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雅文化經典(長物誌+園治+隨園食單+茶經+林泉高緻+瓶花譜 )全6冊 食

中華雅文化經典(長物誌+園治+隨園食單+茶經+林泉高緻+瓶花譜 )全6冊 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 文震亨 著,李霞,王剛 譯
圖書標籤:
  • 傳統文化
  • 生活美學
  • 飲食文化
  • 園林藝術
  • 茶文化
  • 文房四藝
  • 古典文學
  • 養生
  • 中國古典
  • 雅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蔚藍書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80898
商品編碼:1195800774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中華雅文化經典:茶經+瓶花譜 瓶史+長物誌+園冶+隨園食單+林泉高緻(共6冊)定價289.8元

茶經

曆代製茶、飲茶、茶道演變的百科全書。茶學專著。經典譯注,名傢詳解,全彩裝幀,數百幅精美插圖,完美展現茶文化經典。品賞古代中國人清雅寂靜的生活藝術。重塑生活格調的文化藏書。;

作者:唐)陸羽;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5月;

定價?45.80

內容推薦

; ; ; ;陸羽二十一歲時,踏上瞭遊曆考察之路。他一路風塵,經義陽、襄陽,過南漳,潛心尋覓茶事、茶情。

; ; ; ;經過十餘年實地考察,踏遍三十幾個州,搜集上韆條茶聞軼事,曆經五年研究著述,又經五年增補修訂,終成上*部茶學專著《茶經》。

《茶經》共十節,綜閤論述瞭茶的起源、茶的用具、茶的采製、茶器、茶俗、茶事,以及飲茶技藝、茶道等內容,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自此,飲茶品茗成為中國人“意在物外”的生活藝術。

《茶經》堪稱曆代製茶、飲茶、茶道演變的百科全書,既可作為烹茶、飲茶,賞鑒茶具的技藝之書,也是修身養性、品賞茶美感之道的經典。

瓶花譜 瓶史

 明代樸素清雅的四時瓶插聖經。經典譯注,名傢詳解,全彩裝幀,精本。品瓶評花 、摺枝插貯 、滋養護瓶、花忌事宜、花目品、選器擇水等,完美呈現文人雅士的幽棲逸事。重塑生活格調的文化藏書。;

作者:〔明〕張謙德〔明〕袁宏道;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5月;

定價?42.80

內容推薦

 江南園林中,追求清雅生活的文人雅士,常於廳堂、書齋插一瓶花,以求野趣詩意。《瓶花譜》與《瓶史》既是對明代之前插花藝術的總結,更是中國式文人插花的正宗。

《瓶花譜》為明代張謙德所作,是明代實枝插花的經典著作。全書分品瓶、品花、摺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八個方麵,詳盡闡述自由式插花自然性靈、崇尚天然的韻味,以及追求原生天成之趣。

《瓶史》為明代袁宏道所作,是我國瓶花史上的奇葩之書。全書共十二篇,從鑒賞角度論述瞭花器選擇、花材選用以及花藝插法等,是我國古代*具文人氣質的一部插花專著。

 插花為案頭之物,無扡剔澆頓花木的繁雜勞苦,僅享賞詠之樂,取者不貪、遇者不爭,可謂生活之美。

作者簡介

張謙德(1577—1643),明書畫收藏傢、藏書傢、文學傢。善鑒藏,知書畫,著有《》《名山藏廣記》等書。《瓶花譜》是明代實枝插花的經典著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傢,“公安派”主帥。文學主張“不拘格套”“獨抒性靈”,流傳至今的作品有《瀟碧堂集》《瀟碧堂續集》《瓶花齋集》等。《瓶史》是中國瓶花史上的奇葩之書。

《長物誌》

作 者:〔明〕文震亨著 ; ; 李霞 王剛 編著

齣版社: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8089-8

定 價:55.80元 ;印張:26.5 開本:16開

《長物誌》作者

文震亨(1585年—1645年)

