”和“硬度”的细微调整对形态塑造的影响。 1.3 场景管理与文件结构: 建立专业的工作流程范式,包括项目文件命名规范、不同精度模型(Low Poly, Mid Poly, High Poly Subtools)的版本管理策略,确保项目迭代的顺畅性。 第二章:形态学的数字解构与高模构建 本章完全专注于数字层面上的“形体构建”,而非材料的塑形。我们将处理从抽象到具象的结构搭建。 2.1 基础几何体的布尔运算与分离(Masking & Clipping): 利用遮罩功能快速划分身体结构,如躯干、四肢、头部区域,并讨论如何安全地合并或分离Subtools以避免网格穿插问题。 2.2 解剖学在数字雕刻中的应用: 侧重于骨骼结构、肌肉群走向(如胸锁乳突肌、三角肌的起止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体积表达,而非表面纹理的添加。 3. 细节的层级构建(Detail Layering): 学习如何通过低频(大体量)、中频(肌肉起伏)和高频(毛孔、细微划痕)三个层级来分阶段雕刻,避免一次性陷入细节泥潭。 --- 第二部分:拓扑优化与模型准备 (Preparation for Production) 第三章:从高模到低模的拓扑学转型:重拓扑艺术 本章是实现高质量渲染和动画绑定的关键步骤,完全侧重于线框(Wireframe)的艺术。 3.1 拓扑原则与边缘流设计: 深入解析如何为特定动作(如面部表情、关节弯曲)设计最优的四边面(Quads)分布,确保在动画过程中形变自然。 3.2 专业重拓扑工具的使用: 详述诸如Maya的Quad Draw、3D Coat的拓扑工具箱,以及ZBrush的ZRemesher的高级设置(如适应性密度、边缘保护)。 3.3 法线贴图的烘焙基础: 讲解如何精确地将高模上的几何细节(法线信息)无损地投射(Bake)到优化后的低模网格上,为后续的PBR材质做准备。 第四章:UV展开与贴图坐标系统的标准化 高效的UV是贴图艺术的基础,本章将讨论如何实现合理的空间分配。 4.1 UV空间效率最大化: 讨论“像素密度一致性”原则,如何根据模型的重要性区域分配更多的UV空间。 4.2 接缝(Seam)的策略性隐藏: 学习如何将接缝放置在视觉盲区(如腋下、身体背面)以最小化贴图接缝的可见性。 4.3 多通道贴图的准备: 导出和组织用于后续渲染流程的贴图集,包括AO(环境光遮蔽)、Curvature(曲率)和Thickness(厚度/次表面散射)。 --- 第三部分:PBR材质的构建与光线追踪渲染 (Shading & Visualization) 第五章:基于物理的渲染(PBR)材质体系详解 本章摒弃传统纹理贴图的概念,全面转向基于物理特性的材质参数设置。 5.1 PBR核心参数的深入理解: 详细解析Metallic(金属度)、Roughness(粗糙度)和Specular(高光)如何在Substance Painter或Mari中精确模拟现实世界的光学反应。 5.2 程序化纹理的生成与应用: 如何使用噪声函数(如Perlin, Voronoi)和混合模式,生成复杂的、非破坏性的表面细节,如风化、磨损和侵蚀效果。 5.3 皮肤与非金属材质的次表面散射(SSS): 专门探讨如何设置SSS参数,使半透明物体(如蜡质、皮肤)能够模拟光线穿透后的柔和效果,这是实现“真实感”的关键技术点。 第六章:数字布光与摄影级渲染输出 光线是最终视觉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本章聚焦于如何“导演”光线。 6.1 三点布光法的高级变体: 不仅限于主光、辅光、背光,更深入探讨使用“Rim Light”和“Fill Light”的强度与色温比例来分离主体与背景。 6.2 HDRI环境光的运用: 如何选择、编辑和利用高动态范围图像(HDRI)作为主要光源,并讨论其在反射和环境光遮蔽中的作用。 6.3 渲染器的性能优化与输出: 针对Keyshot/Arnold等路径追踪渲染器,讲解降噪(Denoising)技术、迭代次数的平衡,以及如何输出RAW/EXR格式以进行更精细的后期调整。 --- 第四部分:后期合成与最终呈现 (Post-Production Mastery) 第七章:数字暗房:Photoshop与合成艺术 本章将模型从3D环境中剥离出来,进行最终的视觉增强。 7.1 通道分离与图层叠加: 利用渲染器输出的多种图层(如Z-Depth, Cryptomatte, Specular Pass),在Photoshop中重建光影关系。 7.2 色彩分级与LUTs的应用: 探讨如何使用色彩平衡、曲线调整和查找表(LUTs)来统一作品的视觉风格,实现电影级的色调。 7.3 锐化、镜头光晕与颗粒感: 讨论如何添加微小的视觉噪点和镜头效果(如薄雾、光晕)来“打破”数字渲染的完美感,增加照片的真实感和叙事性。 --- 结语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从零开始构建复杂数字艺术作品的完整技术框架。通过学习这些先进的数字雕塑、拓扑优化、PBR材质创建和专业渲染技术,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驾驭高品质数字艺术品的制作流程,专注于创造具有深刻视觉冲击力的三维视觉叙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大胆而富有活力,那种略带粗糙却又不失精致的质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粘土手办这个领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看到这本教程的排版和插图风格,立刻就觉得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明书。里面的案例展示图拍得尤其出色,光影的处理让那些原本静态的粘土作品看起来充满了生命力,简直像艺术品一样。尤其是关于色彩搭配的那几页,作者似乎对颜色的理解非常独到,即便是最简单的基础色块组合,也能营造出非常高级的视觉效果。我甚至花了好长时间仅仅是在欣赏那些图片,这比我看很多纯粹的艺术画册都要来得过瘾。它没有急着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先用视觉语言告诉我“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方式,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书本的装帧质量也很好,纸张厚实,翻页手感顺滑,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也是一种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指导感”。作者似乎就是一个在你身边手把手教你的老朋友,时不时会穿插一些“新手常犯的错误”和“小妙招”,这些经验之谈真是太实用了。我记得有一段讲到粘土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开裂的问题,书中并没有用复杂的化学术语来解释,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粘土就像皮肤一样,需要“循序渐进地呼吸水分”,并建议了一些非常实用的保湿和慢干的小工具,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这种接地气的解决思路,让我这个动手能力比较弱的新手也能很快上手,并且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去哪里寻找快速有效的补救方法。这种亦师亦友的语气,极大地缓解了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让整个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基础塑形技巧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极度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比如,在处理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差别时,书中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捏出一个微笑”,而是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和线条图,逐一拆解了嘴角上扬的角度、眼角细纹的走向,甚至是鼻翼两侧肌肉的微小起伏对整体神态的影响。这种对解剖学和动态学的精确把握,远远超出了我原本对一本“入门教程”的预期。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尝试捏一个侧脸时,总是觉得比例不对,非常懊恼。后来翻到书中关于头部结构黄金比例的那一章,书中用非常直观的辅助线和测量方法,瞬间点醒了我,原来是我忽略了下颌骨与耳垂之间的那个关键距离。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复制一个作品,而是如何理解一个造型背后的结构逻辑。

