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木奖作品,韩国连续四年销量超村上春树、东野圭吾
★每天忙忙碌碌、身心疲惫的人,这是一本真正可以帮你解忧的书
★没来得及请《解忧杂货店》浪矢老爷爷化解的烦恼,来找伊良部吧
★无需潸然泪下,也能疗愈人心。装模作样的人生是不会开心的,读完这本书,你才会快乐
★多次被改编成爆红影视剧,喜剧鬼才三木聪导演,小田切让、堺雅人、阿部宽出演
★精装典藏,外封趣味十足,内封裸眼3D。附赠精美团扇,一扫暑热,带来夏日清凉
《精神科的故事:空中秋千》是奥田英朗“精神科的故事”系列第二部,获第131届直木奖。
医院地下室有一个精神科,有人来看病,白白胖胖的伊良部医生就高喊一句:“欢迎光临!”医生怪里怪气,前来看诊的患者,症状也是千奇百怪:
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却忽然开始害怕飞行,总是飞到一半就狼狈摔下。黑道上叱咤风云的大哥,其实见到尖锐的小刀就吓得屁滚尿流。
平时一本正经的大学讲师,一直拼命压抑着要掀掉岳父假发的冲动。赛场上无比风光的棒球明星,竟然忘记了如何投球……
在形形色色的病症背后,每个人其实都被现代生活的重负所累。伊良部又会用如何匪夷所思的方法治愈他们呢?
来体味一下“伊良部精神科”里的奇特经历,找回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吧。装模作样的人生是不会开心的,读完这本书,你才会快乐。
奥田英朗,日本作家,1959年生于岐阜县。2002年《邪魔》获第4届大薮春彦奖,2004年《空中秋千》获第131届直木奖,2007年《家日和》获第20届柴田炼三郎奖,2009年《奥运会的赎金》获第43届吉川英治文学奖。《直美与加奈子》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充满都会风格,有别于一般大众之作,笔调看似轻松幽默,搞笑十足,却将内心世界刻画得十分深刻。
★奥田英朗塑造了一个幽默感十足,却能触动人心的主人公。读后非常愉快,有一股真切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津本阳(作家)
★读《空中秋千》的时候,不知笑了多少回。每个现代人都有点轻微的身心病,每天都觉得肩膀咯吱咯吱响,现在却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中国读者
★《空中秋千》让我忧郁的情绪一扫而光,真想推荐给心情苦闷和生活疲惫的人读一读。
——韩国读者
第一章空中秋千
第二章刺猬
第三章岳父的假发
第四章第三垒
第五章女作家
刺猬
1
伊良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在昏暗的地下。这让诚司想起了拘留所,不由得皱起眉头。
“欢迎光临!”诚司敲了一下门,里面顿时响起一个疯疯癫癫的声音。
诚司整理好衬衫的领子,走进诊室。只见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医生正笑容可掬地倚在单人沙发上,样子颇像一头白色的海豹。白大褂的名牌上写着“医学博士伊良部一郎”的字样。这家伙大概是院长的儿子吧。
“啊,我姓猪野……”诚司挺着胸膛,发出恐吓般的声音。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他总会下意识地虚张声势。
“嗯,知道。听挂号那边说了。是强迫症、幽闭恐惧症、恐高症,还是相扑台?”
“……相扑台?”诚司探出下巴,“你说的相扑台是什么?”
“就是在观看正式比赛时,被一种想上相扑台的冲动驱使,直冒油汗的症状。上次就来了这么一个体育报刊相扑栏目的记者,啊哈哈。”伊良部爽朗地笑起来。
自己是不是被看扁了?诚司有点恼火。
“大夫,我看起来像新闻记者吗?”他用唬人的声音说。
“唔,看起来像黑社会,文身都透出来了呢。”
诚司穿着贴身的丝绸白衬衫。当然,就算除去文身,他看起来也不像正经人。
伊良部淡然地微笑着。按常理来说,一般人知道对方是黑社会,都会紧张。难道他不害怕?
