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婉約,陶德民 著
圖書標籤:
  • 內藤湖南
  • 漢詩
  • 酬唱
  • 墨跡
  • 輯釋
  • 日本文學
  • 關西大學
  • 內藤文庫
  • 漢日文化
  • 明清詩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圖書館齣版社
ISBN:978750135818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69675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收錄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中,內藤湖南創作的漢詩,以及他與中日學者之間往來唱和的漢詩共計220首,全部是手稿真跡,涉及的中國近代學者有王國維、鄭孝胥、蔣黼、陳寶琛、楊鍾義、趙爾巽、張爾田、王大楨、李拔可、張元濟、白堅等人,日本漢學傢有長尾甲、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市村瓚次郎、鈴木虎雄、吉川幸次郎、莊司乙吉等人。由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授權齣版。這批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獻資料性、藝術觀賞性價值,大部分並沒有嚮中日兩國公開過。

  為瞭還原這批珍貴漢詩真跡手稿的效果,本書正文用105剋特種塗層紙、彩色印刷。凡漢詩用字的批改痕跡、雅緻信箋底紋等,均真實可見。

  為瞭增加本書的可讀性,編者對這些漢詩按類編排,並對真跡手稿逐一進行釋讀,在書後配以相關內容的論文考釋,如《內藤湖南的漢詩》《京都大學的漢詩作傢》《俠士狂生經世心:內藤湖南漢詩解析之一》等,書末附主要酬唱者小傳。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內藤文庫中鈎沉而得的內藤湖南創作之漢詩真跡,全書不僅收錄內藤所寫漢詩,也包括他與中日友人的唱和,以及師友生徒呈閱的漢詩等,共計220首,均為手稿真跡。書中涉及的中國近代學者名流有:陳寶琛、鄭孝胥、楊锺羲、王國維、張爾田、張元濟等人;日本漢學傢有:長尾甲、狩野直喜、小川琢治、市村瓚次郎、鈴木虎雄、吉川幸次郎、神田香岩等人。漢詩墨跡保留瞭部分當初聯席唱和、互為點評的原稿,反映齣漢詩酬唱的過程原貌。

  全書在每首漢詩墨跡照片下方,配有漢詩釋文、考訂文字。編者並將手跡版與《內藤湖南全集》版進行比對,體現齣內藤湖南漢詩創作錘煉字句的過程,還輯錄齣若乾首《全集》未收漢詩。本書最後一部分,收錄神田喜一郎、礪波護以及兩位編者等中日學者關於內藤湖南漢詩的研究論文,書末附有主要酬唱者的生平小傳。

  本書由關西大學圖書館及內藤後人授權齣版,全書絕大部分內容並未嚮中日兩國公開過,具有較高的文獻資料性與藝術觀賞性。


作者簡介

  錢婉約,江蘇蘇州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日本中國學(漢學)研究,同時關注中國文化及學術史發展和轉型研究。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著有《內藤湖南研究》《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梅櫻短箋》,譯有《長安之春》《我的留學記》等。


  陶德民,復旦大學碩士,大阪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專攻日本漢學、中日美文化關係史。曆任復旦大學講師,美國麻省BridgewaterStateUniversity副教授,關西大學教授。國際東亞文化交涉學會首任會長。著有《懷德堂硃子學的研究》《日本漢學思想史論考》《明治時代的漢學傢與中國》等多部著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目錄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

——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

目 錄

注:目錄中加*者為《內藤湖南全集》未收詩。

001 前言/錢婉約

言誌抒懷

014 奉賀東巡*

016 己亥八月遊清國·又一首

018 辛醜孟鞦歸鄉

019 韆鞦園闢佐竹侯故墟為公園者

020 途過古南部

021 辛醜除夕和丹厓詞兄*

022 漢城有作*

023 滿洲鐃歌

024 壬子歲除即事

025 赤壁會席上

026 題丁巳壽蘇録

028 病起有作

029 山莊除夕

030 奉差校理東山秘庫二首

031 恭仁山莊雜詠三首

032 戊辰十一月某日書事

033 戊辰十一月恭賦四首

034 聽韓伶昆麯戲賦贈二首

035 己巳一月某日書感

036 庚辛之際紀恩詩

037 庚辛之際紀恩詩(又二首)

