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七彩数学:离散几何欣赏》:
  本书是在一系列讲演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扼要介绍了离散几何领域中的一些著名问题和研究方向,如Borsuk猜想,Hadwiger猜想,Kepler猜想,Minkowski猜想,堆积密度,堆积中的深洞,覆盖密度等。
  本书着重突出思想背景,力求直观,具有大学数学专业修养的人都能看懂。  
  《七彩数学:数论与密码》:
  密码学和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而且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信的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离散型数学(数论、代数、组合学等)在通信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本书通俗地介绍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与进步,用例子解释重要密码体制和信息安全的一些基本问题,讲述初等数论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本书读者对象为对初等数论和密码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具有高中以上数学知识的人均可阅读。  
  《七彩数学 数学的力量:漫话数学的价值》:
  数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对人类有什么价值?它的力量何在?这本书将从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来漫谈数学的价值,展示数学的力量。
  本书史例丰富,文字浅显,适合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数学爱好者阅读。  
  《七彩数学 整数分解:中小学数学问题,大数学家难题》:
  本书从大家所熟知的整数的整除性的概念开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介绍质数的很多有趣而又深刻的性质,质因数分解的困难性(难解性)以及质因数分解的若干现代方法,*后导出如今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中*有名气、应用*广泛的RSA密码体制及其有关的破译方法。
  这是一本为大学生和研究生而写的通俗读物,但由于它的起点较低,因此也适合于用作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略过有关数学公式);同时又由于它的终点较高且理论曲折深刻,涉及很多几十年、几百年乃至数千年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因而对广大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专家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七彩数学:古希腊名题与现代数学》:
  立方倍积、三等分角、化圆为方、正多边形作图、方程的根式解和费马大定理,这些是*著名的数学历史性难题,影响深远。本书由浅入深介绍其源头、沿革、*终解答和引发的现代数学。前部分浅显有趣,初中生可读。后部分渐深,以古典问题为线索介绍现代数学中极重要而又有趣的群、域、模、伽罗瓦理论、代数数、椭圆曲线等,大学生可阅读.*后一章也易读。     
作者简介
     冯克勤,清华大学教授。1941年出生,196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73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和研究生院(北京)任教。2000年后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从事代数数论和代数编码理论研究。出版专著《分圆函数域》、《代数数论简史》等,出版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整数与多项式》、《近世代数引论》、《交换代数基础》、《代数数论》和《代数与通信》等;主编丛书《走向数学》。  
  宗传明,1993年维也纳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中同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始任北京人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曾在维也纳、巴黎、苏黎世、伦敦、柏林、伯克利等学习工作近十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和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专著_三部。曾荣获von Prechtl奖章(奥地利)、陈省身数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李文林,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数学史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对数学发展史与数学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发表过大量的研究论文,撰写了《数学史概论》等重要学术著作;在数学史的多个领、域求真探索,发现了一系列重要事实和结果。李文林研究员还十分关注基础教学改革,担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数学学科组组长,评审了大量中学数学教材,做过很多课改和调研工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任辛喜,1961年1月出生,数学史博士,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数理报》总编。1989年在英国Leeds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从事计算流体力学研究,发表过数学史和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论文十多篇,主编数学科普著作一部(《高中数学名师导学》)。  
  颜松远,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并在英国York大学数学系获得数论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英、美等多所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数论、计算理论、算法分析设计、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过三本专著:《Number Theory for Computing》、《Cryptanalytic Attacks on RSA》、《Primality Testing and Integer Factorizationin Public-Key Cryptography》,其中《Number Theory for Computing》一书被翻译成波兰文和中文等文字。     
内页插图
          目录
   《七彩数学:离散几何欣赏》:
丛书序言
前言
基本符号
1 凸体与格
2 Borsuk猜想
3 Hadwiger猜想
4 凸体的Newton数
5 凸体的blocking数
6 遮光问题
7 凸体的堆积密度I
8 凸体的堆积密度Ⅱ
9 凸体的覆盖密度
10 堆积中的深洞
11 有限堆积
12 立方体的几何
13 立方体的组合
14 Minkowski猜想
15 Keller猜想和Furtwangler猜想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七彩数学:数论与密码》:
序言
1 什么是保密通信
2 密码学中的格言
3 凯撒密码——整除和同余
4 维吉尼亚密码——周期序列
5 流密码——移位寄存器
6 M序列与图论——周游世界和一笔画
7 M序列的实现——费马小定理和布尔函数多项式表达式
8 什么是公钥体制
9 RSA公钥方案——素数判定和大数分解
10 RSA公钥的个数——欧拉函数和欧拉定理
11 离散对数公钥方案——原根与指数
12 密钥管理和更换——有限域上的多项式
13 密钥共享——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14 量子密码:保密通信的未来
《七彩数学 数学的力量:漫话数学的价值》
《七彩数学 整数分解:中小学数学问题,大数学家难题》
《七彩数学:古希腊名题与现代数学》
《七彩数学:数学走进现代化学与生物》
《七彩数学:画图的数学》
《七彩数学 趣话概率:兼话<红楼梦>中的玄机》
《七彩数学:通信纠错中的数学》
