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百年圍棋經典名局 作 者:馬諍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7年4第1版 印刷時間:2008年5第1次 I S B N:9787500930754 字 數:300000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410g 定 價:26.00元 目錄 1.局終一大笑驚起山雲飛 (黑)田村保壽(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榮 2.局盡天將曉殘星數點明 (黑)瀨越憲作五段 (白)小岸壯二四段(先相先) 3.仙界一日內人間韆歲窮 ——世紀第壹名局 (黑)吳清源五段(先二先·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讀賣新聞》主辦“名人勝負棋譜” 4.棋罷不知人世換 ——名人引退棋 (黑)木榖實七段(讓先) (白)本因坊秀哉名人 《東京日日新聞》主辦“名人引退棋” 5.數奇藏日月機發動乾坤 (’黑)久保鬆勝喜代六段(先·貼3目半) (白)吳清源六段(互先) 《東京日日新聞》主辦“六段優勝對局” 6.絕藝如君天下少 (黑)吳清源七段(先) (白)木榖實七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6局 7.玉子紋楸一路饒 (黑)雁金準一八段(先) (白)吳清源七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5局 8.五百年來棋一局 (黑)岩本薰七段(先·貼4目半) (白)橋本宇太郎本因坊(互先) 日本第3期本因坊戰決賽第2局 9.從教柯爛盡一局與誰同 (黑)吳清源八段(先) (白)橋本宇太郎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3局 10.心似蛛絲遊碧落 (黑)吳清源八段(先) (白)本因坊薰和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6局 11.黑白誰能用入玄 (黑)藤澤庫之助九段(先) (白)吳清源九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7局 12.對麵不相見用心如用兵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阪田榮男八段(先相先) 《讀賣新聞》主辦“升降十番棋”第8局 13.如何一局成韆載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本因坊秀格八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第1期“日本強決定戰” 14.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黑)吳清源九段(先) (白)阪田榮男九段(互先) 《讀賣新聞》主辦第3期“日本強決定戰” 15.未去交戰意難忘勝負心 (黑)藤澤秀行八段(先·貼5目半) (白)阪田榮男九段(互先) 日本第1期“名人戰”大循環賽第8局 16.勝負心中料已明 (黑)林海峰八段(先·貼5目) (白)阪田榮男名人(互先) 日本第4期“名人戰”七番勝負第6局 17.中間有餘地何必戀邊旁 (黑)武宮正樹九段(先·貼5目半) (白)大竹英雄十段(互先) 日本第29期“王座戰” 18.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 (黑)藤澤秀行九段(先·貼5目半) (白)趙治勛九段(互先) 日本第7期“棋聖戰”決賽第7局 19.人生好似一枰棋 (黑)聶衛平九段(先·貼5目半) (白)藤澤秀行九段(互先) 第1屆中日圍棋擂颱賽決賽 20.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小林光一九段(互先) 日本第10期“棋聖戰”決賽第1局 21.虞姬歌舞悲垓下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加藤正夫九段(互先) 日本第35期“王座戰”決賽第4局 22.寜愁斧柯爛不願燈花偏 (黑)曹薰鉉九段(先·貼8點) (白)聶衛平九段(互先) 第1屆“應氏杯”決賽第5局 23.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 (黑)林海峰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五段(互先) 第3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5局 24.莫將鼎足笑英雄 (黑)曹薰鉉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五段(互先) 韓國第4期“棋聖戰”決賽第7局 25.儒雅風流勝算全 (黑)小林光一名人(先·貼5目半) (白)馬曉春名人(互先) 第5期中日名人戰第3局 26.一局殘棋見六朝 (黑)趙治勛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九段(互先) 第4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3局 27.若算機籌處滄滄海未深 (黑)劉昌赫六段(先·貼5目半) (白)曹薰鉉九段(互先) 第6屆“富士通”杯決賽 28.玄黃得失有誰憑 (黑)馬曉春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七段(互先) 第7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3局 29.試坐觀勝敗黑白何分明 (黑)劉昌赫九段(先·貼5目半) (白)李昌鎬九段(互先) 第9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第4局 30.莫將絕藝嚮人謗 (黑)李昌鎬九段(先·貼6目半) (白)李世石三段(互先) 第7屆“LG杯”決賽第4局 內容介紹 《百年圍棋經典名局》講述瞭20世紀是圍棋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主要依賴兩位天纔人物的誕生,世紀初是吳清源,世紀末是李昌鎬。 對於許多圍棋愛好者來說,觀摩和研究一些圍棋高手及圍棋名傢的經典布局與常用對局招法,可以提高自己的棋藝。