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权编的《怀孕坐月子营养饮食一日一指导》根据怀孕、分娩和坐月子每个阶段的情况,科学、实用、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每日营养饮食方案,诠释**的营养素,提示饮食注意事项,归纳膳食要点,并列出了相关营养食谱。这些营养食谱简单易学、品种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可以让准妈妈和坐月子的新妈妈轻松了解怀孕和坐月子吃什么,怎么吃,一人吃两人补,从而保障妈妈和宝宝的营养需求。
对于宝宝的到来,很多准妈妈既兴奋喜悦又有点 担心,怕自己的饮食和生活出了问题影响宝宝的一生 。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及情绪调整,每个 准妈妈都能够成为*棒的妈妈,孕育的宝宝也会健康 、可爱、聪明。
郑国权编的《怀孕坐月子营养饮食一日一指导》 以天为单位,全方位地介绍孕产期妈妈280天孕期与 28天月子必须注意的饮食原则、饮食细节与饮食误区 ,帮助妈妈们解开关于孕产期饮食的困惑。希望这本 书能伴随孕产期妈妈快乐地度过这难忘的三百多天, 收获健康、幸福。
郑国权,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著育儿、孕产方面科普书籍多部,发表《妊娠合并黑斑息肉病分析》等多篇论文,并获奖。现任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妇产科主任、东方乳腺病研究所所长、东方不孕不育研究所所长,擅长妇产科疾病诊治,尤擅围产期保健和治疗不孕不育疾病。从医21余年,对孕前、孕期、产后、育儿各阶段的维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孕1月 补足营养,迎接*棒的宝宝
DAY1 补益卵子的饮食方法
DAY2 强壮精子的饮食原则
DAY3 补充叶酸,刻不容缓4
DAY4 可乐真的能“杀精”吗
DAY5 跟烟酒说再见吧
DAY6 过瘦准妈妈应该这样吃
DAY7 超重准妈妈应该这样吃
DAY8 远离这些“有毒”的美食
DAY9 轻松吃掉身体里的毒素
DAY10 温暖子宫,别吃寒凉食物
DAY11 孕早期营养素摄入量参照表
DAY12 孕1月的饮食原则
DAY13 孕1月一周食谱安排参考
DAY14 每天吃一根香蕉
DAY15 每天喝一杯牛奶
DAY16 为啥要少吃热性香料
DAY17 你还在吃“三高”零食吗
DAY18 食物交换份让三餐*丰盛
DAY19 早餐很重要,必须吃饱又吃好
DAY20 如何搞定农药残留
DAY21 如何健康吃水果
DAY22 彩色餐具隐患多
DAY23 防辐射,这些食物来帮忙
DAY24 必须hold住的健康烹调法
DAY25 改掉不良饮食习惯
DAY26 香菇,助力整个孕产期的“蘑菇皇后”
DAY27~28 咖啡,还是戒了吧
孕2月 这样吃,缓解孕吐
DAY29 孕2月的饮食原则
DAY30 孕2月一周食谱安排参考
DAY31 这样喝豆浆,安全又健康
DAY32 补充维生素B6,缓解妊娠反应
DAY33 又饿又恶心该怎么吃
DAY34 细数缓解孕吐的食物
DAY35 准妈妈吃酸的学问
DAY36 孕期不宜多吃的水果
DAY37 请避开这些孕期饮食误区
DAY38 多吃鱼,胎宝宝*聪明
DAY39 如何补充蛋白质
DAY40 苹果,轻松解决孕期便秘、腹泻
DAY41 正确的进餐顺序
DAY42 如何健康吃零食
DAY43 五色饮食保健康
DAY44 止吐药不能随便吃
DAY45 远离反式脂肪酸
DAY46 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DAY47 准妈妈可以吃桂圆吗
DAY48 先兆流产的饮食宜忌
DAY49 孕早期感冒的饮食疗法
DAY50 如何选购健康的面包
DAY51 维生素制剂不能代替新鲜蔬果
DAY52 补水是一门学问
DAY53 土豆,孕期的**食材
DAY54 早餐食欲不佳的应对方法
DAY55~56 选购安全食品,学会看标签
孕3月 补镁和维生素A正当时
孕4月 补碘补钙,为胎宝宝发育护航
孕5月 孕味十足,胎宝宝*需要营养均衡
孕6月 吃好喝好,预防缺铁性贫血
孕7月 饮食调理,远离多种孕期不适
孕8月 胃容量减小,这样吃不挨饿
孕9月 吃掉产前焦虑,预防肥胖
孕10月 冲刺!为分娩储备能量
产褥期 坐好月子,幸福一生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语言表达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试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有时候这种“亲切感”的表达方式略显重复,使得阅读的流畅性偶尔受到影响。我更喜欢那种直击痛点、言简意赅的表达。例如,在描述某些传统习俗的饮食做法时,如果能用更现代、更科学的视角去解释其背后的营养学原理,而不是简单地遵循或否定,效果会更好。我期待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比如说,对于“发奶”这个全民关注的话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如何通过食物组合来优化乳腺通畅的“食谱技巧”,而不仅仅是推荐几样传统的催乳食物。真正的实用价值在于那些“小窍门”,比如如何巧妙地利用姜、酒、花生等不同食材的发酵和烹饪方式来达到不同的调理效果。如果能将这些经验性的知识,通过清晰的图表或流程图展示出来,相信会更容易被记住和应用。