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 “國傢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主要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內涵特徵、理論溯源、生成機製等展開,分析瞭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機遇與挑戰,總結瞭可藉鑒的經驗,並提齣瞭以認知自覺、能力提升、價值培育為目標的建設方嚮。
耿超,安徽太和人,中共黨員,1979年齣生,1997年入伍,先後於南京政治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國防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哲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現為空軍空降兵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教員。任教以來,在《人民日報》(內部參閱)、《新華社內參》、《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等報刊發錶文章80多篇,主持或參與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10多項。
導論......1
一、研究意義......1
二、研究現狀......10
三、關於本書......17
第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內涵特徵......20
一、基本概念......20
二、主要特徵......25
三、關係辨析......29
第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理論溯源......36
一、馬剋思、恩格斯的相關文化思想......36
二、列寜的文化自信思想......43
三、毛澤東的文化自信思想......48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化自信思想......52
第三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生成機製......59
一、主體條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認知的自覺......59
二、客體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備可信的能力......62
三、關係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價值的彰顯......70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機遇與挑戰......77
一、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77
二、市場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85
三、網絡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92
第五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經驗藉鑒......99
一、中國文化自信的曆程和經驗......99
二、外國文化自信的經驗教訓......109
第六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認知自覺......122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用——重要地位和作用......122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要——主要矛盾和關係......125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之責——主要責任主體及擔當......133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之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36
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能力提升......150
一、深化文化改革,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産力......150
二、注重整閤創新,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凝聚力......157
三、吸收有益成果,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容力......162
四、維護文化安全,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防禦力......166
五、推動文化“走齣去”,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影響力......169
六、構建國際文化新秩序,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參與力......183
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價值培育......190
一、發揮主體作用......190
二、明確培育目標......194
三、抓住培育核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199
四、創新培育方法......204
結束語......211
參考文獻......213
後記......221
序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目標,圍繞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發展的新課題,做齣瞭一係列重要論述。如民族強盛要以文化興盛為支撐,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發展要睜眼看世界,增強國傢文化軟實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瞭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深入闡明瞭文化發展中的重大關係,有針對性地提齣瞭文化建設的任務要求,為新時期文化建設和發展確立瞭科學的理論指導。
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五韆年來,中華民族秉持文化自信的氣度,堅持自我、吸納外來、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形成瞭獨特的中華文化。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領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將中華文化推到前所未有的曆史高度。文化自信是高度的文化自覺,是實現文化自強的前提。提齣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問題,依據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依據十八大提齣的“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要求,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提齣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的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富有前沿性、創新性、現實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意義重大。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化理論創新的深切呼喚,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偉大成就的必然訴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先進文化的深刻感召,是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支撐和精神動力。
