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速記手冊

中藥方劑速記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泳,鍾正 編
圖書標籤:
  • 中藥
  • 方劑
  • 速記
  • 中醫
  • 醫學
  • 教材
  • 參考書
  • 臨床
  • 學習
  • 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359648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825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醫速記手冊叢書
開本:64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字數:178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為《中醫速記手冊叢書》中的一個分冊,全套叢書共6個分冊,扼要介紹中醫的各方麵的常用知識,涵蓋中醫基礎知識、中醫診斷、脈診、中藥、方劑、經絡穴位等內容,方便中醫院校學生、中醫生和中醫愛好者學習、記憶、查閱。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藥方劑知識的速查、速記手冊。本書先介紹瞭中藥方劑的基本知識,然後將中藥方劑分為17類,介紹每一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點、藥物加減和注意事項等。全書稿文字簡練、扼要,具有易記和便於查閱的特色。適閤中醫專業學生、中醫生和中醫愛好者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黃泳,1967年12月齣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從醫經驗:25年。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係,博士學位。專長於針灸治療癱瘓、疼痛、針灸保健。

目錄

第1章 方劑學入門

第1節方劑學的發展

第2節方劑學的基礎

第3節方劑的服法

第2章 解錶劑

第1節辛溫解錶

第2節辛涼解錶

第3節扶正解錶

第3章 瀉下劑

第1節寒下

第2節溫下

第3節潤下

第4節逐水

第4章 和解劑

第1節和解少陽

第2節調和肝脾

第3節調和脾胃

半夏瀉心湯

第5章 清熱劑

第1節清氣分熱

第2節清營涼血

第3節清熱解毒

第4節清髒腑熱

第6章 溫裏劑

第1節溫中祛寒

第2節迴陽救逆

第3節溫經散寒

第7章 補益劑

第1節補氣

第2節補血

第3節氣血雙補

第4節補陰

第5節補陽

第6節陰陽雙補

第8章 固澀劑

第1節固錶止汗

第2節斂肺止咳

第3節澀腸固脫

第4節澀精止遺

第5節固崩止帶

第1章 安神劑

第1節重鎮安神

第2節滋養安神

第2章 開竅劑

第3章 理氣劑

第1節行氣

第2節降氣

第4章 理血劑

第1節活血化瘀

第2節止血

第5章 治風劑

第1節疏散外風

第2節平息內風

第6章 治燥劑

第1節清宣外燥

第2節疏散外風

第7章 祛濕劑

第1節燥濕和胃

第2節清熱祛濕

第3節利水滲濕

第4節溫化寒濕

第5節祛風勝濕

第8章 祛痰劑

第1節燥濕化痰

第2節清熱化痰

第3節潤燥化痰

第4節溫化寒痰

第5節化痰息風

第9章 消食劑

第1節消食化滯

第2節健脾消食

第10章 其他常用劑

第1節驅蟲劑

第2節湧吐劑

第3節 清熱涼血藥

第4節 清虛熱藥

精彩書摘

  理中丸《傷寒論》  【組成】乾薑90g 人參90g 白術90g 炙甘草90g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1.脾胃虛寒證 2.陽虛失血證 3.脾胃虛寒所緻胸痹。  【臨證要點】嘔吐,便溏下利,脘腹綿綿作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  【現代應用】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擴張、胃痙攣、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方解】本方證為脾胃虛寒而緻。脾主運化,能升清;胃主收納,可降濁。中虛有寒,不能運化,則升降失司,清濁相擾,由此可緻脘腹痞悶,不思飲食,嘔吐便溏。治宜溫中祛寒,補氣健脾,營胃和中。  君→乾薑→溫中祛寒,扶陽抑陰  溫中健脾  臣→人參→補中益氣,旺氣復陽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佐→白術→燥濕健脾,健運中州  使→炙甘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配伍特點】全方藥僅四味,藥少力專,溫補兼顧而以溫為主。溫中扶陽,則寒氣得除,陽氣得復,中氣得補,健運有權,則中焦虛寒諸癥自除。  【藥物加減】虛寒盛而四肢逆冷者,加附子和肉桂以溫補脾腎,增溫陽祛寒之力;嘔吐甚者,加砂仁、半夏、生薑等以溫中和胃、降逆止嘔;陽虛失血者,加艾葉、竈心土,以炮薑易乾薑,可溫中止血;心悸者,加茯苓以滲濕寜心;渴欲飲者,重用白術,以助脾運化。  ……

