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谣言传播规律与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围绕谣言传播规律和突发事件应对策略两个重要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传播参数、人群分类等对谣言传播规律的影口向,以及新媒介环境下的谣言传播规律,通过理论建模和案例分析,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应对谣言传播的策略和建议。《谣言传播规律与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以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谣言传播事件为例,对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实例研究。
《谣言传播规律与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系统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供政府应急部门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管理、应急管理、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赵来军,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级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应急管理、环境管理和物流管理研究,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
王佳佳,2014年获得上海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加拿大约克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全职博士后研究员,一直从事谣言传播及防控理论研究,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
王芹,2013年获得上海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在加拿大约克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一直从事谣言传播及防控理论研究,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谣言引发的突发事件日益严峻
1.2 谣言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社会突发事件应对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拓扑结构对谣言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
2.1 复杂网络中的谣言传播现状分析
2.2 均匀网络中考虑遗忘机制的谣言传播规律研究
2.3 无标度网络中考虑记忆机制的谣言传播规律研究
2.4 加权网络中的谣言传播规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播参数对谣言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
3.1 变化的遗忘率对均匀网络中谣言传播的影响研究
3.2 变化的遗忘率对非均匀网络中谣言传播的影响研究
3.3 变化的转化率和移出率对谣言传播的影响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群分类对谣言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
4.1 考虑Hibemator人群的谣言传播研究
4.2 考虑Skeptic人群的谣言传播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媒介环境下谣言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
5.1 新媒介环境下考虑遗忘机制的SIR谣言传播模型
5.2 考虑两个谣言的双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谣言传播规律与免疫策略研究
6.1 带有免疫策略的谣言传播模型构建
6.2 谣言免疫策略研究
6.3 模型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谣言传播、突发事件演化和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7.1 谣言传播、突发事件发展和政府应对策略影响机制研究
7.2 谣言传播政府应对策略有效性模型研究
7.3 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信息洪流中的真相守护者:谣言的生成、传播与危机应对》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之中。海量的信息裹挟着事实、观点、情绪,甚至虚假捏造的内容,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涌动。其中,“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形态,以其隐蔽性、煽动性和破坏性,成为困扰个体、组织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顽疾。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街谈巷议,还是突发事件中的恐慌蔓延,谣言的出现与扩散,往往能扭曲公众认知,制造社会对立,甚至引发不可挽回的危机。 本书《信息洪流中的真相守护者:谣言的生成、传播与危机应对》并非直接探讨某一特定领域的“谣言传播规律与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而是旨在从更宏观、更普适的视角,剖析信息传播的本质,聚焦于“谣言”这一复杂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应对框架。我们相信,理解信息流动的底层逻辑,洞察谣言产生的根源,掌握其传播的机制,是有效应对一切由信息失真引发的危机的前提。 第一篇:信息时代的景观——认识“谣言”的本质与形态 在着手研究如何应对谣言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晰地认识它。谣言并非凭空出现,也不是简单的“坏消息”,它承载着信息、情绪、动机与社会心理的复杂交织。 什么是谣言? 本篇将从概念入手,辨析谣言与事实、传闻、新闻报道等其他信息形式的界限。我们将深入探讨谣言的定义特征,包括其非官方来源、未经证实性、情感驱动性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与演变。我们还会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谣言的理解差异,以及历史长河中谣言扮演的角色。 谣言的动力学:为何有人制造,有人传播? 这一部分将触及谣言产生的深层动因。我们将分析个体层面的心理需求,如寻求确定性、归属感、对未知的好奇心,以及通过传播谣言来满足自身的情感宣泄或权力欲望。同时,我们也将探讨群体心理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例如群体极化、社会焦虑、权力不对称如何为谣言的滋生提供土壤。更进一步,我们将审视那些有组织、有目的地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谣言工业”,揭示其背后的利益驱动和策略手段。 谣言的生命周期:从萌芽到消亡的轨迹。 谣言并非一成不变,它拥有其独特的生命周期。本篇将详细描绘谣言从最初的模糊信息,经过个体传播、群体发酵,直至最终被证实或证伪、被遗忘的整个过程。