“大夫也文一个试试?”诚司愈发压低声音。
“得了吧,那么疼。我看还是先给你打个针吧——喂,真由美。”
话音未落,里面的帘子拉开了,一位身穿迷你护士服的年轻护士随即出现,她手里拿着一个注射器。诚司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因为注射器比筷子和菜刀还可怕,汗顿时冒了出来。
“大、大夫,我……其实是尖端恐惧症。”不知不觉间,他连声音都颤抖起来。
“啊,是吗?那你可太幸运了。这岂不是克服它的好机会?”
“哎?不,那个,所以……”诚司的舌头已经不听使唤了。
伊良部站起来绕到诚司的身后,一下抱住他的上半身。“没事,只是注射普通的维生素。”
“等、等、等一下。”
诚司被护士抓住胳膊,摁在注射台上。
“喂,我让你等一下,你没听到啊?”诚司的声音变得粗暴。他企图站起来,却被巨汉伊良部给按住,动弹不得。
“来,乖。针头扎进去后,要是折断了,可就麻烦了。”伊良部像哄小孩似的说道。
针头折断?诚司听了,顿时头晕目眩。
“喂,开什么玩笑!你以为我是谁?我可是纪尾井帮的猪野!”
“没用没用,在医院里,无论总理大臣还是流浪汉,大家都是同样的患者。”
伊良部在诚司的耳边说,鼻息都喷到了他的脖子上。狗屁医院,什么玩意儿啊。
护士拿着注射器,靠近诚司的手臂。他顿时陷入恐慌。绝不能坐以待毙!我好歹也是堂堂正正剑道三段的大丈夫!
诚司脚一蹬,从椅子上直起腰,拼命往后仰身子。
“哟,想抵抗啊?”伊良部压了上来。
“呜嗷——”诚司使出浑身力气蹬地板。结果伊良部一个趔趄,两人径直向后面倒去。注射台仍连在诚司的胳膊上。
“疼疼疼——”伊良部叫起来,“浑蛋,想反抗是吧?喂,真由美,我摁着他,你赶快打针。”
诚司倒在地板上,被伊良部倒剪双臂。他拼命挣脱,却被对方用柔道的“寝技”死死地压住。
“大夫,胳膊不好打啊。肌肉都起疙瘩了。”护士懒懒地说。这女人居然也不畏惧诚司的黑社会身份。
“那打在侧腹和大腿上也行,只要是我能看到的地方就行。”
难以置信。这是真的吗?加入黑社会后头一次经历这等事。自己居然遭到正经人的蹂躏。诚司的大脑一片混乱。
“喂,等一下。”
“就不等——”伊良部始终用干脆利落的声音回应他。
护士卷起诚司的衬衫,将注射器的针头扎进侧腹最近正好多长了点肉的地方。
“啊——”诚司使劲闭上眼睛。一阵刺痛掠过,血色眼看着褪去,他全身都僵硬了。
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自己多少年没掉过眼泪了?在混乱的意识中,诚司不知为何竟不合时宜地想起这种事来。
两个人都呼呼地喘着粗气。诚司整理一下散乱的头发,坐在椅子上,大脑一片混乱。这儿难道是敌对帮派的医院,想一口吃掉误闯进来的纪尾井帮的成员?他甚至产生了这种怀疑。
“猪野先生,你的胳膊肘撞到我了。”伊良部捂着鼻子,“打针必须得老实听话才行。”
“大夫,能问你一个问题吗?”诚司的心绪平复下来,问道。
“嗯,可以啊。”
“这家医院是不是有来头啊?”
“来头?”
“就是跟黑道有关系。”
“唔,哪有。这可是正当经营的医院。”
“那你说的打维生素也是真的?”
“当然。这样也最省钱。”
“你们——”诚司的愤怒顿时涌上来,“你们觉得这样对待患者合适吗?啊?”
