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 [Comprehensive Anatomy Of Motor Functions]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 [Comprehensive Anatomy Of Motor Funct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Pierre,Rabischong 著,凌锋,鲍遇海 译
图书标签:
  • 运动解剖学
  • 运动功能
  • 解剖学
  • 肌肉骨骼系统
  • 神经肌肉控制
  • 运动生理学
  • 康复
  • 运动训练
  • 生物力学
  • 人体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59128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6842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Comprehensive Anatomy Of Motor Function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1
字数:2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介绍了一种解剖学的新理念,通过理解解剖结构的组织规律来掌握解剖。相比之下,单凭记忆解剖细节的方法既费时又容易犯错。理解性解剖的基本原理是:人体并非由人类设计,人体解剖表现为现成的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这种方法第一步要求我们先要仔细观察解剖结构的功能,并确定为实现这一功能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二步,要求我们去考察并验证人体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总是充满智慧,能够使生物组织的特性得到完美利用。
  解剖显然是所有医学实践的必备基础。几个世纪以来,学习解剖的方法都依靠严谨的解剖操作,这是识别器官形态的方法,也是外科医生学习如何便捷而安全地到达手术部位的途径。因此,为了很好地展示复杂的人体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还包含了许多解剖结构和解剖断面的插图。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的读者人群是对运动和运动相关疾病感兴趣的各类医师和医学辅助工作者,包括各专业内科和外科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病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影像科医师、正骨专业医师等。《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将证明人体运动功能的高度智慧和复杂性,使读者很好地理解人体如何以及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运动功能。

目录

第1章 运动功能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1.2 运动器官的组成
1.2.1 骨骼杠杆
1.2.2 关节
1.2.3 肌肉
1.3 命令和控制
1.3.1 比例控制
1.3.2 运动控制
1.3.3 运动的中枢控制
参考文献

第2章 脊柱功能
2.1 引言
2.2 脊柱稳定性
2.2.1 脊柱伺服系统的输入信号
2.2.2 肌肉对脊柱稳定性的校正
2.3 颈椎和眼/头伺服机制
2.3.1 视觉信息的处理
2.3.2 颅颈交界区
2.3.3 椎动脉
2.4 胸椎与呼吸动力学
2.4.1 膈肌
2.5 腰椎和骨盆环
2.5.1 过渡型脊椎T12
2.5.2 四条肌肉柱
2.5.3 间断的骨盆环
2.5.4 腹壁肌肉功能的重要性
2.5.5 脊柱疼痛
参考文献

第3章 行走
3.1 引言
3.2 行走的两个方面
3.2.1 站立姿势
3.2.2 行走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抓握
4.1 引言
4.2 腕/掌复合体
4.2.1 人类的手
4.2.2 手腕
4.3 肱-尺桡复合体
4.3.1 肱-桡尺连接
4.3.2 功能性旋前和旋后
4.4 锁骨-肩肱复合体
4.4.1 颈胸悬挂系统
4.4.2 肩肱关节
4.4.3 活动的和固定的肌肉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眼球运动
5.1 引言
5.2 对理解起重要作用的三个具体特征
5.2.1 对广阔视觉空间的探索
5.2.2 眼球运动的中枢控制
5.2.3 眼相关的脑神经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面部表情
6.1 引言
6.2 面部眶上壁
6.2.1 角膜的层次
6.2.2 角膜营养供给
6.2.3 眼泪排泄
6.3 面部口腔下壁
参考文献

第7章 咀嚼功能
7.1 引言
7.2 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7.2.1 关节
7.2.2 关节活动
7.3 下颌姿态的控制
7.3.1 运动控制基本原则
7.3.2 下颌姿态与运动
7.3.3 下颌骨的姿态和直立姿态
参考文献

