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餐桌 [Tomorrow’s Table: Organic Farming, Genetics, and t]

明日的餐桌 [Tomorrow’s Table: Organic Farming, Genetics, and 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帕梅拉·罗纳德(Pamela C. Ronald),拉乌尔·亚当查克(Raoul W. Ad 著,尚燕平 绘,蒋显斌 译
图书标签:
  • 有机农业
  • 基因编辑
  • 食品安全
  • 可持续农业
  • 农业科技
  • 未来食物
  • 食品系统
  • 环境科学
  • 生物技术
  • 农业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01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584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omorrow’s Table: Organic Farming, Genetics, and t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2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政府、科学家关心、大众百姓也关心的热点话题:有机农业、转基因和人类未来的食物。人类未来面临重重危机,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未来吃什么?食物已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每一个人怎样选择?是质疑,拒绝,还是了解,适应?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话题在生活中也常被大众提起。

  ★解除普通人生活中的“转基因”困惑,给人“安全感”。人们大多数的态度是怕,但实际上,人们并不清楚到底转基因是什么“怪物”,转基因到底对人类的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种怕是盲目的。本书即从普通人的焦虑出发,带领人们去了解有机农业和转基因以及传统农业是怎么一回事,未来我们有没有可能吃得更好。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一位是植物病理学家,她的实验室研究出了抗病抗虫涝基因工程大米;一位是从事有机农业多年的专家。他们合著的此书,尝试将有机农业和转基因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解决人类未来的食物问题。转基因与有机农业的结合?这正是本书有趣、有价值之处。

  ★作者的态度并非强势硬塞,而是理性与感性兼具,友好、客观而温和,这一点非常重要。

内容简介

  《明日的餐桌》是一本有趣的科学人文读物,探讨的是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

  本书提出,有机农业和基因工程技术有可能相结合,从而帮助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解决未来的粮食问题,共同造福人类。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一对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夫妻,帕梅拉?罗纳德是一位植物病理学家,丈夫拉乌尔?亚当查克是一位有机农场主,而本书论及的两大内容,有机农业和转基因作物之间,也如同他们的婚姻,不仅没有冲突,反而可以共存,互补。

  为了说明转基因技术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帕梅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在生态农业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及其原理,拉乌尔则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有机或常规技术束手无策,而转基因技术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提供的种种信息、数据,提出的观点,都诞生于两位专家的日常生活,帕梅甚至在书中展示了以他们种植的作物为原料制作的美食(食谱),同时,也记录了再他们的生活中,和学生、邻居、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威胁”的争论,她提出,转基因技术遭到误会,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在于这一项技术并没有到达目前最需要它的农民手中,并被他们合理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帕梅拉·罗纳德(Pamela Ronald,196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学教授,国际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协会会员,国际著名的植物抗病研究专家,在水稻抗病免疫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究经历,她的实验室研究出了抗虫和抗涝的基因工程大米。


  乌拉尔·亚当查克(Raoul Adamchak, ),从事有机农作物种植二十年,加州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总裁和董事会成员。现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学生农场工作。

  他们是一对夫妇。他们合著的《明日的餐桌:有机农业,转基因和食物的未来》,入选《种子杂志》(和《图书馆期刊》的“2008年zui佳图书”。


  译者简介:

  蒋显斌,1979年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帕梅拉·罗纳德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本书非常有趣,非常重要。它明确地指出了如何确保新的种子是安全的,如何定价,以及应该把它们视为知识产权的问题。

  我了解了有机农业的历史,学会了有机农业种植者控制病害虫的方法。与传统农业相比,许多有机农业技术贫困农民来说成本太高。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我们需要“有机”思想家和科学家——包括基因工程师,拿出更多的办法,养活全世界的人,帮助最贫困的人。

  ——比尔·盖茨

  不管你是不是打心眼里认同,《明日的餐桌》已经为转基因作物之争带来了新的角度。

  ——迈克尔·波伦,《保卫食物》《杂食者的困境》《植物的欲望》作者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婚姻”故事。一个是作者拉乌尔和帕梅——一名有机农场主和一名植物遗传学家的浪漫婚姻生活;另一个则是两种技术——有机农业和基因工程的潜在“联姻”。

  对于第二场“婚姻”,尚有较大争议:它试图让主导观点根深蒂固而极端对立的两个阵营联姻。可事实上,对于这场婚姻,人们期待已久。

  ——戈登·康韦勋爵(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环境政策中心国际发展学教授)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基本事实,关于这一恰当的技术未来的走向,我从没有看过比这本书更好地介绍了。

  ——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概览》杂志创刊人)

  《明日的餐桌》让我们知道,有机农业和生物工程师可以和平共存,互为补充的。让我们大呼“万岁”吧!