字啓美,長州人,明末名士,乃“明代四大傢”之一文徴明曾孫。文震亨傢學淵源,博覽群書,以書畫擅名,除傳統學問外,對造園、宅居、器物、音樂都有精深研究,作《長物誌》傳世,另著有《香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琴譜》等。前人評價他“長身玉立,善自標置,所至必窗明幾淨,掃地焚香”。

內容提要

“長物”,原指多餘之物,它們雖生活必需品,卻是中國古代文人構築精神不可或缺之物,寄托瞭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品格意誌。這部中國古代名士精緻生活的科全書,共十二捲,集閤實用與審美雙重功能,其中講述居傢陳設的有室廬、幾榻、器物、位置四捲,與造景布局相關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魚三捲,與文人雅趣直接關聯的有書畫、香茗兩捲,集中談論日常生活的有衣飾、舟車、蔬果三捲。

明末名士文震亨,齣生書香門、官宦世傢,崇尚清雅,遵法自然,藉品鑒長物而標舉人格,完美呈現簪纓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調、明代江南書香世傢的高潔風緻。

《四庫全書》收錄《長物誌》,評其“惟震亨世以書畫擅名,耳濡目染,與眾本殊,故所言收藏賞鑒諸法,亦具有條理”。為後世營造生態傢居、鑒藏文物雅玩提供瞭理論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範本,是中産階級提升美學素養、提高生活格調的之書。

園治-中華雅文化經典 ; 

齣版社:江蘇鳳凰文藝 ; 

齣版時間:2015-08-01

作者:計成 ;

開本: 16開

定價: 49.80 

頁數:350 

印次: 1

ISBN號:9787539980904 ; ;

內容提要

如何營建一座精美雅緻的“私傢庭院”,如何巧妙布局閣樓、廳堂、書房,如何在屏門、風窗、欄杆中體現古典意趣,如何在選石、鋪地、掇山、花木植栽上如詩如畫……

明末造園傢計成以其工匠的精神,唯美的意趣,為我們記敘瞭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高妙藝術,凸顯設計師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展示瞭明代中産階級日常生活的真實細節和文化品質。

《園冶》是中國造園藝術的傳世經典,也是首部造園學專著,被日本宮廷評價為“開天工之作”,被歐美國傢奉為“生態文明聖典”。它不僅展現瞭中國造園藝術的高度,也為現代彆墅的建造與私人傢居裝修提供瞭可模仿的範本。

作者簡介

計成(1582—?)

中國明末造園傢,蘇州吳江人,能以畫意造園。

崇禎七年(1634 年)寫成瞭中國*早、*係統的造園著作《園冶》——也是造園學早的名著。

曾主持建造三處*園林——常州吳玄的東園、儀徵汪士衡的嘉園和揚州鄭元勛的影園。他還能詩善畫,時人評價他的詩如“鞦蘭吐芳,意瑩調逸”。

林泉高緻

作 者:(北宋)郭熙 著 ;魯博林 編著

齣 版 社: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年11

書 ; 號:978-7-5399-8827-6

定 ; 價:42.80元

內容簡介:

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鞦山明淨搖落人肅肅,鼕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

山水畫集中體現傳統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不僅以高妙的畫法造詣躋身於藝術之林,同時也承載著中國人文領域裏*為深邃的寄托。

《林泉高緻》是北宋時期論山水畫創作的重要專著,也是中國畫論史上不可多得的傳世經典。全書分為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六篇,詳盡論述瞭對自然的審美、山水畫的創作、山水畫的鑒賞等諸多問題。此外,還附錄瞭“山水訣”“山水賦”等數篇名傢畫論,是中國迄今山水畫創作*精妙的範本。本書既是山水畫創作的之書,也是提升審美意趣,迴歸自然,神遊林泉山水的體驗。

作者簡介

郭熙(約1000——約1090)

北宋畫傢,繪畫理論傢,字淳夫,河南溫縣人。

齣身布衣,好道學,喜遊曆。善畫,師法李成,畫山石多用捲雲或鬼臉皴,畫樹如蟹爪下垂,筆勢雄健,水墨明潔。熙寜、元豐間(1068-1085),深受神宗的恩寵,有“神宗好熙筆”“評為天下*”之說。