“可我们是在治疗啊。有什么法子。”伊良部满不在乎地说。
“哪里是治疗?把患者双臂倒剪按住打针,有这样治疗的吗?”
“也有这种治疗方法啊。只有把脓包切开放出脓来,才能及早治愈,虽然也会出点血。”
诚司无言以对,心里当然无法接受。
“逆向疗法是精神医学的常识。我们都是专业人员。”
诚司想说什么,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儿。
“那么,你说的那尖锐的东西,都有哪些东西不能看啊?”伊良部拿着病历问。
“所有的。利器就不用说了,筷子、牙签、铅笔,还有伞,这些全都不行。”诚司怄着气说。
“那东京塔呢?”
“啊?”诚司皱起眉头,“你说什么呢,大夫?”
“那也是尖的。”
“那种大家伙肯定没事。”
“导弹呢?”
“也没事。”
“那,锥筒冰激凌呢?”
诚司的大脑里浮现出圆锥形冰激凌的样子来。“这个嘛……估计也不行。”他这样觉得。
“总之,你害怕的只限于一定尺寸的尖东西。最让你害怕的,无非是那些让你产生一种刺进眼里的感觉的东西。”
“对、对、对,没错。”诚司竖起食指,探出身子。
事实的确如此。那些锐利的东西总给诚司一种要扎进眼睛的感觉,每当看到这样的东西,大脑就会产生逼真的错觉。
就算手里拿着一根牙签,不经意间也会刺向自己的眼睛——这种影像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没错,大夫。现在你手里的钢笔,笔尖朝下时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可一旦你无意间把笔尖指向我,我就会感到一阵恐惧……”
“是这样吧?”伊良部把笔尖指向诚司。他顿时“啊”的一声尖叫,身体像被弹开一样往后仰。
“啊哈哈,抱歉、抱歉。”伊良部张开大嘴笑起来。
诚司心头火起。黑社会最讨厌别人做出轻视自己的动作。
“大夫,你这玩笑开得是不是有点过了?如果太拿人不当人——”
“要不就戴个墨镜试试?反正你也是黑社会人士,戴着也挺自然的。”伊良部说。
“墨镜?”
“对。这样来保护眼睛。比起裸眼来,不安的感觉肯定会消失。”
言之有理。这也是个很现实的对策。诚司盯着伊良部心想:他是在装傻,还是本来就是个真正的傻瓜?
要不就试试?普通的墨镜边上空荡荡的,所以得买个能包住眼睛的。对,干脆买棒球选手一郎经常戴的那种运动款。
“对了,我想开一次手枪试试,就一次。”
“啊?”
“你帮我安排一下嘛,就在铁桥下面一带。”
“那个,你会被逮捕啊。”
诚司决定回去。他不想跟这种奇怪的医生瞎掺和。
“猪野先生,明天再来啊。”
“明天还……来?”
“嗯。不给你打针了,没事的。”伊良部露出牙龈,向他微笑。
“嗯……”不知为何,诚司竟没有拒绝。
情况不对啊。一旦人家不害怕自己,他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来到走廊,诚司看见刚才的护士正在抽烟。仔细一瞧,居然还是个性感的女人。
“哟,小姐,刚才是你给我打的针吧。”诚司脸上浮出一丝虚假的微笑,凑上前去。他搂住护士的腰,顺便还摸了一下她的屁股。“怎么样,一起吃个饭?”
