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

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安邦,姜立功,冉旭 编
图书标签:
  • PLC
  • 三菱PLC
  • 工业控制
  • 自动化
  • 编程
  • 技术
  • 实战
  • 入门
  • 维修
  • 案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60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61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PLC技术应用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本/专科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本书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全面、体系完备。本书从不同层面和深度,介绍利用PLC开发工具进行工程应用开发设计的全过程,内容翔实,覆盖面广。  2.实践性强、案例典型。本书注重实践性,书中所有案例都已经过验证,均可实现,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读者可通过案例对相应技术点有清晰直观的了解。把握新知、结合实际。  3.本书对三菱FX系列、Q系列、A系列PLC产品的新知识、新特性、新功能做了详尽的介绍。书中很多技术点都是编著者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大量运用的,它们是开发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相信会给读者启迪和帮助。

内容简介

  “攻略”引自成语“攻城略地”,即“进攻占领”的意思。所谓“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就是将攻克三菱PLC技术壁垒,将PLC技术的学习诀窍、流程指南、学习方法、注意要点、应用技巧等告知,让读者省去摸索的时间,少走或不走弯路,完全把三菱PLC技术学到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以工程应用的开发设计为主线,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首先详尽介绍了三菱PLC技术必需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快速打开PLC技术领域的大门、熟知三菱PLC的主要硬件资源、了解三菱系列PLC的主要软件资源、掌握三菱系列PLC的编程工具软件、探索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技巧、传承 PLC基本逻辑指令的编程规则与常用的编程环节、进行三菱系列PLC开发应用工程实践、进行PLC的通信与网络控制工程应用开发设计实践、进行PLC的现代监控组态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开发应用实践等内容。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讲解透彻、实用性强,可供从事PLC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和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快速打开PLC技术领域的大门1.1PLC概述11.1.1PLC的诞生与迅猛发展11.1.2PLC的定义和标准81.1.3PLC的特点、功能及应用101.1.4PLC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微机及集散控制系统的比较141.2PLC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61.2.1PLC的基本结构161.2.2PLC的工作原理241.3PLC的技术性能301.3.1基本技术性能301.3.2PLC的内存分配及I/O点数311.4PLC的分类321.4.1按结构形式分类321.4.2按I/O点数和程序容量分类361.4.3按功能分类361.5PLC的编程语言37思考题138第2章熟知三菱PLC的主要硬件资源2.1FX系列PLC的硬件资源402.1.1FX系列PLC概述402.1.2FX1S系列PLC422.1.3FX1N系列PLC462.1.4FX2N系列PLC502.1.5FX3U系列PLC562.2三菱公司A系列PLC的硬件资源612.2.1日本三菱公司A系列PLC简介612.2.2A系列PLC的主要硬件资源632.3日本三菱公司Q系列PLC的硬/软件资源712.3.1Q系列PLC概述712.3.2Q系列基本型PLC742.3.3Q系列高性能型PLC852.3.4Q系列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系统932.3.5Q系列多CPU与冗余系统97思考题2102第3章了解三菱系列PLC的主要软件资源3.1FX系列PLC的软件资源1043.1.1FX系列PLC的编程元件说明1043.1.2基本指令1103.1.3应用指令1143.2A系列PLC的主要软件资源1413.2.1A系列PLC的指令结构及数据处理1413.2.2A2N系列PLC的顺控指令1423.2.3A2N系列PLC的基本功能指令1523.2.4A2N系列PLC的应用指令1653.2.5A2N系列PLC的基本功能指令和应用指令汇总列表1783.2.6A系列PLC编程举例1853.3Q系列PLC的软件资源1893.3.1Q系列PLC软件概述1893.3.2应用指令系统196思考题3209第4章掌握三菱系列PLC的编程工具软件4.1FX-GP/WIN-C编程软件2104.1.1软件概述2104.1.2软件的安装2134.1.3梯形图编辑2144.1.4查找及注释2194.1.5在线监控与诊断2204.2GX