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继华,关文灵,李世峰 编
图书标签:
  • 云南植物
  • 木本观赏植物
  • 园林植物
  • 植物资源
  • 植物学
  • 云南
  • 观赏园艺
  • 植物志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590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252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西南地区古树资源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8
字数:3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分为第一册和第二册,共收录云南木本观赏树种资源95科231属371种,彩色图片1000余幅。第二册包括灌木和藤木观赏树种,详细介绍了灌木和藤木观赏树种资源,具体内容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境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同时匹配以精美的彩色照片。为便于检索和使用,附录编写了《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所写树种的拉丁学名与中文名对照索引。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读者对象为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园林管理工作者、苗木生产经营者、园艺工作者及植物爱好者等;也可作为风景园林、园林等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园林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园林植物资源学”的配套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各论(灌木)
云南含笑
紫玉兰
蜡 梅
红叶木姜子
南天竹
JII滇小檗
刺红珠
粉口十小檗
金花小檗
马桑
槛木
滇蜡瓣花
对叶榕
长叶苎麻
水 麻
云南杨梅
滇 榛
黄牡丹
怒江山茶
西南金丝梅
木槿
水柏枝
野香橼花
大白花杜鹃
富源杜鹃
腋花杜鹃
红棕杜鹃
黄杯杜鹃
亮毛杜鹃
泡泡叶杜鹃
绵毛房杜鹃
羊踯躅
映山红
云南杜鹃
云上杜鹃
密枝杜鹃
棕背杜鹃
爆杖花
碎米花
吊钟花
地檀香
珍珠花
美丽马醉木
苍山越桔
乌鸦果
云南越桔
白檀
朱砂根
铁仔
西南绣球
高山醋栗
昆明山梅花
云南山梅花
紫萼山梅花
紫花溲疏
中甸刺玫
峨眉蔷薇
缫丝花
大叶蔷薇
黄叶蔗
粉花绣线菊
滇中绣线菊
毛枝绣线菊
细枝绣线菊
中旬山楂
红毛花楸
西南花楸
川滇花楸
皱皮木瓜
棣 棠
平枝枸子
西南枸子
粉叶枸子
小叶枸子
厚叶枸子
火 棘
窄叶火棘
白牛筋
红果树
青刺果
华西小石积
紫荆
白刺花
黄花木
云南锦鸡儿
马 棘
饿蚂蝗
长波叶山蚂蝗
圆锥山蚂蝗
小雀花
截叶铁扫帚
牛奶子
宜昌胡颓子
虾子花
澜沧荛花
陕甘瑞香
橙花瑞香
雪花构
尖子木
假朝天罐
蚂蚁花
展毛野牡丹
……

