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出版权*
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机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标准文本的*威出版机构。
·内容全面
涵盖相关领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全面反映近年来国家大规模法律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
·实用工具
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纠纷处理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读者大大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
·专业注释
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
·案例指导
收录**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及其他*威出版物、各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公布的典型案例,全面展示解决法律问题的实例。
·检索便捷
文件效力层级清晰;正文提供相关且有效的条文援引;特设【典型案例索引】,迅速定位案例资源,**限度地提高图书的即查即用性。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丛书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承权*、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首*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线,结合日常司法实践领域确定分册。本书为保险分册,收录我国保险方面常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文件。
目录
一、综合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11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009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
(1999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200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
(2007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5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827)
●行政法规
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办法
(19991022)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629)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2012628)
●部门规章及文件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20081129)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20101130)
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
(20121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
(2011624)
·公报案例·
沈希贤等182人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纠纷案
二、工程招投标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999830)
●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20111220)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
规定
(200051)
●部门规章及文件
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01018)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2013311)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2013311)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832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161)
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2013311)
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2013311)
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201331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
定办法
(200711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
定办法实施意见
(200792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
理办法
(2013311)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
(2013311)
三、工程承包、发包、分包
●行政法规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
(2008721)
●部门规章及文件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2003213)
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管理办法
(20091012)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议标)管
理办法
(2011127)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
理的有关规定
(20021015)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
(200423)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
办法
(20131211)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法典·注释法典(新三版)》:
第八十四条(债务承担)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案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车站支行与三门峡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年第11期)
案件适用要点:一、根据《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因此,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承诺书,表示将所负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而债权人对此未予接受,亦未在债务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债务转移协议书上加盖公章的,应当认定债权人不同意债务转让,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务转让协议对债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借新贷还旧贷,系在贷款到期不能按时收回的情况下,作为债权人的金融机构又与债务人订立协议,向债务人发放新的贷款用于归还旧贷款的行为。该行为与债务人用自有资金偿还贷款,从而消灭原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具有本质的区别。虽然新贷代替了旧贷,但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未消除,客观上只是以新贷形式延长了旧贷的还款期限。
第八十五条(承担人的抗辩)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第八十六条(从债的转移)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注释以上第84条至第86条是关于债务承担的规定。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后,受让人与债权人之间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受让人就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提出抗辩的,可以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
第八十七条(合同转让形式要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链接《合同法解释(一)》第9条
第八十八条(概括转让)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第八十九条(概括转让的效力)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一条至第八十三条、第八十五条至第八十七条的规定。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的深度解析著作的简介,它侧重于法律条文的理解、司法实践以及相关法规的演变,但不包含您提到的特定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法典·注释法典(新三版)》的内容。 --- 中国建筑工程法律制度的演进与实务解析 导言:变革中的基石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效率以及市场的公平竞争。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建筑企业管理者、工程项目决策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中国建筑工程法律制度图景。我们聚焦于法律法规的内在逻辑、历史沿革以及在复杂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力求在宏观框架与微观操作之间搭建坚实的桥梁。 本书不涉及对特定版本法典(如您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法典·注释法典(新三版)》)的逐条校注或修订版对比分析。相反,它致力于构建一个独立、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在过去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关键性变革,并着重解析当前司法实践中对核心法律原则的裁判倾向。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与制度构建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中国建筑工程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石。我们首先追溯了建国以来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法律规范的形成脉络,分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法律制度如何逐步确立起以《合同法》(及后来的《民法典》合同编)、《招标投标法》、《建筑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 核心议题探讨: 1. 法律渊源的层级分析: 详细剖析了《建筑法》的地位,以及国务院及部委规章(如住建部、发改委的部门规章)在工程法律体系中的实际效力边界。我们特别关注行政监管职能的划分与交叉,例如工程许可制度、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法律基础。 2. 主体资格的界定与责任: 深入分析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资质要求及其连带责任的构成要件。针对日益复杂的工程总承包模式(EPC/DB/PMC),我们梳理了其法律关系的特殊性,特别是风险分配机制的法律约束。 3. 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 探讨了行政责任、民事责任(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工程事故中的适用边界。重点分析了在工程质量、工期延误和安全生产责任方面的法定和约定责任的平衡艺术。 第二部分:工程合同关系的深度剖析 工程合同是建筑活动的核心法律载体。本部分聚焦于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及解除过程中的法律难点,提供基于司法判例的实操指导。 合同履行中的焦点问题: 1. 合同效力与备案制度: 针对“黑白合同”现象,分析了实际履行合同的效力认定标准,以及工程施工许可与合同效力的相互影响。 2. 价款支付与工程结算: 详细阐述了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基础与实现路径,辨析了“竣工验收合格”与“价款结算”之间的逻辑关联。我们对工程变更、设计变更及隐蔽工程的费用补偿原则进行了体系化的梳理。 3. 工期延误的法律博弈: 深入分析了不可抗力、发包人原因、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认定标准,以及工期索赔的证据要求和法定/约定的宽限期制度。 4. 工程质量与保修责任: 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明确了建设工程的法定制质标准,探讨了缺陷责任期、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的法律适用,以及发包人拒绝接收工程的法律后果。 第三部分:招投标制度的法律控制与挑战 招投标制度是维护工程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本书对《招标投标法》及相关实施条例进行了细致的法律解读,并着重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对“串通投标”、“围标”、“废标”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招投标法律风险点解析: 1. 招投标程序合法性审查: 分析了招标方案的审批、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在法律上的约束力。 2. 中标人资格的审查与撤销: 探讨了中标人资质条件不符、或在履约过程中被发现存在违法行为时,招标人依据法律规定撤销中标结果的法律要件。 3. 合同订立的终结: 研究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至书面合同签订前的法律关系状态,以及任何一方拒绝签订正式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四部分:前沿与交叉领域法律研究 随着建筑技术与管理模式的革新,工程法律面临新的挑战。本部分探讨了当前热点和跨法域问题。 1. 工程担保制度的重构: 重点分析了工程履约担保、工程款支付担保的法律特征、担保责任的启动条件和担保合同的独立性。 2. 工程项目争议解决机制: 对仲裁与诉讼在工程案件中的选择与衔接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和司法审查的范围。特别关注了国际工程项目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3.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规制: 探讨了国家在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方面出台的激励措施和强制性法律要求,及其对项目合同和审批流程的实质性影响。 本书以严谨的法律逻辑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为依托,旨在提供一本不依赖于特定版本法典注释的、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工具书,帮助从业者深刻理解中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的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