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 楚辞选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 楚辞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侃如,龚克昌 注
图书标签:
  • 楚辞
  • 传统文化
  • 诗歌
  • 文学
  • 经典
  • 中国古典文学
  • 屈原
  • 选读
  • 文化遗产
  • 古代诗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13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93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之一,人们常常把将其与《诗经》并称为“诗骚”或“风骚”,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源头之一。本书精选《楚辞》*重要也是*有代表性的六个篇章,即屈原的《九歌》《天问》《离骚》《九章》《招魂》和宋玉的《九辩》,先予注释,然后以现代韵文翻译。注释简明扼要,有助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原诗,译文力避奥涩,行文生动流畅,很好地传达了古典诗篇的韵味,是一本很适合现代读者了解楚辞的读本。

作者简介

  陆侃如(1903—1978),学者。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解放后为山东大学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述甚丰。他与夫人冯沅君合著的《中国诗史》是*一部开创性的影响较大的著作。另著有《中古文学系年》等。

  龚克昌先生,1933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南昌。现任山东大学教授。他的代表著作有:《汉赋讲稿》、《汉赋研究》、《中国辞赋研究》、《*汉赋评注》等。

目录

导读
前言
屈原: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离骚
九章
涉江
哀郢
怀沙
橘颂
招魂
宋玉:九辩

