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实用问题版(升级增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实用问题版(升级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律出版社大众出版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继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实用
  • 法律
  • 增订版
  • 民法
  • 遗产
  • 法律法规
  • 案例分析
  • 升级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882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651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法律单行本实用问题版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33
字数:10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带着问题学习法律,以法律解决实务问题
★围绕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调法律解决问题的功能
★【主体法律】【实用问题】【关联法规】【实用工具】四部分,涵盖法律法规及相关解释标准文本,罗列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疑惑的、常见的问题并进行简单明了的解答,体例清晰,适合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继承法》的全新、标准文本,并对重点条文进行了注解;二是与该法相关的实用问答,帮助读者更直观、通俗地了解法律规定,解答法律问题;三是与该法相关解释、配套规定的文本:四是实用附录(包括流程图表和文书范本)。读者既能看到标准的法律文本,又能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钱、快速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作者简介

法律出版社专业出版编委会是法律出版社大众出版分社牵头组织的,包括理论界、实务界和出版编辑在内的,专门从事法律专业知识读物、法律实用工具书出版的编辑委员会。该编委会旨在关注读者的法律实践需求,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图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1985年4月10日)
实 用 问 题
第一章总则
一、继承时间
1.继承什么时候开始?
2.车祸中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同时死亡怎样处理?
3.父母一方死亡,一方还健在,子女有权要求继承遗产吗?
4.继承人可以要求在被继承人生前按照遗嘱分割财产吗?
5.如何开具死亡证明?
二、遗产范围
6.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7.承包的农村土地可以继承吗?
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能否继承?
9.著作权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10.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11.人寿保险中的保险金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
12.死亡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
13.老人过世时的分家析产就是继承吗?
三、继承权的享有和丧失
14.未成年人怎样行使继承权?
15.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可以早点获得遗产吗?
16.杀害其他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吗?
17.遗弃、虐待被继承人就一定丧失继承权吗?
18.伪造遗嘱,还能获得遗产吗?
19.被判刑罚的人还有继承权吗?
四、继承维权
20.因为继承发生纠纷,向法院起诉有时间限制吗?
21.当事人知道继承纠纷发生已经5年,为什么还可以向
法院起诉?
22.遗产继承诉讼如何确定原告被告?
第二章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
23.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哪个法律效力最高?
24.什么情况下进行法定继承?
二、法定继承权人
25.哪些人可以参与法定继承?
26.未办理登记而以夫妻名义生活的男女之间可以发生法定
继承吗?
27.丧偶妇女能否带着丈夫的遗产改嫁?
28.出嫁女儿能继承父母的遗产吗?
29.到女方落户的女婿,还能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吗?
30.养子女与亲生子女的继承权有差别吗?
31.人工授精所生子女能否继承父母遗产?
32.被收养子女是否一定不能分得生父母的遗产?
33.继父母子女之间一定互有继承权吗?
34.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后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
35.丧偶儿媳、女婿在什么情况下拥有对公婆、岳父母的
继承权?
36.丧偶儿媳改嫁,是否影响其继承权?
三、法定继承的顺序
37.法定继承人按照什么顺序参加遗产继承?
38.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之间,继承遗产还有先后之分吗?
39.遗嘱继承人能够参与遗嘱没有涉及财产的法定继承吗?
四、代位继承
40.(外)孙子女能否继承(外)祖父母的遗产?
41.养孙子女能否代位继承?
42.侄子(女)有无代位继承权?
43.遗嘱继承中是否也有代位继承?
五、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
44.法定遗产继承份额如何确定?
45.法定继承时,什么情形下没有继承权也可以分得遗产?
46.依法可以分得遗产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章遗嘱继承
一、遗嘱继承的适用情形
47.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有哪些区别?
48.遗嘱继承和遗赠有什么区别?
二、遗嘱的形式和要件
49.遗言就是遗嘱吗?
50.有了遗嘱就一定可以继承遗产了吗?
51.如何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
52.没有预留法定份额的遗嘱,怎么办?
53.夫妻一方立遗嘱把属于夫妻共同的财产赠给朋友,
这样的遗嘱有效吗?
54.订立遗嘱有哪些方式?
55.被继承人生前订立多份遗嘱,应以哪份为准?
56.父母立遗嘱,子女是否要到齐?
三、公证遗嘱
57.想办遗嘱公证,应该去哪里办理?
58.办理遗嘱公证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59.公证遗嘱也是书面形式吗?
60.符合什么条件,公证处会为遗嘱公证出具公证书?
61.有确凿证据证明公证遗嘱部分违法的,公证处应当如何处理?
62.公证尚未结束遗嘱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公证处
应当如何处理?
63.遗嘱人坚持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如何处理?
64.遗嘱公证卷可以交由申请人带走吗?
四、其他形式的遗嘱
65.哪些危急情况下可以订立口头遗嘱?
66.在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人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另立
遗嘱呢?
67.当事人准备自书遗嘱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8.代书遗嘱上立遗嘱人未签名,该遗嘱有效吗?
69.在哪些情况下,立遗嘱要有见证人?
70.订立遗嘱时,可以由未成年人作为见证人吗?
71.子女可以作为父母订立遗嘱时的见证人吗?
72.继承人的债权人可以作为订立遗嘱时的见证人吗?
五、遗嘱撤销与变更
73.订立好的遗嘱可以撤销和更改吗?
74.在后的自书遗嘱可以更改公证遗嘱吗?
75.如何撤销、更改遗嘱?
76.遗嘱的变更与撤销是否受时间限制?
77.遗嘱可以附有义务吗?
78.没有履行遗嘱所附的义务,还能取得遗产吗?
六、遗嘱执行
79.被继承人死后,遗嘱怎么进行执行?
80.哪些人可以作为遗嘱执行人?
第四章遗产处理
一、遗产接受与放弃
81.继承人如果放弃继承,需要在什么时候提出?
