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小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黑格尔 著
图书标签:
  • 逻辑学
  • 哲学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 学术著作
  • 译著
  • 经典
  • 人文社科
  • 认知科学
  • 推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05586
版次:2
商品编码:1197097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小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讲黑格尔哲学的人有时称《全书本逻辑学》,有时称《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较大的两厚册《大逻辑》面言。此册译本称为《小逻辑》,取其方便易于辨别。小逻辑或大逻辑是后人用来区别这两种逻辑学的名词,并不是黑格尔原来的书名。《小逻辑》可说是《大逻辑》的提要钩玄和补充发挥。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柏林大学开讲辞
导言(§1—18)(概论哲学的性质)

第一部 逻辑学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19—83)
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26—36)
B.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37—60)
Ⅰ.经验主义(§37)
Ⅱ.批判哲学(§40)
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61—78)
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61—78)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79—83)
第一篇 存在论(Die Lehre vom Sein)(§84—111)
A.质(Die Qualitat)(§86—98)
(a)存在(Sern)(§86)
(b)定在(Dasein)(§89)
(c)自为存在(Fursichsein)(§96)
B.量(Die Quantitat)(§99—106)
(a)纯量(Reine Quantitat)(§99)
(b)定量(Quantum)(§101)
(c)程度(Grad)(§103)
C.尺度(Das MaB)(§107—111)
第二篇 本质论(Die Lehre vom Wesen)(§112—159)
A.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Das Wesen als Grund der Existenz)(§115—130)
(a)纯反思规定(Die reine Reflexionsbestimmungen)(§115)
(1)同一(Identitat)(§115)
(2)差别(Der Unterschied)(§116)
(3)根据(Grund)(§121)
(b)实存(Die Existenz)(§123)
(c)物(Das Ding)(§125)
B.现象(Die Erscheinung)(§131—141)
(a)现象界(Die Welt der Erscheinung)(§132)
(b)内容与形式(Inhalt und Form)(§133)
(c)关系(Das Verhaltnis)(§135)
C.现实(Die Wirklichkeit)(§142—159)
(a)实体关系(Das Substantialitats—Verhaltnis)(§150)
(b)因果关系(Das Kausalitats—Verhaltnis)(§153)
(c)相互作用(Die Wechselwirkung)(§155)
第三篇 概念论(Die Lehre vom Begriff)(§160—244)
A.主观概念(Der Subjektive Begriff)(§163—193)
(a)概念本身(Der Begriff als Solcher)(§163)
(b)判断(Das Urteil)(§166)
(1)质的判断(Qualitatives Urteil)(§172)
(2)反思的判断(Das Reflexions—Urteil)(§174)
(3)必然的判断(Urteil der Notwendigkeit)(§177)
(4)概念的判断(Das Urteil des Begriffs)(§178)
(c)推论(Der Schluss)(§181)
(1)质的推论(Qualitativer Schluss)(§183)
(2)反思的推论(Reflexions—Schluss)(§190)
(3)必然的推论(Schluss der Notwendigkeit)(§191)
B.客体(Das Objekt)(§194—212)
(a)机械性(Der Mechanismus)(§195)
(b)化学性(Der Chemismus)(§200)
(c)目的性(Die Teleologie)(§204)
C.理念(Die Idee)(§213—244)
(a)生命(Das Leben)(§216)
(b)认识(Das Erkennen)(§223)
(c)绝对理念(Die absolute Idee)(§236)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小逻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如果依前此所说,认为逻辑学是纯粹思维规定的体系,那么别的部门的哲学科学,如像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似乎就是应用的逻辑学,因为逻辑学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中富有生气的灵魂。其余部门的哲学兴趣,都只在于认识在自然和精神形态中的逻辑形式,而自然或精神的形态只是纯粹思维形式的特殊的表现。譬如,我们试取推论来说(不是指旧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法,而是指真正的推论①),我们可以看见推论是这样的一个规定,即特殊是普遍与个别这两个极端结合起来的中项。这种推论的形式,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形式。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将普遍与个别结合起来的特殊。但自然软弱无力使得它自身不能够纯粹地表述出逻辑的形式。自然所表述的软弱无力的推论,可用磁力为例来说明。在磁针的中间或无差异点,把它的两极结合起来,这两极虽说彼此有差别,但直接地就被这磁针结合为一。物理学也可教我们从自然中认识到共性或本质。物理学与自然哲学的区别,只在于自然哲学能使我们在自然事物里意识到概念的真正形式。——由此可见逻辑学是使一切科学生气蓬勃的精神,逻辑学中的思维规定是一些纯粹的精神力量。这些思维规定就是事物内在的核心,但是它们同时又是我们常常挂在口边上的名词,因此又显得是异常熟知的东西。但是这类熟知的东西往往又是我们最无所知的东西。例如,存在就是一纯粹思维规定,但我们平时决没有想到把存在或是作为考察的对象。大家平时总以为,绝对必远在彼岸,殊不知绝对却正在目前,是我们凡有思想的人所日用而不自知的。所有这类的思维规定大都包含在语言里面,所以儿童学习文法的用处,即在于使儿童不自觉地注意到人们平日思维中的种种区别。
  人们惯常说,逻辑只是研究形式,它的内容却来自别处。其实,我们可以说,逻辑思想比起一切别的内容来,倒并不只是形式,反之,一切别的内容比起逻辑思想来,却反而只是[缺乏实质的]形式。逻辑思想是一切事物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根据。要有相当高教养的人,才能够把他的兴趣指向这种逻辑的纯粹规定。对这些逻辑规定加以自在自为的考察,还有一层较深远的意义,即在于我们是从思维的本身去推演出这些思维的规定,并且即从这些思维规定的本身来看它们是否是真的。我们并不是从外面把它们袭取而来,并勉强给予定义,我们也不是把它们拿来与它们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形态漫加比较而指出其价值和有效性。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会从观察和经验出发,例如,这样说:“力”这个范畴有效,是由于我们习惯于在某种情形下和在某种意义下使用力这个词。只要这个定义与我们对于通常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对象的表象相符合,这样的定义也可说是正确的。在这种方式下,一个概念的规定,并不是按照它的自在自为的本质,而是按照一个[外在的]前提,这前提将会成为判断这一概念正确与否的标准和尺度。但在逻辑学范围内,我们用不着这类外在的标准,我们只须让那本身活泼自如的思维规定循着它们自己的进程逐步发展。
  ……

