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為之摺服的醫藥百科全書,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醫藥學扛鼎之作,資深專傢精校細勘,圖文並茂,重鑄史上醫藥學巨典。
1.通俗易懂,內容紮實
源於古本,精心編譯,結閤簡潔易懂的文字和豐富注解,讓閱讀更輕鬆,學習更方便。
2.珍貴圖片,精煉圖解
書中收錄1024幅金陵古圖及512幅彩色手繪圖,古韻古香,特徵細緻入微。
3.海量資料,隨查隨用
精心附加500個專題
涉及品物産地、成熟周期、形態特徵、功效、考證、典故等,多種索引方式,查找更快捷。
《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本書以圖解的形式對古本《本草綱目》進行瞭全新的詮釋,精心挑選瞭1300種品物、3000多條實用附方,輔以大量金陵古圖、手繪草藥彩圖,生動詳實,通俗易懂。同時也將《本草綱目》中的適閤現代人養生、治病的實用性功效提煉齣來,以圖鑒、速查的方式重新解讀經典,便於查找,適閤讀者收藏。
蓋國忠,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吉林省名中醫,國傢首批優秀中醫臨床人纔。師從於國醫三大名傢:任繼學終身教授、張琪終身教授和王永炎院士。主要從事中醫內科慢性病的中醫藥診療研究等工作。學術上突齣中醫治未病思想和立體的中醫藥診防模式。擅長診治冠心病、心絞痛、中風病、糖尿病、痛風等。
高海波,
工學博士、中醫學博士後、知名健康管理師。現任燕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係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參與中國博士後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錶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
【第一捲 序 例】
神農本草經名例 ………………………………… 2
七方 ……………………………………………… 3
十劑 ……………………………………………… 4
氣味陰陽 ………………………………………… 7
五味宜忌 ………………………………………… 8
五味偏勝 ………………………………………… 10
標本陰陽 ………………………………………… 10
升降浮沉 ………………………………………… 11
四時用藥例 ……………………………………… 11
五髒六腑用藥氣味補瀉 ………………………… 12
五髒五味補瀉 …………………………………… 12
引經報使 ………………………………………… 12
相須相使相畏相惡諸藥 ………………………… 13
相反諸藥 ………………………………………… 19
服藥忌食 ………………………………………… 19
妊娠禁忌 ………………………………………… 20
飲食禁忌 ………………………………………… 20
【第二捲 百病主治】
諸風 ……………………………………………… 23
痙風 ……………………………………………… 24
癲癇 ……………………………………………… 24
卒厥 ……………………………………………… 24
傷寒熱病 ………………………………………… 25
瘟疫 ……………………………………………… 25
暑 ………………………………………………… 25
濕 ………………………………………………… 26
火熱 ……………………………………………… 26
諸氣 ……………………………………………… 27
痰飲 ……………………………………………… 28
脾胃 ……………………………………………… 28
吞酸嘈雜 ………………………………………… 29
噎膈 ……………………………………………… 29
反胃 ……………………………………………… 29
嘔吐 ……………………………………………… 30
呃逆 ……………………………………………… 30
霍亂 ……………………………………………… 30
泄瀉 ……………………………………………… 30
痢 ………………………………………………… 31
瘧 ………………………………………………… 32
心下痞滿 ………………………………………… 32
脹滿 ……………………………………………… 33
諸腫 ……………………………………………… 33
黃疸 ……………………………………………… 34
腳氣 ……………………………………………… 35
痿 ………………………………………………… 35
轉筋 ……………………………………………… 36
喘逆 ……………………………………………… 36
咳嗽 ……………………………………………… 36
肺痿肺癰 ………………………………………… 37
虛損 ……………………………………………… 38
寒熱 ……………………………………………… 38
吐血衄血 ………………………………………… 38
齒齣血 …………………………………………… 39
咳血 ……………………………………………… 39
諸汗 ……………………………………………… 39
健忘 ……………………………………………… 40
驚悸 ……………………………………………… 40
煩躁 ……………………………………………… 40
不眠 ……………………………………………… 40
多眠 ……………………………………………… 41
消渴 ……………………………………………… 41
遺精夢泄 ………………………………………… 41
赤白濁 …………………………………………… 42
癃淋 ……………………………………………… 42
溲數遺尿 ………………………………………… 43
小便血 …………………………………………… 43
陰痿 ……………………………………………… 44
強中 ……………………………………………… 44
陰囊癢 …………………………………………… 44
大便燥結 ………………………………………… 45
脫肛 ……………………………………………… 45
痔漏 ……………………………………………… 46
下血 ……………………………………………… 46
瘀血 ……………………………………………… 47
積聚癥瘕 ………………………………………… 47
諸蟲 ……………………………………………… 48
腸鳴 ……………………………………………… 48
心腹痛 …………………………………………… 48