第8章 吞咽和语言
8.1 引言
8.1.1 下颌弓
8.1.2 舌弓
8.1.3 甲状舌骨弓
8.1.4 甲状(腺)-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弓
8.2 呼吸消化道交界/会厌区
8.3 吞咽
8.3.1 舌
8.3.2 喉关闭
8.4 发声
8.4.1 声音的基本概念
8.4.2 发音语音学
8.4.3 语言
8.4.4 发声机制
8.4.5 发声的指挥和调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膀胱与直肠控制
9.1 引言
9.2 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9.2.1 强制性克制
9.2.2 排泄过程
9.3 指挥和控制
9.3.1 两个互补水平的控制
9.3.2 躯干神经支配
参考文献

第10章 射精和性高潮
10.1 引言
10.2 交配的技术性难题
10.2.1 刚度可变的注射器
10.2.2 尿道球海绵体肌“泵”启动注射器
10.2.3 会阴的阵发性爆发——射精
10.3 推测的运动:性高潮
参考文献

总结
索引

前言/序言


第一章:身体的骨骼构架 骨骼系统的基础 人体骨骼的构成:区分中轴骨骼(颅骨、脊柱、肋骨、胸骨)和附肢骨骼(四肢骨骼)。 骨的类型与结构: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形态特征;骨的宏观(骨皮质、骨髓腔)与微观(骨密质、骨松质、骨细胞)结构。 骨的生理功能:支撑、保护、运动杠杆、造血、储存矿物质(钙、磷)。 脊柱:身体的轴心 椎骨的结构与功能:颈椎(7块,活动度大,承担头部重量)、胸椎(12块,与肋骨连接,形成胸廓)、腰椎(5块,承担大部分体重,活动度相对较小)、骶骨(5块融合,连接脊柱与骨盆)、尾骨(3-5块融合,退化结构)。 椎间盘:结构(纤维环、髓核)与功能(缓冲震荡、连接椎体、增加脊柱活动度)。 脊柱的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它们在缓冲震荡、维持平衡中的作用。 四肢骨骼:运动的载体 上肢骨骼:肩带(锁骨、肩胛骨)的连接与功能;上臂(肱骨)、前臂(桡骨、尺骨)的结构与运动;手部骨骼(腕骨、掌骨、指骨)的精细运动。 下肢骨骼:骨盆(髂骨、坐骨、耻骨)的结构与功能(支撑、连接、保护内脏);大腿(股骨)、小腿(胫骨、腓骨)的结构与运动;足部骨骼(跗骨、跖骨、趾骨)的支撑与推进功能。 关节:连接与运动的枢纽 关节的分类:按结构(纤维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和按功能(不动关节、微动关节、活动关节)。 滑膜关节的组成: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关节液。 常见关节的解剖:肩关节(球窝关节,活动度最大)、肘关节(铰链关节)、腕关节、髋关节(球窝关节)、膝关节(复滑膜关节)、踝关节(滑膜关节),及其允许的运动方向。 第二章:肌肉的收缩与发力 肌肉的基本原理 肌肉组织的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形态、功能和分布特点。 骨骼肌的结构: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肌纤维(肌细胞)的组成;肌原纤维(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细微结构。 肌肉收缩的机制:神经冲动的传递;肌丝滑行理论;ATP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 肌肉的募集: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特点(慢肌纤维、快肌纤维);运动强度与肌肉募集的关系。 主要的骨骼肌群 头部与颈部肌肉:表情肌、咀嚼肌、颈部屈伸肌,及其功能。 躯干肌肉: 背部肌肉:竖脊肌(维持躯体直立)、斜方肌(耸肩、转肩)、背阔肌(内收、伸展上肢)。 胸部肌肉:胸大肌(内收、屈曲上肢)、胸小肌。 腹部肌肉:腹直肌(屈曲躯干)、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稳定躯干、辅助呼吸、增加腹压)。 膈肌: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三角肌(屈曲、外展、伸展上肢)。 上臂肌肉:肱二头肌(屈曲肘关节、旋后前臂)、肱三头肌(伸展肘关节)。 前臂肌肉:屈肌群(屈曲腕关节和手指)、伸肌群(伸展腕关节和手指)。 下肢肌肉: 臀部肌肉:臀大肌(伸展髋关节、站立)、臀中肌、臀小肌(外展、内旋髋关节)。 大腿肌肉:股四头肌(伸展膝关节、屈曲髋关节)、股二头肌(屈曲膝关节、伸展髋关节)。 小腿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跖屈踝关节、稳定站立)。 肌肉协同与拮抗 协同肌:共同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群(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和肱肌)。 拮抗肌:在某一动作中起相反作用的肌肉(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稳定肌:在关节运动中提供稳定性的肌肉(如肩袖肌群、核心肌群)。 运动链: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肌肉和关节,协同完成复杂动作。 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控与协调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CNS):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PNS):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自主神经元。 神经元: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与功能(信息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或电信号传递。 运动控制的层级 高级皮层控制:运动皮层(初级运动皮层、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在自主运动规划与执行中的作用。 小脑的作用:运动协调、平衡、学习与记忆。 脑干的作用:生命基本功能的维持(呼吸、心率),以及一些反射活动的整合。 脊髓的作用:传递神经信号,参与反射活动(如牵张反射、屈肌反射)。 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 本体感觉:来自肌肉、肌腱、关节的传入信息,提供身体位置、运动状态的感知(肌梭、腱器官)。 触觉、前庭觉等其他感觉对运动的影响。 感觉信息如何反馈到中枢神经系统,以修正运动指令。 反射弧 简单反射:如牵张反射(单突触),在维持肌肉张力、防止过载中的作用。 复杂反射:如交叉伸肌反射(多突触),涉及更广泛的神经通路。 反射在日常运动中的重要性:保证动作的稳定与自发性。 