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8000金融银行英语词汇随身带

高频8000金融银行英语词汇随身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志芳,修文乔,戴卫平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英语
  • 银行英语
  • 词汇
  • 英语学习
  • 金融
  • 银行
  • 高频词汇
  • 英语词汇
  • 专业英语
  • 备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5159102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1195
包装:平装
开本:48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6
字数:267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高频8000金融银行英语词汇随身带》本着实用、高效、提高学习者词汇量的原则精心编写,帮助您打好词汇基础,果断赢在英语学习起跑线上。
  本书让您不得不入手的亮点如下:
  ★想说的、要用的、会听到的金融银行词汇,这里通通都有
  ★情景式分类,句中记单词,记得住,不易忘,一次彻底掌握
  ★可以按场景查找,也可按话题查找,为查找单词加倍提速
  ★小小开本大大容量,零碎时间用起来,随时随地想背就背
  ★赠送标准外教朗读音频,音频输入,文字记忆,边听边学
  本书适用读者如下:
  英语词汇基础薄弱的读者
  急需快速记忆单词,增加词汇量者
  想要学好词汇应对各类考试的读者
  想利用琐碎时间记单词的上班族
  有出国需求的各类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用、高效、提高学习者词汇量为原则精心编写,内容囊括银行、外汇、证券、投融资、保险、财会、税收七个部分,共343个话题,将单词镶嵌在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例句中学习,不仅有助于一般读者了解金融与银行英语词汇及相关常识,也能帮助专业人士提高职场能力、培养自身知识素养,进而成功面对与发达的西方金融与银行市场的融合、竞争与挑战。
  总之,本书对内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从根本上解决读者记忆单词的困扰。读者可随时随地快速查阅所需信息,是不可或缺的速查宝典。

作者简介

  戴卫平,毕业于英国ESSE大学,曾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教授。擅长英语口语教学。主编过《英语口语话题大全》《英语口语每天说半小时》《英语口语语料库》等多部英语口语书,其中许多单本销量超过十万册,被评为全国优书奖。

目录

Part 1银行 Bank & Banking
1. 通货............................ 2
2. 硬通货.......................... 3
3. 货币(1)........................... 4
4. 货币(2)..........................5
5. 货币(3)..........................6
6. 货币(4)..........................7
7. 货币(5)..........................8
8. 货币(6)..........................9
9. 币值(1)..........................10
10. 币值(2) ....................... 11
11. 通货膨胀(1).................12
12. 通货膨胀(2)...............13
13. 通货膨胀(3)...............14
14. 通货紧缩 ...................15
15. 储备金 .......................16
16. 银行储备(1)................17
17. 银行储备(2) ...............18
18. 钞票............................19
19. 支票(1).......................20
20. 支票(2).......................21
21. 支票(3) ......................22
22. 支票(4)......................23
23. 支票(5)......................24
24. 信用卡......................25
25. 提款、存款(1)..........26
26. 提款、存款(2).........27
27. 提款、存款(3).........28
28. 提款、存款(4).........29
29. 提款、存款(5).........30
30. 电汇...........................31
31. 汇出汇入(1)...............32
32. 汇出汇入(2).............33
33. 透支..........................34
34. 承兑(1) ......................35
35. 承兑(2)......................36
36. 承兑(3)......................37
37. 筹款..........................38
38. 年金(1) ......................39
39. 年金(2)......................40
40. 利率(1) .......................41
41. 利率(2) ......................42
42. 手续费......................43
43. 余额(1) ......................44
44. 余额(2)......................45
45. 资金冻结.................46
46. 银根.......................... 47
47. 面值..........................48
48. 隔夜..........................49
49. 洗钱..........................50
50. 基点、基准(1)...........51
51. 基点、基准(2)..........52
52. 定期(1) ......................53
53. 定期(2)......................54
54. 坏账(1) ......................55
55. 坏账(2)......................56
56. 套利.......................... 57
57. 投资理财(1)..............58
58. 投资理财(2).............59
59. 投资理财(3).............60
60. 中介服务 ..................61
61. 票据 、单据(1)..........62
62. 票据、单据(2).........63
63. 票据、单据(3).........64
64. 票据、单据(4).........65
65. 票据、单据(5).........66
66. 贷款(1) ......................67
67. 贷款(2)......................68
68. 贷款(3)......................69
69. 贷款(4)......................70
70. 贷款(5).......................71
71. 贷款(6).......................72
72. 贷款(7)......................73
73. 抵押(1).......................74
74. 抵押(2)......................75
75. 担保 .........................76
76. 偿债(1)....................... 77
77. 偿债(2)......................78
78. 偿债(3)......................79
79. 偿债(4)......................80
80. 偿债(5).......................81
81. 信贷(1).......................82
82. 信贷(2)......................83
83. 信托(1) ......................84
84. 信托(2)......................85
85. 债权(1) ......................86
86. 债权(2)......................87
87. 债务(1).......................88
88. 债务(2)......................89
89. 债务(3)......................90
90. 银行其他业务(1).......91
91. 银行其他业务(2)......92
92. 银行其他业务(3).....93
93. 银行其他业务(4).....94
94. 银行其他业务(5).....95
95. 银行其他业务(6).....96
96. 银行其他业务(7).....97
97. 银行其他业务(8).....98
98. 银行其他业务(9).....99
99. 银行其他业务(10) . 100
Part 2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1. 外汇(1) ....................... 102
2. 外汇(2)...................... 103
3. 外汇(3)...................... 104
4. 外汇经常项目交易(1)105
5. 外汇经常项目交易(2)106
6. 外汇汇率(1) ...............107
7. 外汇汇率(2).............. 108
8. 外汇对冲.................. 109
9. 外汇管理(1) ............... 110
10. 外汇管理(2)..............111
11. 外汇管理(3)..............112
12. 外汇升值(1)..............113
13. 外汇升值(2).............114
14. 外汇贬值 ................. 115