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典雅,那種古樸的墨香撲麵而來,讓人一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仿佛握住瞭曆史的重量。我一直對圍棋的“道”非常著迷,不僅僅是那些復雜的計算和布局,更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無聲的智慧交鋒。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些清晰的棋譜圖吸引住瞭,排版一點都不擁擠,留白恰到好處,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棋子的每一步變化。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一些經典對局的背景介紹,簡直是如臨其境。比如講述某位大師在特殊曆史背景下下的那盤棋,那種心境、那種壓力,作者都通過細膩的文字描繪瞭齣來,讓我不僅僅是在看棋譜,更像是在閱讀一部精彩的對弈史詩。我尤其喜歡它對於“手筋”的解析,不是簡單地指齣“此處是妙手”,而是深入剖析瞭為什麼這個點位是全局最優解,甚至引申齣與圍棋哲學思想的關聯。這本書完全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材堆砌,它更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棋手,在你身旁,循循善誘,將畢生的經驗傾囊相授。它成功地架起瞭理論與實戰之間的橋梁,讓我覺得自己離真正理解圍棋的精髓又近瞭一步。那種閱讀的沉浸感,是很多現代快餐式教程無法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名想從零開始自學圍棋的成年人,我最怕的就是那種上來就用專業術語把你轟炸得暈頭轉嚮的書。我之前買過幾本,看兩頁就得查十個字典,很快就放棄瞭。慶幸的是,這本棋譜在“入門自學”這方麵做得極其人性化。它的開篇部分,對於圍棋的基本規則、術語解釋得極其詳盡,甚至連“氣”、“打吃”、“提子”這些最基礎的概念,都配有清晰的圖示,完全沒有新手可能産生的歧義。更妙的是,它選擇的“入門”對局,難度遞增非常自然。它從最簡單的角、邊地爭奪開始,逐步引入“官子”的概念,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從接觸到理解的飛躍。我感覺作者非常理解自學者的心理,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感到挫敗,什麼時候需要一個“小小的勝利”來激勵自己。很多地方的講解,口吻非常親切,就像一位耐心的大師在旁邊陪著你,一步步解開疑惑,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論灌輸。這讓我第一次覺得,圍棋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高深學問”,而是可以靠努力掌握的藝術。
評分從收藏和鑒賞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質量都達到瞭收藏級彆。我是一個對曆史和文化有較高要求的讀者,圍棋對我來說,承載瞭太多東方的哲學意味。這本書的內容選材非常考究,收錄的很多對局,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巔峰,更是曆史上某些特定時期的文化側寫。比如,書中對那些影響瞭後世幾十年的“定式突破”的介紹,都配上瞭詳細的時代背景解讀,讓你明白,為什麼那位棋手會在那個時刻下齣那一步石破天驚的棋。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趣味性。紙張的質感很棒,印刷清晰,即便是復雜的死活題,棋子和綫條的黑白對比度也處理得非常到位,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總而言之,這不是一本可以“翻完就放”的書,它更像是一部需要常備在手邊,隨時翻閱,品味其中深意的“圍棋寶典”。它不僅提升瞭我的棋藝,更豐富瞭我對圍棋文化的認知。
評分我對這類棋牌學習教材的期待通常是實用性,我希望買到的書能直接轉化為我對局時的戰鬥力。這本《百年圍棋經典名局》在“棋譜”層麵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羅列瞭曆史上的著名對局,更重要的是,它係統地梳理瞭圍棋思想的演變。比如,從早年注重“厚勢”的棋風,到後來強調“速度與效率”的現代下法,書中通過對比不同時代大師的下法,讓讀者能清晰地看到“什麼纔是最好的下法”,以及“為什麼會變遷”。我反復研究瞭書中關於“大局觀”的章節,作者通過對數盤名局的復盤,總結齣瞭如何在混亂的局麵中抓住“關鍵點”的有效方法論。這種方法論的提煉,是那些隻做局部精講的書籍所不具備的。讀完之後,我在和棋友對弈時,明顯感覺到自己不再是“見招拆招”,而是能夠提前預判三到五步的全局走嚮,這種提升是質的飛躍,直接體現在瞭我的勝率上。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係統地提升自己的中盤戰鬥能力,市麵上很多棋譜不是過於偏重布局就是隻顧著炫技那些後期復雜的目數計算,真正能幫我厘清混亂戰局的書籍鳳毛麟角。然而,這本《百年圍棋經典名局》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挑選的對局極具代錶性,涵蓋瞭不同流派、不同時代的精髓。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它對“形勢判斷”的側重。書中不是直接告訴讀者“白棋贏瞭”,而是詳細分析瞭在某個關鍵的轉換點後,雙方的優劣勢是如何悄然轉移的。例如,有一局中盤的劫爭處理,作者用瞭近半頁的篇幅來論述,如何通過棄子取勢,將一個看似被動的局麵重新扳迴均勢,其中的思考深度令人拍案叫絕。它強迫你去思考“如果我是執黑一方,我該如何應對”,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既定的走法。這種主動思考的訓練,比死記硬背定式要有效率得多。而且,書中對一些關鍵手筋的注釋非常精準,往往一個短短的批注就能點破睏擾我很久的局部死活難題。對於有一定基礎,想要衝刺段位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