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籃球
作 者:陳國瑞
I S B N :9787533531041
齣 版 社:福建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8年2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08年2月1日第1次
字 數:128000字
頁 數:168頁
開 本:大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剋
原 價: 23元
目錄
一、籃球運動基本常識
(一)比賽場地與籃球
1.標準比賽場地與籃球架
2.籃球
(二)籃球術語與符號
1.FIBA常用術語
2.NBA常用術語
3.符號與圖示
(三)球員位置與裝備
1.球員位置與任務
2.球員裝備
(四)賽前熱身
1.熟悉球性練習
2.籃球操
3.賽前練習
4.籃球遊戲
(五)賽後調整與恢復
1.整理與放鬆
2.伸展練習
3.疲勞與恢復
二、籃球基本技術與訓練
(一)移動技術與訓練
1.站立姿勢
2.起動
3.變速跑
4.變嚮跑
5.側身跑
6.起跳
7急停
8.轉身
9.跨步
10滑步
11移動技術的訓練
(二)運球技術與訓練
1.原地高運球
2.原地低運球
3.急停急起運球
4.體前變嚮換手運球
5.體前變嚮不換手運球
6.後轉身變嚮換手運球
7.背後變嚮換手運球
8.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
9.原地同側步持球突破
10.跳步急停持球突破
11.運球技術的訓練
12.持球突破技術的訓練
(三)傳接球技術與訓練
1雙手胸前傳球
……
(四)投籃技術與訓練
(五)個人防守技術與訓練
(六)搶籃闆球技術與訓練
三、籃球實用戰術與訓練
(一)進攻戰術配閤與訓練
(二)防守戰術配閤與訓練
四、籃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
(一)籃球競賽工作
(二)競賽規則與裁判法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一、籃球運動基本常識
籃球運動簡單易學,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參加者不受年齡,性彆的限製,既能增強體質,又能豐富業餘文化生活。通過激烈對抗的籃球比賽,不但可以進行球技切磋交流,而且還能增進友誼。因此,籃球運動深受大眾喜愛,廣泛普及。但大部分籃球愛好者對籃球的基本常識還不夠瞭解,這不但會影響對球技的掌握速度與改進,而且容易在運動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本章主要介紹比賽場地與籃球、籃球術語與符號、球員位置與裝備、賽前熱身、賽後調整與恢復等知識。
(一)比賽場地與籃球
1 標準比賽場地與籃球架
(1)標準的籃球場地:比賽場地應是一塊有定硬度、無障礙物的平坦地麵,長28米、寬15米(從界綫內沿丈量)。籃球聯閤會為舉辦比賽,有權批準小尺寸為長26米、寬14米的比賽場地。中圈應標在比賽場地的,半徑為l 80米(從圓周的外沿丈量)。如果中圈裏麵著色,它必須與限製區內的顔色相同。罰球綫應畫成與每條端綫平行,從端綫內沿到它的外沿應為5.80米,其長度為300米。三分綫應從端綫引齣兩條垂直於端綫的平等綫,外沿分彆距球籃的中心垂直綫與地麵的交點6.25米。該交點距端綫內沿中點的距離為1.575米。球隊席區域應標在記錄颱和球隊席同側的場外。每個區域由一條從端綫嚮外延伸至少長2米的綫和另一條離中綫5米且與邊綫成直角並至少長2米的綫所限定。
……
內容
藍球比賽對抗激烈、復雜多變、技巧性高,極富趣味性,吸引瞭成韆上萬的愛好者,已成為當今世界體壇重要的競賽項目之一。它不僅是一項集競技與趣味於一體的綜閤性運動項目,更是一種社會文化形態(稱之為體育文化或籃球文化),有強體、增智和教育的作用。同時,籃球運動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展現瞭人體和心靈的優美。為瞭不斷提高籃球運動水平,培養籃球後備人纔,滿足廣大愛好者和初學者,尤其是青少年的需求,本書在吸取國內外先進的訓練方法,總結一些教練寶貴經驗的基礎上,結閤自己多年教學與訓練經驗編寫而成。
全書以圖解技術動作為主,加以文字說明,並附贈VCD教學光盤,直觀地介紹瞭籃球的技術、戰術與練習方法,使讀者容易理解,便於掌握。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介紹瞭籃球運動基本常識、籃球基本技術與訓練、籃球實用戰術與訓練、藍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可供讀者看著學,跟著練,從小學生到大學生 從初學者到已掌握幾手絕招的籃球愛好者,都可以從中尋覓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這本書給我的最強烈感受是“厚重”——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厚度,更是知識體係的壓迫感。它似乎想把所有跟籃球相關的一切都塞進去,從最原始的規則起源,到復雜的心理素質訓練,都有涉及。然而,在內容組織上,這種“大而全”反而成瞭缺點。章節之間的邏輯跳躍性較大,前一頁還在深入剖析“區域聯防的弱點”,下一頁畫風突變就變成瞭“運動損傷的預防與急救”。這種跨度讓我感覺閱讀體驗非常不連貫,很難保持專注力。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這本書在描述一些關鍵技術動作時,似乎默認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基礎和身體控製能力。例如,在講解“急停跳投”時,它直接進入瞭“重心轉移與蹬地發力”的細節分析,但完全跳過瞭對“正確持球姿勢”和“跑動中接球”的係統性指導。這就像是直接教人開F1賽車,卻忽略瞭如何踩離閤器。對於我們這些還在學習“如何不被球拍到頭”的水平來看,這本書的起點設置得太高瞭。我需要的是那種從“站立姿勢”開始,一步步修正手型、肘部角度的詳盡剖析,最好能配上那種慢動作捕捉的特寫照片,清晰地展示肌肉群的發力軌跡。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但它更像是一本給教練員閱讀的參考書,而不是給運動員量身定製的訓練手冊。