Developer编程软件2224.2.1软件概述2224.2.2参数设定2244.2.3梯形图编辑2264.2.4查找及注释2284.2.5在线监控与仿真232思考题4234第5章探索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技巧5.1PLC工程应用设计的主要内容2355.2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2365.2.1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2365.2.2PLC控制系统常用的设计方法2385.2.3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2405.3PLC控制系统规划设计(总体设计)2425.3.1明确控制要求2425.3.2确定控制方案2445.3.3确定I/O点数与规格2465.3.4确定功能模块2475.3.5选择PLC类型2485.3.6确定模块型号2495.4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505.4.1主回路与控制回路设计2505.4.2安全电路设计2525.4.3PLC的I/O接线设计2615.4.4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705.4.5安装与接线设计2725.5PLC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2785.5.1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2795.5.2顺序功能图(SFC)程序设计2955.5.3步进梯形图编程304思考题5317第6章传承PLC基本逻辑指令的编程规则与最常用的编程环节6.1PLC梯形图的特点3196.2PLC梯形图的编程规则与技巧3196.3PLC工程设计最常用的编程环节3246.3.1启-保-停电路3246.3.2多地点控制电路3256.3.3长动和点动控制电路3256.3.4联锁和互锁电路3256.3.5按通按断电路3276.3.6消除输入信号抖动电路3276.3.7扫描计数电路3276.3.8定时器断电延时和延时通/断电路3276.3.9最大限时控制程序3286.3.10最小限时控制程序3296.3.11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扩展电路3296.3.12顺序延时电路3306.3.13微分电路3316.3.14单脉冲电路3326.3.15振荡电路3326.3.16顺序脉冲电路3336.3.17连续脉冲产生电路3336.3.18分频电路3346.3.19报警电路3346.3.20工程设备优先启动控制电路3366.3.21工程设备时序控制电路3366.3.22工程设备自动间歇润滑控制电路3366.3.23工程设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3376.3.24工程设备电机的Y/△启动控制电路3386.3.25工程设备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电路3386.3.26工程设备控制中的多流程顺序控制程序339思考题6343第7章进行三菱系列PLC开发应用工程实践7.1利用PLC对传统机电设备进行改造的工程应用设计实践3457.1.1利用PLC对传统机电设备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3457.1.2C5225型立式车床设备PLC控制技术改造的设计应用实践3497.1.3Z3040型摇臂钻床设备的PLC控制技术改造设计应用实践3587.1.4某龙门钻床的PLC控制系统工程应用改造设计3637.1.5PLC在多功能屋面SP板切割机上的工程应用设计实践3757.2三菱PLC中的特殊功能控制与开发使用3887.2.1PLC中的特殊功能模块概述3887.2.2A/D转换模块3957.2.3D/A转换模块4027.2.4温度测量模块4097.2.5温度调节模块FX2N-2LC4147.2.6高速脉冲计数模块FX2N-1HC4217.2.7定位脉冲输出模块4297.2.8位置控制模块4447.3PLC在模拟量控制中的工程应用设计实践4637.3.1PLC模拟量概述4647.3.2模拟量开环控制4677.3.3模拟量闭环控制4707.3.4PLC常规指令实现PID控制4737.3.5PLC专用指令实现PID控制4757.3.6步进电机控制系统4837.3.7工业燃煤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设计实践4927.4进行三菱PLC控制的工程开发科研设计实践5017.4.1全自动钢管表面除锈机概述5017.4.2系统的结构组成、生产工艺流程及电控系统方案5017.4.3钢刷轮打磨除锈纵向进给交流电磁调速系统设计5077.4.4本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日本三菱公司F1系列超小型PLC简介5137.4.5全自动钢管表面除锈机操作控制PLC系统设计5197.4.6操作使用说明533思考题7534第8章进行PLC的通信与网络控制工程应用开发设计实践8.1PLC通信5378.1.1PLC通信基础5378.1.2FX系列PLC的通信模板5488.1.3Q系列PLC的串行通信5708.2PLC网络5828.2.1PLC网络基础5828.2.2三菱PLC网络系统6038.2.3Q系列PLC网络模块622思考题8647第9章进行PLC的现代监控组态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开发应用实践9.1组态软件概念6499.1.1组态软件概述6499.1.2组态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产品介绍6509.1.3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发展方向6519.1.4推动组态软件发展的动力6539.2Citect监控组态软件6539.2.1Citect监控组态软件的主要性能特点6549.2.2Citect监控组态软件的使用要求及编辑工具简介6549.2.3Citect监控组态软件的使用步骤6569.2.4Citect的应用实例6609.3KingView组态软件6649.3.1组态王的简介6649.3.2新建工程6699.3.3设计画面6729.3.4输出6939.3.5管理7069.3.6组态与PLC联机实例7159.4MEDOCM编程软件7279.4.1MEDOC软件简介7279.4.2用MEDOC软件编程的主要步骤及方法7279.4.3程序的传送7299.4.4程序的打印7309.5GPP编程软件7309.5.1GPP编程软件简介7309.5.2使用GPP软件编程的主要步骤及方法7319.5.3程序的传送7339.5.4程序的打印7359.5.5如何使用在MEDOC下编制的程序735思考题9736附录附录AFX系列PLC基本指令简表738附录BFX系列PLC应用指令简表740附录CFX2N系列PLC的指令一览表744附录DA2N系列PLC的指令一览表750附录EQ系列PLC指令简表761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深入解析工业自动化心脏:PLC控制原理与实践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致力于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学生以及对智能制造充满好奇者的深度指南。