  ——L. Val Giddings, Prometheus AB生物工程咨询公司主席

  一个独特的,人性化的视角——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作物可以提高健全的农业生产力,帮助实现化肥使用的减少,这正是关心我们的环境和健康的有机农业的目标。热烈推荐!

  ——拉弗,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名誉主任

目录

序 Ⅰ

前言 Ⅲ

致谢 Ⅸ

关于作者 Ⅺ


引言 1

一 种在中国泥河镇和美国加州戴维斯的水稻(帕梅) 3

农场 15

二 为什么要发展有机农业?(拉乌尔) 17

三 有机农业技术(拉乌尔) 43

实验室 61

四 基因工程技术 (帕梅) 63

消费者 87

五 为午餐立法 (帕梅) 89

六 我们应该相信谁? (帕梅)115

七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帕梅)121

环境 149

八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帕梅)151

九 杂草、基因流和环境 (帕梅)165

所有权 183

十 种子归谁所有? (拉乌尔)185

十一 基因归谁所有? (帕梅)201

晚餐 225

十二 解构晚餐:转基因与有机食品 (帕梅 拉乌尔)227


专有术语表 247

参考文献 265

索引 293


精彩书摘

  (本书第七章,第121页至148页)

  七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给人带来伤害的风险和使人不安的风险几乎毫无关联。

  ——风险沟通顾问彼得·桑德曼

  亨利·方丹在《纽约时报》上撰写的一篇文章

  “手紧紧抓着优胜美地的岩石,绳子紧紧地拉着我的安全带,腿摇摆得像缝纫机,手臂在颤抖……绳子一松,我知道—我正要掉下去,我就要死了。”艾米读道。

  现在是十二月,我们写作小组的成员坐在艾米客厅一角的沙发上,喝着香草榛子茶和豆浆,听艾米读她的故事。一个木制大餐桌占据了半个舒适的客厅,上面放着橘子、柿子和用紫色番茄配的米饭—芹菜沙拉。在我们面前摆着一个茶几,堆着奶酪和自制的食物克里斯多伦面包(食谱3),这是一种带有柑橘、肉桂和香草味的黄油鸡蛋面包——罗纳德家的传统节日美食。

  食谱 3 崔西的克里斯多伦面包

  原料

  2 杯奶

  1 杯糖

  2茶匙盐

  11/3 杯黄油

  2包酵母

  2 杯面粉

  4个打散的鸡蛋

  8 杯面粉

  11/2 杯脱皮杏仁碎

  11/2 杯葡萄干,用温水软化后排干水

  1/2杯醋栗

  1个橘子的皮

  1个柠檬的皮

  2茶匙香草

  步骤

  1. 热牛奶,加入糖、盐、黄油。拌匀,放凉。

  2. 用少量水和鸡蛋溶解酵母。

  3. 搅拌加入

  2杯面粉,直到起泡为止。

  4. 搅拌加入鸡蛋和剩余面粉,直到蓬松但不黏。

  5. 在洒了少许面粉的台面上,揉入杏仁、葡萄干、醋栗、橘子皮、柠檬皮和香草,直至皮面光滑有弹性。

  6. 盖好醒发面团至双倍大,取出面团,揉后分成3块。醒放 10分钟。

  7. 每个面团压平至3/4英寸厚的椭圆形。抹上融化的黄油,撒上糖和肉桂。

  8. 将椭圆形面团对半折,两头捏紧在一起,放到抹过黄油的烤盘上。涂上融好的黄油,放置一小时,发至面团双倍大。

  9. 烤箱预热到220℃,烘烤10分钟。

  10. 再以180℃烤40分钟,放冷。

  11. 浇上糖粉和柠檬汁的混合汁(混匀至稀糊状)。

  12. 用水果和坚果装饰上盘。

  在我们遇到艾米之前,她是一名禅师,在著名的加州马林县绿色峡谷农场。那里是一个提供禅修和有机农业培训的佛教实践中心。在当禅师十多年后,她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学习助产,靠一己之力抚养女儿长大。现在她已经是一名注册护士,在加州戴维斯做助产士。她为我们接生了三个孩子,因此对我们来说,她有着近乎神圣的地位。