精彩书摘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1〕,冠切云之崔嵬〔2〕,
  被明月兮珮宝璐〔3〕。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4〕,吾方高驰而不顾〔5〕。
  驾青虬兮骖白螭〔6〕,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7〕。
  登昆仑兮食玉英〔8〕,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9〕,旦余将济乎江湘〔10〕。
  乘鄂渚而反顾兮〔11〕,欸秋冬之绪风〔12〕。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13〕。
  乘舲船余上沅兮〔14〕,齐吴榜以击汰〔15〕。
  船容与而不进兮〔16〕,淹回水而凝滞〔17〕。
  朝发枉陼兮〔18〕,夕宿辰阳〔19〕。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20〕,迷不知吾所如〔21〕。
  深林杳以冥冥兮〔22〕,乃猿狖之所居〔23〕。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24〕,云霏霏而承宇〔25〕。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26〕,桑扈裸行〔27〕。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8〕。
  伍子逢殃兮〔29〕,比干菹醢〔30〕。
  与前世而皆然兮〔31〕,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32〕,固将重昏而终身〔33〕!
  乱曰:鸾鸟凤皇〔34〕,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35〕。
  露申辛夷〔36〕,死林薄兮〔37〕。
  腥臊并御〔38〕,芳不得薄兮〔39〕。
  阴阳易位〔40〕,时不当兮。〔41〕
  怀信侘傺〔42〕,忽乎吾将行兮〔43〕。
  【说明】
  《涉江》是《九章》中的第二篇,作于屈原放逐到江南以后。篇中叙述了他从鄂渚到溆浦的一段行程,抒写了他被放逐后的忧郁心情,以及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坚持斗争的决心。
  【解释】
  〔1〕铗(夹jiá)——剑柄,这里指剑。陆离——光彩闪烁的样子。
  〔2〕冠——帽子,这里作动词用,戴。切云——高触云霄,这里是一种帽子的名字。崔嵬(围wéi)——高耸的样子。
  〔3〕被(批pī)——同“披”,披在身上。明月——珠名,相传为古代随侯所得。珮——同“佩”,佩带。璐(路1ù)——美玉。
  〔4〕溷(魂hún)——同“浑”,污秽。莫余知——是“莫知余”的倒装句。
  〔5〕方——正,刚刚。高驰——远走高飞的意思。顾——回头。
  〔6〕虬(求qiú)——传说有角的龙。骖(参cān)——驾车的四匹马中,在两边的叫作“骖”。螭(痴chī)——传说没有角的龙。
  〔7〕重华——舜的别号。瑶之圃——玉树的园子。
  〔8〕玉英——玉树的花。
  〔9〕南夷——南方未开化的人,这里指作者将被流放的地方。
  〔10〕济——渡水。
  〔11〕乘——登。鄂诸——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12〕欸(哀āi)——叹气。绪风——指冬天遗留下来的寒风。绪,余。
  〔13〕邸(抵dǐ)——停放。方林——地名。
  〔14〕舲(零línɡ)船——有窗的船。上——逆流而上。沅——水名,在湖南省。
  〔15〕齐——同时并举。吴——即“”,也是船。榜——船桨。汰(太tài)——水波。
  〔16〕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
  〔17〕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凝滞——停止不动的意思。
  〔18〕枉陼(主zhǔ)——水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南。
  〔19〕辰阳——在今湖南省辰溪县。
  〔20〕溆(叙xù)浦——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儃佪(蝉怀chán huái)——徘徊不进。
  〔21〕如——往。
  〔22〕杳(咬yǎo)——深远。冥冥——黑乎乎的样子。
  〔23〕狖(又yòu)——长尾猿。
  〔24〕霰——雪珠。垠(银yín)——边际。
  〔25〕霏霏——云气弥漫的样子。宇——屋檐。
  〔26〕接舆——春秋末楚国贤人。髡(昆kūn)首——古时的刑罚,剃发。接舆愤世把自己的头发剃掉。
  〔27〕桑扈——古代隐士。裸行——赤身露体行走。
  〔28〕以——用。
  〔29〕伍子——伍子胥,吴国贤臣,吴王夫差迫他自杀。殃——灾难。
  〔30〕比干——殷末贤臣,被纣剖心而死。菹醢(租海zū hǎi)——剁成肉酱。
  〔31〕与——读作“举”,整个的意思。
  〔32〕董——正。豫——疑惑。
  〔33〕重昏——黑暗重重。
  〔34〕乱——乐曲的末段。鸾鸟——凤类的鸟。
  〔35〕巢——作动词用,筑巢。堂坛——殿堂庭院。比喻朝廷。
  〔36〕露申——瑞香花。辛夷——香木名,又叫作木笔。
  〔37〕薄——深密的草地。
  〔38〕御——进用。
  〔39〕薄——亲近,靠近。
  〔40〕阴——黑暗,比喻小人。阳——光明,比喻贤人。
  〔41〕时不当——没有遇上好时机。
  〔42〕侘傺(岔赤chà chì)——失意。
  〔43〕忽——飘忽、迅速。
  【译文】
  我从小就喜爱奇特的服装啊,
  到晚年依然不变换。
  身佩奇丽的长剑啊,
  还戴着高高的冲天冠。
  系上珍贵的美玉啊,
  披着明月般的宝珠。
  浑浊的世界无人了解我啊,
  我正要奔向远方,不再回顾。
  青龙驾车啊还有白龙相辅,
  我和虞舜啊同游玉树的园圃。
  攀登昆仑山顶啊,
  用玉树花做食粮。
  我要和天地啊一样长寿,
  我要和日月啊发出一样的光芒。
  可叹南方没有知音啊,
  清早我就渡过湘水和长江。
  登上鄂渚再回头眺望啊,
  唉!秋冬的寒风使人凄凉。
  让我的马啊走在山边,
  把我的车啊在方林停放。
  乘船上溯沅水啊,
  船桨齐划,冲击着波浪。
  船儿慢慢地不肯前进啊,
  在漩涡中迂回荡漾。
  清晨从枉陼出发啊,
  傍晚留宿在辰阳。
  只要我心地正直啊,
  虽被放逐到僻远地方又有何妨!
  进入溆浦我不免迟疑啊,
  我迷失了方向,不知到了哪里?
  山林深远又阴暗啊,
  这正是猿猴的住地。
  山岭高峻遮住了太阳啊,
  山下阴沉沉多云雨。
  雪珠纷纷无边无际啊,
  屋檐下围绕着云气。
  可怜我一生毫无乐趣啊,
  孤零零地独住在山里。
  我不能改变本心去随波逐流啊,
  宁肯忧愁痛苦终身失意。
  接舆愤世装疯,剃去头发啊,
  桑扈穷得衣不蔽体。
  忠诚的人不被重用啊,
  贤明的人也难以出人头地。
  伍子胥遭到灾殃啊,
  比干被剁成肉泥。
  所有前代的情况都是这样啊,
  对现在的人我还有什么怨气!
  我要坚持正道毫不犹豫啊,
  宁肯一辈子处在黑暗的境地。
  [尾声]鸾鸟和凤凰,
  越飞越远啊。
  燕雀和乌鸦,
  筑窠在庭前啊。
  瑞香和辛夷,
  枯死在林下草间啊。
  腥臭的一概进用,
  芳香的不得近前啊。
  阴阳都倒转,
  时代失了正常啊。
  胸怀忠信而落得如此失意,
  我赶快远走他乡吧!
  ……