脅痛 ……………………………………………… 49
腰痛 ……………………………………………… 50
疝潰 ……………………………………………… 50
痛風 ……………………………………………… 51
頭痛 ……………………………………………… 52
眩暈 ……………………………………………… 52
眼目 ……………………………………………… 53
耳 ………………………………………………… 54
麵 ………………………………………………… 54
鼻 ………………………………………………… 55
唇 ………………………………………………… 55
口舌 ……………………………………………… 55
咽喉 ……………………………………………… 56
音聲 ……………………………………………… 56
牙齒 ……………………………………………… 57
須發 ……………………………………………… 57
狐臭 ……………………………………………… 58
丹毒 ……………………………………………… 58
風瘙疹痱 ………………………………………… 58
癧瘍癜風 ………………………………………… 58
癭瘤疣痣 ………………………………………… 59
瘰癧 ……………………………………………… 59
癰疽 ……………………………………………… 60
諸瘡上 …………………………………………… 60
諸蟲傷 …………………………………………… 61
諸物哽咽 ………………………………………… 61
婦人經水 ………………………………………… 62
帶下 ……………………………………………… 62
崩中漏下 ………………………………………… 62
胎前 ……………………………………………… 62
産難 ……………………………………………… 62
産後 ……………………………………………… 63
陰病 ……………………………………………… 63
小兒初生諸病 …………………………………… 63
驚癇 ……………………………………………… 64
痘瘡 ……………………………………………… 64
小兒驚癇 ………………………………………… 64
【第三捲 水 部】
雨水 ……………………………………………… 66
梅雨水 …………………………………………… 66
液雨水 …………………………………………… 67
潦水 ……………………………………………… 67
露水 ……………………………………………… 67
甘露 ……………………………………………… 67
明水 ……………………………………………… 67
鼕霜 ……………………………………………… 68
臘雪 ……………………………………………… 68
雹 ………………………………………………… 68
夏冰 ……………………………………………… 69
流水 ……………………………………………… 69
韆裏水 東流水 甘爛水 ………………………… 69
逆流水 …………………………………………… 70
井泉水 …………………………………………… 70
井華水 …………………………………………… 71
新汲水 …………………………………………… 71
醴泉 ……………………………………………… 71
溫湯 ……………………………………………… 71
鹽膽水 …………………………………………… 72
山岩泉水 ………………………………………… 72
熱湯 ……………………………………………… 72
諸水有毒 ………………………………………… 73
【第四捲 火 部】
陽火 陰火 ……………………………………… 75
桑柴火 …………………………………………… 76
炭火 ……………………………………………… 76
蘆火 竹火 ……………………………………… 77
艾火 ……………………………………………… 77
火針 ……………………………………………… 78
燈火 ……………………………………………… 79
燭燼 ……………………………………………… 79
【第五捲 土 部】
白堊 ……………………………………………… 81
赤土 ……………………………………………… 81
黃土 ……………………………………………… 82
土蜂窠 …………………………………………… 82
蚯蚓泥 …………………………………………… 83
烏爹泥 …………………………………………… 83
伏龍肝 …………………………………………… 83
煙膠 ……………………………………………… 84
墨 ………………………………………………… 85
釜臍墨 …………………………………………… 85
百草霜 …………………………………………… 85
石鹼 ……………………………………………… 86
【第六捲 金石部】
金 ………………………………………………… 88
銀 ………………………………………………… 89
自然銅 …………………………………………… 90
銅青 ……………………………………………… 90
鉛 ………………………………………………… 91
黑锡灰 …………………………………………… 91
锡 ………………………………………………… 92
諸銅器 …………………………………………… 92
鐵 ………………………………………………… 92
鐵落 ……………………………………………… 93
玉 ………………………………………………… 94
青玉 ……………………………………………… 95
青琅玕 …………………………………………… 95
珊瑚 ……………………………………………… 95
瑪瑙 ……………………………………………… 96
寶石 ……………………………………………… 96
玻璃 ……………………………………………… 97
水晶 ……………………………………………… 97
琉璃 ……………………………………………… 97
雲母 ……………………………………………… 98
白石英 …………………………………………… 98
五色石英 ………………………………………… 99
紫石英 …………………………………………… 99
丹砂 ……………………………………………… 100
水銀 ……………………………………………… 101
水銀粉 …………………………………………… 102
銀硃 ……………………………………………… 102
雄黃 ……………………………………………… 103
雌黃 ……………………………………………… 104
石膏 ……………………………………………… 105
理石 ……………………………………………… 106
長石 ……………………………………………… 106
滑石 ……………………………………………… 107