评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氛围感”的营造技巧的讲解。很多人做手办只注重形似,但这本书超越了“形”,开始探讨“神”。它用专门的章节来讨论如何通过光泽度的控制来体现角色的材质——比如用哑光处理来表现布料的粗糙,而用高光清漆来模拟金属的冰冷和湿润感。而且,在介绍场景道具的制作时,作者还引入了微缩摄影的一些基本概念,教我们如何通过背景的虚化、环境光的模拟,让完成的作品在照片中呈现出更强的叙事张力。这让我意识到,手办制作不仅仅是手上的功夫,更是对光影、材质和故事表达的综合运用。读完这一部分,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完成”一个作品,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细节处理,让我的每一个小角色都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评分

关于工具的选择和材料特性的分析部分,简直可以作为一本独立的材料学入门手册来参考。很多教程只是简单罗列了需要哪些工具,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篇幅去比较不同品牌、不同硬度粘土在适用场景上的差异。它详细对比了聚合物粘土、树脂粘土和油泥在可塑性、耐热性以及后期打磨难度上的区别,甚至还讨论了不同品牌色膏在混色后对粘土整体韧性的微弱影响。这种深度的剖析,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之前用A牌粘土捏的细小手指总是容易断,而换用B牌后情况就有改善——原来是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差异导致的。对于追求作品精细度和持久性的创作者来说,这种对“本源”的探索比单纯的技法演示要重要得多,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尝试更复杂的造型。

评分

质量还不错,一下买了好多,慢慢看吧。

评分

这本书主要讲了粘土的一些基本情况,后面80%是事例,可以学着书中例子做4-5个手办,材料需要自己准备

评分

孩子做手工的书

评分

书的质量一般,不如实体书店的好。不过内容不错

评分

非常好。很实用

评分

学习再学习还可以了

评分

不错

评分

质量还不错,一下买了好多,慢慢看吧。

评分

粘土适合成人,给儿子买早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