前言/序言

  黑格尔著《小逻辑》(《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的中译本,自1950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初版,经修改后于1954年7月由三联书店再版(印刷了四次),1959年9月改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出版,原样又印行了三次,到1962年止,累计印行了八次,共八万余册。这个印数是比较多的,这说明国内外黑格尔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视,这种情况只有在解放后才会出现。
  这次新版对译文作了全面的修订,依据的版本除格罗克纳和拉松的德文本外,并参考瓦拉士的英译本,还对照了莫尔登豪尔和米歇尔(Eva Moldenhauer und Karl Markus Michel)所编《黑格尔著作集》二十卷本第八卷《小逻辑》(1970年,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莫尔登豪尔和米歇尔的1970年版和格罗克纳本只在个别词句上略有出入,有的地方增加了编者注。我这次修订也采纳了该书的几条编者注。
  前两版译文的章节次序的编排和使用的章节符号与德文原著不尽一致,这次新版大体上按原文加以改动。首先是竖排改为横排,其次把旧译本里面的甲、乙、丙序号,改为A、B、C;把每章内的子目改成a、b、c;把子目下的细目,改用希腊文字母,如α、β、γ、δ。全书共244节,每节序号均按原著改为§1、§2、§3……。在排印方面,德文原著在每一节都有一段或两段纲要性的正文,并附有学生听讲的笔记“附释”,此外,在正文之后常有低排两格的段落(例如在本书开始的“导言”里,第2、3、4、5、7、8、9、10、11、12、13、14、16等节中都有低排两格的段落),黑格尔提到这种低排两格的段落中的词句时,总是说参看某节中的Anmerkung(说明)。例如在170节的正文内,就有参看163节和166节的[说明]的话;又如在164节的[说明]内,就有参看159节的[说明]的话。这类[说明]都是指低排两格的段落。
《逻辑的艺术:理性思辨的入门指南》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逻辑,如同一座无形的灯塔,指引着我们辨别真伪,洞悉事物的本质。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更是日常生活里理性决策的利器。本书《逻辑的艺术》便是为初学者精心打造的一条通往逻辑世界的平坦大道,它将带领你穿越思维的迷宫,掌握严谨推理的奥秘,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判断。 本书并非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将抽象的逻辑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逻辑单元——概念入手,探讨其产生、构成以及辨析方法。何为清晰的概念?如何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却是有效沟通与精准思考的起点。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定义、区分等工具,让我们的每一个想法都像钻石般棱角分明,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接着,本书将深入到命题的世界。命题是思维的基本载体,它是我们表达判断、陈述事实的工具。我们将学习命题的种类,如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对矛盾律、排中律等基本逻辑规律的解析,你会明白,一个命题的真伪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受到严格的逻辑约束。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审视每一个陈述,识别其中的逻辑漏洞,甚至在他人有意或无意的误导下,也能保持辨别的能力。 推理,则是逻辑的灵魂所在。它是从已知推导出未知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各种推理形式,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在演绎推理方面,我们将从最基本的“三段论”讲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留下的“苏格拉底是凡人,凡人都会死,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一经典范例,将在书中被细致地剖析。你将了解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演绎推理。本书会通过大量的实例,让你体会到演绎推理的强大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已知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准确地推导出个别情况的结论。我们还会探讨演绎推理的有效性问题,理解什么是“有效的”推理,以及如何避免“无效的”推理,从而确保我们的结论是可靠的。 在归纳推理方面,我们将看到它如何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形成普遍性的结论。从观察到“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早期认识,到后来科学的进步揭示了黑天鹅的存在,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归纳的智慧与局限。