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基础教程

中国山水画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猛 著
图书标签:
  • 山水画
  • 中国画
  • 绘画教程
  • 艺术
  • 书法
  • 绘画技巧
  • 国画
  • 基础
  • 技法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76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555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8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美术爱好者、学生、美术院校及中老年大学培训教材。
  《中国山水画基础教程》详尽地讲解了国画基础入门的各种技法。对国画的各种画法、笔法、造型方式,以及山水、花鸟画各种常用题材逐一细致讲解,其案例详尽,步骤清晰,后面还有案例欣赏,使初学国画的读者不仅能上手画出作品,还能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内容简介

  《中国山水画基础教程》共分七章,是从简单的执笔调墨入手,进而解析基本的树石林泉的笔法、墨法、色法及山水画构图法则,再到复杂组合的笔墨技法,包括多种多样的山水形象的画法,每一章节都有细致的步骤示范,并配有小习作的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之后,都能领会到局部到整体的转化要领,更便于消化吸收、举一反三。在后面的章节中,将前面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读者对复杂山水画的创作方法有一个整体认识,便于读者更好地从初学阶段进步至入门阶段,进而深入其中,一窥山水画无穷的奥妙和境界。
  《中国山水画基础教程》适用于喜爱山水画、学习山水画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张猛,  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在校期间,多幅创作、写生作品在美院美术馆展出并留校收藏。  1999年11月,作品《我看未来﹒净土》参加亚太地区(中国赛区)艺术展,获“优秀作品奖”。  200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北京市商业学校信息艺术系讲师,受聘于北京市书法学校,北京翰墨书画院高级书画师。  2001年9月作品《惊梦》入选首届“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新秀作品展,并获“金华奖”。  200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并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从事国画教学工作。  2005年10月,作品《寒山觉梦》入选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并获“创新奖”。  2006年10月,作品《都市夜话》入围首届全国城市山水画展。  2007年6月,作品入选“四方杯”国际书法美术摄影大奖赛,并获银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山水画的基本知识1
第1节 山水画的基本特征2
第2节 山水画的分类和特点3
1.山水画的分类3
2.山水画的特点3
第3节 山水画的工具和材料5
1.笔5
2.墨5
3.宣纸6
4.砚7
5.色7
第4节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8
1.行笔要领8
2.主要笔法8
3.笔墨技法8
4.“五笔”之说10
5.用笔“三忌”10
6.墨法10
第5节 山水画的主要构图原则和方法12
1.主要构图原则12
2.主要构图方法12
第6节 山水画的题跋及用印15
1.题款15
2.印章15
第二章 山石的画法17
第1节 石的画法18
第2节 石的形态变化和组合19
第3节 石的基本画法及步骤20
1.积墨法 20
2.破墨法 21
3.青绿山石画法 22
第4节 常见山石皴法示范23
1.披麻皴23
2.大、小斧劈皴23
3.荷叶皴24
4.解索皴24
5.雨点皴24
6.折带皴25
7.米点皴25
8.骷髅皴25
第5节 山的基本画法及步骤26
第6节 山的常用皴法及步骤27
1.披麻皴法27
2.大、小斧劈皴法28
3.荷叶皴法29
4.米点皴法30
第7节 画山要点31
第8节 案例步骤详解32
第9节 创作示范34
第三章 树的画法37
第1节 树的局部及组合画法38
1.树鳞画法39
2.树枝画法40
3.树枝穿插画法41
4.树根画法42
5.叶子画法43
6.组合树的画法45
第2节 不同种类树的画法47
第3节 案例步骤详解58
第4节 创作示范60
第四章 云水画法65
第1节 云的画法66
1.勾云法66
2.染云法67
3.空云法68
4.擦云法69
第2节 水的画法70
1.勾勒法70
2.湿染法71
3.留白法72
第3节 案例步骤详解78
第4节 创作示范80
第五章 风雨雾电的画法83
第1节 风的画法84
第2节 雨的画法85
第3节 雾的画法86
第4节 电的画法87
第5节 案例步骤详解88
第6节 创作示范90
第六章 点景的画法93
第1节 点景人物的画法95
第2节 点景鸟兽的画法97
第3节 点景墙屋的画法98
第4节 点景门庭的画法99
第5节 点景桥梁的画法100
第6节 点景庙塔的画法101
第7节 点景船舶的画法102
第8节 案例步骤详解103
第9节 创作示范104
第七章 作品欣赏109