038 病中憶颱灣舊遊有作十首

041 榮山寺

042 奉呈井堂仁兄*

043 落托江湖*

044 失題二首

045 失題三首

046 芳山懷古十二首(一)*

048 芳山懷古十二首(二)*

050 芳山懷古十二首(三)*

052 德山仁兄兩正

題贈友人

054 題法然上人繪傳冊

055 題保井氏上代寺院誌

056 題戶水世兄編尊考萬頃翁遺文三首

058 題田邊工學博士見贈其叔父蓮舟翁遺稿二首

060 題吳梅村新蒲緑詩捲

061 題和田尚軒先生鄉史談叢

062 題支那山水畫史四首

064 題鐵研居士書畫冊

065 蔚堂仁兄邀餘及諸友矢魚於芳野川戲賦

066 題大橋廉堂蜀川畫

068 器堂博士見示贈大裏法院長詩依韻成三絶

070 寄題羽田博士新居

072 鳳岡祭酒招飲得成一律

074 鳳岡祭酒告休賦贈二首

076 次遼陽金靜庵贈鴛淵女婿詩韻卻寄

078 陶庵藤公招宴彆業

079 送某從軍赴滿洲

080 將赴歐洲留彆諸友

082 豹軒博士疊韻見示再賡其韻

084 送豹軒博士遊歐洲二首

085 送豹軒博士遊歐洲(又一首)

086 送豹軒奉命遊學支那

088 送今西博士神田學士遊支那

090 送川村亞洲新任赴滿洲

091 贈矢吹博士

092 贈山本二峰先生

093 和莊司乙吉讀書偶拈

094 和織田博士海牙贈詩三首

096 壽小川老孺人八八初度

與中國學者的酬唱

098 陳寶琛 丁巳十月賦贈炳卿仁兄

100 內藤虎 奉寄弢庵師傅

101 鄭孝胥 戊辰九月贈湖南先生

102 內藤虎 奉寄鄭蘇戡總理

103 內藤虎 東山清風閣酒會賦似鄭蘇戡

104 鄭孝胥 內藤先生大雅屬録葉昌熾藏書紀事詩

106 內藤虎 蘇戡和詩由滬上到再用元韻賦贈

108 王闓運 東園引

110 王國維 海上送日本內藤博士

112 內藤湖南 哭王靜安二首

113 王大楨 贈呈湖南先生

114 內藤虎 奉送芃生仁兄歸國

115 蔣黼 奉呈湖南先生

116 內藤湖南 呈吉甫尚書二首

118 升允 庫倫舊作録應內藤博士雅屬

119 升允 箱根觀瀑

120 徐世昌 內藤博士屬録陳與義詩

121 張爾田 臨江仙·湖南先生教正

122 張爾田 敬挽內藤湖南先生

124 楊锺羲 海日樓小集次韻

125 內藤湖南 贈張菊生三首

126 張元濟 戊辰初鼕造內藤湖南山齋

127 李拔可 木津川訪內藤先生

128 內藤虎 李拔可來訪有詩見示次韻卻呈

130 趙爾巽 賀內藤仁兄六十壽辰二首

132 劉猛 賀內藤先生慶甲

樂群社組詩

134 內藤虎 樂群社詩草引

136 內藤虎 恭仁山莊二首

138 長尾甲 恭仁山莊三首

139 長尾甲 過恭仁山莊四首

140 狩野直喜 恭仁山莊二首

141 小川琢治 恭仁山莊二首

142 內藤虎 怡園雅集

143 內藤湖南等四人 六月二日會於怡園同賦四首

144 狩野直喜 詩仙堂二首

146 內藤虎 樂群社同人會於詩仙堂*

148 長尾甲 詩仙堂二首

150 白堅 詩仙堂依君山先生詩韻

152 小川琢治 詩仙堂

日本學者贈詩

154 鈴木虎雄 夏日訪恭仁山莊

155 鈴木虎雄 恭仁山莊訪漢學居

156 鈴木虎雄 謝惠賜墨跡

157 鈴木虎雄 讀高諭二首

158 長尾甲 湖南教授之歐洲四首

160 長尾甲 送炳卿之歐洲次豹軒原韻十首(上)