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本來就比較高,畢竟書名裏提到瞭“技術、戰術與練習方法教程”,我尋思著至少能看到一些係統化的訓練計劃。結果是,練習方法部分顯得有些零散和碎片化。它羅列瞭大量的基本功訓練,比如“原地運球的三十種變化”,“罰球綫的跟進腳步調整”等等,這些項目本身都是有價值的,但問題齣在“如何組織訓練”上。書裏把這些零散的訓練點一股腦地堆砌在一起,沒有提供一個清晰的、可操作的周訓練計劃模闆,比如“初級階段如何分配時間在力量、速度和技術練習上”,或者“如何針對性地改善我的後仰跳投”。對於我這種時間有限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直接套用到我每周三次訓練中的日程錶,而不是一堆單獨的“菜譜”。此外,戰術部分也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圖示非常少,大部分都是用文字描述跑位和掩護的邏輯。比如講解“擋拆後外彈的後撤步配閤”,光靠文字描述,我得在腦子裏構建一個三維模型的空間想象能力,纔能勉強理解那個跑位意圖。我更傾嚮於那種直接畫齣球場網格,用箭頭和數字清晰標注每個球員移動軌跡的圖例。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更偏嚮於“知識的窮盡”,而不是“技能的習得”。它給瞭你工具箱裏所有的工具,但沒告訴你如何一步步造齣一張桌子。如果能加入一些訓練日誌的模闆,或者根據不同位置(控衛、中鋒)定製的進階路綫圖,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會大大提升。
評分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想弄明白裁判判罰的那些“灰色地帶”,畢竟在業餘比賽中,很多爭執都源於對規則理解的偏差。關於“阻擋”和“帶球撞人”的區分,這本書確實花瞭不少篇幅去解讀FIBA和NBA規則的不同細微之處,這一點我給好評,它提供瞭很多官方判例分析,很具有參考價值。然而,在裁判技法部分,內容明顯不足。裁判工作不僅僅是規則的文字背誦,它更是一門關於“站位、視角和預判”的藝術。這本書提到瞭“裁判的移動路綫”,但更多的是理論上的闡述,比如“保持在防守端的二次綫附近”,卻缺乏對不同進攻戰術下,裁判應該如何調整自身站位的實戰指導。我本來很期待看到一些“黃金站位圖”,比如當打擋拆發生在三分綫外時,主裁和副裁分彆應該卡在哪個點上,纔能獲得最佳的判罰視野。這本書裏幾乎沒有這類直觀的圖形輔助。它似乎更側重於“規則條文的解釋”,而不是“臨場執法的技巧訓練”。對於希望成為裁判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理論知識是基礎,但遠遠不夠轉化為實戰的能力。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如何處理“高壓判罰”時的心理建設,以及如何通過肢體語言與球員和教練有效溝通的技巧,這些在實戰中比規則條文本身更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整體呈現方式,讓我感覺它更像是某個體育院校的內部資料匯編,而不是麵嚮大眾市場的商業齣版物。紙張的厚度和光澤度尚可,但封麵那種硬邦邦的質感,加上字體和插圖的風格,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九十年代教科書”的味道。我特意去看瞭一下附帶的那張VCD光盤(雖然現在很少用到光盤瞭),光盤的內容與書本內容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和呼應,但VCD的製作水平堪憂,畫質模糊,動作捕捉的流暢性很差,很多關鍵技術動作的慢放鏡頭根本看不清細節,球員的著裝和場地也顯得非常老舊,這大大削弱瞭其作為“教學光盤”的說服力。比如,當書中用文字描述“後撤步的突然爆發力”時,我本指望光盤能提供清晰的慢動作演示來佐證,結果光盤裏的演示動作顯得非常僵硬,球員的肌肉發力和節奏感完全沒有體現齣來。這使得光盤的輔助教學作用大打摺扣,反而成瞭雞肋。一個現代化的籃球教程,應該充分利用視頻的優勢,提供多角度、慢速、高清晰度的動作分解,最好還能有教練員的實時語音指導。這本書的配套光盤,非但沒有提升整體體驗,反而拉低瞭整套産品的檔次。我更希望是網絡視頻鏈接或者二維碼,可以直接導嚮高清的教學資源,而不是這種物理媒介的附件。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真的有點手足無措,封麵設計得中規中矩,坦白說,第一印象並不算驚艷。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種能讓人眼前一亮,充滿現代設計感的排版,畢竟籃球運動本身就充滿瞭速度與激情。然而,這本書的內頁印刷質量雖然閤格,但那種略顯陳舊的字體和布局,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本上世紀末的教材。我翻開目錄,發現它似乎試圖涵蓋籃球的方方麵麵,從基礎的運球、投籃,到復雜的陣地進攻和區域防守。理論部分寫得倒是詳實,引經據典,對於籃球規則的解釋也相當細緻,特彆是關於走步和二次運球的界定,引用瞭大量的官方條文。但問題在於,這些文字描述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顯得過於枯燥和抽象。比如講到“手腕柔韌性對拋投的影響”時,作者用瞭一大段文字來分析力矩的傳遞,我讀完後腦子裏還是浮現不齣那個畫麵,更彆提如何去模仿瞭。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清晰的步驟分解圖,或者至少是一些生動的比喻來輔助理解。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博學的教授在課堂上做的詳盡講座,知識點非常全麵,但缺乏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的橋梁。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想深入研究理論體係的球迷來說,或許能從中挖掘齣不少有價值的觀點,但對於渴望快速上手、提高球技的“球場小白”來說,可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纔能啃下來這些文字磚塊。整體感覺,它更偏嚮於一本學術性的參考書,而不是一本實用的“教練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