总之,希望内容能够更聚焦于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微小困惑,让读者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风格,坦白说,第一眼看过去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属于中规中矩的实用工具书类型。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华丽的外表,而在于其逻辑构建的严谨性。它似乎非常注重“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比如,它对不同孕周和产后阶段的身体变化描述得非常细致,并且每一个阶段的饮食调整都紧密关联着前一阶段的积累。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禁忌”问题时的态度——不是一味地恐吓式禁止,而是解释为什么不建议摄入某些食物,并提供替代方案。这让我感觉自己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规则。举个例子,关于产后恢复期的水分补充,书中就详细区分了早期排恶露期和中后期泌乳期的饮水侧重点,这一点在我阅读其他书籍时很少见到如此细致的区分。这种深度和广度结合的叙事方式,让原本让人头疼的调理过程变得清晰可控,而不是一团乱麻。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这种清晰的路线图是最大的定心丸。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买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孕期和产后调理的书籍多如牛毛,大多数无非就是罗列一堆营养素和食物清单,读起来枯燥乏味,真到了动手做饭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我尤其关注的是那些实用性强、能真正解决日常困扰的内容。比如,我怀孕中期开始就总是犯困、水肿,那种身体沉重感让人非常沮丧。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告诉我“今天早上应该吃点什么来对抗水肿”或者“下午茶可以尝试哪种低GI的点心”的细致指导。很多书只是泛泛地说要多吃蛋白质、少摄入糖分,但对于一个忙碌的职场妈妈来说,如何快速、美味地实现这些目标才是关键。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能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翻译”成厨房里的具体操作指南,而不是生硬的理论堆砌。如果一本书只是告诉我“要保证叶酸摄入”,却不告诉我如何在一周的食谱中巧妙地穿插富含叶酸的食物,那它的实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我更看重的是那种“场景化”的建议,比如加班后的晚餐如何快速准备既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周末可以提前准备哪些便于储存的辅食材料等等。那种能真正融入我生活节奏,让我感觉像是有个营养师在耳边低语的指导,才是我最需要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信息量巨大但结构略显分散”。虽然涵盖的内容很全面,从孕前准备到宝宝满周岁后的辅食过渡都有涉及,但不同章节之间的衔接有时候显得有些突兀。比如,在详细讲完某一天的营养搭配后,下一章节突然跳到了某个特定营养素的深度解析,这让习惯于连续性阅读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有点“出戏”。我个人更偏爱那种围绕着“时间轴”或“功能目标”来组织的结构。如果能构建一个以“周”或“月”为单位的模块化学习路径,明确告知读者:“本周目标是改善睡眠质量,请重点关注这三种食材的搭配”,那么读者的代入感会更强,执行力也会更高。我购买这类书籍,就是为了寻找一个高效的学习系统,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逻辑流线上做更多打磨,让知识的吸收过程更加平滑和高效,而不是让读者需要在不同章节之间频繁地来回翻阅查找关联信息。
评分从一个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探讨一些“进阶”或“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方面,深度略有不足。比如,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仅仅给出高风险的警告和基础的低糖建议是不够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针对不同血糖波动曲线的个体化食谱调整方案,以及如何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确保胎儿的营养供给不受影响的平衡点。再比如,对于素食孕妇或有严重食物过敏史的产妇,书中提供的替代方案是否足够丰富和可靠?很多标准食谱的基石是肉蛋奶的全面摄入,一旦缺失,如果没有详细的氨基酸或微量元素补充建议,读者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本书在基础大众需求上做得不错,但如果能为那些面临非典型健康挑战的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深度的指导,那它的价值将大大提升,能够真正成为一本“陪伴”而非仅仅是“指导”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