82.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怎么处理?
83.放弃继承权时可以有所保留吗?
84.子女放弃继承权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吗?
85.受遗赠人可以放弃接受遗赠吗?
86.受遗赠人接受遗赠一定要明确表示吗?
87.继承人放弃继承后遗产怎么处理?
88.放弃继承权后,还能恢复继承权吗?
89.遗产处理后,当事人能否对放弃继承反悔?
90.放弃遗产继承权怎么进行公证?
91.父母放弃继承权后子女还可以代位继承吗?
二、转继承
9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死亡的,遗产怎么处理?
93.转继承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三、遗赠扶养协议
94.遗赠扶养协议就是遗赠吗?
95.孤寡老人可以和村委会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吗?
96.被扶养人生前处分遗赠的财产,怎么办?
97.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能否反悔?
98.父母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子女就可以不赡养
父母了吗?
四、遗产的保管与分割
99.确定遗产范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00.遗产在分割之前由谁保存?
101.遗产保管人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102.继承开始后,由谁通知所有继承人?
103.继承开始后,无法通知到继承人怎么办?
104.遗产分割时,孕妇可以以胎儿的名义要求多分遗产吗?
105.遗产分割的方式怎么确定?
106.如何制作遗产分割协议?
107.房产作为遗产分割时怎么处理?
108.房屋继承时如何申请产权转移登记?
109.妻子再嫁可以带走丈夫的遗产吗?
110.无人继承财产如何处理?
111.无人继承财产也是按照遗产继承程序进行转移吗?
五、被继承人债务清偿
112.“父债子偿”是要求继承人完全承担被继承人留下的债务吗?
113.遗产很少债务很多,继承人都要清偿吗?
114.遗赠时,也需要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吗?
115.多个继承人时,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具体可以怎么操作?
六、遗产税收
116.继承房屋需要交纳契税吗?
117.在办理继承或受赠房屋营业税免税申请手续时应准备哪些证明材料?
第五章涉外继承
118.什么是涉外继承?
119.我国公民继承境外遗产或者继承境内外国人遗产时
可以适用我国《继承法》吗?
120.中国公民继承国外遗产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121.中国公民如何办理国外遗产继承事宜?
122.外国人继承在我国境内的遗产时适用我国《继承法》吗?
123.外籍人员如何办理在华遗产的继承手续?
关 联 法 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5年9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台湾的合法继承人其继承权应否受到保护问题的批复(1984年7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分家析产的房屋再立遗嘱变更产权,其遗嘱是否有效的批复(1985年11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的养子女,其养父在国外死亡后回生母处生活,仍有权继承其养父的遗产的批复(1986年5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共有人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部分有效处分他人的财产部分无效的批复(1986年6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无继承其遗产权利的答复(1987年7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的批复(1987年10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否解除的批复(1988年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法定继承人,分享遗产人能否分得全部遗产的复函(1992年9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2009年9月27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9月14日)
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2015年6月29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规范个人无偿赠与或受赠不动产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所需证明资料的公告(2015年11月10日)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关于印发继承类、强制执行类要素式公证书和法律意见书格式的通知(节选)(2008年12月30日)
实 用 工 具
1.遗产继承流程图
2.法定继承的顺序图
3.赡养继承协议书
4.遗产分配协议书
5.遗嘱
6.自书遗嘱
7.代书遗嘱
8.附义务的遗嘱
9.遗赠抚养协议
10.遗嘱公证
11.继承纠纷案件举证指引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实用问题版(升级增订版)》:
  29.到女方落户的女婿,还能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吗?
  可以。这个问题和出嫁女是否享有继承权是一样的,男方到女方家落户后,他和其生父母的关系并没有解除,他对自己的生父母仍然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同时也有继承生父母遗产的权利。
  30.养子女与亲生子女的继承权有差别吗?
  没有差别。收养关系是人们之间经过协议,收养人领养送养人的子女作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为。合法的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具有了亲生父母与子女间同等权利和义务。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人中的子女包括养子女。因此养子女与亲生子女的继承权平等、无差别。
  31.人工授精所生子女能否继承父母遗产?
  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经夫妻协商同意,或虽未协商同意事后丈夫认可的,均适用《婚姻法》关于父母子女的关系。此时,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对于父母双方的继承权都是法定的。对于事先未经丈夫同意,事后丈夫也不认可的,一般只确认与其生育妇女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生育妇女而言,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可视为非婚生子女,该子女对母亲的继承权是法定的,但可能无法享受其母亲配偶的遗产继承。
  32.被收养子女是否一定不能分得生父母的遗产?
  子女被他人收养后,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间,互相不再享有继承权。但如果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继承法》第14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
  33.继父母子女之间一定互有继承权吗?
  继父母子女之间是否有继承权要看是否形成抚养关系。父母再婚时,如果子女已成年,那么与父母再婚的对象不能形成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互相之间没有相关权利义务和继承权,成年子女因精神状态等原因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或无民事行为能力者除外。如果当时子女未成年,则要看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比如看是否共同生活、是否有抚养教育事实,如果确认有抚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就有赡养继父母的义务,且双方互相产生法定继承权。
  ……