本书将带领你理解归纳推理的类型,例如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以及如何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性。你将学会如何从一系列孤立的观察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但同时也会认识到归纳推理的非必然性,以及如何谨慎地对待其结论,避免草率地下结论。 除了基本的推理形式,本书还将聚焦于逻辑谬误,即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些谬误,犹如思维的绊脚石,常常让我们误入歧途,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将一一揭示那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然后攻击)、“滑坡谬误”(认为一旦允许A发生,B、C……等一系列负面后果也将随之而来)、“人身攻击谬误”(不针对对方的论点,而是攻击对方的个人品格)等等。通过对这些谬误的详细讲解和生动案例的剖析,你将能迅速识别它们,不仅在他人言论中,更能在自己的思考中避免陷入这些逻辑的陷阱。理解谬误,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书还关注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结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非形式逻辑则关注推理的实质内容,即推理是否符合日常语言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实际交流和辩论中,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如何提出有说服力的论证?如何有效地反驳他人的观点?如何避免在讨论中陷入无谓的争执?这些都是本书将要解答的实用问题。 我们也会触及一些进阶的逻辑概念,例如模态逻辑(涉及可能性、必然性)、多值逻辑(超越非真即假二值体系)等,但会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旨在拓宽读者的逻辑视野,激发他们对逻辑更深层次的探索兴趣。 《逻辑的艺术》不仅仅是一本教授逻辑技巧的书,更是一场关于思维训练的实践。书中设置了大量的练习题,涵盖了从概念辨析到复杂推理的各个环节。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让你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磨练出敏锐的逻辑直觉。解答这些问题,你将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在塑造自己的思维方式。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使你之前对逻辑一无所知,也能轻松入门。我们相信,逻辑并非高不可攀的殿堂,而是人人皆可抵达的智慧之源。通过阅读本书,你将: 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 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 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能够运用逻辑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势: 严谨的逻辑思维是任何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必备素质。 无论你是学生,需要为学术论文打下坚实基础;还是职场人士,需要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亦或是普通读者,希望提升个人认知水平,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逻辑的艺术:理性思辨的入门指南》邀你踏上这场思维的探索之旅,用逻辑的光芒点亮你的智慧,让你在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都能做出最清晰、最理性的选择。这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清晰思考、追求真理的人们的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认知科学和语言学边缘交叉领域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在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淘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很多被选入的早期认知科学奠基性著作,其思想的先驱性令人惊叹。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译本往往附带了非常详尽的导读和译者后记,这些“附加值”内容,是纯粹的导论性书籍无法比拟的。它们不仅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本书重要”,以及“它在当时是如何挑战主流范式的”。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本关于早期符号逻辑的译本,书中的复杂论证结构一度让我感到无从下手,但译者在注释中用极为清晰的逻辑链条,将那些错综复杂的证明过程梳理开来,就像是为我定制了一个思想的脚手架。这种对读者学习路径的细致体贴,使得即便是面对高度抽象的学术文本,也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乐趣。