各论(藤木)
参考文献
植物拉丁学名索引
植物中文名索引

前言/序言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 内容简介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深入聚焦于云南丰富多样的木本观赏植物,旨在系统梳理、科学评估并有效推广这一宝贵资源。本书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二卷,将重点阐述在第一卷的基础上,对云南地区木本观赏植物的进一步挖掘、分类、评价及其在园林绿化、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一、云南木本观赏植物的多样性概览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其中,木本观赏植物更是占据了重要地位。本书第二册将继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云南境内不同生境下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系统性的展示。我们将细致描绘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其树型、枝干、叶片、花朵、果实乃至整体的生态习性。从巍峨挺拔的乔木到婀娜多姿的灌木,从绚丽夺目的花卉到四季常青的绿叶,本书力求以最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呈现云南木本观赏植物的壮丽画卷。 本卷在保持广度的同时,将更侧重于对特定类群的深入探讨。例如,我们可能会聚焦于那些观赏价值极高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珍稀濒危木本观赏植物,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以及野外保护现状的分析,为它们的抢救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书还将关注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木本观赏植物,挖掘其在民族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中的地位,并探讨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和文化产业发展中。 二、分类与鉴定:科学的基石 植物的科学分类是深入研究其资源的基础。《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将继续遵循国际通用的植物分类系统,对所收录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严谨的科、属、种的划分。每一类群的介绍都将包含其在云南的分布范围、生境特点、主要形态特征、易混淆种的区分方法等关键信息。 本书将特别强调植物形态学在鉴定中的作用,详细描述植物的叶序、叶形、花序、花被、雄蕊、雌蕊、果实等关键鉴定特征,并辅以高清的实物照片和专业的手绘图,帮助读者准确地识别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关键的属或种,还将提供详细的检索表,方便科研人员、园林工作者和植物爱好者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在分类学研究方面,本书也将引入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对一些分类上存在争议的类群进行重新审视,为云南木本观赏植物的分类体系提供更科学、更精确的依据。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植物学的理论研究,更能为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三、观赏价值的评价与等级划分 观赏价值是评估植物资源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将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观赏价值评价体系。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对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量化评估,主要包括: 1. 形态美学: 评价植物的树型、姿态、枝叶的疏密与质感,以及整体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一些具有独特树冠形态的乔木,或者枝条舒展、形体优美的灌木,将被赋予较高的形态美学评分。 2. 花卉观赏: 重点评估花朵的大小、颜色、形状、花期长短、花量以及香味等。例如,那些花色鲜艳、花型奇特、花期绵长、香气浓郁的植物,将是评价的重点。 3. 果实观赏: 评估果实的色彩、形状、大小、光泽以及留存时间。一些颜色鲜艳、造型别致、可观赏期长的果实,如红色的浆果、紫色的球形果等,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4. 叶色与叶形: 评价叶片的颜色变化(如春红、秋色)、叶形的美观度以及叶片的质感。一些具有变色叶、彩色叶或奇特叶形的植物,也将被纳入评价范围。 5. 整体季节性观赏: 综合评价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不同时期的观赏效果,包括早春的嫩芽、夏季的绿荫、秋季的红叶、冬季的枯枝造型等,突出其全年的观赏潜力。 基于以上评价维度,本书将对收录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的等级划分,例如分为“极高”、“较高”、“中等”等几个级别,并对每个级别的代表性植物进行详细介绍。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引导园林设计者、育种家和生产者,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择和推广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 四、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 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将对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方式、对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需求进行详尽的描述。 特别是,我们将着重分析这些木本观赏植物在云南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了解它们的耐旱、耐涝、耐寒、耐贫瘠等特性,以及它们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对于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优化栽培管理、提高成活率和观赏效果至关重要。 本书还将探讨不同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繁殖和传播机制。这些信息对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以及进行人工繁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园林应用与开发潜力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不仅是一部植物资源图谱,更是指导园林绿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实用指南。本书将详细探讨云南木本观赏植物在各类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潜力,包括: 1. 乔木的应用: 介绍具有优美树形、丰富花果或浓郁绿荫的乔木,可用于行道树、庭荫树、小区绿化、公园景观营造等。例如,推荐适宜作为隔离带、背景树或点景树的各类乔木。 2. 灌木的应用: 重点展示观花、观叶、观果或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灌木,可用于花境、绿篱、地被、盆栽观赏以及生态修复等。例如,介绍适合构成春季花墙、夏季浓荫、秋季彩叶或冬季点缀的灌木。 3. 藤本植物的应用: 关注具有攀援特性、花叶俱美的藤本植物,可用于构建垂直绿化空间、装饰廊架、墙壁等,极大地丰富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特色植物的应用: 针对一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或文化内涵的植物,探讨其在主题公园、民族风情园、乡村旅游景点等地的应用,提升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此外,本书还将分析云南木本观赏植物在苗木繁育、盆景艺术、鲜切花生产、香料提取、药用价值开发等方面的经济潜力。通过梳理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发展方向和投资建议。 六、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将专门辟章节,强调对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本书将分析当前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如生境破坏、过度采集、外来物种入侵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迁地保护、加强人工繁育、进行野外种群监测等。 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本书将倡导科学的开发模式,鼓励发展集约化、生态化的苗木生产,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将呼吁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普及植物知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中来。 结论 《云南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第二册)》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专著。本书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例和详实的资料,为科研人员、园林工程师、苗木生产者、植物爱好者以及所有关心云南植物资源的人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能够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木本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全书的印刷质量和纸张选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如今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本如此注重实体质感的书籍,实在难得。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即便是那些深绿色的叶片和深红色的花朵,在阳光下阅读也毫无压力,色彩饱满而不失真。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既有传统学术著作的端庄,又不失现代设计的简洁。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每次翻动都能感受到纸张与油墨带来的踏实感,这使得阅读体验从内容本身延伸到了触觉和视觉的综合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严谨、学术性强,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专业和可靠。内容组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植物的科属分类到具体的形态特征描述,都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虽然有些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略显晦涩,但对于有一定植物学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作者在描述植物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以及园艺应用潜力时,都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功底。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不同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梳理,这对于深入理解植物演化过程非常有帮助。可以感受到作者多年研究的积累和沉淀,文字虽简练,但信息量巨大,值得反复推敲。

评分

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对于园林应用方面的介绍,这对我正在进行的庭院设计项目很有启发。作者不仅仅罗列了植物的学名和特征,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很多关于这些植物在实际园林造景中的搭配建议和养护要点。比如,哪些植物适合做背景,哪些适合做焦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观赏效果。这些实用的信息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将云南特色植物引入到非原生环境的实践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干货”。遗憾的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略显单薄,如果能加入更详尽的防治指南,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会更上一层楼。

评分

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对于云南丰富物种多样性的震撼认识。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西南植物王国的神秘之门。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许多我从未听闻过的奇特物种,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生存智慧和迷人的外表。这种对地方性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地域情怀和科学责任感。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种抢救性的保护行为,让这些珍贵的植物信息得以长久流传。它激发了我更多去实地考察和了解这些植物生存环境的兴趣,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野外探索的完美桥梁。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真是太棒了,尤其是那些细节丰富的彩绘,简直就是艺术品。我拿到书后,首先被那些精美的植物形态图深深吸引住了。作者在描绘每一种植物时,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无论是叶脉的走向、花瓣的纹理,还是果实的质地,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光是欣赏这些图画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它让我对云南地区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木本观赏植物有了直观的认识,那些在野外可能匆匆一瞥的美丽,都被定格在了纸上,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编排的植物画册,让人爱不释手,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