前言/序言

增订再版说明
本套丛书上市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继续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结合一些新的法律规定以及市场反馈的信息、意见,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
此次升级再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丛书的整体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精选、优化合并和增补,此次出版的专题均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丛书的实用性更强。
2.对丛书的体例进行了优化调整。经过调整之后丛书内容分为“主体法律、实用问题、关联法规、实用工具”四个部分,体例更清晰,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和使用习惯。
3.主体法律部分增加了“条文注解”栏目,帮助读者对重点法条的理解。条文注解的内容均来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全国人大等相关权威部门对法律的释义。
4.实用问题部分更加强调实用性。此次修改既根据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对实用问题进行修正,又增加了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内容更丰富、问题更实用、解答更准确。条文注解侧重对重点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规定的延伸权威解读,实用问题部分侧重以通俗的语言对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5.全面增补了实用工具部分,收录了常用的文书范本、流程图表,便于读者使用。
带着问题学习法律,以法律解决实用问题!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切实的法律帮助。由于编者水平、精力有限,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们修订、再版时加以完善。
宝贵意见请发至邮箱:dazhong@lawpress.com.cn.
编者
2016年1月1日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这本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实用问题版(升级增订版)》无关,内容侧重于法律之外的其他领域。 --- 《古籍修复技艺探微:从纸张到装帧的百年流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典籍修复技艺的专业著作。它摒弃了传统文献学研究中偏重于文本考证的视角,转而聚焦于物质载体——纸张、绢帛、墨迹乃至书籍的装帧形制——在时间长河中的物理变化与匠人智慧的结合。全书以近乎实操指南的严谨性,结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读者构建了一幅中国古籍修复技艺的完整图景。 全书结构清晰,分为六大部分,层层递进,从基础认知到高级应用,力求全面覆盖“修旧如旧”的艺术与科学。 第一部分:古籍的“生命史”——载体材料的化学与物理 本部分首先详细解析了中国传统书籍所依赖的核心载体材料——植物纤维纸张和丝帛的演变历程。从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到唐宋时期麻纸、皮纸、稻草纸的地域性差异,再到明清时期竹纸、玉扣纸的精细化生产,每一类材料的形成都与特定的历史、地理和工艺紧密相关。 作者深入探讨了纸张在自然环境(光照、湿度、温度、虫害)作用下发生的化学降解过程,如纤维素的水解、木质素的氧化、以及墨色的泛黄与洇散。对于绢帛,则分析了其蛋白质纤维的脆弱性及其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易于断裂的特性。这部分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奠定了必要的材料科学基础,强调了“了解材料的本性是修复的前提”。 第二部分:从污损到新生——清洁与去酸技术 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往往是处理污损。本章详细介绍了传统及现代接轨的清洁技术。传统上,我们对古籍的处理多依赖经验,如使用橡皮泥吸附灰尘、利用特殊草木灰水进行局部浸泡清洁等。本书则系统地梳理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并引入了现代图书馆学中的干洗、湿洗(精确控制pH值的蒸馏水或专用溶剂)技术。 尤为关键的是“去酸处理”。随着时间推移,纸张中残留的酸性物质是加速其脆化的主因。本部分详尽对比了气相去酸法(如使用碳酸镁或氢氧化钡分散剂)与浸渍去酸法的优劣,并提供了针对不同类型古籍(如宋版对开本、清代线装书)的个性化去酸方案,强调了操作的精确性和对原书微环境的最小化干预。 第三部分:结构性重建——纤维的粘合与补洞 书籍的物理结构受损,如纸张的撕裂、虫蛀形成的孔洞,需要进行精密的“嫁接”。本章重点介绍中国特有的“髕接”(Patching)技术。 修复师如何选择合适的“补笺”材料至关重要。作者提出了“色相、纹理、厚度、纤维方向”四项标准,确保补上的纸张在视觉上与原纸融为一体,同时在物理性能上能协同受力。书中通过大量图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特制的浆糊(如糯米浆、淀粉浆)进行精准粘合,尤其是在处理脆弱的拓片或精美插图时,如何做到“无痕连接”。