评分

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照系,让我们得以比较不同学科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相似的根本性问题的。比如,将早期自然科学哲学与同时期欧洲大陆的唯心主义哲学放在一起阅读,你会清晰地看到知识体系内部的张力和相互影响。这些译本的汇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网络,任何一个严肃的学者或深度学习者,都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与其中的某些核心文本进行“对质”。我个人的体会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学术”二字的理解边界,让我意识到许多看似独立的学科领域,其思想根源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这套书并非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它更像是知识考古学家们精心挖掘并整理出的一系列可以被现代研究者重新激活和利用的“思想矿脉”。它的存在,对于提升国内学术研究的整体视野和深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

评分

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在接触了一些经典思想的译本之后。我记得第一次翻阅其中关于古希腊哲学的选集时,那种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不像很多现代的学术普及读物那样,为了迎合大众而过度简化复杂的概念。相反,它保持了一种令人尊敬的严谨性,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精髓和思考的脉络。阅读这些译文,我仿佛能跨越时空,直接与那些伟大的头脑对话。比如,在涉及伦理学的部分,译者对关键术语的斟酌和注释,极其到位,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文本变得可以被现代读者所理解,但又不失其原有的深度和多义性。这套书的装帧和字体选择也体现了对知识的敬畏,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材料,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出其中深意的宝藏。每次合上书卷,脑子里都会留下许多挥之不去的疑问,促使我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历史脉络时,深深受益于这丛书中的几部社会学和人类学译本。这批译作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翻译”二字可以概括。它们更像是一次跨文化的学术重建工作。这些被选入的文本,往往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内,人类认识自身社会结构的里程碑式成就。阅读这些译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梳理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的“原乡”。我特别欣赏的是,译者们在处理那些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专业词汇时所展现出的平衡艺术:既要确保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其指涉,又不能失却了原作者在特定语境下赋予该词汇的全部重量。例如,在处理早期民族志文本时,那些关于“他者”的描述,读起来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历史距离感”,既能体会到当时的观察视角,又能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其局限性。这套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得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人类积累的社会认知财富。

评分

这套书的出版质量,尤其是排版和纸张的选择,简直是业界典范。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非常看重“阅读体验”的人。如果内容再好,装帧粗糙,也会大大削弱我深入阅读的意愿。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这方面做到了近乎完美。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最让我赞叹的是,许多重要的历史性文献,被收入进来时,其原有版本中那些精美的图表和手绘插图也得到了忠实的再现,这对于理解某些依赖视觉辅助的论述至关重要。这套书的编辑团队显然深知,学术经典需要被以一种尊重其历史地位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被精心保护和展示的知识博物馆的实体版本,让人愿意珍藏并时常翻阅,而非束之高阁。

评分

书没有塑封,封面和侧边全是黑手印。我不排斥旧书,但是二手书还当一手书卖,京东太差劲!下雨,一星给快递员,辛苦了!

评分

正版 质量不必多说。

评分

装着看得懂的样子,装装

评分

快递很给力,书的包装还可以,有空好好读一读

评分

好书,值得花时间多看看

评分

!!!!!!!

评分

非常好的书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早就有人介绍这本书了,这回有机会拜读一番了。

评分

在新华书店没找到,还是京东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