第四章: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 力与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力矩:关节力学分析中的关键概念,以及它如何影响运动。 杠杆原理:人体各部位在运动中的杠杆作用,以及如何优化杠杆效率。 运动学(Kinematics) 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在关节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运动平面: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以及不同运动发生在哪一面。 动力学(Kinetics) 力、力矩、惯性、摩擦力在运动中的作用。 人体作为复杂系统的受力分析。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动能、势能。 效率与稳定 最小努力原则:人体如何以最省力的方式完成动作。 稳定性:维持身体平衡与姿势的力学基础。 地面反作用力:行走、跑步等动作中地面与身体之间的力学交互。 第五章:运动的协调与整合 运动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婴儿期运动模式的出现与成熟: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运动技能的学习:从粗放到精细,从不自主到自主。 运动的程序化:大脑如何将复杂的动作转化为自动化程序。 影响运动功能的因素 年龄:不同年龄段运动能力的特点与变化。 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疾病与损伤: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损伤如何影响运动功能。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海拔等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康复与训练 运动康复的基本原则:根据损伤或疾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功能性训练:模拟日常生活动作,恢复和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训练的原理:超量恢复、负荷渐增、周期性训练。 运动评估:如何通过观察与测试来评估运动功能。 第六章:人体的运动表现评估 身体组成分析 脂肪、肌肉、骨骼的比例及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评估方法:BMI、体脂率测量、生物电阻抗分析。 运动能力测试 力量测试:最大力量、爆发力、耐力测试(如最大卧推、立定跳远、俯卧撑次数)。 速度与敏捷性测试:短跑、往返跑、变向跑测试。 耐力测试:心肺功能测试(如最大摄氧量、12分钟跑)。 柔韧性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如坐姿体前屈、肩关节活动度)。 平衡能力测试:单腿站立、闭眼站立。 运动姿势与步态分析 静态姿势评估:观察身体各部位的对齐情况。 动态步态分析:评估行走、跑步时的关节活动、肌肉发力与身体稳定性。 运动链中的潜在问题识别。 运动损伤的评估与预防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肌肉拉伤、韧带扭伤、肌腱炎等)。 导致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基于评估结果的个性化训练与预防策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多年的瑜伽练习者,总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有很多潜力未被发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瑜伽体式的精髓,不仅仅是模仿动作,而是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能达到特定的效果,背后有哪些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原理在支撑。这本书《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听起来就给了我这样的希望。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瑜伽中常用的体式,比如下犬式、战士式、三角式等,是如何调动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关节的,哪些肌肉需要主动收缩,哪些需要放松,又有哪些神经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我期待它能解释体式中骨骼的排列和受力情况,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姿势来优化练习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种对身体的全新感知,能够更细腻地体会肌肉的细微变化,从而在练习中达到更深层次的连接和疗愈。我甚至想象书中会有一些关于呼吸与运动如何协同的章节,因为我知道呼吸在瑜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简洁大气,让我在还没翻开书页之前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人体运动的奥秘非常着迷,尤其是在健身和运动康复领域,深入理解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来完成各种动作,这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详尽的指南,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解剖结构,更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结构在实际运动中的功能作用,比如当我们完成一个深蹲时,到底是哪些肌肉在发力,它们的收缩和舒张是如何配合的,以及神经信号是如何传递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高质量的插图,最好是能够动态展示肌肉运动过程的,这样才能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解剖学名词。另外,如果书中能结合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与特定解剖结构的关联,那就更完美了,这对于我这样的运动爱好者来说,在预防和康复方面都会非常有帮助。我甚至幻想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运动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让我了解到最新的人体运动学理论。

