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琴的嗚咽》有如一張西班牙語文學地圖,囊括瞭西班牙與拉丁美洲西語國傢一韆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文學創作。這張地圖比例尺之大,足使讀者細察到每一寸土地上流淌的語言、人物、情感、文化、曆史等文學元素。
張偉劼,1982年生於江蘇南通,現任教於南京大學西班牙語係。長期為《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經濟觀察報》《文匯讀書周報》《時代周報》等報刊撰寫書評雜文。在《經濟觀察報》開設專欄“特諾奇蒂特蘭斷想”。主要譯作有:《我相信》《墨西哥的五個太陽》《燃燒的原野》《西班牙不是個神話》《鏡子:照齣你看不見的世界史》等。
張偉劼不追新、不從眾,他在《吉他琴的嗚咽》中以獨特的方式上演瞭一個人的雙簧。如果硬要將他與題名中的吉他聯係在一起,那麼我寜可稱其為二鬍獨奏傢。……他的著眼點在西方,立足點卻在中國:幾乎自始至終都觀照中國人文。這正是他由衷的抒發:他的二鬍之聲,而非西班牙吉他!
——陳眾議
二鬍獨奏:《吉他琴的嗚咽》/陳眾議I
西班牙文學經典係列
一個國傢的悲劇3
西班牙的孤寂時分13
走不齣中世紀23
吉他琴的嗚咽30
大眾凶猛40
“這不是女人,這是一幅畫”48
拉美文學經典係列
沒有韻腳的美洲民族史詩57
性、權力與現代化65
亦幻亦真傢國史73
迷失墨京81
《百年孤獨》:一部革命小說88
人心是一條幽暗的隧道95
詩人與郵遞員103
最後的高喬人110
墨西哥麵具的秘密117
獨裁者的陰影124
玉米民族的神話與現實131
一個瀕死者的夢幻之旅139
星空下,最哀傷的情詩146
馬蒂的“美洲夢”153
南美山林間的堂吉訶德161
濛得維的亞愛情故事169
被馬爾剋斯扒去衣服的玻利瓦爾176
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一直覺得,很多國外的文學作品,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總會隔著一層什麼,難以完全體會其中的精髓。但在這本《吉他琴的嗚咽》中,我卻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親近感。作者似乎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夠將那些抽象的文學理論和復雜的曆史背景,轉化成普通讀者能夠理解和共鳴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文學流派和思想潮的梳理,不是冷冰冰的定義,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作傢故事和作品片段,讓我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西語文學是如何相互影響、又如何發展齣各自獨特的風格的。特彆是書中關於“後殖民文學”的探討,讓我對拉美文學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那些在政治動蕩和曆史創傷中誕生的作品,蘊含著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反思精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文學不僅僅是文字的組閤,更是人性的寫照,是文化的載體,是連接不同心靈的橋梁。
評分“西語文學地圖”這個副標題,實在是太精準瞭!這本書就像是一本精心製作的、充滿驚喜的旅行指南,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西班牙語文學的廣袤疆域。我並非是文學科班齣身,但作者用一種極其平易近人卻又不失深度的筆觸,將復雜的文學脈絡梳理得條理分明,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輕鬆理解。書中關於地域文學的劃分,以及不同地域文學風格的演變,都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西班牙語文學就是西班牙本土的文學,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拉丁美洲文學同樣是西語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它最閃耀的明珠。作者對各個地區代錶作傢及其作品的介紹,我都覺得非常用心,沒有生硬的堆砌,而是將作傢置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去解讀他們的創作動機和作品的影響。特彆是對那些我之前接觸不多但名聲顯赫的作傢,比如博爾赫斯,作者的解讀讓我對他的“無限圖書館”和“迷宮”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錶麵上的概念,而是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辨和藝術張力。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西語文學地圖”聽起來有些宏大,我擔心會讀起來晦澀難懂。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並沒有按部就班地講述文學史,而是以一種更加感性的方式,將西語文學的各個方麵串聯起來。這本書讓我最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不僅介紹瞭那些響當當的大師,還挖掘瞭很多我之前聞所未聞但同樣纔華橫溢的作傢。通過作者的介紹,我仿佛看到瞭他們筆下那個充滿活力、色彩斑斕的世界,感受到瞭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而且,這本書的結構也非常巧妙,不是簡單的分章節介紹,而是通過一些意象化的主題,將不同時期的作品和作傢聯係起來,形成一種流動的美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象徵主義”和“現實主義”等文學流派的解讀,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這些流派的精髓所在。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驚喜,讓我對西語文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對“吉他琴的嗚咽”這個名字有點不解,總覺得有點悲傷,又帶著一絲朦朧的藝術感。然而,當翻開它,我立刻被作者構建的那個充滿西班牙語文學靈魂的世界所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跟隨作者的筆觸,我仿佛能聽到古老村落裏傳來的弗拉門戈吉他的憂傷鏇律,看到熱情似火的安達盧西亞陽光灑在斑駁的牆壁上,感受到拉丁美洲大陸上迴蕩的自由呐喊。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地圖,指引著我在浩瀚的西語文學海洋中航行。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那些文學巨匠的描繪,不是簡單的生平介紹,而是從他們的作品中挖掘齣那些最動人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將他們的靈魂展現在我麵前。像是加西亞·馬爾剋斯筆下的馬孔多,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那個在雨中哭泣的孩子,那個在記憶迷宮中徘徊的戀人。而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在他眼中,也卸下瞭幾分荒誕,多瞭幾分堅韌的理想主義光輝。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曾經讀過的作品,也激發瞭我對更多西語文學的探索欲望。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籍,而是一本飽含情感、充滿詩意的嚮導,帶領我們去感受西語文學的獨特魅力。
評分坦白說,我抱著一種“瞭解一下”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因為我對西班牙語文學的瞭解僅限於幾位耳熟能詳的大師。但是,“吉他琴的嗚咽:西語文學地圖”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我塞滿枯燥的文學史料,而是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文學作品、作傢、以及他們所處的文化背景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幅生動而立體的文學畫捲。作者的文筆極具畫麵感,讀著讀著,我仿佛置身於馬德裏的咖啡館,聽著老人在談論他們的創作;又仿佛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街上,感受著探戈的熱情在空氣中彌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嗚咽”這個意象的運用,它貫穿瞭整本書,既可以理解為吉他發齣的憂傷鏇律,也可以象徵那些在壓抑環境下掙紮的靈魂,以及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遺忘的聲音。這種貫穿始終的藝術手法,讓這本書的情感基調更加鮮明,也更加打動人心。它不僅僅是一本地圖,更是一首關於西語文學的挽歌,是對那些偉大靈魂的深情緻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