前言/序言


寰宇译境:跨文化交际与专业语境深度拓展 图书名称: 寰宇译境:跨文化交际与专业语境深度拓展 作者: (此处留空,或使用笔名,例如:林语川 / 国际传播研究组) 出版社: 寰宇视野出版社 (虚构) 页数: 680 页 开本: 16开 定价: 128.00 元 --- 内容概述:超越语言表层,驾驭全球化沟通的艺术 《寰宇译境:跨文化交际与专业语境深度拓展》并非一本聚焦于特定行业词汇的工具书,而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精准、得体的专业信息交流的深度理论与实践指南。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读者跨越语言障碍的表层,直抵文化深层结构与专业逻辑的交汇点,从而在复杂的全球化环境中,无论是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跨国项目合作,还是学术交流与外交活动,都能游刃有余。 全书内容结构严谨,分为理论基石、语境剖析、实践策略三大核心板块,辅以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 ---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理解交流的文化底色 (约 200 页)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学的核心理论框架,为读者构建理解差异的底层逻辑。重点关注的不是“说什么”,而是“如何理解对方的‘为什么’”。 1. 文化维度模型的深度解读与应用: 本书超越了哈姆丹-霍夫斯泰德(Hofstede)等经典模型的简单罗列,引入了更多现代研究成果,如特朗普纳尔(Trompenaars)的七维度模型以及格特纳(Gesteland)的“黑人与红灯区”文化分类法。详细分析了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别,并结合现实案例(如中西方合同谈判中的“面子”文化体现),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对话方的文化坐标,预判其沟通风格和决策模式。 2. 认知心理学与语言习得: 探讨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文化输入对语法结构和语义理解的潜在影响。重点分析了“文化负迁移”(Cultural Negative Transfer)现象——即母语文化中的交流习惯如何不自觉地干扰对外语信息的正确解读。例如,讨论了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眼神接触的禁忌)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差异,强调解读“未说出的话”的重要性。 3.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交锋: 区分了词汇的字面意义(语义)与在特定情境下的实际作用(语用)。书中精选了多组在字面上看似对等,但在实际语用中产生巨大误解的词汇对进行剖析,例如在正式致谢、提出异议或表达歉意时,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要求的言辞力度和谦逊程度的差异。 --- 第二部分:语境剖析——专业领域的沟通挑战 (约 250 页) 本部分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专业场景,聚焦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1. 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清晰化表达: 针对科研报告、技术规格书和项目进度更新等场景,本书强调精确性与简洁性的平衡。详细分析了技术文档中常见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选择对责任归属和信息焦点的影响。书中特别开辟章节讨论“术语的跨界对译”——如何将一个在A行业内高度专业化的术语,在向B行业(非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或投资者)解释时,进行恰当的语境转换,避免过度专业化导致的沟通失效。 2. 法律与合规文本的严谨性构建: 深入剖析了法律文本中“模棱两可”的风险。通过对比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合同条款拟定中的惯用结构和倾向,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规避可能引发争议的模糊表达。