前言/序言


笔墨丹青,意境悠远——中国山水画的形神之妙 中国山水画,并非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描摹,而是艺术家将胸中丘壑、万千气象熔铸于笔墨之间,所呈现出的意境之美,精神之寄托。它以独特的东方哲学视角,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力图传达的是山水的情感,是自然的生命力,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书将带领您走进博大精深的山水画世界,从最基础的笔墨技法出发,循序渐进地探索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助您领悟其中精髓,逐步掌握创作的奥秘。 一、 笔墨为魂,技法为基:勾勒山水世界的语言 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在于笔墨。笔墨的运用,不仅仅是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更是情感的流露,是意态的表达。本书将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入手,让您熟悉各种毛笔的特性,掌握点、线、面的不同运用方式,以及它们组合起来所能产生的丰富变化。 用笔之法:我们将详细讲解“皴法”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如何通过提、按、顿、挫、转、折等手法,在宣纸上勾勒出山石的嶙峋、树木的苍劲、云水的飘逸。无论是披麻皴的温润,斧劈皴的硬朗,还是解索皴的缠绵,草虫皴的灵动,您都将一一学习,并了解它们各自适宜表现的山石形态和情感意蕴。我们将通过大量的范例,演示如何将单一的线条变化出无穷的体积感和肌理感,让笔墨本身就具有生命力。 用墨之法:墨色是中国山水画的另一生命线。我们将深入探讨“墨分五色”的奥秘,如何通过浓、淡、干、湿、破墨、宿墨等技法,表现山石的层次、空间的深远、光影的变化。从“焦墨”的苍劲古朴,到“浓墨”的厚重沉郁,再到“淡墨”的空灵飘渺,您将学会如何根据所描绘的对象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灵活运用墨色,营造出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书中将提供详实的练习方法,例如“积墨法”的层层叠加,“破墨法”的墨中生色,让您真正理解墨色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塑造力。 设色之法:在掌握了水墨的基础之后,我们将引导您进入色彩的世界。中国山水画的设色,并非西画的色彩堆砌,而是以水墨为骨,以色彩为魂,追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和谐统一。我们将讲解“破染法”、“提染法”、“烘染法”等设色技巧,以及“三绿”、“三青”、“赭石”、“藤黄”等传统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的特性与运用。您将学会如何用色彩点染出山花的娇艳、秋叶的斑斓、云霞的绚烂,为山水画注入生机与活力,同时又不失水墨的韵味。 二、 构图之妙,经营之道:营造画面的空间与意境 构图是中国山水画的骨架,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布局、景物的取舍与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引导。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引导观者的视线,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并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巧妙地传达出来。 空间营造:我们将探讨“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在山水画构图中的应用。您将学习如何通过景物的远近、大小、虚实对比,以及云气的穿插、留白的处理,来表现山水的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从而营造出开阔或幽深的意境。我们会分析经典的山水画作品,解读其构图的巧妙之处,例如如何运用“借景”、“移景”等手法,打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画面。 景物取舍与安排:一幅成功的山水画,并非将所有景物一股脑地搬进画面,而是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我们将讲解如何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要,选择最能代表山水精神的元素,并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是突出巍峨的山峰,还是描绘宁静的溪流?是选择雄浑壮阔的景象,还是抒写淡雅清幽的意境?您将学会运用“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原则,将景物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意境的塑造: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所在,也是最难把握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呈现,更是艺术家内在情感与自然精神的交融。我们将引导您理解“气韵生动”的真谛,如何通过笔墨的运行、构图的安排、色彩的运用,以及对自然细微之处的洞察,来传达出“山之巍峨、水之灵动、林之幽深、云之缥缈”等种种感受。您将学习如何从“寓情于景”的角度出发,将个人的情感、哲学思考融入山水之中,创造出具有独特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三、 师法自然,感悟生活:汲取创作的源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根本原则。真正的山水画,来源于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与感悟,来源于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 写生之道:本书将强调写生的重要性。我们鼓励您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我们将提供写生指导,例如如何捕捉山石的体量感,如何表现树木的生长姿态,如何体会水流的动态美,如何观察云气的变化。通过反复的写生练习,您将积累大量的素材,并逐渐培养起对自然形态的敏锐感知能力。 胸中山水:写生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对自然景物的提炼与升华。您将学习如何将写生所得的素材,内化为“胸中山水”,然后在创作中将其重新组合、变形、夸张,使其更符合画面的需要和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本书将提供多种创作思路,例如如何从一张写生小品,发展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品。 生活感悟:山水画的创作,更是艺术家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理解,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我们将鼓励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将这些感悟融入您的画作之中。一幅好的山水画,应该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让观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 四、 经典之鉴,传承之责:汲取前人智慧,开创时代新风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涌现出无数传世佳作。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快速提升自身艺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名家解析:我们将精选历代山水画大师的经典作品,如王维的“诗画一体”,董源、巨然的“江南山水”,范宽的“山骨雄强”,李唐的“斧劈皴法”,元四家的“文人山水”,明清山水的“南北宗之争”等,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解读这些作品的构图、笔墨、设色、意境,您将窥见中国山水画的演进脉络,学习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临摹之法:本书将提倡合理的临摹。临摹并非机械的模仿,而是通过对原作的深入研究,学习其笔墨技巧、构图章法、神韵意态。我们将指导您如何进行“读帖式”的临摹,理解每笔每墨的来龙去脉,从而真正地吸收前人的营养。 创新之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也鼓励您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如何在遵循基本法则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是每一位山水画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些探索创新方向的思路,例如如何表现现代都市的山水意境,如何将科技元素融入传统山水画,等等。 本书特点: 系统性: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到复杂的构图章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 实践性:提供大量的练习方法和范例,强调动手实践,让您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相结合,帮助您深刻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内涵。 