本书旨在抛开特定品牌设备的束缚,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最核心、最通用的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与实际应用。我们相信,掌握PLC的普适性技术,才能真正驾驭瞬息万变的工业现场,成为解决复杂自动化难题的行家里手。 第一部分:PLC的基石——二进制世界的逻辑运作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中,PLC扮演着“大脑”的角色,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预设的逻辑程序进行判断和决策,并最终驱动执行器完成相应的动作。然而,PLC的这一切运作都建立在最基础的二进制逻辑之上。 二进制的魅力: 本部分将从最根本的二进制数制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字信号的本质。我们将探讨二进制如何表示和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在PLC内部,一切操作都是通过对0和1的组合进行的。这包括了二进制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位、字节、字等数据单位的概念。理解这些,是理解PLC如何“思考”的第一步。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 逻辑门(如AND、OR、NOT、XOR等)是构成所有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也是PLC实现复杂逻辑控制的微观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基本逻辑门的功能、真值表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符号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学习布尔代数,这是描述和简化逻辑运算的数学工具。通过布尔代数,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逻辑表达式转化为最简化的形式,从而提高PLC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布尔代数的定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定律等)来简化逻辑电路图和PLC指令。 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 工业控制中最常见的两类逻辑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组合逻辑的输出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不受过去输入状态的影响,例如使用逻辑门直接实现的简单开关控制。时序逻辑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输入,还与过去的输入状态有关,通常需要触发器(Flip-Flop)等存储元件来记忆状态,例如计数器、定时器等。本部分将详细讲解这两种逻辑的区别,并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逻辑门和布尔代数来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以及如何利用触发器和时钟信号来构建时序逻辑系统。我们将重点分析各种类型的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PLC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如状态机的实现。 第二部分:PLC的语言——指令的艺术与程序的结构 PLC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能够执行由程序员编写的特定指令序列,即PLC程序。掌握PLC的编程语言,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本书将聚焦于最普遍和最具代表性的PLC编程语言,帮助您构建高效、可靠的控制程序。 梯形图(Ladder Diagram, LD): 梯形图是PLC中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编程语言,它模仿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将指令以触点和线圈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使得熟悉电气图纸的工程师能够快速上手。我们将从最基本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指令开始,逐步深入讲解各种常用的梯形图指令,如: 输入/输出指令: 模拟输入、数字输入、模拟输出、数字输出等。 逻辑运算指令: AND、OR、NOT、XOR指令及其在梯形图中的实现。 定时器指令: ON延迟定时器(TON)、OFF延迟定时器(TOF)、脉冲定时器(TP)等,以及它们在延时控制、周期性任务中的应用。 计数器指令: 加计数器(CTU)、减计数器(CTD)、加减计数器(CTUD)等,以及它们在物料计数、事件统计中的应用。 比较指令: 等于(EQU)、不等于(NEQ)、大于(GRT)、小于(LES)、大于等于(GEQ)、小于等于(LEQ)等,用于判断数值关系。 传送指令: MOV指令,用于数据的传输和赋值。 算术运算指令: ADD、SUB、MUL、DIV等,用于数值计算。 位操作指令: SET、RESET、PULSE、EDGE等,用于对位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子程序指令: CALL、RET指令,用于程序的模块化和复用。 跳转指令: JMP、LBL指令,用于程序的流程控制。 中断指令: INTR、RETINT指令,用于处理突发事件。