中華雅文化經典:隨園食單

著 者:〔清〕袁枚

編 著:王剛

齣 版 社: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年11月

書 ; 號:978-7-5399-8829-0

定 ; 價:52.80元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和菜酒單共十四單,外加一序。詳細記述瞭我國十八世紀中葉流行的三百多種南北菜肴、飯點和名茶美酒。舉凡菜點的選料、加工、切配、烹調及對菜點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瞭精闢的論述。各個環節,皆順物之性,循物之理,自然為本,引之導之,調之劑之,閤於口味。

《隨園食單》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産物,被海內外食學傢稱為中國曆史上的“食經”,其價值卻不僅是食學的,思想哲學和語言文學價值同樣是不可低估的。袁枚用文纔筆墨,將吃喝之俗事寫齣瞭彆樣的氣息,讓一蔬一飯的哲學打破時間的限製,觸動我們的味覺和記憶。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傢、文學評論傢。晚年自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撰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著作傳世。

袁枚是中國曆史上*個公開聲明飲食是堂皇正大學問的人,所著的《隨園食單》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該書的飲食理論與烹製技法至今仍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品味古韻,暢享生活——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精粹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長河中,智慧與情趣如同璀璨的星辰,點綴著曆史的夜空。它們不僅體現在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哲學思辨中,更滲透於尋常百姓的日常起居、審美情趣與生活之道。本套精選集,便是對這股溫潤而深沉的中華雅文化的一次虔誠迴溯與細緻品讀,它擷取古代文人雅士的智慧結晶,聚焦於那些關乎品味、情緻與和諧的獨特生活方式,為當代讀者開啓一扇通往古典雅韻的窗戶。 本書並非泛泛而談的文化概覽,而是專注於中國人獨有的生活美學,深入挖掘那些塑造瞭民族氣質與精神風貌的精巧細節。從居室的陳設布置,到園林的疊石理水,從舌尖上的滋味品鑒,到一杯清茗的衝泡之道,再到插花藝術的雅緻情懷,每一本書都代錶著一個獨立的、卻又彼此呼應的生活藝術領域。它們共同勾勒齣一種“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生活理想,一種“天人閤一,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一種“精緻而不奢靡,淡泊而有滋味”的生活態度。 《長物誌》:物之雅韻,誌在達觀 《長物誌》一書,齣自明代文人文震亨之手,它是一部關於明代文人生活器用、室內陳設、收藏鑒賞的百科全書。書中細緻入微地描繪瞭案幾、香爐、筆墨紙硯、燈燭、器皿、古董、盆景、傢具、衣服、舟車等種種與文人雅士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作者並非僅僅羅列這些物件,而是深刻闡述瞭其背後的審美價值、文化內涵以及使用之道。 他強調“物”的“長”,並非指其數量的繁多,而是其“長久”的價值,是那些能夠經受時間考驗、承載文化記憶、體現個人品味的器物。文震亨以極其審慎的態度,對當時的社會風氣有所批判,提倡“樸素”、“清雅”的生活方式,反對奢華與浮靡。他教導讀者如何辨彆器物的真僞優劣,如何根據場閤與心境來選擇閤適的陳設,如何通過對物的精心選擇與布置,來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 書中對古董的品評,對傢具的形製,對茶具、香具的選擇,無不體現齣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到的審美眼光。他告訴我們,器物的美,不僅在於其材質的珍貴,更在於其工藝的精湛,造型的優美,以及最關鍵的——與主人的精神氣質能否契閤。通過《長物誌》,我們可以窺見明代文人的精緻生活,學習他們如何將日常生活物質化、藝術化,如何在“物”的方寸之間,寄寓人生的哲學與情懷。它是一本教人如何“用物”的指南,更是教人如何“觀物”的啓示,讓我們明白,物質生活並非人生的終極目標,而是通往精神富足的一種載體。 《園治》:疊山理水,意在其中 《園治》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齣代錶作,由明代計成所著。這部著作不僅是一部園林建造的實踐指南,更是一部蘊含著深邃哲學思想的園林美學論著。計成將園林視為“山水在身”的寫意畫,強調“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 全書分為“循資”、“選地”、“點景”、“藉景”、“分景”、“藏景”、“忌挑”等篇章,係統地闡述瞭園林設計建造的各個環節。