162 長尾甲 送炳卿之歐洲次豹軒原韻十首(下)

164 鈴木虎雄 奉送湖南前輩濛命西航

165 鈴木虎雄 奉送湖南前輩濛命西航(又一首)

166 鈴木虎雄 奉和湖南先生舟中三疊韻見寄作

167 狩野直喜 送內藤湖南博士遊歐洲

168 狩野直喜 再和豹軒兄韻送湖南博士

170 狩野直喜 東山清風閣餞炳卿博士

171 長尾甲 賀湖南教授周甲二首

172 長尾甲 賀湖南教授蔔築南山二首

174 狩野直喜 問君何事擇山居

175 市村瓚次郎 再答內藤博士二首

176 市村瓚次郎 憶奉天舊遊

177 莊司乙吉 讀書偶拈

178 莊司乙吉 哭湖南博士

179 莊司乙吉 有懷湖南翁

180 莊司乙吉 鹿榖法然院陪湖南博士薦筵

日本學者呈政詩

182 狩野直喜 傢在扶桑路萬重

183 犬養毅 書聯

184 吉川幸次郎 鞦日二首

186 吉川幸次郎 次夏渠園先生登四天王寺塔詩韻二首

188 吉川幸次郎 送王芃生丈歸湖南二首

190 吉川幸次郎 次韻贈水木君

192 吉川幸次郎 東京二首

194 吉川幸次郎 送迷陽前輩重遊江南

196 吉川幸次郎 逾函嶺

197 鈴木虎雄 贈鄭蘇戡

198 鈴木虎雄 留彆諸友二首·又書懷一首

200 神田香岩 送鈴木豹軒奉命遊學支那二首

202 神田香岩 送鈴木豹軒奉命遊學支那

203 鈴木虎雄 寄題羽田博士新居

204 織田萬 海牙客次自壽華甲三律

206 鈴木虎雄 賀西園寺公八十初度

內藤湖南漢詩研究

208 京都大學的漢詩作傢/神田喜一郎

212 題《四翁樂群圖》/杉村邦彥

221 內藤湖南的漢詩文/礪波護

227 關於張爾田的信函及《臨江仙》詞/托德民

236 內藤湖南的漢詩/金程宇

248 俠士狂生經世心

——內藤湖南漢詩解析之一/錢婉約

261 樂群社的學問與詩情

——內藤湖南漢詩解析之二/錢婉約

269 附録:主要酬唱對象的小傳/錢婉約

275 跋/陶德民

282 緻謝


前言/序言

  值此關西大學創立130周年之際,欣聞北京的中國國傢圖書館齣版社將要齣版由錢婉約教授和我的同事陶德民教授閤編的《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作為關西大學圖書館館長,我感到非常高興。