对于卷轴类文献,还涉及到了对断裂的绫绢背衬的重新粘贴与拉伸校正。 第四部分:装帧形制的考证与复原 书籍的外部装帧(如封面、包角、线绳)不仅具有保护功能,更是时代风格和版本信息的重要载体。本书将装帧修复提升到了形制考证的高度。 内容涵盖了: 1. 经折装的复原: 针对唐宋流行的经折装,如何恢复其规整的折痕,并处理因折叠引起的纤维疲劳。 2. 线装的重整: 详细解析了不同朝代线装的针法(如传统的“品”字针、改良的“之”字针),以及如何配制与原装帧颜色一致的丝线,恢复原有的穿线节奏与松紧度。 3. 封面材质的修复: 修复皮面、绫面、纸面的磨损与褪色,包括对传统泥金、描金工艺的模拟修复。 第五部分:墨迹的保护与色彩的平衡 古籍的“灵魂”在于墨迹与插图的色彩。本章聚焦于如何稳定和保护这些脆弱的着色层。对于洇散的墨迹,探讨了使用极低浓度的固定剂进行“墨色固化”的技术,以防止后续清洁过程导致墨色进一步扩散。 在色彩平衡方面,本书强调“增色不改色”的原则。当原有的朱砂、石青、石绿因氧化而变色时,修复师需要精确调配矿物颜料,以达到与原色彩和谐共存的视觉效果,而非试图完全覆盖或重绘。这部分内容对美术史和文物保护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六部分:修复工作环境与职业伦理 最后一部分,本书将视野转向了修复师本身。它阐述了理想的修复工作间应具备的温湿度控制标准,以及无酸环境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修复伦理——如何界定“修复”与“伪造”的边界?何时应保留历史的痕迹(如虫蛀的小孔),何时必须进行结构性补强?本书倡导的理念是:修复应是与历史的对话,尊重文献的物质历史,确保每一次干预都是审慎且可逆的。 《古籍修复技艺探微》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凝结了数代匠人经验与科学精神的文化遗产守护之书。它填补了当前文献学与博物馆学交叉领域中对物质修复实践深度剖析的空白,是所有古籍保护工作者、图书馆管理员、历史文献爱好者乃至传统手工艺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就是被“升级增订版”这个标签吸引住了。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了,法律法规也肯定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的。我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因为一个合同纠纷,跑了好几次法院,才知道当时的一些规定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费了好大的劲才最终解决。所以,一本能及时更新、补充最新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的书,对我来说价值不菲。这本书的名字里虽然没直接点明是哪个方面的“升级”,但我相信作者肯定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修订。我特别好奇,这次“升级”会带来哪些新鲜的内容?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新的法律热点,比如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或者是在线财产的划分?毕竟现在网络上的虚拟资产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法律空白和争议也日益凸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启发和指引,让我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有更充分的准备。而且,“增订”也意味着内容会更丰富、更详实,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类型继承情况的详细阐述,包括遗赠、代位继承、特留份等等,最好能有一些专业人士的解读,帮助我理解那些微妙的法律界限,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国家层面的权威性,而“实用问题版”则说明它关注的是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和难点,“升级增订版”则暗示着它紧跟时代发展,内容不断完善。我一直觉得,法律不是摆设,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所以,一本真正“实用”的法律书,应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疑难解答”,就像一个法律知识的“百科全书”,能够涵盖继承法领域里各种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境。比如,我曾经听过一些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案例,感觉这是一种在法定继承之外,更灵活的财产安排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对这类协议的订立、履行和争议解决提供详细的指导。另外,我也很关心在继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税费问题,比如遗产税(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开征),但未来可能的变化,以及一些潜在的税务风险,希望这本书能有所提及,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和处理继承相关事务的“得力助手”。