我们将引入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如“流言的扩散模型”(Gossip Diffusion Model)和“网络传播模型”,分析谣言在不同传播媒介(口头、印刷、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力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将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如何极大地缩短了谣言的传播周期,并赋予其前所未有的能量。 谣言的社会影响: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行为。 谣言的影响是多层次的。我们将考察谣言如何侵蚀个体的认知,导致误解、偏见和错误判断;如何破坏群体信任,加剧社会隔阂与冲突;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如何引发恐慌、动乱甚至暴力事件。我们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生动展现谣言在公共卫生、金融市场、政治选举、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的负面效应,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谣言的危害性。 第二篇:信息过滤与真相建构——构建个人与组织的“信息免疫力” 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我们并非只能被动接受。掌握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辨别能力,是构建个体和组织“信息免疫力”的关键。 训练你的“信息雷达”:识别谣言的蛛丝马迹。 本篇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识别技巧,帮助读者成为更敏锐的信息消费者。我们将探讨识别谣言的常见特征,如耸人听闻的标题、缺乏具体证据、情绪化语言、要求快速转发等。我们将介绍“事实核查”的方法,包括如何追溯信息源、核对多方信源、识别虚假链接和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同时,我们还将分析常见的认知偏差,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等,了解它们如何让我们更容易被谣言所蒙蔽。 信息源的审视:信任的基石与风险的警示。 信息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来源。本篇将引导读者审视各类信息来源的性质,包括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交平台、个人博客等,分析它们的信誉度、报道风格和潜在的偏见。我们将讨论如何辨别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动机,以及如何警惕那些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操纵公众舆论的势力。 理性辨析与独立思考:摆脱情绪的裹挟。 谣言往往利用人们的情绪来传播。本篇将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教导读者在接收信息时,保持冷静,审视自己的情绪反应,避免被情绪化的内容所裹挟。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逻辑分析,识别信息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并鼓励读者在形成判断前,多角度思考,听取不同意见。 建立信息壁垒:保护个人与组织的声誉。 对于组织而言,构建有效的信息壁垒至关重要。本篇将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内部信息发布机制、明确信息出口、加强员工信息素养培训等方式,减少内部信息泄露和误传的风险。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如信息加密、内容溯源等,来保护敏感信息。 第三篇:危机之下的“信息战”——从预防到应对的战略部署 当危机来临,信息往往成为最危险的武器之一。有效的危机应对,离不开周密的“信息战”战略。 风险预警与信息监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危机并非突如其来,往往有其前兆。本篇将强调风险预警的重要性,介绍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舆情监测工具等,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异常信息流。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早期谣言信号,并采取预防性措施,将潜在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危机沟通的原则与策略:在不确定中建立信任。 危机时刻,公众最需要的是真实、及时、透明的信息。本篇将详细阐述危机沟通的核心原则,包括真诚、及时、一致性、同理心等。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危机,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企业危机等,并为每种危机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例如如何安抚公众情绪、如何提供必要指导、如何回应质疑等。 谣言的阻击与辟谣的艺术:快速、精准、有效。 面对已经发生的谣言,有效的阻击与辟谣至关重要。本篇将介绍多种辟谣策略,包括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误解、追溯谣言源头、利用多方力量共同辟谣等。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谣言的传播特点,选择最恰当的辟谣时机和方式,并强调辟谣过程中避免“二次伤害”,即在辟谣过程中不传播或强化谣言本身。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管理:指挥、协调与执行。 在突发事件中,信息管理是整个应急响应的核心。本篇将构建一个信息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决策、发布、反馈等环节。我们将强调指挥、协调与执行的重要性,如何建立高效的跨部门信息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指令的准确传达。 危机后的复盘与反思:从经验中学习,为未来做准备。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本篇将引导读者进行危机后的复盘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评估信息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成效,找出不足之处,并据此优化未来的预案和策略。我们将强调建立常态化的危机应对演练和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组织在信息洪流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信息洪流中的真相守护者:谣言的生成、传播与危机应对》是一本致力于提升公众信息素养,构建社会信息安全屏障的指南。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洞察,辅以大量鲜活的案例,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可操作的知识体系。无论你是信息时代的个体,希望在大浪淘沙中保持清醒;还是身处组织之中,需要应对潜在的信息风险;亦或是肩负公共责任,致力于维护社会信息的健康生态,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启示与坚实的支撑。让我们携手,成为信息洪流中的真相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