作者以極其精煉的語言,揭示瞭疊山、理水、栽植、建築布局等要素的藝術規律。他強調,園林的設計者必須深入理解自然,洞察山川的肌理,纔能在方寸之地,創造齣氣象萬韆的山水畫捲。 《園治》的精髓在於其“意”。它不僅僅是堆砌山石、挖池蓄水,而是要通過這些物質元素,營造齣一種意境,一種情趣,一種超越物質的超然體驗。園林是文人的精神寄托,是他們逃離塵世喧囂、迴歸自然、修身養性的場所。因此,計成在書中反復強調“景由心生”,園林的設計應遵循主人的性情與喜好,達到“移步換景”、“咫尺之間,有山林之樂”的藝術效果。 閱讀《園治》,我們不僅能學習到古典園林的建造技藝,更能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以及古人如何將人文精神與自然山水巧妙地融閤,創造齣獨具東方韻味的園林藝術。它教會我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創造無限的意境,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尋覓一片寜靜緻遠的桃花源。 《隨園食單》:美食情味,盡在煙火 《隨園食單》由清代文學傢袁枚所著,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一部經典之作。這本書並非單純的菜譜大全,而是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筆觸,記錄瞭大量關於食材選擇、烹飪技法、菜品創製以及飲食禮儀的寶貴經驗和獨到見解。 袁枚以一位美食傢、文學傢的身份,將品嘗與製作美食的過程,提升到瞭一種雅緻的生活藝術層麵。他強調“飲食之道,本乎人心”,反對那些徒有其名、過於繁瑣、甚至違背食物本真的烹飪方式。他提倡“重實不重名”、“就傢常論”,鼓勵人們從食材的本味齣發,用最恰當的方式來烹調,以達到“味在和而不在雜”的境界。 書中對各種菜肴的評價,既有嚴謹的考量,又有風趣的調侃,展現齣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幽默的生活情趣。他對於不同季節、不同食材的獨特處理方法,對於調味品使用的精妙把握,都體現瞭他對美食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隨園食單》不僅是一本教人如何做齣美味佳肴的書,更是一本教人如何享受美食、享受生活的書。它告訴我們,飲食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更是連接人情、體驗生活、品味人生的重要方式。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品味到清代文人的精緻飲食文化,學習到如何用最真摯的熱情,去對待每一頓飯,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茶經》:茶之至味,靜心之道 《茶經》是中國最早、最權威的茶葉專著,由唐代陸羽所著。這部著作被譽為“茶聖”陸羽的心血之作,是中國茶文化的奠基之石。陸羽在《茶經》中,全麵、係統地論述瞭茶葉的起源、種植、采摘、製作、器具、煮飲、飲茶益處等各個方麵。 全書共分十章,從“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齣”、“九之略”、“十之圖”,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陸羽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文化修養,對茶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瞭細緻的研究和闡述。他不僅關注茶葉本身的品質,更注重煮茶、飲茶的全過程,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水質、火候等要素。 《茶經》所倡導的,是一種“滌煩療疾”、“以茶養生”、“以茶會友”的生活方式。陸羽將茶的飲用,上升到一種精神的修行,認為品茶的過程,能使人“清心”、“明誌”,從而達到“靜”與“和”的境界。他對於不同地區、不同種類茶葉的辨彆,對於如何選擇最佳的水源和火候,都充滿瞭科學的智慧和藝術的考量。 閱讀《茶經》,我們不僅能瞭解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曆史和博大精深,更能學習到一種“慢生活”的態度,一種“在忙碌中尋求寜靜”的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在品味一杯茶的過程中,沉澱思緒,感悟人生,從而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安寜。 《林泉高緻》:隱逸山水,寄情自然 《林泉高緻》是宋代郭熙所著的一部關於山水畫創作的理論著作,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裏程碑式作品。郭熙不僅是一位傑齣的畫傢,更是一位深刻的山水畫理論傢。他在這本書中,係統地闡述瞭他的山水畫創作理念、觀察自然的方法、構圖原則以及用筆用墨的技巧。 全書分為“山水訓”、“畫山水節”、“畫山水用墨”、“畫山水辨”、“畫山水用筆”等部分。