  人们可能会认为,一个有着这样经历和声誉的女人将无所畏惧。但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艾米告诉我们,她一直有恐高症,并选择了攀岩来面对她的恐惧。这项运动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从高处跌下来是会致死的,但艾米当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事实上,她当时脚

  离地面仅有三英尺,还有一个爱她的熟练的合作伙伴用绳子拉着她,因此,发生负面结果事件的概率非常低。我们可以看到,即便该活动不容易造成伤害,我们的风险意识也可以吓唬到自己。

  彼得·桑德曼,风险沟通顾问,在二〇〇六年《纽约时报》的文章里,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受潜在危险影响的可能性不是一个人是否觉得愤慨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反,管制和熟悉度等因素的影响更大。(Fountain, 2006)

  以农药为例。许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使用农药。尽管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农场工人)因某些类型如“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中毒。尽管其中一些中毒是致命性的,仍然仅有相对极少的人对在自己的农场上使用农药表示担忧或提出抗议。同样,少年儿童肥胖和超重发病率的上升与高糖饮料的过度消费一定程度上有关联(Ludwig et al., 2001)。如果肥胖发病继续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在二〇〇〇年出生的美国孩子里,每三个中就将有一个患上糖尿病。在全国各地,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禁止或有限制地给学生提供软饮料,但这种情况尚不常见。相比之下,只要一提到转基因,就会引起恐慌。哪怕转基因技术已经被安全地应用了三十年,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伤害过一个人或一只动物。仿佛世界末日来临般的反转基因游说显得与它的潜在风险极不相称,更何况转基因还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

  转基因食品与氟化物、化学农药、有机农药如鱼藤酮等不同,因为高剂量的后面这些物质对动物无疑是致命的。而转基因食品和我们每天所吃食物的化学构造特征( DNA和蛋白质)是相同的。事实上,这和两千五百年之前的佛祖吃的以及两千五百年之后的我们吃的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如果人类那时在我们这个人满为患、营养不足、疾病、贫穷、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不断涌现的地球上还继续存在的话。食品中的DNA在一小时内就有98%被完全消化(Schubert et al.,1997),大部分蛋白质被消化得甚至更快。换句话说,你牙刷上的含氟牙膏或冰箱里的软饮料可能给你的健康带来的风险也比你早饭吃了转基因木瓜要大得多。

  看来,我们对风险的担心颠倒了方向,对不必担心的事情惶惶不安,该担心的倒是无动于衷。

  当艾米读完她的短篇故事,我读了一节反转基因立法法案的摘录。小组成员都静静地听着,一直到讨论时间。艾米跳过了建设性的批评,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你是如何确定吃转基因食品没有风险的呢?”

  在所有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关注中,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是大多数人的最大隐忧。美国国家科学院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问道:“在我们往食物中添加基因的过程中,转基因方法是否比传统育种方法的风险更大?”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所吃的一切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被“转基因”的,而且几乎我们所吃的每一种食物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尽管是非常非常小的风险。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专业委员会认定,转基因和传统育种两种过程带来的非期望效应的风险类似(NAS, 2004)。

  当我说明这一点后,艾米希望知道更多的细节,她问道:“非期望效应,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继续解释,在我的实验室中,我们通常是如何把一个水稻品种的基因转入另一个水稻品种中去的。该委员会认为,这类新品种培育过程所产生的非预期性状的风险,和用两个现有水稻品种进行常规育种所产生的风险是相似的。另一方面,外源基因来源于较远缘的物种,例如,把一个来自细菌或鱼的基因转入植物,则风险增大。这听起来很让人害怕,直到你认识到,用传统的方法,如诱变育种,会带来更大的此类风险。

  “诱变育种是什么呢?”马特问,“我是不是已经吃了一个突变体?”

