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作品是人对自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插花,能够美化生活、修身养性。但繁琐的插花步骤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花艺初心》推崇的是一种优雅却不失简单的插花,无论您是否拥有插花基础,都能做出自己喜欢的插花作品。
海报:
生活,需要鲜花的衬托,才更显精致、优雅。一束漂亮的插花,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表现。《花艺初心》主要介绍了日式插花的基础理论知识,从造型的设计、颜色的搭配等方面详细地讲解了各种不同的日式插花的步骤。只需通过几步简单地排列组合,便能让您手中的鲜花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书中的上百幅插图均为高清彩图,更加方便您的欣赏和学习,让您拥有一份轻松自在的插花体验,感受鲜花融入生活的情趣。
公益社团法人日本花卉设计协会
成立于1967年,是日本全国性组织。日本花卉设计协会在负责插花设计资格登记及认证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由花带来的平和的生活方式,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插花艺术,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
《花艺初心》这本书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书中的讲解步骤简单易懂,每一个步骤还配有图片说明。这些插花作品既显得自然美丽,又提升了鲜花的价值。
——日本读者
享受一年四季插花之美6
春·夏·秋·冬
Let’stry!让我们一起开始插花吧!14
插花造型三角形设计三角形14
圆形设计半球形16
捧花人气最高的捧花圆形捧花18
流线型花束扇形花束20
花束圆形花束圆球形22
平行排列式花束平行花束25
基础知识26
工具和材料/主要工具/主要材料26
花材的挑选方法/花茎的切法/保持鲜花水分的方法27
花卉的定型方法28
金属丝定型/粘贴29
花结的做法30
包装31
插花艺术的基本理论32
插花艺术的分类/花的造型:究竟什么是设计呢?/
比例/平衡/插花形式的表现方法/配色/
作品制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了解植物!33
植物的分类1根据植物形状进行分类33
2根据植物形态给人的印象进行分类35
质感/香味39
随笔通过历史回顾人与花之间的渊源40
造型的基础42
样式42
花束47
源于自然的插花设计52
Let’stry!原野风景53
自然风54
并排与交叉Let’stry!自然并排生长56
Let’stry!大波斯菊的原野58
经常组合在一起、充满创意的花60
令人愉快的搭配60
精致、“迷你版”花束63
Let’stry!花环64
粘贴版插花饰品69
Let’stry!服饰配饰用花70
装饰花70
男士胸花72
各式各样的鲜花装饰品74
成功的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75
色相·明度·彩度75
配色法76
如何搭配同一色系的颜色或近色系中浓淡不同的颜色77
对比色的配色78
多种色彩的组合搭配79
花·枝·叶·果实80
说实话,我买了很多市面上的园艺和花艺入门书籍,它们大多都是“步骤一、步骤二、完成”的流水账模式,缺乏灵魂。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急于让你成为一个“插花高手”,而是首先致力于帮你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色彩心理学”在花艺中的应用,比如为什么在悲伤时人们偏爱冷色调的花束,以及如何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表达“动态”与“静态”的哲学思辨。这种深入骨髓的探讨,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技能指导书”的期待。我记得有一段讲到“容器与花材的平衡”,作者竟然引用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来佐证,这让我对花艺的理解一下子从单纯的“美化环境”提升到了“空间哲学”的层面。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对着窗外的景物进行对照思考,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温和而睿智的导师,引导你学会“看”世界,而不是简单地“做”作品。它的叙事节奏非常沉稳,没有那种催促你赶紧行动的急躁感,反而鼓励你慢下来,去感受每一朵花开放的过程。
评分我是一位动手能力很强的人,通常喜欢那种图文并茂、可以直接套用的手册。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图解部分非常克制,大量的篇幅留给了文字叙述和理论构建。起初我有些不适应,觉得“光看文字怎么学插花?”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理解这种取舍背后的深意。作者似乎认为,技巧是可以模仿的,但“感觉”和“灵感”是无法复制的。他用极其精炼的语言描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花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比如在东方哲学中“留白”的重要性如何体现在花艺构图中,以及如何通过不对称性来营造生命力。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不再纠结于是否把三支玫瑰插得高度一致,而是去思考这三支玫瑰在这个空间中想表达的情绪是什么。对于我这种追求效率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温柔的“降维打击”,它强迫我放慢速度,用更感性的方式去接触创作。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初心”不是学会技巧,而是找到自己与自然对话的独特语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手绘的细致花卉插图,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宁静的、充满花香的世界。我本来对花艺这个领域只是略有耳闻,更倾向于实用主义,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插花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生活美学”的宣言。开篇就用非常文学化的笔触描绘了植物生命的韧性和色彩的魔力,而不是直接跳到教你如何修剪枝叶。我特别喜欢它对“光影与花材的对话”那一章节的描述,作者似乎在用诗歌的语言讲解科学的原理,读起来非常流畅且富有启发性。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术语堆砌,反而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感。我甚至觉得,光是翻阅这本书,我的心情都变得平和了许多,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花园漫步。它成功地将一门技术性的学习,提升到了艺术鉴赏的高度,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页的内容,而不是急于求成地想学会几个“爆款”造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从纸张的质感就能窥见一斑,厚实而略带纹理的纸张,让墨水和色彩的呈现效果都达到了最佳状态,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印刷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人士的私藏笔记被意外公开了”。我特别欣赏它对“材料”的细致剖析,但不是教你买哪种牌子的花泥,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产地土壤对花朵质地和气味的影响,甚至有一小节专门分析了不同季节雨水对切花寿命的微小差异。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让这本书的专业度达到了一个令人敬畏的水平。我读到关于“花材的退场”那一章时,感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很多花艺书只教你如何让花开得灿烂,这本书却用近乎哲学的笔调讨论了如何优雅地面对凋零,如何将枯萎的过程视为另一种形式的自然循环。这种对生命全周期的关注,让我对“美”的理解更加完整和立体了。它提供了一种超越表象的深度,使得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体悟,完全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一次性”读物。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标准的“插花入门十八法”之类的书,所以当我打开它时,最初有些失望——因为它似乎完全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可立即上手的“公式”。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跳跃,它更像是一系列关于“如何感知美”的随笔集合。作者在不同的章节之间穿梭,有时谈论历史上的花卉装饰,有时又突然转向对某一种特定叶材在不同光线下折射角度的描述。这种松散的结构,对于习惯了清晰大纲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点时间去适应,它更考验读者的主动联想能力。但一旦你进入了作者设定的“思维频道”,你会发现它像一个巨大的思维导图,将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比如音乐、建筑、诗歌)都巧妙地串联到了对花艺的理解上。它不是给你鱼,也不是教你钓鱼的方法,它似乎是在教你如何设计整个渔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花艺世界观”,让你在拿起剪刀之前,已经完成了内心最深层次的准备工作。
评分很不错Emmy莫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很不错Emmy莫
评分shangpinghenghaoshi
评分很好~~很满意~~~
评分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
评分shangpinghenghaoshi
评分速度快这是本好书快递员服务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