重点讲解了条件句、限制性条款(Qualifiers)和免责声明(Disclaimers)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规范用法。 3.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策略性语言运用: 本章侧重于“影响力语言”(Language of Influence)。研究了在议价、建立信任和危机公关中,如何运用引导性提问、建设性批评和框架重构(Reframing)的技术。例如,如何巧妙地使用假设性语句来试探对方底线,以及在跨国并购谈判中,如何使用委婉的语言来表达强硬的立场,以维护长期合作关系。 4. 跨文化团队管理与反馈技巧: 针对全球化工作团队,本书提供了建设性的批评和反馈模型。探讨了直接反馈(如德国、荷兰文化)与间接反馈(如日本、韩国文化)的适用性。提供了“三明治反馈法”的变体,以及如何将抽象的绩效评估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行为改进建议,同时尊重员工的文化敏感性。 --- 第三部分:实践策略——工具箱与模拟演练 (约 230 页) 本部分旨在将前两部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立即实践的技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沟通优化工具集。 1. 高效能演示与公众演讲的非语言元素掌控: 强调在国际会议或大型论坛上,演讲者的肢体语言、空间运用(Proxemics)和节奏控制的重要性。书中收录了针对不同文化听众的开场白和结尾致辞的范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听众的文化习性,调整语速的快慢和情感的投入程度。 2. 跨文化书面沟通的规范化指南: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专业邮件、备忘录和会议纪要的撰写规范。着重讲解了如何使用“全球通用英语”(Globish)原则,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确保非英语母语者能够轻松理解。此外,还详细指导了如何在正式文件中插入恰当的文化引用或典故,以增强共鸣,同时避免文化冒犯。 3. 冲突解决与误解的快速修复: 本书提供了一个“五步故障排除法”(Five-Step Troubleshooting Model)来应对即时的沟通失误。当发现交流陷入僵局或出现明显误解时,该模型指导使用者如何快速暂停、识别文化根源、承认交流盲点、重新表述并寻求双边确认。 4. 数字化时代的语境挑战: 探讨了即时通讯工具(如Slack, Teams)和视频会议(Zoom, Webex)对语境带来的压缩效应。分析了表情符号(Emojis)在不同文化中的解读风险,并指导读者如何在碎片化和非同步的沟通环境中,维护专业形象和信息的一致性。 --- 读者定位: 本书面向所有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复杂专业交流的人士,包括: 跨国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与项目负责人。 从事国际贸易、法律服务和金融咨询的专业人员。 致力于国际合作的科研人员与学者。 有志于提升高级商务沟通能力的职场精英。 《寰宇译境》将是您从“知道”语言到“精通”沟通的必备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逻辑,我研究了很久,发现它绝对不是简单地按照字母顺序堆砌单词。它似乎采用了一种混合了领域专业性和记忆曲线的编排方式。比如,开篇几页集中处理的词汇,往往是那些在“资产负债表分析”、“风险评估”等核心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基础动词和名词,这非常符合我们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让人有一种“学了就能用”的即时满足感。随后,内容开始细分到不同金融子领域,比如债券市场、衍生品交易、监管合规等,每个模块内部的词汇组织也有其内在的联系,很多近义词或反义词会被巧妙地放在相近的位置,这种关联记忆法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我发现,很多我曾经混淆的专业术语,在这个结构下学习后,界限一下子清晰起来了。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对那些一词多义的金融词汇的处理方式,没有简单罗列所有意思,而是根据金融场景,精准地挑选出最核心、最常用的释义和例句,避免了信息过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