《七彩数学:迭代 浑沌 分形》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针对“七彩数学(套装共10册)”之外的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力求详尽、自然,不含任何AI痕迹。  ---   经典文学精选系列:探寻人性深处的永恒回响  第一卷:《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著)  这部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巅峰的巨著,以马孔多这个虚构的村庄为载体,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史。故事的时间跨度百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如同一面折射拉丁美洲历史与命运的棱镜。从创始人的孤独探索,到后代的爱恨情仇、战争与爱情的循环往复,作者以其瑰丽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编织了一个既荒诞又真实的世界。书中充满了对时间、记忆和宿命的深刻哲学思考。阅读它,如同进入了一个充满热带雨林气息的梦境,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象征意义,探讨了人类在历史洪流中无法摆脱的孤独主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对整个南美洲乃至人类文明周期性衰亡与重生的隐喻。  第二卷:《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著)  这部鸿篇巨制被誉为现代小说的里程碑之一,它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入微地剖析了“我”从童年到成年的心路历程。全书的核心在于对“非自愿记忆”的探讨,特别是那著名的玛德莱娜(小蛋糕)引发的往事回溯。普鲁斯特用极其冗长、分支复杂的句式,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致的意识流迷宫,触及了爱情的嫉妒、艺术的本质、时间的流逝、上流社会的虚伪与消亡等主题。每一段文字都像一个精雕细琢的微型世界,邀请读者一同沉浸在对过去情感的精确捕捉与分析之中。这部作品需要耐心,但它所回报的,是对人类内心活动最深刻的洞察。  第三卷:《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著)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细腻的个人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从追求真理的皮埃尔,到热爱生活的娜塔莎,再到恪守荣誉的安德烈公爵。托尔斯泰不仅描绘了奥斯特里茨战役和博罗季诺战役的惨烈景象,更深入探讨了历史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是英雄的意志,还是无数普通人行为的总和?他质疑了传统历史观,提出了一种基于偶然性和群体意志的历史哲学。小说在战争的硝烟与贵族沙龙的灯火之间切换,展现了生与死、爱与恨、虚伪与真实的永恒冲突。  ---   科学前沿探索系列:拓展认知边界的思维盛宴  第四卷:《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著)  霍金的这部著作是向公众普及现代宇宙学知识的里程碑式作品。它以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非专业读者进入浩瀚的宇宙学领域。书中探讨了人类最基本也最宏大的问题: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时间有没有尽头?黑洞的本质是什么?曲率空间和弦理论如何解释我们所处的世界?霍金成功地将相对论、量子力学与宇宙大爆炸理论等复杂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极限的挑战,激发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终极奥秘产生敬畏之心。  第五卷:《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著)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传统生物学中以“物种”或“个体”为中心的进化论视角。道金斯提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甚至不是个体,而是“基因”。基因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复制和存续,会驱动有机体做出看似“利他”实则“自私”的行为。书中对拟人化的“生存机器”(即生物体)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引入了“觅群”(Meme)的概念来解释文化传播的进化机制。这本书对伦理学、社会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理解现代生物进化论,特别是社会行为起源的必读之作。  第六卷:《物种起源》(查尔斯·达尔文 著)  这部奠定现代生物学基石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通过在世界各地多年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提出了所有物种都是从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而环境压力驱动了适应性状的积累和新物种的诞生。书中详尽论述了变异、遗传、生存竞争等关键要素,有力地挑战了当时主流的“神创论”。尽管语言朴实,但其逻辑严密,论据翔实,对人类理解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   历史深度透视系列:重审文明兴衰的脉络  第七卷:《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 著)  本书以宏大的时间尺度,审视了智人如何从非洲草原上一种不起眼的动物,一步步崛起并统治地球的历程。作者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三个关键节点。他犀利地指出,智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拥有虚构故事(如宗教、国家、金钱)的能力,使得大规模的协作成为可能。书中对农业革命是否真是“史上最大骗局”的拷问,以及对未来“神人”阶段的预测,都发人深省。它强迫读者跳出日常琐碎,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本质和方向。  第八卷:《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 著)  盐野七生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对细节的执着,为我们重构了罗马共和国到帝国辉煌的千年历史。与传统历史著作不同,她聚焦于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的决策与性格,探讨了罗马人如何在军事、法律和政治上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的伟大帝国。书中不仅有凯撒、图拉真等伟人的光辉事迹,更有对罗马法律精神、工程奇迹和城市生活的细致描摹。通过阅读此书,读者能清晰地理解一个国家如何通过构建稳固的制度和强大的公民精神来维系其长久的统治力。  第九卷:《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著)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为视角,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年份作为切片。他没有叙述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通过分析几位核心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在制度框架下的困境与挣扎,揭示了大明王朝看似固若金汤的表面下,隐藏的结构性衰败。作者强调,中国古代社会的“数目字管理”的缺失,是导致僵化与最终崩溃的深层原因。这是一本探究制度与人之间复杂张力的经典之作。  ---   哲学与思辨经典系列:构建独立思考的基石  第十卷:《理想国》(柏拉图 著)  这部西方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对话录,探讨了关于“正义”的本质、理想城邦的构建以及灵魂的结构。苏格拉底在与雅典公民的对话中,逐步构建了一个由哲人王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完美社会模型。书中著名的“洞穴寓言”是关于知识获取和启蒙的经典比喻,深刻地阐释了从感官世界走向理念世界的艰难历程。它不仅是政治哲学的奠基之作,更对教育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德、知识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