护士默默地朝他竖起食指,闪亮的指甲在他鼻尖前一晃。
“哇——”诚司往后一跳,后脑勺撞到了走廊的墙上,眼前金星乱舞,“臭婊子……”他血往上涌,但护士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是什么医院啊,把黑社会都不当回事。诚司产生了一种仿佛改邪归正的错觉。
从文笔上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一种成熟作家的底蕴,完全脱离了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调,语言是凝练而富有张力的。作者似乎精通“留白”的艺术,他从不把话说死,总是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给读者自己去填补情感的空白。例如,在描绘某个极其痛苦的案例时,他笔下的情感爆发点往往不是直接的控诉,而是通过对环境光线、物件摆放,甚至是微小天气变化的侧面烘托来完成,这种“侧写”的手法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阅读过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情感投入,但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必要的专业距离,这种游走在共情与客观之间的界限处理,显示出作者极高的素养。这种高质量的写作,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获取,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洗礼。
评分读完第一部分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观察力上的敏锐与深刻。这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对病理学的罗列,而是一种近距离、近乎沉浸式的体验记录。书中对不同个案的描述,详略得当,那些细微的肢体语言、眼神的闪烁、语气的停顿,都被捕捉得丝丝入扣,展现出一种老练的临床直觉。尤其是一些关于“沟通障碍”的描写,我甚至能联想到我生活中遇到过的某些情境,那种“说不出口”的困境,被作者精准地剖析出来,让人拍案叫绝。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记录这些故事的同时,并没有把自己完全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冷眼旁观者,而是通过一种非常克制的、近乎哲学的反思,不断地与自己的专业身份进行对话。这种“内省”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层次感,让读者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被邀请进入到一个思考的场域中,去重新审视我们对“正常”与“异常”的传统认知。这种对人性的温柔挖掘和不加批判的接纳态度,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也更愿意相信作者所呈现的真实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别出心裁,那种略带复古的插画风格,搭配上跳跃的色彩,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通常对这种主题的书籍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会过于学术化或者流于表面,缺乏真正的洞察力。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展现出一种不落俗套的叙事手法,它似乎在用一种更接近文学小说的笔触,去描绘一个通常被认为是冰冷和科学的领域。文字的流动性非常好,即便是在描述一些复杂的精神状态时,作者也总能找到一种既精准又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情感波动和思想的挣扎。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构建人物形象时所下的功夫,每一个“角色”都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立体、多面、充满矛盾的生命体,他们的经历和选择都显得真实可信,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秘角落。这种细腻的情感铺陈,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沉重的主题,变得易于接受,甚至带有一种引人深思的魅力。它成功地在知识的深度和阅读的愉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也许是它所传递出的一种深沉的希望感,这种希望并非廉价的乐观主义口号,而是建立在对人性局限性和痛苦的彻底接纳之上的。它没有回避那些黑暗、混乱和徒劳无功的时刻,正是因为如此,当书中偶尔闪现出哪怕一丝微弱的“好转”或“理解”时,那种力量感才显得如此真实而有分量。它教会了我,真正的疗愈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大爆炸,而是无数次微小、耐心的、近乎看不见的重新连接。对于任何一个对复杂人性抱有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不仅仅是关于那些被定义为“病人”的人们的故事,更是关于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努力寻找意义和立足点的缩影。我强烈推荐给那些不满足于表面生活、渴望更深层次洞察的读者,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一种更具同理心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可以说是一次精妙的布局,它绝非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更像是一张缓缓展开的挂毯,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条独立的丝线,最终汇集成一个宏大的主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掌控力,时而缓慢而深沉,像是在湖底潜水,细致观察每一个水生生物的纹理;时而又突然加快,仿佛一阵急促的呼吸,将读者猛地拉回到现实的某个高压瞬间。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完美地模拟了精神分析过程中的那种“推进”与“停滞”的辩证关系。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因为某个突然出现的隐喻或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而停下来,反复琢磨作者的深层用意。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专业实践的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如何理解人”的入门指南。它用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解构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心理防御机制,让我们得以窥见隐藏在日常行为之下的复杂驱动力,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视角都被拓宽了不少。
评分京东618是真的实惠啊,一口气买了不少。看不太懂
评分快递速度快,质量很。
评分哈哈哈哈,好可爱
评分送货很快,没有损坏。(*^ワ^*)
评分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评分书本包装完好,第一次买他的书来看。
评分这次把三本都集齐啦,不错不错……
评分还没看,活动购买
评分书很有意思,搞笑的同时发人深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