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些指令构建复杂的控制逻辑,例如电机启停控制、传送带联动、液位控制、温度控制等。 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 IL)/助记符(Mnemonics): 指令表是一种低级语言,以助记符的形式表示PLC的指令序列,非常接近于计算机的汇编语言。虽然不如梯形图直观,但对于理解PLC的内部执行机制以及编写更精细、更优化的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将介绍指令表的结构、常用的指令助记符,以及如何将梯形图程序转换为指令表,反之亦然。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指令表实现一些在梯形图中难以直接表达的复杂逻辑,例如位移操作、位掩码操作等。 结构化文本(Structured Text, ST): 结构化文本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语法类似Pascal或C语言,非常适合编写复杂的算法、数据处理和数学运算。它提供了循环(FOR、WHILE、REPEAT)、条件判断(IF-THEN-ELSE、CASE)等结构,使得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维护。我们将重点讲解ST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如何使用ST语言来解决那些使用梯形图可能显得冗长和低效的问题,例如复杂的PID算法实现、数据报文处理等。 程序结构与管理: 除了具体的指令,程序的结构和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程序的组织方式,包括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等。此外,还将讨论如何进行程序的注释、变量的命名规范、错误检测与调试技巧,以及如何利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在线监视、离线模拟等。一个良好的程序结构不仅能提高开发效率,更能降低后期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第三部分:PLC的眼耳手——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 PLC的核心功能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互,接收传感器的反馈,并向执行器发出指令。本部分将深入探讨PLC的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如何有效地连接和配置各种外部设备。 数字量I/O模块: 数字量I/O模块是PLC最基本的接口,用于处理开关量信号,即“开”或“关”的二进制信号。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数字量输入模块(如24VDC、220VAC输入)和输出模块(如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SSR输出)的工作原理、选型注意事项、接线方式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数字量I/O实现各种开关控制、状态监测、报警触发等功能。 模拟量I/O模块: 模拟量I/O模块能够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我们将深入解析模拟信号的标准(如4-20mA、0-10V),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如何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为PLC可以识别的数字量(ADC转换),模拟量输出模块又如何将PLC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信号(DAC转换)。我们将讲解模拟量校准、量程设置、滤波处理等关键技术,并展示如何利用模拟量I/O实现高精度测量和控制,例如PID温度控制、变频器频率调节等。 专用通信模块: 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日益复杂,需要PLC与其他设备进行高速、可靠的数据交换。本部分将介绍各种专用的通信模块,如: 串行通信模块(RS232/RS485): 用于连接仪表、条码扫描器、简单的HMI等。我们将讲解通信协议(如Modbus RTU)和通信参数的设置。 工业以太网模块: 如Ethernet/IP、Profinet、Modbus TCP等,用于构建高速、实时的工业网络。我们将深入探讨以太网通信的拓扑结构、IP地址配置、通信帧格式以及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模块(DeviceNet、CANopen等): 旨在实现现场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降低布线成本。我们将介绍现场总线的原理、特点以及它们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 I/O扩展与远程I/O: 当PLC的内置I/O资源不足时,可以通过扩展模块来增加I/O点数。此外,远程I/O技术允许我们将I/O模块放置在离PLC本体较远的位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部署效率。本部分将详细介绍I/O扩展的原理、配置方法以及远程I/O系统的架构和通信方式。 第四部分:PLC的实战——从设计到调试的全面流程 理论知识需要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本部分将带领您完成一个完整的PLC项目开发流程,涵盖从需求分析到最终调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在开始编写程序之前,准确理解控制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指导您如何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工艺流程梳理,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初步规划PLC的I/O点数、通信方式以及控制策略。