  “极有可能是这样。

  ”我回答,“诱变育种,是把种子放入致癌性很强的溶液中,或以辐射处理,来诱导种子的

  DNA产生随机变异。发芽后,存活幼苗带有新的有用性状,之后为育种家所用。”

  “这听起来确实比转基因更危险,在我们的日常食物里真的有这些东西?”艾米感叹着,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我们面前的沙拉。

  “嗯,是的,这确实有。

  ”我解释说,这样的诱发突变技术在传统育种中经常被使用。诱变通常被认为和那些自发产生的自然突变非常相似。鉴于只需要在初期做一次化学浸泡来产生诱变群体,在多次世代繁殖之后这些化学物质没有留在植物体内,它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育种家利用诱变和自然突变使之产生了很多提高抗逆性和改良谷物品质等有用性状。在过去的七十年中,植物育种家们已经利用突变培育了超过2 250个新品种,水稻、小麦、大麦、柚子和棉花都有。其中一半以上是在过去二十年内育成的(Ahloowalia et al., 2004)。

  “有时,突变植株的食物还相当美味。”我说。在一千年前,水稻自发突变产生了我最喜欢的一种食物,芒果糯米饭所需的糯米。这种来自泰国的古老食物,也是现在我正跟写作组成员分享的食物(专栏15和食谱4)。

  ……

前言/序言


明日的餐桌:一场关于食物未来与可持续生态的深思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程中,食物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充满争议与希望的焦点。我们赖以生存的餐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明日的餐桌”并非一本单纯的食谱或农耕指南,它是一场深入的探索,一次跨越生物学、环境科学、社会学乃至哲学层面的对话,旨在揭示支撑我们日常饮食的复杂网络,并描绘一条通往更健康、更公平、更可持续的食物未来的道路。 这本书将我们带回到食物的起源,审视人类如何从狩猎采集走向定居农业,以及这过程中基因的演变与筛选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作物和牲畜。从古老的驯化过程到现代的基因编辑技术,书中详细阐述了遗传学在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了解到,每一次作物的改良,每一次牲畜的选育,都凝聚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基因工程领域,新的伦理考量和社会影响也随之而来。这本书不会回避这些争议,而是尝试以一种 balanced 的视角,呈现基因技术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营养等方面的潜力,同时审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健康影响以及对社会公平可能造成的冲击。 “明日的餐桌”深入剖析了有机农业的理念与实践。它不仅仅是一种种植方式,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对土地、对生命、对环境的尊重。书中将详细介绍有机农业的核心原则,如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无合成化学品使用等,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有机农场如何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的生产。读者将了解到,健康的土壤不仅仅是植物生长的介质,更是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有机农业通过鼓励微生物活动、增加有机质含量,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增强了土壤的固碳能力,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力量。此外,书中还将探讨有机认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以及消费者在选择有机食品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然而,本书并非仅限于技术的讨论,它更关注的是食物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我们深入探讨了全球粮食安全的问题,分析了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因素如何威胁着未来的食物供应。书中会呈现一些令人警醒的数据和现实案例,展现饥饿与营养不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以及食物浪费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这促使我们反思,在拥有如此先进科技的今天,为何依然有人食不果腹,而大量珍贵的食物却被白白丢弃。 “明日的餐桌”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致力于改变现状的实践者。书中将介绍一批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农民、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企业家,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食物的未来注入希望。他们可能是在实验室里研发新型抗病基因的科学家,他们可能是在偏远地区推广可持续耕作技术的社群领袖,他们也可能是那些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将公平贸易和可持续理念融入食品供应链的创业者。这些故事充满了启发性,它们证明了即使面对巨大的挑战,改变依然可能发生,而且这些改变正悄然发生在我们身边。 本书将着力于“可持续”这一核心概念。它不仅仅是指环境的可持续性,更涵盖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应该能够为农民提供体面的收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可负担的食物,同时不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书中将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消费者教育以及社区参与,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负责任的食物未来。例如,本书可能会探讨如何通过发展本地化、分散化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模式,来增强社区的韧性,减少长距离运输带来的碳排放,并鼓励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建立更加透明和信任的食物关系。 此外,“明日的餐桌”还将触及食物与文化、食物与健康、食物与身份认同等更广泛的议题。食物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书中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以及它们如何受到环境、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强调健康饮食对于个体和公共健康的重要性,并分析现代工业化食品对人类健康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这本书的目的是激发读者对食物的深度思考。它希望鼓励我们审视自己的饮食选择,理解每一口食物背后的故事,并认识到我们在构建“明日的餐桌”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不是要提供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而是要引领读者踏上探索之旅,去发现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更美好的食物未来。这本书将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辅以生动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论证,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的启迪,也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它将是一次关于未来、关于生活、关于我们与地球关系的深刻对话,而这场对话的起点,就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餐桌。 “明日的餐桌”最终指向的是一个更具韧性、更具公平性、更具智慧的食物系统。它呼唤着我们从单一的、追求效率和产量的模式,转向一种更加多元化、注重生态平衡、并且尊重生命价值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基因的智慧、土地的馈赠,以及人类的创新与协作,将共同谱写出属于我们共同未来的餐桌篇章。本书旨在点燃每一个读者的思考,鼓励大家成为这场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共同塑造一个真正能滋养生命、守护地球的“明日的餐桌”。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停留在对有机农业的简单赞美,但它深入到了更底层的哲学和经济层面。其中关于“效率陷阱”的论述,对我触动极大。我们被告知,更高的产量就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美好的生活,但这本书揭示了这种效率背后隐藏的巨大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作者没有停留在控诉,而是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经济模型和社区协作的可能性,这些部分读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了一种建设性的希望。它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更是在描绘一种可能的出路,一种需要我们所有人重新校准价值观才能达成的平衡点。读完后,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我的小环境中,去实践那些更具韧性和地方性的食物解决方案,这本书无疑是那张最清晰的路线图之一。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在处理争议话题时的那种审慎和克制。面对转基因技术、工业化养殖等敏感议题,作者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心胸开阔。他没有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深入挖掘了技术背后的利益驱动、监管缺失以及社会接受度的复杂互动。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我这样一个对科学抱有好奇心,又对环境伦理有所关切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去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立场背后的逻辑。它不是在强迫我接受某个单一的观点,而是在搭建一个多维度的思考平台,鼓励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这种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探讨,远比那些情绪化的呼吁更有力量,它教会我们如何带着敬畏之心,去拥抱科技,同时也保持警醒,确保技术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和地球的健康。