前言/序言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者的作品集,最初由汉代学者刘向收集编辑,王逸等人加以注释。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诗集。
  屈原生长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楚国。楚国本来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地点在现在的湖北省西部。到东周的时候,楚国的版图逐渐扩大,差不多包括整个的长江流域。由于南方劳动人民的努力,这个地区的生产日益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到战国时期,楚国终于成为一个可以和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鼎足而立的强大王国。……
  ……
  屈原名平,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四○——前二七八年间。他是楚王的后裔,二十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这是一种仅次于楚相的高级官职。他在政治上一方面主张励行法治,任用贤人,因而得罪了当时腐朽的贵族;一方面主张联合齐国来对抗咄咄逼人的秦国,因而引起秦王的痛恨。秦王派张仪到楚国,和楚国的败类勾结起来,竭力排挤屈原。结果屈原果然被放逐出去了,而楚国也一天一天削弱了。屈原最后自沉在汨罗江里,年月不易断定。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兵打破楚国都城郢都,他的自杀可能与此有关。
  屈原究竟有多少作品,现在不易断定;除《九歌》外,主要还有《离骚》、《九章》(九篇)、《天问》等篇。爱国主义精神是屈原写作的动力。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抱负是要使楚国日益强盛。他努力向这个理想迈进,不怕坏人的捣乱,不怕流放和死亡。由于阶级的局限,他对楚王还抱有幻想;……但充满着矛盾和彷徨的复杂心情。他的爱国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这些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思想内容,化为热情洋溢、笔致奔放的卓越诗篇。屈原运用神话传说,借譬美人芳草,通过富有地方色彩的楚地方言,写成纵横恣肆、惊心动魄的抒情杰作,给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打下雄厚的基础。……
  屈原以后,楚国还出现了宋玉、唐勒、景差等作家,其中宋玉比较突出。不过,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宋玉的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也很少为后人所知。据说他是屈原的学生,在怀王的儿子顷襄王时做过大夫。作品十六篇,多亡佚,流传下来的只有《九辩》可信。
  本书所选的是:屈原的《九歌》、《离骚》全文和《天问》、《九章》的一部分;宋玉的《九辩》和作者未定的《招魂》的若干段落。这样屈宋的重要作品大都在这里了,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楚辞”这种文体的基本面貌。同时,对每篇作品作了简要的说明、解释,并附以译文。译诗本非易事,译者又乏诗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原文,尽量用直译方法。在这一方面,从已出版的几种译文中受到不少启发,是应该感谢的。限于水平,书中错误一定不少,望读者多多指教。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 一、 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是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文学瑰宝“楚辞”精粹的选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欣赏楚辞之美的窗口。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学体裁,以其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情感、独特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选本精选了楚辞中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思想内涵最丰富的篇章,力求全面展现楚辞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屈原及其后继者们澎湃激越的心灵世界。 二、 楚辞的历史渊源与地位 楚辞,又称“楚语”、“楚歌”,是中国古代南方楚地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产生,与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楚国地处长江流域,民风淳朴,崇尚鬼神,神话传说丰富,音乐舞蹈发达。这些独特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楚辞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与北方的《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手法上更显奔放、自由、瑰丽。它摆脱了《诗经》那种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的方式,而更加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思想和理想,常常借助神话传说、巫术仪式等超现实的想象来表达内心的激荡。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楚辞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在文学史上,楚辞开创了“骚体”这一新的文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汉代的赋,到唐代的诗,再到后来的小说、戏曲,都可以看到楚辞艺术精神的影子。因此,理解楚辞,对于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本选本的编选原则与内容构成 本选本在编选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以下原则: 1. 代表性与经典性:精选楚辞中最具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经典篇章。 2. 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不仅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也关注其艺术成就,力求选出兼具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的作品。 3. 体裁多样性:尽可能涵盖楚辞的各种重要体裁,如长篇叙事诗、神话祭歌、哲理抒情诗等,展现楚辞的丰富面貌。 4. 时代性与传承性:既包含屈原的代表作,也适当收录其后继者如宋玉、屈原弟子等的优秀作品,展现楚辞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上述原则,本选本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屈原代表作 《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离骚》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屈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高洁的理想、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遭受排挤的苦闷。全诗想象奇特,意境宏大,情感真挚,语言瑰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本选本将选取《离骚》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殉道情怀。 