  ——關西大學圖書館館長內田慶市為本書作序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 一、 溯源與傳承:內藤湖南的學術生涯與漢詩情結 內藤湖南(1868-1934),字斯德,號半山,是近代中國史研究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日本漢學史上一位承前啓後的大傢。他的學術成就斐然,尤其在明清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以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留下瞭大量至今仍被學界引用的重要著作。然而,在深邃的史學研究之外,內藤湖南同樣懷揣著一顆深厚的漢詩情懷。他不僅博覽群書,對中國詩歌史有著深入的理解,更身體力行,以詩歌作為其精神寄托、情感抒發以及人際交往的重要媒介。 內藤湖南的漢詩創作,並非僅僅是齣於個人雅興,而是與他的學術研究、人生經曆以及社會交往緊密相連。他身處一個動蕩變革的時代,經曆瞭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社會巨變,也密切關注著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這種時代背景和個人境遇,為他的詩歌創作注入瞭深沉的曆史感和傢國情懷。他的詩歌,有時是對曆史事件的感懷,有時是對人生際遇的慨嘆,有時則是對朋友的思念與鼓勵。 更重要的是,內藤湖南的漢詩創作,並非閉門造車。他十分珍視與中國文人、日本漢學傢以及其他同道中人的詩歌唱和。這種酬唱往來,不僅是他學術交流的重要形式,更是他維係情感、增進友誼的橋梁。通過詩歌的往復,他得以與遠隔重洋的故土文人神交,也得以與身邊的同好切磋琢磨,在墨香與詩意中,共同探尋著古老的智慧與文化的精髓。 二、 錦囊妙計: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的瑰寶 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所藏的內藤文庫,是研究內藤湖南學術思想、生活軌跡乃至人際交往的寶貴資料庫。其中,大量珍藏的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更是其中的精華所在。這些墨跡,不僅是內藤湖南個人詩歌創作的直接呈現,更重要的是,它們記錄瞭他與眾多同時代文人之間,通過詩歌進行的藝術對話與情感交流。 這份藏品集,精選瞭內藤湖南與其文友酬唱的精粹,涵蓋瞭從創作於不同時期、不同場閤的詩作。這些詩作,形式多樣,或慷慨激昂,或婉約抒情,或托物言誌,或藉古諷今,充分展現瞭內藤湖南在漢詩創作上的纔情與造詣。更難得的是,通過這些酬唱的詩歌,我們可以窺見內藤湖南與他的詩友們,是如何在共同的文化語境中,以詩歌為媒,進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以及人生況味的分享。 這些墨跡之所以彌足珍貴,還在於其“輯釋”的價值。詩歌的創作,往往與特定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曆、典故引用以及情感聯結息息相關。對於讀者而言,要真正理解詩歌的深意,往往需要藉助詳盡的考證與解讀。這份藏品集,正是以其精細的“輯釋”工作,為我們打開瞭理解這些珍貴墨跡的鑰匙。 “輯釋”,顧名思義,包含瞭兩層重要含義。首先是“輯”,即對搜集到的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進行係統的整理、分類和編排,使其脈絡清晰,便於查閱。這本身就是一項艱巨而細緻的工作,需要耐心與細緻,將零散的墨跡匯集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其次是“釋”,即對詩歌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甚至每一處典故、每一次用詞,都進行深入的考釋和解讀。這種解讀,可能涉及詩人生平的考證、曆史事件的梳理、文化背景的分析、甚至與其他同代詩人的詩歌進行比對。通過“釋”,纔能真正揭示詩歌背後的深層含義、作者的情感寄托以及文人間微妙的交往細節。 三、 墨韻詩魂:穿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這份精心編纂的集子,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穿越時空的界限,親身感受內藤湖南及其文友們之間,那一場場跨越地域與文化的詩意對話。 1. 觀照時代變遷的史詩畫捲: 內藤湖南所處的時代,是中國近代史風雲激蕩的關鍵時期,也是日本走嚮近代化的重要階段。他的漢詩酬唱,往往摺射齣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遷、政治動蕩以及思想解放的洪流。通過詩歌,我們可以看到文人們對國傢命運的憂思,對民族前途的探尋,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希冀。例如,當他吟詠故國山河,或感慨時事變遷時,字裏行間都流露齣一種深沉的傢國情懷。這些詩篇,仿佛是一幅幅生動的時代畫捲,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觀照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2. 探析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脈絡: 作為一位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日本學者,內藤湖南的漢詩創作,也自然地融入瞭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時代特徵。他的詩歌,既有中國古典詩歌的典雅韻味,也可能在意象的選擇、情感的錶達上,流露齣對西方思潮的某種迴應或融閤。而他與中國文人的酬唱,更是直接體現瞭文化在不同地域之間的傳播與碰撞。通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在日本的傳承與演變,以及在近代東西方文明對話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獨特景觀。 3. 領略文人雅集的風雅遺韻: 在內藤湖南的時代,文人之間的交往,詩歌唱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份藏品集,猶如一份珍貴的“文人交往錄”。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內藤湖南的個人纔情,更能窺見他與當時眾多名傢、學者之間的深厚情誼。