评分

这本书的文风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跳脱了传统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更接近于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散文体记录。作者的语言充满了画面感和节奏感,时而如清晨的薄雾般轻柔,时而又像夏日的雷阵雨般激昂有力。我发现自己经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段落,不是因为它们晦涩难懂,而是因为它们的美感和力量。特别是在描述不同地域农民的工作场景时,那种场景的再现能力极强,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气息,感受到阳光的炙烤。这种沉浸式的写作风格,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性,它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科学讨论,变得引人入胜。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以一种近乎于对话的姿态,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关于未来餐桌的思辨之中,让人读得酣畅淋漓,也倍感亲切。

评分

这本书初读起来,那种扑面而来的对土地的敬畏感和对未来食物体系的深刻关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的田园画卷之中。作者的叙事笔触极为细腻,他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或阐述理论,更是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我尤其被那些关于小型家庭农场的段落所打动,那些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抵抗工业化农业对传统智慧的侵蚀的描述,充满了人文的温度。文字中流淌出一种对“慢”的推崇,这在当下这个追求效率至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我们日常餐盘中食物的真正来源,以及我们对“可持续”这个词汇的理解是否流于表面。这本书成功地将宏大的环境议题,落脚到每一个普通人每天的饮食选择上,这种由小及大的视角转换,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然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回荡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它不只是一本关于农业的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现代生活哲学与伦理的探讨录。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我们现代食物生产链条中隐藏的诸多矛盾与困境。作者的逻辑推演严密得令人称奇,他似乎对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了如指掌,同时又对历史的演变脉络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在探讨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之间的辩论时,那种平衡各方观点的尝试,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故步自封,展现出极高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书中的许多数据和案例分析,都经过了扎实的考证,为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的巨大投入。对于那些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因为它强迫你走出舒适区,去直面那些复杂的、没有绝对对错的灰色地带。它不是在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在为你提供一套更优良的提问框架,让你自己去构建对未来的认知。

评分

挺好

评分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英文版赢得世界级媒体热评。北欧热流暗潮奔涌,也始终神秘,本书英文版刚一推出便引发西方读者竞相阅读,并一举俘获东西方世界的好奇心,Goodreads书评页面标记不断,更是收获《纽约客》《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电讯报》《芝加哥论坛报》《观察家报》《出版商周刊》《娱乐周刊》等数十家世界级媒体赞誉。

评分

东西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快。

评分

很早就想买这本书,里面讲的内容也很切实际。回应了热点。

评分

第106页

评分

2015-08-16 22:06

评分

活动价入手 非常值呀~

评分

还没完全看完,单看感觉是一本好好书

评分

当你杀害一个人的,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