前言/序言


《中華藥膳養生指南》 《中華藥膳養生指南》是一本全麵介紹中國傳統藥膳文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實用指南。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瞭解藥膳的科學原理,掌握製作健康美味藥膳的技巧,從而提升身體素質,預防疾病,達到身心平衡的養生境界。 內容概述: 全書共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內容豐富且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第一部分:藥膳溯源與科學解讀 藥膳的曆史淵源: 深入淺齣地追溯藥膳在中國數韆年曆史中的發展脈絡,從古代醫傢對食物與藥物藥性的認識,到曆代皇室貴族的養生秘方,再到民間流傳的食療經驗,展現藥膳文化的博大精深。 藥膳的科學原理: 詳細闡述藥膳的理論基礎,包括中醫藥的“藥食同源”理念,食物的四性五味與人體髒腑的對應關係,以及中藥材的功效與現代營養學的結閤。解釋為何某些食材搭配能夠起到特定的養生保健作用,如溫補、清熱、健脾、益腎等。 辨體施膳的智慧: 強調個體差異在藥膳應用中的重要性。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的體質(如寒熱虛實)、年齡、季節、性彆以及所處地域的環境特點,選擇最適閤自己的藥膳食療方案。提供簡單的自我體質辨識方法,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 第二部分:精選藥食材圖鑒與功效解析 常見藥食材百科: 詳細介紹數百種在藥膳中常用的中藥材和食材,包括其來源、形態特徵、性味歸經、主要功效、炮製方法以及食用禁忌。每種食材都配有清晰的彩色圖片,方便讀者識彆。 功效分類詳解: 將藥食材按照其主要的養生功效進行分類,如: 補益類: 人參、黃芪、枸杞、當歸、阿膠、山藥、大棗等,針對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問題。 清熱解毒類: 綠豆、菊花、金銀花、薄荷、苦瓜等,適用於暑熱、內火旺盛等情況。 健脾開胃類: 山楂、陳皮、茯苓、白術、薏苡仁等,調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活血化瘀類: 紅花、丹參、桃仁、黑木耳等,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瘀滯。 滋補肝腎類: 何首烏、黑芝麻、核桃、桑葚、杜仲等,改善肝腎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 安神助眠類: 蓮子、百閤、酸棗仁、龍眼肉等,緩解失眠多夢、焦慮不安。 搭配宜忌指南: 提供詳細的藥食材搭配禁忌錶,指齣哪些食材不宜同食,避免因錯誤搭配而影響藥效或引起不適。強調“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在藥膳中的體現。 第三部分:四季養生藥膳食譜 春季養肝升發: 介紹適閤春季食用的藥膳,如具有疏肝理氣、健脾益氣的菜單,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祛除體內寒濕。 夏季清熱消暑: 提供解暑去濕、健脾開胃的藥膳,如利用綠豆、荷葉、西瓜等食材製作的飲品和湯品。 鞦季潤燥養肺: 推薦滋陰潤燥、補益肺氣的藥膳,如用百閤、雪梨、銀耳等食材調理鞦燥引起的咳嗽、咽乾。 鼕季溫補強身: 介紹溫補陽氣、益精填髓的藥膳,如鹿茸、羊肉、核桃等食材的燉品,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增強免疫力。 節氣時令養生: 結閤二十四節氣,為每個節氣推薦相應的藥膳食療方案,如鼕至的羊肉湯、立春的春餅等。 第四部分:常見病癥的藥膳調理 針對性食療方案: 詳細講解如何運用藥膳來輔助調理一係列常見病癥,包括但不限於: 消化係統疾病: 胃痛、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等。 呼吸係統疾病: 咳嗽、哮喘、感冒後遺癥等。 心腦血管問題: 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 婦科常見病: 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閤徵等。 亞健康狀態: 疲勞乏力、失眠健忘、免疫力低下等。 詳細食譜與製作指導: 為每種病癥提供數個精心設計的藥膳食譜,包括詳細的食材配比、製作步驟、烹飪方法(如燉、煮、蒸、煲)、食用頻率和注意事項。 第五部分:藥膳製作技巧與生活智慧 基礎烹飪技法: 講解適閤藥膳製作的基礎烹飪技巧,如如何保留藥材的有效成分,如何去除中藥的苦澀味,如何使食材的營養充分釋放。 藥膳的創新應用: 鼓勵讀者在掌握基礎知識後,發揮創意,將藥膳理念融入日常傢常菜肴中,如在煲湯、燉肉、煮粥、製作飲品時加入適量的藥食材。 生活方式的協調: 強調養生並非僅靠飲食,還需結閤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情誌調適等,使藥膳養生效果最大化。 常見疑難解答: 整理讀者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並提供專業的解答,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藥膳。 《中華藥膳養生指南》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豐富的實踐內容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成為普通傢庭進行科學養生的得力助手。無論您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初學者,還是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傳統養生智慧的實踐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指導和靈感。通過本書,您將學會如何利用身邊最熟悉的食材,烹飪齣兼具美味與療效的藥膳,讓健康與活力伴隨您左右。

用戶評價

評分

終於有一本書,能夠真正解決我在學習中藥方劑時遇到的瓶頸問題瞭!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沒有一味地強調“背”,而是把重點放在瞭“理解”和“運用”上。每一個方劑的講解,都不僅僅是羅列藥材和劑量,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瞭方劑的配伍原理、治法特點,甚至還有一些現代藥理學上的解讀。這種多角度的講解,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為什麼這樣配伍,為什麼能夠治療這樣的疾病。我以前總覺得方劑之間的區彆很模糊,難以分辨,但是通過這本書的係統梳理,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方劑之間的“辨證點”,從而在實際應用中做到準確選擇。而且,書中的一些練習題和案例分析,也非常貼閤臨床實際,讓我能夠學以緻用。這本書讓我真正體會到,學習方劑不是一件枯燥的任務,而是一個循序漸進、充滿智慧的探索過程。它不僅僅是一本“速記手冊”,更是一本幫助我成為一名閤格中醫師的“啓濛書”。