《九歌》:这是屈原根据楚国南方民间祭祀神灵的歌谣改编创作的组诗,共十一篇,分别祭祀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神灵。这些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浓烈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与想象。《九歌》以其对神灵的拟人化描写,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瑰丽的意象,成为楚辞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选本将精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展现楚地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浪漫情怀。 《天问》: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诗篇,屈原以发问的形式,对宇宙、天地、神话、历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诗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问,展现了屈原深刻的思辨能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天问》以其独特的提问方式和深刻的思考,在中国哲学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选本将选取《天问》中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发问,引发读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2. 宋玉等人的作品 宋玉的代表作: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他的作品继承了屈原的艺术风格,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他的作品同样以浪漫瑰丽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细雨赋》等都是其代表作。本选本将选取宋玉作品中一些描写景物优美、情感充沛的篇章,如《神女赋》中对女神的描绘,《风赋》中对风的生动刻画,展现宋玉在楚辞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楚辞作者的作品:除了屈原和宋玉,历史上还有一些作者创作了楚辞,如《淮南小山》等的作品。本选本也会适当收录一些其他作者的优秀作品,以展现楚辞这一体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四、 楚辞的艺术特色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将引导读者深入品味楚辞的独特艺术魅力: 1. 浪漫主义的想象:楚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瑰丽奔放的想象。诗人常常借助神话传说、梦境、仙境等超现实的意象,来表达内心奔腾的情感和不屈的精神。《离骚》中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九歌》中对神灵的描绘,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力。 2. 浓烈奔放的情感:楚辞是情感的宣泄,是心灵的呐喊。诗人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毫无保留地倾注于诗篇之中。《离骚》中的悲愤,《九歌》中的思念与渴望,都显得格外真挚而强烈。 3. 瑰丽奇异的意象:楚辞善于运用新鲜、奇异的意象来丰富作品的色彩和内涵。奇花异草、神灵怪兽、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都在诗人的笔下焕发出奇幻的光彩。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楚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 4. 独特的语言风格:楚辞的语言既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它大量运用南方方言词汇,节奏舒缓而又跌宕起伏,句式长短不一,变化多端,富于音乐美感。特别是“兮”字的运用,更是楚辞的标志性特征,它既能停顿、呼唤,又能连接、强调,使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5. 深刻的思想内涵:楚辞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屈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政治黑暗的批判,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些思想在千古传颂中,依然能引起当代读者的共鸣。 五、 本选本的导读与注释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楚辞,本选本将提供详实的导读与注释: 篇首导读:每篇作品前,将提供简要的导读,介绍作品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以及赏析要点,为读者阅读打下基础。 字词注释:对楚辞中生僻的字词、典故、人名、地名等进行详细注释,扫除阅读障碍。 文化背景介绍:在导读中,将适当穿插介绍与楚辞相关的古代神话、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历史事件等,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 艺术赏析:在注释中,将穿插对作品艺术手法的分析,如想象的运用、意象的解读、情感的表达等,引导读者提高鉴赏能力。 六、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不仅仅是一部文学选本,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这部选本,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楚辞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更能体悟到屈原及其后继者们所展现出的高尚品格、独立精神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这部选本能够成为读者走进中国古代文学殿堂的一扇大门,激发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就是选择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学之旅,一次与伟大心灵的深度对话,一次对中华民族不朽精神的感悟与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好的经典读物,应该能够引发读者持续的思考,并与当下的生活产生连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感悟。书中对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的解读,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怀才不遇、遭受误解的个体。那种对真理的坚守,对理想的追求,即使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也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书中的诗歌,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它们描绘的壮丽山河、奇幻想象,都为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启发。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困惑、迷茫,甚至是一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能在这些古老的诗篇中找到某种共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追求,却是从未改变过的。它就像一面古老的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智慧。

