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社会学学者、政治学学者等
? 经典著作 quan威全译
? 深入浅出,深刻解读日本历史与文化
? 常读常新,至今行销三十余万册
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义理*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附录一: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
附录二: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索引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本书自1946 年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并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zui为。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译者简介:
吕万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天津市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研究人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咨询委员(1989年)等。出版作品有《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明治维新与中国》一书(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等。
《菊与刀(全译本)》这本书,我并不是一次性读完的,而是将其当作一本“常备书”,时常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对日本国民性的剖析,并没有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对比所吸引,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于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启示。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关怀,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论述变得生动而引人入胜。每一次重读,我都会发现之前忽略的细节,或者对某个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层次感和深度,它并非一篇简单的文化介绍,而是一个关于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探讨。它让我明白,理解一个民族,需要放下固有的偏见,用一种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探索。
评分当我拿起《菊与刀(全译本)》时,我并没有期待它会是一本“教你如何了解日本”的速成指南。我更将其视为一次深入文化剖析的旅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将日本文化标签化,而是试图去理解其内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作者并非全盘赞美或批评,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的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去解释。我反复咀嚼书中关于“恩”的观念,这个概念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这让我对“报恩”这一看似简单的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书中对“武士道”精神的解读,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简化或妖魔化的历史叙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解构和重构,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也拓宽了我理解世界的视野。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扔的书,而是会时不时地在你脑海中浮现,引发新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译本质量令人惊喜,文字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生涩感,仿佛原作者的声音就在耳边。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又不像某些枯燥的学术著作那样令人望而却步。鲁思·本尼迪克特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将日本文化中一些看似对立的特质——例如,对荣誉的极端重视与对等级制度的服从,对个人情感的压抑与突然爆发的冲动——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区分所吸引。这种理论上的区分,不仅是对日本国民性的一个深刻洞察,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自身文化中关于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从结果来评判事物,而这本书则引导我们去探究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和文化逻辑。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一位智慧的智者交流,她用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
评分拿到这本《菊与刀(全译本)》已有一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翻阅,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书的装帧简洁大方,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一贯的品质感扑面而来。我之前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流行文化,比如动漫、日剧,或者一些新闻事件。总觉得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度,既有精致细腻的一面,又有某种令人费解的决绝。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试图为我打开那扇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门。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作为一个西方学者,能够深入到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文化肌理之中,并试图以一种相对客观、冷静的视角进行剖析,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尤其好奇她是如何在战争期间,身处异国,却能构建出这样一套关于日本国民性的分析框架的。读的过程,有时会觉得豁然开朗,理解了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现象,有时又会陷入沉思,反思自身文化中的某些特质。这本书的价值,或许不仅在于它对日本文化的解读,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认识“他者”的思维方式,一种超越刻板印象、深入文化根源的探索。
评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菊与刀(全译本)》,从纸张的触感、印刷的清晰度,到整体的装帧设计,都体现出了一贯的匠心。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在内容方面,我尤其赞赏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分析日本文化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进入”的姿态。她没有站在高高在上的立场进行俯视,而是努力去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逻辑。书中关于“义理”和“人情”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日本社会中所产生的微妙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却实实在在地塑造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身处的环境,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决策和情感是如何被塑造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认识“他者”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它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文化,审视我们自己的“菊”与“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