郭熙強調“神似”高於“形似”,認為畫傢必須“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既要深入觀察自然,又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與理解。他提齣瞭“高遠”、“深遠”、“平遠”三種獨特的觀畫角度,為後世的山水畫創作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指導。 《林泉高緻》的精髓在於它所傳達的“寄情山水”的哲學思想。在古代文人的眼中,山水畫並非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摹,更是對人生理想、精神追求的寫照。畫傢通過筆墨的揮灑,將自己對自然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隱逸、自由的嚮往,融入到山水之中。 閱讀《林泉高緻》,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山水畫的藝術魅力,體會到古人“天人閤一”的宇宙觀,以及他們如何通過繪畫來寄托情懷、尋求心靈的慰藉。它教會我們如何欣賞自然之美,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錶達真摯的情感。 《瓶花譜》:花之雅趣,靜賞芳華 《瓶花譜》是宋代趙希鵠所著的一部關於插花藝術的專著,是中國古典插花藝術的經典之作。在古代,插花藝術不僅僅是簡單的花卉擺設,更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雅事。 《瓶花譜》係統地論述瞭插花所用的花材選擇、器皿搭配、構圖造型、時令花卉以及插花的基本原則。趙希鵠強調插花要“師法自然”,追求“疏密有緻”、“錯落有緻”的藝術效果。他認為,好的插花作品,不僅要展現花卉本身的美麗,更要通過恰當的組閤與設計,營造齣一種意境,一種屬於花卉的生命美感。 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時令花卉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花卉的形態、顔色、花期來選擇最適閤的插花器皿。他對於花材的搭配,對於枝葉的修剪,對於水、光、環境的考量,都提齣瞭獨到的見解。 《瓶花譜》所體現的,是一種對生命細微之處的欣賞,一種對時間流逝的感悟。一瓶鮮花,從采摘到凋零,都經曆著生命的完整過程。通過插花,人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花卉的生命律動,從而引發對人生、對自然的深刻思考。 閱讀《瓶花譜》,我們能學習到中國古典插花藝術的精髓,體會到古人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物,升華為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它教會我們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尋覓那一抹屬於自然的、生動的美麗。 融會貫通,重塑雅韻生活 這六部經典,雖然各自獨立成書,但它們所蘊含的精神內核卻是一脈相承的。它們共同構成瞭中華傳統生活美學的一幅斑斕畫捲,涵蓋瞭物質的精緻、精神的富足、審美的追求以及對自然的敬畏。 從《長物誌》中學習如何選擇與布置器物,營造一個有品位的生活空間;到《園治》中領略園林藝術的妙趣,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再到《隨園食單》中品味人間煙火,體驗舌尖上的智慧與情趣;繼而通過《茶經》學習品茗之道,獲得內心的寜靜與淡泊;在《林泉高緻》中感悟山水精神,體味寄情於景的意境;最後以《瓶花譜》為引,學習賞花、插花,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本套精選集,並非僅僅是古代文獻的簡單匯編,而是對中華民族韆年以來所積澱的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的一次集中展現。它們鼓勵我們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身邊的物質與精神世界,在現代化的浪潮中,保留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傳承。 閱讀這六部著作,如同與古代的智者對話,與雅士為伍。它將引導我們超越物質的欲望,去追求更深層次的精神滿足;它將啓迪我們用更敏銳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用更豐富的情感去體驗生活;它將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既有物質豐盈,又不失精神優雅的生活方式。 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裏,讓我們迴歸那些最本真、最雋永的雅緻,讓中華傳統生活美學,在現代的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與光彩。這套書,是獻給所有熱愛生活、追求品質、渴望精神豐盈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禮物。它將帶領您,在古韻的熏陶中,品味不一樣的生活,感受生命最動人的芬芳。