我个人对学习材料中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强调非常重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在那些涉及国际金融和法律术语的部分。它不仅仅给出了英文释义,还常常在脚注或旁注中,简要对比了英美金融体系与特定区域(如欧盟MiFID II法规)在术语使用上的细微差异。例如,对于“securities”这个词,它会提示在某些监管语境下,其内涵和外延是需要根据特定司法管辖区来界定的。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与国际客户和团队打交道的专业人士来说,是避开沟通陷阱的“保险栓”。很多时候,一个错误的术语理解可能导致数百万美元的商业决策失误,这本书提供的那一点点文化和地域背景知识,无形中提高了我们交流的准确性和专业度,让人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团队绝对是资深的一线从业者,而非仅仅是语言学家。

评分

要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可能要数它对于“非正式但常用”表达的收录。金融世界里,大量的交流,尤其是在高层会议或非正式的茶水间讨论中,充斥着大量缩写和俚语式的表达,这些在正式的词典里往往找不到,或者被标注为“俚语,慎用”。然而,这本书却将一些在华尔街圈子中非常流行的缩写,如特定类型的“CDO”变体或某些交易术语的简称,用非常得体的方式融入到讲解中,并明确指出它们的使用场合(例如,“仅在内部交易团队间交流使用”)。这提供了一种“内部人士”的视角,让学习者能够更迅速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听懂那些“非标准”的交流内容。这种对行业“潜规则”式语言的捕捉和呈现,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词汇书的不足,让我的“实战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懂书本术语的“门外汉”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蓝色调,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一点都不像是那种廉价的应试材料。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口袋书”的尺寸,刚好能塞进西装的内袋或者女士小包里,通勤路上或者午休时间拿出来翻阅,都不会显得突兀。纸张的厚度适中,油墨的印刷清晰度也相当到位,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点对于需要高强度记忆的词汇书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它侧边似乎做了某种特殊的包边处理,翻页的时候感觉非常顺滑,经得起反复的摩挲。我之前买过一些号称便携的词汇书,结果没几次就散架了,这本书的耐用性看起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感觉可以伴随我度过好几个考试周期。从这个角度看,设计者对目标用户——那些追求效率和品质的金融职场人士——的理解是相当深入的,他们知道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内容,更是使用的体验。这种细节上的打磨,让一本枯燥的词汇学习工具,瞬间拥有了“伙伴”的质感,让人更有动力去亲近它,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

评分

这本书在例句的设计上,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实战导向”。我读过太多词汇书的例句,要么是过于简单的“The dog runs fast”,要么就是那种脱离实际语境、晦涩难懂的“学术腔”。但这本的选择非常巧妙,它的例句几乎可以直接截取自行业内的研报摘要、新闻快讯或者内部备忘录的片段。例如,它解释“arbitrage”时用的句子,不是教科书里的定义,而是描述“a fleeting opportunity for risk-free profit in the cross-border bond market”。这种“语境重现”的做法,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细微差别和使用频率。我甚至开始模仿它的例句结构来组织我自己的工作邮件和报告草稿,效果立竿见影。它不是在教你单词,它是在教你如何用这些词汇“思考”和“表达”金融专业观点,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价值远超词汇本身。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英文词汇书籍,为看英文文献遇到的专业词汇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翻译!

评分

买到满意的商品很高兴,送货很快,下次还来,谢谢!

评分

看起来还不错,纸张也挺好,马上打开用!

评分

工具书,还不错。挺好

评分

挺好的,物流超快!第二天中午就到了,书没毛病,正在看,5分好评!

评分

性价比很高,非常满意,速度也快

评分

很好很实用的一本工具书,对我帮助很大

评分

这个印刷质量还行,纸张质量一般,有待提高

评分

很好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