爐甘石 …………………………………………… 108
方解石 …………………………………………… 108
石鍾乳 …………………………………………… 108
石腦油 …………………………………………… 109
石炭 ……………………………………………… 110
石灰 ……………………………………………… 110
陽起石 …………………………………………… 111
慈石 ……………………………………………… 112
代赭石 …………………………………………… 113
石膽 ……………………………………………… 114
砒石 ……………………………………………… 114
食鹽 ……………………………………………… 116
凝水石 …………………………………………… 117
樸硝 ……………………………………………… 118
蓬砂 ……………………………………………… 119
礬石 ……………………………………………… 120
【第七捲 草 部】
【第八捲 榖 部】
【第九捲 菜 部】
【第十捲 果 部】
【第十一捲 木 部】
【第十二捲 鱗 部】
【第十三捲 介 部】
【第十四捲 禽 部】
【第十五捲 獸 部】
【第十六捲 人 部】
附錄:古今醫學常用度量衡對照錶 …………… 610
索引 ……………………………………………… 611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順應上天,無毒,長期服用不傷人。想要輕身益氣、延年益壽者以上經為本。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順應人事,有的無毒,有的有毒,須斟酌服用。想要遏病、滋補虛弱者以中經為本。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順應土地,大多有毒,不能長期服用。想要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療疾病者以下經為本。
上、中、下三品共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年。把此數翻倍,閤七百三十種。
藥中有君、臣、佐、使,彼此相互配閤、製約。一般的配置是君藥一味、臣藥兩味、佐藥三味、使藥五味,也可以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使藥九味。
藥有陰陽相配、母子兄弟,根、莖、花、實、苗、皮、骨、肉。不同藥物之間,藥性不同,有單行的、相須的、相使的、相畏的、相惡的、相反的、相殺的。醫生對這七種情形,要從藥性方麵來觀察。要用藥性相須、相使的,不要用藥性相惡、相反的。如果藥物有毒但能相互製約,可以用相畏、相殺的;否則不能閤用。
李時珍說:藥有七情:獨行的,指的是單方,不需輔藥;相須的,指藥物藥性相同,配閤使用,不可分離,如人參、甘草,黃檗、知母等;相使的,指主藥的佐使;相惡的,指藥物奪取彼此藥效;相畏的,指藥物彼此製約;相反的,指藥物不相閤;相殺的,指藥物製約彼此的毒性。古方中多有用相惡、相反的。相須、相使同用的,是用藥的帝道;相畏、相殺同用的,是用藥的王道;相惡、相反同用的,是用藥的霸道。
……
原序
紀稱:望龍光知古劍;覘寶氣辨明珠。故萍實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後博物稱華,辨字稱康,析寶玉稱倚頓,亦僅僅晨星耳。楚蘄陽李君東璧,一日過予弇山園謁予,留飲數日。予窺其人,睟然貌也,臒然身也,津津然譚議也,真北鬥以南一人。解其裝,無長物,有《本草綱目》數十捲。謂予曰:時珍,荊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質成鈍椎;長耽典籍,若啖蔗飴。遂漁獵群書,搜羅百氏,凡子、史、經、傳、聲韻、農圃、醫蔔、星相、樂府諸傢,稍有得處,輒著數言。古有《本草》一書,自炎黃及漢、梁、唐、宋,下迨國朝,注解群氏舊矣。第其中舛謬差訛遺漏,不可枚數。乃敢奮編摩之誌,僭纂述之權。歲曆三十稔,書考八百餘傢,稿凡三易。復者芟之,闕者緝之,訛者繩之。舊本一韆五百一十八種,今增藥三百七十四種,分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捲。雖非集成,亦粗大備,僭名曰《本草綱目》。願乞一言,以托不朽。予開捲細玩,每藥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誤,詳其土産形狀也;次以氣味、主治、附方,著其體用也。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如入金榖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可指數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海。茲豈僅以醫書覯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籙,臣民之重寶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硃紫相傾,弊也久矣。故辨專車之骨,必俟魯儒;博支機之石,必訪賣蔔。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鉛卮言》後乏人也,何幸睹茲集哉!茲集也,藏之深山石室無當,盍鍥之,以共天下後世味《太玄》如子雲者。
時萬曆歲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鳳洲王世貞拜撰。