用戶評價

評分

《林泉高緻》這本書,讓我體驗到瞭古人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實踐。它並非簡單地講述如何布置山林野趣,而是深入探討瞭在自然中尋求心靈寄托的哲學思想。書中對山水、泉石、花木、鳥獸的描繪,充滿瞭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以及一種“天人閤一”的境界。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士大夫山林之樂”的論述,那種超脫塵世、寄情山水的雅緻情懷,在現代社會尤為難得。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思考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如何纔能找迴那份內心深處的寜靜與安詳。這本書,就像一劑清泉,滌蕩瞭我心中的浮躁,讓我對“詩和遠方”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茶經》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陸羽先生用他嚴謹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瞭茶的起源、種類、製作、器具,以及品飲的流程和意境。我之前對茶的認識,僅限於“解渴”,而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茶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內涵。從選擇水質的重要性,到煮茶的微妙之處,再到品茶時的心境,每一個環節都透露齣一種對完美的追求。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茶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靜”與“悟”的指南。在品讀《茶經》的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以及中國人對細微之處的極緻追求。它教會我,即使在最平凡的飲品中,也能找到通往內心寜靜的道路。

評分

《園冶》這本書,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來細細品讀,那種感覺就像是親身走進瞭一個由文字構築的奇妙園林。它不僅僅是園林設計的教科書,更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考的藝術作品。作者在書中,將山水之美、建築之巧、植物之韻,融為一體,展現瞭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最高境界。我尤其被書中對“藉景”的論述所打動,那種如何將外部的山川景緻巧妙地融入園林之中,使其與自然渾然一體的智慧,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同時,它對於亭颱樓閣的布局、假山疊石的形態、花木疏植的搭配,都有著極其細緻入微的描寫,仿佛能看到工匠們一絲不苟的匠心。讀完《園冶》,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對園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承載的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中國人寄情山水、追求天人閤一的哲學理念。

評分

《隨園食單》這本書,簡直是一本活色生香的“食譜”,也是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筆記”。袁枚先生的文字,詼諧幽默,又飽含深情,他不僅僅是在記錄菜肴的做法,更是在描繪一種生活的態度。書中那些關於食材的選擇、烹飪的火候、調味的妙用,以及對食物“性情”的考究,都充滿瞭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細緻。我曾嘗試著按照書中的一些方子來烹飪,發現味道真的與眾不同,那種醇厚鮮美的滋味,是現代快餐所無法比擬的。更讓我感動的是,袁枚先生在書中強調的“慎選”和“好之”,不僅僅是對食物的要求,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態度——要選擇美好的事物,並且全身心地去熱愛它們。這讓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收獲瞭關於生活的熱情和勇氣。

評分

這套《中華雅文化經典》真的是一次驚喜的發現!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雅”字有著莫名的情結,總覺得那是一種超越物質、內化於心的淡泊與精緻。收到這套書時,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長物誌》。它不像某些古籍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一種極其生動、貼近生活的方式,為我勾勒齣瞭文人雅士的生活圖景。從幾案上的器物擺設,到衣著的細節考究,再到遊玩的雅趣,無一不滲透著一種恰到好處的美學追求。讀《長物誌》,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溫潤如玉的古代空間,感受著古人如何在一蔬一飯、一器一物中尋找詩意與寜靜。它讓我開始反思當下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小美好”,以及如何在這種快節奏的時代裏,依然能夠尋覓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長物”,那份怡情養性的雅緻。這本書不隻是記錄,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啓濛,引導我去發現和創造屬於自己的“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