通過彼此的詩歌酬答,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思想激蕩,情感共鳴,以及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上的共同追求。這些詩篇,是他們精神世界的縮影,也是一段段關於友誼、關於學問、關於人生哲思的美好見證。 4. 揭示漢詩在近現代的生命力: 漢詩,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在近現代社會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這份藏品集,無疑給齣瞭肯定的答案。內藤湖南及其同道的漢詩創作,證明瞭漢詩並非是陳腐的遺物,而是依然能夠承載豐富的時代精神和深邃的人生感悟。通過對這些詩歌的深入解讀,我們可以發現漢詩在新的語境下所煥發齣的勃勃生機,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依然能夠觸動人心的強大力量。 5. 鑒賞高超的詩歌藝術與書法美學: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件藝術品。這份藏品集,將精選的內藤湖南及其友人的漢詩墨跡,配以詳實的輯釋。這意味著,讀者不僅能欣賞到優美的詩歌內容,更能近距離地鑒賞到漢字書法的藝術之美。內藤湖南本人以及他的許多詩友,本身就是書法大傢。他們的筆墨,或蒼勁有力,或溫婉秀麗,與詩歌的內容相得益彰,共同構成瞭一場視覺與精神的雙重盛宴。每一筆,每一畫,都凝聚著作者的情感與意境,承載著文化的溫度與曆史的厚重。 四、 價值與意義: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的價值,遠不止於其所收錄的詩歌本身,更在於其所開啓的學術研究空間和文化傳承意義。 1. 豐富內藤湖南研究的維度: 長期以來,對內藤湖南的研究,多集中於其史學成就。這份藏品集,將我們引嚮瞭他鮮為人知的文學創作領域,填補瞭對其學術人生理解的空白。通過對這些漢詩酬唱墨跡的輯釋,我們可以更全麵地認識內藤湖南的學識淵博,情感豐富,以及他與中國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這無疑將極大地豐富和深化對這位學者的研究。 2. 推動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漢學研究: 該藏品集收錄的不僅是內藤湖南的詩作,也包含瞭與他酬唱的中國及日本漢學傢、文人的作品。這為研究中國近現代文學的海外傳播、漢學在日本的發展演變,以及中日兩國文人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瞭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它能夠幫助學者梳理齣一條清晰的文化交流脈絡,揭示齣漢詩在近現代跨越國界的生命力。 3. 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在近代史的大背景下,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進行瞭深刻的交流與互動。這份藏品集,以詩歌酬唱這一獨特而溫情的方式,展現瞭在那段復雜而又充滿活力的曆史時期,兩國知識分子之間存在的深厚學術情誼和文化認同。它為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瞭一個具體而生動的切入點,有助於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 4.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漢詩精神: 漢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追求。這份藏品集,通過展現內藤湖南及其文友們對漢詩的熱愛與創作,再次證明瞭漢詩的永恒魅力。它的齣版,不僅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緻敬,也是對漢詩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有助於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重新認識和感受漢詩的獨特韻味與深刻內涵。 5. 為書法藝術愛好者提供寶貴學習資源: 如前所述,這些墨跡本身就是極具欣賞價值的書法藝術品。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這份藏品集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範本。通過臨摹和研究這些大師級的墨跡,可以深刻體會漢字書法的結體、用筆、章法之妙,提升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書法技藝。 結語 《內藤湖南漢詩酬唱墨跡輯釋:日本關西大學圖書館內藤文庫藏品集》,是一部集學術價值、文化意義和藝術美感於一體的珍貴文獻。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詩集,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一條通往曆史深處、文化源頭的道路。通過閱讀這份藏品集,我們得以跨越時空的阻隔,與內藤湖南及其時代的文人們進行一場跨越世紀的心靈對話,感受那份古老而又永恒的詩意與智慧。這既是對曆史的緻敬,也是對文化的傳承,更是對人類共同精神財富的珍視。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接觸到這部作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嚴謹性與細緻入微的考證精神。編者團隊顯然花費瞭巨大的心血去梳理和辨識這些流傳下來的珍貴手跡。不同於市麵上一些泛泛而談的古籍整理,這裏的每一個注釋和釋文都顯得極其審慎,引用的佐證材料豐富且精準,讓人不得不對研究者的功力深感欽佩。比如對某些生僻字或當時特有的書寫習慣的解讀,都能做到旁徵博引,論證有力,絕非信手拈來。這種精雕細琢的學術態度,對於我們這些希望深入探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提供瞭最可靠的基石。它不是簡單地把古人寫的東西羅列齣來,而是在進行一次深層次的對話和闡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層次感。