我一直相信,偉大的著作能夠穿越時空,觸動人心。這本“本草綱目(精版)”,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深感震撼的書。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古樸雅緻的封麵所吸引。這種“精版”,果然名不虛傳,無論是裝幀的精緻,還是紙張的觸感,都透著一股子專業和考究。翻開書頁,清晰的印刷字體和閤理的排版,讓我在麵對海量信息時,也能感到一絲輕鬆。我並非醫學專業人士,但這本書所呈現齣的,卻是一種超越瞭學科界限的、關於自然和生命的智慧。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渲染,而是用一種樸實而嚴謹的態度,記錄瞭無數植物的形態、生長習性和藥用價值。我常常在閱讀時,會忍不住去想象,當年李時珍先生是如何跋山涉水,曆經韆辛萬苦,纔將這些寶貴的知識整理成冊。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和藥材的工具書,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讓我對生命有瞭更深的敬畏。我期待著,能夠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我們祖先的智慧,也能夠從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曆史書籍,特彆是這種古籍,一直抱有一種復雜的情感。一方麵,我會被它們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所吸引,另一方麵,我又會因為其艱深的文字和體係而望而卻步。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本草綱目(精版)”,我的看法纔有所改變。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體麵”。無論是封麵設計,還是書本本身的重量和質感,都透露著一種嚴謹和鄭重。打開來,撲麵而來的是清晰的印刷字體,雖然是古籍,但一點也不顯得模糊或晦澀,而且字號大小也恰到好處,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內容編排上的細緻,每一個藥材的介紹都井井有條,從名稱、形態、生長環境,到功效、用法,都做瞭詳細的闡述。我常常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草藥的知識,更是一種對古代生活方式和醫學智慧的傳承。我不是醫生,也不是植物學傢,但我被書中所描繪的那個時代所吸引,被古人對於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和深刻理解所打動。我經常會在閱讀的同時,去想象那些藥材是如何被發現和應用的,去思考古人是如何通過經驗積纍,纔將這些寶貴的知識記錄下來。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通往古代中國醫學殿堂的大門。雖然我知道,要完全掌握它裏麵的知識,需要付齣巨大的努力,但我相信,這份努力是值得的,因為我正在觸摸一段鮮活的曆史,正在汲取一種源遠流長的智慧。
評分我一直覺得,那些真正有分量的書,往往不需要用花哨的語言去包裝,它們本身就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光芒。這本“本草綱目(精版)”,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拿到它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厚實感”所吸引,從封麵到書頁,都透著一種精良的質感。封麵設計簡約而大氣,黑色的字體在古樸的底紋上顯得格外莊重,一下子就讓我感受到瞭一種曆史的沉澱。翻開書頁,印刷的清晰度令人驚嘆,即使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古籍文字,也依然工整清晰,一點都不費眼力。我特彆喜歡它在內容呈現上的方式,沒有過多的現代化解讀,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瞭原文的韻味,這對於想要真正瞭解古代醫學精髓的人來說,是無比寶貴的。我不是學醫的,很多術語對我來說也有些陌生,但我並不覺得這本書難以接近。相反,我被書中詳實的記載和嚴謹的論述所吸引。它不僅僅是關於植物的圖譜,更是一種關於自然、關於生命、關於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深刻洞察。我常常會在安靜的夜晚,捧著這本書,感受著字裏行間所蘊含的古老智慧,仿佛與曆史上的智者進行著一次無聲的對話。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修行,讓我對生命和自然有瞭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評分這本書,我得說,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它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普通讀物。它的“精版”二字,真不是吹的。首先,它的裝幀設計就特彆有質感,封麵簡潔大氣,觸感也很好,翻開來的第一感覺就是“用心”二字。紙張很厚實,印刷也特彆清晰,那些古老的文字,即使是細小的標題,也看得一清二楚,一點都不費眼。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講究,比如書頁的邊緣處理得很光滑,翻頁的時候一點都不會颳手。我不是學醫的,也談不上對藥材有多麼專業的瞭解,但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那些關於植物形態、生長習性,以及它們如何被應用於治療疾病的詳細描述時,我還是被深深地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和嚴謹的方式,將古代的醫學知識呈現齣來。我經常會在午後,泡上一壺茶,坐在窗邊,慢慢地翻閱這本書,感受著字裏行間流淌齣的智慧。我常常會被一些描述所打動,比如關於某種植物生長環境的細緻觀察,或是某個藥方背後蘊含的古人對人體的理解。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查閱資料”的書,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一種讓我重新認識自然和生命的書。我期待著,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祖先的智慧,也能夠對身邊的自然多一份敬畏之心。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那些承載著曆史和智慧的古籍都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裏麵蘊藏著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寶貴財富。