我们将探讨如何绘制系统架构图、I/O分配表等文档,为后续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硬件选型与接线: 根据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PLC型号、CPU、I/O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其他配套设备。我们将提供详细的硬件选型指南,并重点讲解正确的电气接线方法,包括接地、屏蔽、布线规范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程序开发与仿真: 使用PLC编程软件,根据设计需求,编写PLC控制程序。我们将演示如何一步步地实现各种控制逻辑,并利用软件提供的仿真功能对程序进行离线测试。仿真有助于在早期发现逻辑错误,大大减少实际调试时间。 现场调试与优化: 将程序下载到PLC硬件中,并在实际现场进行调试。我们将分享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I/O信号异常、通信故障、程序运行错误等。我们将强调在线监视、强制输入/输出、逻辑分析等调试工具的使用技巧。同时,我们还会探讨如何根据现场运行情况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能耗效率和可靠性。 故障诊断与维护: 任何自动化系统都可能出现故障。本部分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故障诊断思路和方法,帮助您快速定位问题,减少停机时间。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PLC的诊断信息、错误代码以及现场现象来判断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的维护建议和预防措施。 第五部分:PLC的应用拓展与未来趋势 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基石,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并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运动控制与伺服系统: 随着工业对精确定位和速度控制的需求不断增加,PLC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将介绍PLC如何通过脉冲输出、指令控制等方式与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进行联动,实现精确的定位、速度、力矩等控制。 人机界面(HMI)集成: HMI是操作员与自动化系统交互的桥梁。我们将探讨PLC如何与各种HMI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监控画面显示、参数设置、报警管理、曲线绘制等功能。 数据采集与MES/SCADA系统集成: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PLC的数据采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将讲解PLC如何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到MES(制造执行系统)和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中,为生产管理、质量追溯和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PLC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展望未来,PLC将与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我们将探讨PLC在构建工业物联网应用中的角色,如何利用云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以及AI如何赋能PLC实现更智能的决策和自适应控制。 本书力求全面、系统地讲解PLC的核心技术,从基础的逻辑原理到复杂的应用实践,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工业自动化挑战,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是PLC技术的内容。一本名为《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PLC的基本概念讲到三菱PLC系列产品的详细介绍,再到编程软件的运用和实际应用案例。我认为它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PLC技术,通过系统化的讲解,变得更容易理解。比如,书中对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口处理,以及如何通过PLC程序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 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三菱PLC不同型号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PLC硬件。同时,对于编程部分的讲解,也十分到位,无论是梯形图、指令表还是结构化文本,书中都提供了详细的语法说明和使用示例。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写和仿真,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进阶的内容,比如PID控制算法在PLC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PLC的监控和数据采集。这些内容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为我打开了通往更复杂自动化系统的大门。 总体而言,《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全面、深入的技术指南。它不仅适合初学者入门,也能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我相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大大提升在PLC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评分

