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经理和交易员都在阅读的经典
★成功的投资者总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思想和视野
★传奇难以复制,思想可以共享
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是对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全新突破与完善,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投资思想: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彼此无法独立,参与者的认知与市场永远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参与者的偏向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造成均衡点遥不可及,而趋势也只是不断地朝着目标移动参与者的思维直接影响市场情景,往往会造成市场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理论质疑有效市场理论,是对金融投资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本书中,索罗斯除了精辟地论析了他的投资哲学外,还有大量的投资模型可供读者参考,当然,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比如证券、货币、外汇,乃至国际政治。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部投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认识世界的思维和方法或许,这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索罗斯将本书取名为《金融炼金术》,并非指他在金融市场点石成金的秘籍,而是因为他出于对市场近乎谦卑的敬畏,才将此理论谦虚地定义在金融实验的意义上。
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作序推荐!
在我们看来,金融投资类著作只有两种:《金融炼金术》和其他。
——《华盛顿邮报》
一部伟大的著作,你可以从中了解当代成功的投资家是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精彩绝伦!
——《华尔街日报》
《金融炼金术》是自《股票作手回忆录》之后又一部具有永恒价值的投资指南。
——都铎基金创始人保罗·琼斯
令人激动不已,索罗斯是大师中的大师……披露了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只有索罗斯才能对如此复杂的事态做出透彻的分析。
——《Esquire》
一部讲座形式的投资读物……应该逐句、逐段、逐页地阅读,反复咀嚼其中的每一个概念……索罗斯是有史以来出色的职业投资家……很可能还是当代杰出的市场分析家。
——B.M.比格摩根·斯坦利
如果你想把投资当做毕生的事业的话,这本书看到60岁都没问题。
——知乎网读者
新版序言001
新版前言004
新版导论006
第1部分:理论
第 一 章 股票市场中的反身性003
第 二 章 外汇市场中的反身性025
第 三 章 信贷与管制的周期035
第2部分:历史的回顾
第 四 章 国际债务问题045
第 五 章 贷款的集团体制056
第 六 章 里根的“大循环”062
第 七 章 银行体系的演进070
第 八 章 美国的“公司大精简”079
第3部分:历时实验
第 九 章 起点:1985年8月091
第 十 章 第一阶段:1985年8月~1985年12月097
第十一章 控制对照阶段:1986年1月~1986年7月138
第十二章 第二阶段:1986年7月~1986年11月173
第十三章 结论:1986年11月222
第4部分:评述
第十四章 金融炼金术的视界:实验评判233
第十五章 社会科学的窘境241
第5部分:前瞻
第十六章 由市场与管制249
第十七章 走向国际性的中央银行255
第十八章 全面改革的悖论270
第十九章 1987年大崩盘274
初翻开这本厚重的精装本,我本来有些担忧它会不会像许多同类书籍那样,充斥着枯燥的公式和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然而,我的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如此的鲜活和富有洞察力,读起来更像是与一位饱经沧桑的行业前辈促膝长谈。作者对于金融市场本质的把握,那种近乎哲学的思辨能力,实在令人叹服。他似乎能透过那些表面的价格波动和新闻头条,直达资本流动的底层逻辑。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描述,他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无数商业案例,揭示了在信息鸿沟中,权力是如何被精准部署和有效利用的。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顿悟”感,仿佛那些过去困扰我的市场现象,突然间都有了清晰的解释。而且,这本书的修订版在更新市场前沿趋势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确保了内容的新鲜度和相关性,这对于一本探讨“炼金术”的经典之作来说至关重要。那些关于新兴金融科技和全球化资本配置的章节,视角独特,提供了许多主流媒体不常触及的深度分析。这绝对不是一本能囫囵吞枣的书,它要求读者投入全部心神,但回报绝对是丰厚的。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份深入了解权力结构的指南,而不仅仅是投资指南。作者巧妙地将金融活动置于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他关于“货币霸权”和“债务陷阱”的讨论,视角宏大,让人对全球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书中对于央行政策的解读,尤其精彩,他将央行的决策描绘成一门高难度的政治艺术,而非单纯的经济学计算。这种“去神秘化”的过程,对于打破普通读者对宏观调控的盲目崇拜非常有效。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这些插曲往往能以最生动的方式,说明最深奥的金融原理。例如,某个历史时期某个财团如何通过巧妙的债券操作影响了某个地区的政局,这些细节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精装版在细节处理上看得出是用心了,字体、留白都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能将金融史、政治学和经济学融会贯通的巨著,它提升了读者的视野,让人不再只盯着K线图,而是看到了整个世界的经济脉络。