這本“本草綱目(精版)”,可以說是滿足瞭我對古籍的所有期待。首先,它的“精版”二字絕非浪得虛名。從裝幀設計到紙張質感,再到印刷的清晰度,都做得無可挑剔。它拿在手裏的感覺就非常“實在”,有一種沉甸甸的信賴感。書頁的印刷非常清晰,即使是那些古老的文字,也一點都不顯得模糊,閱讀起來非常舒心。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在保持古籍原貌的同時,又注重瞭閱讀的便捷性。每一個藥材的條目都分門彆類,清晰明瞭,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相對輕鬆地去理解和吸收。我不是醫生,對藥材的瞭解也僅限於皮毛,但當我翻閱這本書時,卻被書中詳實的記載和精闢的論述所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關於植物的圖譜和藥方,更是一種關於人與自然、關於健康與生命的深刻思考。我常常在閱讀的時候,去想象那些古人在沒有現代科技的輔助下,是如何通過細緻的觀察和長期的實踐,纔總結齣如此寶貴的醫學知識。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查閱工具,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一本讓我更加敬畏自然、珍視生命的啓示錄。
評分說真的,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那些經典著作挺感興趣的,但很多書讀起來都比較吃力,要麼是文字太古奧,要麼是內容體係太龐雜,很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容易入門的。這本“本草綱目(精版)”,可以說是打破瞭我之前的顧慮。我拿到它的第一感覺就是“紮實”,書的重量和厚度都很有分量,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信賴感。而且,它的封麵設計非常樸素,卻透露齣一種不容置疑的專業性,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醫者,不事張揚,卻自有底氣。打開書頁,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印刷質量。字跡清晰銳利,紙張的觸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而是讓人感覺很舒適,很適閤長時間閱讀。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試圖用現代的語言去“翻譯”或者“簡化”原有的內容,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瞭古籍的風貌,這對於想要瞭解最原始的醫學知識的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我不是學醫的,所以很多概念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但我並不覺得這本書難以接近。相反,我發現它就像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翻閱這本書,感受著字裏行間所蘊含的古代智慧。每一個藥材的條目,都像一個個獨立的故事,講述著植物的生命,講述著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和藥材的書,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探索、關於傳承的偉大著作。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沉甸甸的,不是那種隨便翻翻就能看完的輕飄飄的書。它封麵設計很樸實,沒有花哨的圖案,隻有四個端莊的黑體字“本草綱目”,配上古樸的底紋,一眼就看得齣它是有分量的。翻開第一頁,那個精裝的質感就撲麵而來,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字跡端正,即使是那些古老的藥名和描述,也看得非常清楚,沒有模糊不清的現象。我最喜歡的是它開篇的那段序言,讀起來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當年李時珍老先生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為瞭編纂這部巨著付齣的心血。我不是學醫的,但齣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我一直對這些古籍很感興趣。這本書的“精版”二字,果然名副其實,無論從裝幀、紙張、印刷,還是內容編排上,都透著一股子認真和講究。我常常把它放在書桌一角,不時地翻閱一下,感受那種寜靜緻遠的東方智慧。很多時候,我隻是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想象著古人如何辨識草藥,如何運用它們來治病救人,內心就充滿瞭敬意。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一件承載著中華民族智慧和曆史的珍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它,雖然我知道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但我相信,這份付齣一定會是值得的,因為它代錶著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種對生命和自然的探索精神。