评分

我是一名业余的舞蹈爱好者,从小就热爱跳舞,但随着年岁渐长,总觉得身体的灵活性和表现力不如从前。我一直想知道,那些顶级的舞者是如何做到如此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解剖学支撑?这本书《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似乎提供了一个探索的视角。我希望它能从舞蹈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舞种(例如芭蕾、现代舞、街舞等)对身体的不同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身体需要调动哪些肌肉群,骨骼的哪些关节需要更灵活,神经系统又如何进行更精密的控制。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与舞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比如如何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还能做出旋转、跳跃等动作,这其中涉及哪些核心肌群的稳定作用?又或者,如何在保证动作幅度的同时,避免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科学地进行身体训练,提升我的舞蹈表现力,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评分

我对康复治疗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运动损伤的恢复和功能重建方面。我一直认为,对运动功能的深入理解是进行有效康复的前提。因此,我非常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阐述运动过程中人体各个系统的协同作用,以及在发生损伤后,这些系统是如何受到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恢复其正常功能。《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这个书名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分析常见运动损伤,例如踝关节扭伤、膝盖半月板撕裂、肩袖损伤等,从解剖学角度解析其损伤机制,并深入探讨不同损伤对运动功能造成的具体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指导性建议,例如针对特定肌肉的强化训练、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技巧,以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重建方法。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重返运动场。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人体构造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运动”这个概念有着朴素的理解,认为就是四肢的挥舞、身体的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身体内部的运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精妙得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了解到,我们之所以能够轻松地拿起一杯水,或者优雅地完成一个跳跃,背后是多么精密的协调和强大的力量。我期待书中能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那些看似深奥的解剖学概念。比如,肌肉是如何像精密的马达一样工作的?骨骼又是如何构筑起我们身体的框架,并承受各种负荷的?神经系统又像是一个怎样的指挥中心,传递着无数的指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全新的敬畏之心,能够更科学、更健康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评分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的读者人群是对运动和运动相关疾病感兴趣的各类医师和医学辅助工作者,包括各专业内科和外科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病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影像科医师、正骨专业医师等。《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将证明人体运动功能的高度智慧和复杂性,使读者很好地理解人

评分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的读者人群是对运动和运动相关疾病感兴趣的各类医师和医学辅助工作者,包括各专业内科和外科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病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影像科医师、正骨专业医师等。《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将证明人体运动功能的高度智慧和复杂性,使读者很好地理解人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将证明人体运动功能的高度智慧和复杂性,使读者很好地理解人体如何以及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运动功能。

评分

实用的书

评分

基于运动功能理解的解剖经典教材。

评分

挺好的经典解剖书籍,实用清楚

评分

《运动功能的理解性解剖》将证明人体运动功能的高度智慧和复杂性,使读者很好地理解人体如何以及为何具有如此惊人的运动功能。

评分

京东购物方便,书也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