评分这本《金融炼金术》(精装版 2016年全新修订)读下来,感觉就像是参加了一场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市场操作的深度环球旅行。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老练,他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理论,而是将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历史事件编织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我尤其欣赏他对“风险”这个概念的解构,他没有将其简单地定义为负面因素,而是深入探讨了其作为价值创造的催化剂的角色。书中对不同时期市场泡沫的案例分析,比如十七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到近年的次贷危机,都处理得非常细致入微,引人深思。作者似乎总能在我以为要理解透彻的时候,再抛出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角,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论断。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以为你已经看到了棋局的终点,结果他轻轻一推,整个棋盘的结构都变了。对于那些自诩对金融领域有所涉猎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检验自己的认知框架是否足够坚固和全面。书中的图表和模型展示也极其专业,排版清晰,即便是需要一些专业背景知识才能完全消化的部分,也因为配图的直观性而变得易于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重量级的著作,值得反复品读和参考。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仿佛在暗示里面内容的厚重。但抛开外表,真正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行为金融学”和“理性人假设”之间的游刃有余。他没有全盘否定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而是精准地指出了人类心理在市场决策中的非线性影响。书中对“羊群效应”和“锚定效应”的剖析,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而是深入到了神经科学和群体心理学的交叉领域,这让整个论述充满了跨学科的张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对冲基金策略时,那种既不带偏见又保持批判性的态度。他既赞扬了那些利用市场无效性获取超额收益的智慧,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过度杠杆化和信息套利可能带来的系统性灾难。读完这一部分,我对金融市场不再抱有“哪里有暴利”的幻想,而是更倾向于理解“哪里存在被定价错误的价值”。这本书的论据支撑非常扎实,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详实的历史数据和量化分析作为后盾,绝非空穴来风的臆测。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2016年“全新修订”的名头去的,希望能看到对前一轮金融危机后监管环境变化的深入解读。果然,作者在处理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和衍生品市场重塑方面,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他不仅详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等重要法规的制定背景和实际效果,更敏锐地指出了这些新规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产生的“次生效应”——这一点是许多评论家容易忽略的盲区。书中关于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模型,虽然复杂,但逻辑严密,尤其是在探讨银行间相互关联性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网络理论的视角,极大地提升了分析的维度。对于一个常年关注固定收益市场的从业者来说,书中关于结构化产品演变的章节,是教科书级别的参考资料,里面详细剖析了从MBS到CDO的演变路径中的结构性缺陷,以及市场参与者是如何在“理性”和“贪婪”之间走钢丝的。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严肃的,它要求你摒弃任何轻松的期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金融机器的精密解剖中去。
评分令人激动不已,索罗斯是大师中的大师……披露了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只有索罗斯才能对如此复杂的事态做出透彻的分析。
评分不错,印刷质量很好,好好研究研究
评分不劳而获剥皮客户4%
评分书的质量很不错,物流也很快。
评分618活动购入,期待很久!
评分内容不错,但是看起来很枯燥。
评分索罗斯!魔鬼还是天使,经典!!!!
评分我是学金融的,觉得这书很好看,有些朋友对金融不熟悉,看这书就会迷迷糊糊……
评分包装封面满意,手感不错,内容没看^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