評分我一直認為,閱讀一本好書,就像在與一位智者對話。而這本“本草綱目(精版)”,無疑就是這樣一本能夠帶我進行深度對話的著作。剛拿到它的時候,我首先被它的“體麵”所吸引。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精美,封麵大氣古樸,觸感也極佳,無論是作為收藏還是日常閱讀,都顯得非常閤適。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銳利的印刷字體,即使是那些古老的藥名和描述,也毫無模糊不清之感,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並不是學醫的,但這本書所呈現齣的,不僅僅是關於藥材的條目,更是一種對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和深刻理解。它所記錄的每一個草藥,都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我的腦海中鮮活起來。我尤其欣賞它在內容編排上的嚴謹和係統性,每一個藥材的介紹都井井有條,從形態特徵到功效主治,再到使用方法,都進行瞭詳細而清晰的闡述。我常常會在閱讀的時候,結閤自己對植物的零星認知,去想象古人是如何在那個時代,通過無數次的實踐和觀察,纔積纍下如此寶貴的知識。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古代醫學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我們祖先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真正“滋養”心靈的書籍,而這本“本草綱目(精版)”,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有分量”,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觸覺上,都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和精良。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古樸,透露著一種沉靜而深邃的氣息。翻開書頁,清晰的印刷和優質的紙張立刻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一本內容豐富的古籍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它在內容呈現上的方式,它並沒有試圖用現代的語言去“解讀”或者“改寫”,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瞭原文的風貌,這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仿佛穿越瞭時空,直接與古代的智慧對話。我不是學醫的,但通過這本書,我得以一窺中國古代醫學的廣闊天地。每一個藥材的條目,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它們不僅講述瞭植物的特性,更承載瞭古人對自然、對生命、對健康的深刻理解。我常常在閱讀時,被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所打動,比如關於某種植物生長環境的描述,或是某種藥材的炮製方法。這本書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藥材的書,更是一部關於自然、關於生命、關於探索的百科全書,它讓我對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瞭更深的敬畏和好奇。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嘗試一些新的閱讀方式,不再局限於當下的暢銷書,而是開始迴溯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經典。這本書,說實話,起初我拿到的時候,是因為它的名字太響亮瞭,很多人都聽過,但真正去瞭解它的人可能不多。拿到這本“精版”,我首先被它的觸感所吸引。那種古樸的紙張,摸上去帶著一種溫潤的質感,不是現代紙張的冰冷光滑,而是帶著一絲曆史的溫度。書脊的裝訂非常牢固,翻頁的時候也相當順滑,這一點對於一本厚重的書來說,至關重要。我發現,它的排版設計也十分用心,每一個藥材的條目都清晰地劃分開來,配以相應的圖注(當然,我還沒細看圖注,隻是瀏覽瞭一下),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我最欣賞的是它沒有用過於現代的語言去解讀,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瞭原文的風貌,這一點對於想要瞭解古代醫學知識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我常常在晚上,點上一盞暖黃色的燈,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翻閱這本書,感覺就像在與一位智者對話。那些古老的藥方,那些關於植物生長的描述,都像一幅幅畫麵在我腦海中展開。我知道,要完全理解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我並非科班齣身,很多術語和概念都需要我慢慢去消化。但正是這種挑戰,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結晶。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都能體會到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視。
評分中醫經典,值得收藏,目前正在學習中,國學養生,防患於未然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買來瞭解一些醫學知識。
評分快遞一如既往的好,品質跟超市差不太多, 京東忠實粉絲,快遞一如既往的好,品質跟超市差不太多, 京東忠實粉絲,快遞一如既往的好,品質跟超市差不太多, 京東忠實粉絲,快遞一如既往的好,品質跟超市差不太多, 京東忠實粉絲
評分通俗易懂,比較實用,慢慢學習
評分嚴重懷疑是盜版書,書皮精美鮮亮,裏麵彩圖黯然失色,我在書店買的類似係列書很多,隻有這本網購書是這種配圖。主要問題有三,一是製造假象誤導消費者,書皮上有穿繩捆綁的樣子,收到後發現根本沒繩,是圖片!二是翻書即破,昨天收到書,今天讀第二頁就發現中縫開裂,如圖二。三是:圖片無彩,我本買此書取圖拍照用現怎麼辦
評分皇帝內經,中醫經典,厚厚一本,很好。
評分還行吧,書本質感挺好的,質量不錯。書的內容還是很豐富,實用!
評分白話完整版本,一次就能讀懂,養生必讀書籍,圖解大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