评分

哇,这本书光是名字就透着一股实在劲儿!“实用问题版”这几个字,直戳我心窝子。我一直觉得法律条文虽然重要,但真正落地的时候,各种稀奇古怪、甚至是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才会层出不穷。比如,我身边就有个亲戚,因为几年前父母留下的老房子,现在一大家子人为了房子的继承权争得面红耳赤,眼看亲情都要淡了。他之前也翻过一些法律书,但那些条文读起来就像天书一样,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到自家具体情况里。这次看到这本书的命名,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希望它能像个“老江湖”一样,把那些法律的“硬骨头”啃下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案例分析,最好是那种特别贴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比如关于遗嘱的效力、亲属间的债务纠葛、甚至是被遗忘的财产如何处理等等。如果能再加点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如何收集证据、如何起草声明、甚至是一些调解的技巧,那就真的太棒了,感觉这书就像是请了个经验丰富的律师,随时在身边指导我一样,少了许多迷茫和焦虑。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我有个朋友,父母早逝,留下一些房产和存款,但因为当时年纪小,一直没去处理。现在他想把这些财产合法地归自己名下,但对整个流程一无所知,听说办理继承手续特别繁琐,而且还涉及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费用。还有些亲戚之间,因为争夺几件老物件,最后闹得反目成仇,让人看了心酸。这本书的“实用问题版”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解决问题的手册”。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对这些实际操作中的难题,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比如,关于遗嘱的各种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到底有哪些区别和注意事项?在分割遗产时,如果遇到不可分割的物品,比如一套珍贵的古董家具,应该如何处理?继承过程中,如果有人恶意隐瞒、转移遗产,普通人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把那些让人头疼的“疑难杂症”一一诊断,并给出最有效的“药方”。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源于它背后所代表的“体系化”和“权威性”。你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这几个字,就已经奠定了它的基础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框架。而“实用问题版”和“升级增订版”,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它的“实用价值”和“时效性”。我一直觉得,学习法律,尤其是像继承法这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法律,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把我对继承法的理解,从零散的片段,构建成一个逻辑清晰、脉络分明的整体。比如,它能从继承的原则讲起,到法定继承的顺序,再到遗嘱继承的各种形式和限制,最后再涉及到继承中的各种特殊情况和争议解决。如果能辅以大量的条文解释,甚至是对一些重要司法解释的深入剖析,那就更好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对“什么是继承权”、“谁有继承权”、“如何继承”、“继承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等问题,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一个有理有据、不被轻易糊弄的继承者或者被继承者。

评分

好东西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评分

很好下次还来

评分

沒事就學學法律!!!

评分

可以

评分

挺好,很好的工具书。

评分

这次买的很不错,内容是我关注的

评分

学习

评分

可以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