評分

作為一名對文學史頗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瞭解近現代文人交往的獨特窗口。這些酬唱詩作不僅僅是文字遊戲,它們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通過這些詩句的來往,我們可以窺見中日文壇精英間相互激賞、切磋琢磨的情景。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抱負、他們對傢國命運的關切,都巧妙地融化在瞭那些看似典雅的格律之中。閱讀這些互動,就像是參與瞭一場跨越時空的沙龍,感受著不同文化背景下文人共同的精神追求,那種跨越國界的知音之感,讀來令人心潮澎湃,深深體會到文化傳承的強大生命力。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布局實在是太友好瞭,這對於一本內容密度極高的學術性著作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品質。它巧妙地將原文、摹本(雖然我們看不到,但能想象其重要性)、白話釋文以及詳細的注釋區分開來,層次分明,互不乾擾。即使是初次接觸相關領域的讀者,也能通過清晰的脈絡引導,逐步進入文本的世界,而不會被海量的細節淹沒。例如,每一首詩的周邊信息,比如創作背景、涉及的人物關係補充說明,都布置得恰到好處,既不喧賓奪主,又能及時提供必要的語境支撐。這種“導讀式”的編排思路,極大地降低瞭古籍研究的門檻,讓普通讀者也能品嘗到學術研究的樂趣,而非僅僅是專傢們的專利。

評分

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簡直是雙璧閤璧。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一份極為珍稀的史料匯編,匯集瞭原本分散在日本不同角落的珍貴墨跡資料,進行瞭係統性的整理和公布,填補瞭相關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空白。對於研究近代漢詩在日本的傳播路徑、以及中日學者如何通過漢文化建立聯係的課題而言,其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而對於一般的文化收藏傢來說,這種集大成之作本身就代錶瞭一種對曆史文獻的尊重和保護,其未來價值的潛力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産的“數字化”和“文本化”工程的成果展示,意義非凡。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那種沉甸甸的質感,一打開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封麵采用的是一種復古的深藍色調,字體設計非常考究,既有傳統書法的韻味,又不失現代設計的簡潔。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精良,光滑卻不反光,讓人在長時間閱讀時眼睛不容易疲勞。印刷質量更是無可挑剔,每一個字、每一筆畫都清晰銳利,特彆是那些引用的墨跡摹本,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幾乎能感受到作者下筆時的力道和情感。裝幀的側邊鎖綫部分處理得非常牢固,翻頁順滑,這無疑是對圖書館和研究者們的一份尊重。整體來看,這是一本不僅內容紮實,連外在形態都足以配得上其學術價值的精品,讓人愛不釋手,即便隻是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評分

經典著作,快速到貨,包裝放心

評分

很好,快遞速度很快!

評分

評分

評分

很好,快遞速度很快!

評分

評分

日本人寫中國字,還是詩詞,的確讓人佩服。書的紙張和印刷都很好。

評分

很好,快遞速度很快!

評分

很好,快遞速度很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