启发性:引导您独立思考,感悟自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无论您是初涉中国山水画的门外汉,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技艺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在这片丹青海洋中乘风破浪的理想伙伴。让我们一同拿起画笔,在宣纸上挥洒淋漓,在笔墨间感悟天地,共同绘就属于您自己的壮丽山河!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山水画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打动我的却不多。但翻开它,我立刻被一种沉静而优雅的气息所吸引。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理论和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讲起。我记得我之前尝试画松树,总是画得像扫帚一样,毫无生气。但这本书里,它详细地拆解了松针的画法,不仅告诉我们用什么笔,用什么样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它讲了为什么这样画,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松针的疏密、长短和姿态。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明白,原来画山水画,不仅仅是“画”,更是一种“写”,是用笔墨来“写”出我对自然的感受。它让我意识到,每一笔的落下,每一个墨点的晕染,都不是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还提到了“构图”的重要性,我之前总是把构图当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想到这本书将构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空间的经营,如何通过主次关系的安排,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这让我看到了山水画背后隐藏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是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中国山水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种“虚实相生”、“意境悠远”的感觉,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但真正拿起画笔去尝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总是不得其法。我总是对着名家画作临摹,但总觉得画出来的只是皮毛,抓不住那种神韵。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在探索山水画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它并没有给我一些空泛的口号,而是非常实在地从最基础的笔墨功底讲起。比如,它详细地讲解了不同笔法的运用,像是“披麻皴”、“斧劈皴”等等,并且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示范,让我能够理解每一种皴法的特点以及它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物象的质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运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石的层次和体积感,让我明白了“墨分五色”并非虚言,而是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的。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写意”的表达,它教会我如何用最简洁的笔墨去勾勒出山川的灵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客观描摹上。它让我意识到,山水画不仅仅是“画”景,更是“写”情,是用自己的情感去融入山水,用笔墨去抒发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从“看得见”提升到了“看得懂”,并且开始尝试着去“画”出自己的感受。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山水画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那种“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画面,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然而,当我真正尝试去拿起画笔,去描绘我心中的山水时,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力不从心。我曾购买过不少山水画的教程,但往往都是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于理论化,让我觉得离我真正想画出的山水越来越远。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在山水画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及时雨”。它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照猫画虎”的痕迹,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功底讲起,细致入微地解析了中国山水画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用墨”的讲解,它详细地阐述了“墨分五色”的奥秘,以及如何通过墨的浓淡干湿变化来表现山石的体积感和层次感。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山水画不仅仅是靠线条勾勒,更重要的是用墨的韵味来传达画面的意境。此外,书中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构图的原则,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空间的经营,来营造出画面的纵深感和视觉冲击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从“描摹”提升到了“创作”,并且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山水画有着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那种“遗世独立”、“空灵隽永”的意境,总是让我沉醉其中。然而,当我尝试着去描绘我心中的山水时,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画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死板僵硬,要么就是杂乱无章,完全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我曾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购买过一些山水画的教程,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速成,让我无法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这本书的到来,可以说是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从最基础的笔墨功底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走进山水画的殿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用笔”的讲解,它详细地拆解了各种笔法的运用,并且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示范,让我能够理解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山石的肌理和树木的姿态。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画”,更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画”,让我能够深入地理解每一种技法背后的道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认识,从“看”到了“懂”,并且开始有了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达我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简直就是我在迷雾中寻找灯塔的惊喜!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山水画那种“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描述总是望而却步,总觉得那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艺术,是大师们随心所欲的挥洒。我曾尝试过临摹一些简单的山水小品,但总感觉画出来的“形”有余而“神”不足,要么就是死板地勾勒,要么就是颜色杂乱无章,完全抓不住山水的灵魂。更别提那种“笔墨意趣”、“皴法变化”了,这些词汇对我来说如同天书,每次看到都觉得头大。我渴望了解,到底是什么让一幅画能触动人心,是什么让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山川的壮丽,江河的辽阔?是不是真的有某种诀窍,某种方法,能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窥探到其中的奥妙?我尤其好奇,那些看似随意的留白,那些“墨分五色”的微妙变化,以及不同笔触所表现出的不同质感,比如岩石的坚硬、树木的苍劲、云雾的缥缈,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墨和纸来实现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为什么”,而不是仅仅看到“是什么”。