我对工业自动化领域一直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在现代化工厂中,PLC的作用举足轻重。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的书籍,希望能借此机会系统地提升我对PLC技术的理解。 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务实,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三菱PLC的各项技术细节。我个人尤其欣赏书中关于PLC内部工作原理的阐述,它清晰地解释了PLC如何扫描输入信号、执行程序、更新输出信号,以及它与人机界面(HMI)之间的通信机制。这种对底层逻辑的透彻解析,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PLC的运作方式。 在编程技巧方面,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建议和最佳实践。例如,它强调了如何编写易于理解和维护的PLC程序,如何进行有效的变量命名,以及如何利用注释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些现有的程序进行了优化,发现效果十分显著,程序的逻辑更加清晰,调试也更加便捷。 书中对三菱PLC的各种通信协议,如Modbus、Ethernet/IP等的介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解这些通信协议,对于构建复杂的自动化系统、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这些通信功能,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通信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总的来说,《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为我打下了坚实的PLC理论基础,更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指导,帮助我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未来在自动化领域深耕的重要助手。

评分

我最近对工业自动化中的核心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信息量巨大,但组织得井井有条。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技术术语,而是从根本上解释了PLC的运行逻辑,以及它为何能够取代传统的硬接线控制。书中对三菱PLC的硬件架构,例如CPU模块、I/O模块、通信模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和介绍,让我对这些“看不见”的组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编程方面,这本书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不仅讲解了各种指令的功能,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指令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状态机和顺序控制的设计思路,这对于编写高效、易于维护的PLC程序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调试技巧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涉及了一些PLC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案例,例如在化工、电力、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PLC是如何在真实场景中发挥作用的,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行业需求来设计和配置PLC系统。 可以说,《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是一本集理论、实践、应用为一体的优秀教材。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学习平台,让我对三菱PLC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一直对自动化控制系统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PLC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的书籍,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三菱PLC的运作机制和应用技巧。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过于晦涩难懂。它从PLC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三菱PLC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编程。书中对各种指令的解释非常清晰,并辅以丰富的图示和表格,这对于理解抽象的指令功能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数据处理和通信协议的部分,这些是实现复杂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互联的关键。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指令和功能,而是更注重介绍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使用三菱PLC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例如电机控制、温度调节、液位控制等等。这些案例贴近实际生产需求,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价值。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各个层次。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它提供了更深入的探讨和高级应用技巧。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关于故障诊断和排除的部分,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减少生产停滞。 总而言之,《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是一本内容详实、讲解透彻的专业书籍。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三菱PLC技术的框架,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我期待能通过这本书,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工业自动化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在工作中,我接触过一些简单的PLC应用,但总感觉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名为《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的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专业,但我尝试着去阅读,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三菱PLC的方方面面。 翻开书的扉页,一股沉甸甸的知识感扑面而来。书的排版和设计都相当用心,字体大小适中,段落清晰,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基础概念的讲解,例如,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指令,而是从PLC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对比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PLC的核心思想。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让我能够扎实地打好基础,而不是囫囵吞枣地记忆指令。 书中对三菱PLC的硬件平台做了详尽的介绍,从不同系列的CPU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到特殊功能模块,都提供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和选型指南。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因为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PLC硬件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曾经因为对硬件了解不够,导致项目设计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弥补了我在这一方面的知识盲区,让我对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PLC硬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紧接着,书籍深入探讨了三菱PLC的编程软件,特别是GX Works系列。它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安装、界面布局、常用功能以及编程指令的编写和调试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提供的各种实际案例,例如如何使用梯形图、指令表等不同编程语言实现一些常见的控制逻辑,如定时、计数、跳转等。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编程概念,并尝试着在脑海中模拟操作,这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三菱PLC技术完全攻略》这本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相当好。它不仅涵盖了三菱PLC的核心技术,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参考信息和指导,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三菱PLC技术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宝典。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相信它能为我的职业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评分

好,不错,好好

评分

可以

评分

还好

评分

好,不错,好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还好

评分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坑爹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