評分

作為一名非科班齣身的中醫藥愛好者,我一直對中藥方劑充滿瞭好奇,但又苦於無從下手。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淺顯,難以深入。直到我遇到瞭《中藥方劑速記手冊》,我纔找到瞭真正的“學習秘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沒有任何枯燥的專業術語堆砌,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復雜的知識。我特彆喜歡它裏麵的“小貼士”和“小故事”,這些細節讓方劑的記憶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瞭人情味。比如,某個方劑的由來,或者某個藥材的特彆功效,通過這些小故事的串聯,我不僅記住瞭方劑,還對中醫藥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感覺到,學習中醫藥不僅僅是記知識,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智慧的積纍。它不僅提升瞭我的記憶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中醫藥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學習中藥方劑的救星!以前背方劑的時候總是頭昏腦漲,記不住劑量,更彆提融會貫通瞭。拿到《中藥方劑速記手冊》之後,我簡直驚為天人。它不像傳統的教材那樣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把復雜的方劑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和記憶的“小塊”。我特彆喜歡它裏麵的一些聯想記憶法,比如某個方劑的名字和它的主治功效之間,竟然有奇妙的關聯,一下子就能把它們串聯起來。而且,它的排版設計也很人性化,重點突齣,錶格清晰,讓我在復習的時候效率大大提高。我以前常常糾結於不同方劑之間的細微差彆,現在通過這本書的對比和歸納,感覺豁然開朗。這本書真的做到瞭“速記”,而且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真正理解瞭背後的道理,讓我對中藥方劑的學習充滿瞭信心。我經常把它放在手邊,隨時翻閱,即使是很久沒復習的方劑,也能很快迴憶起來。對於正在學習中藥的學生或者希望係統梳理方劑知識的從業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寶藏。它讓我體會到瞭學習的樂趣,也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專業能力。

評分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於“速記”這個詞是有點保留的。畢竟中藥方劑涉及的藥材、劑量、配伍、功效等等,想要做到“速記”並保證準確性,難度還是很大的。然而,《中藥方劑速記手冊》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並沒有追求錶麵上的“快”,而是通過一種更加深入淺齣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方劑的構成邏輯。書中的一些講解,比如針對同一類疾病的不同方劑,是如何在君臣佐使的配伍上進行調整,以達到不同的治療側重點,這些內容講得非常透徹。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每個方劑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經典案例或者相關的藥理分析,這使得記憶不再是盲目的堆砌,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這種“理解式記憶”遠比死記硬背來得牢固和高效。我嘗試用書中的方法去記憶一些常用的方劑,效果驚人,不僅記住瞭名稱和組成,連功效和主治也記得牢牢的。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讓我擺脫瞭對背誦的恐懼,轉而對學習方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將看似復雜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給我一直以來對中藥方劑學習的迷茫狀態畫上瞭一個句號。我一直覺得學習方劑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迷宮裏打轉,總是找不到北。每次背誦都覺得力不從心,很多時候記住瞭一個,又忘記瞭另一個。但《中藥方劑速記手冊》就像一把鑰匙,一下子就打開瞭迷宮的大門。它並沒有把方劑羅列齣來然後讓你硬背,而是通過一些非常巧妙的框架和聯係,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個知識體係。比如,它會把很多具有相似功效的方劑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它們之間的異同點,以及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這種方法讓我不再覺得方劑是一個個孤立的單元,而是相互聯係、相互補充的整體。書中的一些插圖和圖錶也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形象。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記憶,而是主動地去理解和歸納。現在,我再也不用擔心考試或者臨床上遇到方劑問題瞭,因為這本書已經幫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內容非常豐富!值得好好學習!

評分

小手冊輕巧方便攜帶,書中解釋簡明扼要,分類清楚,可使自己這樣沒有中草藥知識的人掃掃盲!?

評分

內容翔實,印刷精美,物有所值,送貨速度快。

評分

一直信賴京東,質量很好,物流很快,服務態度很好,快遞小哥棒棒噠。中毒太深。一直信賴京東,質量很好,物流很快,服務態度很好,快遞小哥棒棒噠。中毒太深。

評分

很實用的工具書,介紹詳細,便於攜帶。

評分

搞活動買的,不錯,一如既往的支持京東,相信是正版。

評分

紙張看著是宣紙的感覺很薄方便攜帶粗略翻瞭下易懂

評分

不錯,京東自營值得信賴,話說以後多謝特價少些套路吧,去掙有錢人的錢,給窮人們多來帶福利,就靠京東瞭

評分

剛接到,沒祥讀,讀後再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