我希望它能带我走出“照猫画虎”的误区,让我理解山水画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是表达一种情感,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本书是否能在我心中播下真正热爱山水画的种子,让我不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爱好,而是真正走进它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高山流水”、“云雾缭绕”这些模糊的印象里。我总觉得那些画作太过于抽象,太过于写意,对于我这样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根本无从下手。我尝试过买一些名家的画册来临摹,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画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死气沉沉,要么是杂乱无章,根本没有一点山水的意境。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亲切、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山水画中最基础的东西,比如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原则,以及如何表现不同的景物,都讲得非常清晰明白。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让我理解了每一笔、每一墨背后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点苔”的讲解,之前我总觉得点苔是件很随意的事情,没想到这本书将点苔的技法和作用讲得头头是道,让我明白了点苔不仅能增加画面的生机,还能起到连接景物、引导视线的作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山水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而是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能够开始真正地去欣赏和创作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山水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种“静谧悠远”、“意境深远”的感觉,总是能让我心生宁静。然而,当我真正尝试去拿起画笔,去描绘我心中的山水时,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我曾买过不少山水画的教程,但大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内容零散,让我觉得难以系统地学习。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它以一种非常清晰、非常系统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走进山水画的殿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树木”的画法,它详细地拆解了不同树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树木的疏密、长短和姿态。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画树木不仅仅是画出它的样子,更是要画出它的生命力。此外,书中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构图的原则,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空间的经营,来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认识,已经从“零散的知识点”汇聚成了“清晰的体系”,并且有了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我对自然之美的理解的信心。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对水墨山水画情有独钟,那种“远山如黛,近水如烟”的意境,总让我心生向往。但真正拿起画笔,想要临摹几笔,却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总觉得画出来的东西缺乏灵魂。我曾尝试过翻阅一些名家的画册,但那些作品对我来说,就像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我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笔墨技巧和创作思路。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山水画世界的大门。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讲起,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掌握山水画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皴法”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皴法的名称,而是详细地讲解了每一种皴法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它们所表现出的不同山石的质感。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让我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强调了“写意”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了山水画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摹,更是对自然精神的体悟和表达。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从“模仿”升华到了“理解”,并且开始有信心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山水画那种“天人合一”、“意境悠远”的表达方式都心生向往,总觉得那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的艺术。然而,当我真正拿起画笔,想要去描绘我心中的山川时,却总是不得其法,画出来的作品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缺乏那种“气韵生动”的感觉。我曾尝试过临摹一些名家的作品,但总是只能模仿到表面的形,却捕捉不到其中的神韵。更让我困惑的是,关于“皴法”、“点染”、“留白”这些山水画的核心技法,总是让我觉得难以理解,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以一种非常系统、非常科学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开始,一点点地引导我进入山水画的创作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勾勒”和“渲染”的讲解,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轮廓和纹理,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营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茅塞顿开,不再对那些复杂的技法感到畏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已经从“形似”提升到了“神似”,并且开始有信心去创作出能够表达我内心感受的山水画作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在学习中国山水画道路上的“救命稻草”!之前我对山水画的认识,大多来自于一些古籍和电视节目,总觉得那是一种非常神秘、非常高深的艺术,是只有经过多年苦练才能掌握的绝技。我曾多次尝试着临摹一些简单的山水画,但总是感觉画出来的东西“形似而神不似”,要么就是笔触生硬,要么就是色彩失调,完全抓不住山水画的那种“气韵生动”。特别是那些关于“皴法”和“点染”的讲解,总是让我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以一种非常系统、非常全面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笔墨练习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我记得书里详细地讲解了如何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比如“披麻皴”和“斧劈皴”的区别,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皴法。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还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这么做”,让我能够理解每一种技法背后的原理和意图。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从“看”变成了“懂”,并且开始有了尝试创作的信心。

评分

挺适用的一本书,适合我这个山水画爱好者!

评分

我个人对绘画非常有兴趣,非常喜欢。还是不错的

评分

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爽。

评分

京东送货太给力了,表扬再表扬了。 基础教程还不错

评分

貌似内容太简单,也不是名家作品,有点失望

评分

品牌商品,东西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收到了。

评分

很好的教程,讲解很详细,老爸很喜欢,点赞!

评分

很不错,很值得一读,很好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