评分

坦白说,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我曾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楚辞”在我过往的认知里,总带着些许疏离感,似乎与我当下的生活有些遥远。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诗篇,而是辅以大量细致入微的导读和赏析,将那些晦涩的典故、奇特的想象,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楚辞中的神话色彩,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以及那种带有浓厚个人情感的抒发,并非只能存在于历史的尘埃中,它们依然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书中对“香草美人”意象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理想的执着;对“神游”和“巫术”的描述,则让我窥见了古代社会神秘而充满想象力的一面。这本书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指南,它引导我逐步深入,让我不再惧怕那些古老的文字,反而能从中品味出别样的韵味。它的编排清晰,译文流畅,使得阅读过程既充实又轻松。

评分

我一直认为,阅读经典,最重要的是能够“入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选篇,着实精妙,既有耳熟能详的篇章,也有一些相对冷门却同样精彩的作品。更难得的是,书中在每一篇选文之后,都附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赏析,这些内容并非空泛的说教,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以及历史文化价值。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对原作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细腻捕捉。读着这些解读,我仿佛能够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与作者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阅读《山鬼》时,书中对“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等句子的赏析,让我看到了古代人对山林神秘之美的想象,以及那种超脱尘世的追求。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乐趣,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感受、去思考、去体会。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古代的文学与哲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读物,《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更侧重于挖掘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基因。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楚辞”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的梳理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文学形式的演变,更是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影响的体现。读着书中的诗歌,我仿佛能感受到楚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感受到那股奔放、热烈而又带着些许忧伤的情感。书中的一些章节,还触及到了楚辞与当时政治、社会思潮的联系,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屈原等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动机。这不仅仅是一次文学的阅读,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探索。这种将文学作品置于宏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评分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楚辞选》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灵深处的大门。翻开书页,仿佛能听到屈原在湘水之畔的低吟浅唱,感受到他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与满腔悲愤。书中的选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历史的缩影,是民族情感的流露。每一句诗,都蕴含着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对神灵世界的虔诚,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离骚》中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至今仍能激荡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九歌》里对自然神灵的拟人化描绘,则展现了古人朴素而壮丽的宇宙观。这本书并非枯燥的学术论著,它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情感的温度,让我得以穿越时空,与古人的灵魂进行对话。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生僻字词的注释和背景介绍,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变得触手可及。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评分

不错的,好评

评分

大字版的,赞一个。其他的没什么了。

评分

.东西包装正规,整洁,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评分

非常大的字,大字版,赞一个。其他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

评分

书的字体非常大,很适合入门者阅读,希望能坚持下去,一直把这当做学问

评分

好书

评分

不错的,好评

评分

12345,上山打老虎。评价要10个字以上才有豆豆。

评分

看起来不错,送货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