本書的作者耿超是我的博士生,他在國防大學攻讀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博士學位期間,勤奮學習,不懈努力,對馬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問題富有興趣並做瞭較為深入的研究。本書是在他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深化研究修改而成的,曆經近五年的認真閱讀、反復思考、精心寫作、邊寫邊改,終於齣版。作者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這一主題,從概念界定、經驗總結、問題分析、內涵展開、堅定路徑等方麵,對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為什麼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怎樣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等問題,做齣瞭較為全麵深入的探討。我相信,本書的齣版對於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廣大讀者來說,一定會有所收獲。
該書是國內第一部整體性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專著。近幾年來,學者們對文化自信問題的研究,往往是和文化自覺等問題放在一起論述的,鮮有學者專門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問題。作者緻力在這方麵有所突破。全書運用定性研究、比較研究、跨學科研究等研究方法,貫穿瞭“主體、客體與主客體關係”的研究主綫,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生成機製的基礎上,從認知自覺、能力提升和價值培育三個方麵,進行瞭分析和展開。全書圍繞這一研究主綫,步步深入、層層推進。
該書有其明確的研究主題,涉及問題廣泛。從馬剋思主義文化理論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內容豐富。書中對一些問題的論述,有一定的獨創性。如對經典作傢文化自信理論的梳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生成機製的構建,對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分析,以及對文化自信經驗藉鑒的思考等。另外,作者對培育和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對策的研究,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
該書結構閤理、邏輯清晰、語言流暢、論據充分,反映齣作者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
當然,該書並非完美無缺的。就國內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研究現狀來說,要做的工作、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作為導師,我希望作者能夠繼續深入研究,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顔曉峰
2016年3月於北京紅山口
後 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深化研究修改而成的。一直希望做得再好一些,但直到決定齣版,仍然覺得並不完滿。學無止境,我願與各位前輩和同仁一道,繼續跋涉在思想的徵程中。
光陰如梭,轉瞬即逝,執之無物,掠之有痕。感覺入學的日子就在昨天,殊不知已經過去瞭多年!望著光標閃閃的電腦屏幕,迴顧三年讀博的寶貴時光,心中幾多澎湃,感慨萬韆。五年前,剛踏入國防大學的校門時,我心懷崇敬,充滿豪情,求知欲濃。畢業後的今天,驀然迴首,雖有波摺、不堪與遺憾,但感受更多的是收獲纍纍、情意濃濃和信心滿滿。
我要對我的導師顔曉峰教授緻以最崇高的敬意!導師以他寬廣博大的胸懷、深厚淵博的學識和嚴師慈父的氣度讓我切實感受到瞭真師者、真學者和真長者的風采。在做人、在處事、在為學,在能力、在體力、在智力,我都對導師高山仰止,敬佩不已。導師學識淵博,為人卻十分謙和,沒有哪怕一點的架子;導師成就很大,但依然不懈拼搏,我經常在淩晨、在深夜、在周末,看到導師辦公室明亮的燈光。忘不瞭導師一章章、一句句對我論文的推敲與斧正,忘不瞭導師一次次對我工作、生活的關心和指導,尤其忘不瞭在我有一次生病住院時,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年近花甲、事務繁忙的導師竟然三次看望,想來令人潸然淚下!導師對我的教導,使我終身受益;導師對我的恩情,我將始終銘記!
感謝夏興有教育長、肖鼕鬆主任、黃書進教授、張彬教授、趙小芒教授、廖作斌教授、劉綏虎教授、李建平教授、趙周賢教授、郭鳳海教授等諸位老師!在我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各位教授給予瞭精心的指導和幫助。沒有教授們的辛苦付齣,就不可能誕生一篇閤格的博士論文。感謝帶領我們順利完成學業的賀來鎖隊長、史進保政委、杜洪常政委、薛黎光副隊長和李瀟參謀,是他們給我們創造瞭一個團結、進步、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感謝我的師弟李徐步、吳曉宇、趙坤,他們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給予瞭諸多無私幫助。
本書作為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傢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2015MZD044)子課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得到瞭課題組的齣版資助。同時,本書還得到瞭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研究”(12&ZD001;)以及課題組首席專傢郝立新教授的支持。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感謝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趙運仕先生。沒有他的努力爭取和辛苦付齣,本書不會這麼順利地齣版。
最後,還要感謝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兒。父母為培養我成長、成纔傾注瞭大量心血,而我常年遠離他們在外學習、工作,很少有時間看望和照顧,深感愧疚!此時,女兒剛滿五周歲,她齣生的時候,我在北京考試,她一天天長大的這幾年,我也很少在她身邊,甚感虧欠!準備考試、攻讀博士,甚至包括畢業後的這幾年,愛人承擔起瞭全部傢務,以及照顧老人、養育女兒的重擔。沒有愛人的理解、支持與奉獻,就沒有我的今天。
耿超
2016年4月於桂林
書中對中國發展道路的闡釋,也與文化自信緊密相連。作者通過分析中國在探索適閤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上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論證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不僅為中國人民帶來瞭福祉,也為世界提供瞭新的發展模式和藉鑒。這種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自信,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上的自覺和價值上的認同。書中對“中國方案”的提齣,讓我在思考全球性問題時,多瞭一份來自中國的獨特視角和智慧。
評分總而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論》是一本極其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著作。它不僅僅是對一個抽象概念的解讀,更是對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道路的宏觀審視。書中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偉大成就的肯定,對中國人民偉大精神的贊頌,以及對中國文化獨特價值的揭示,都讓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這是一種讓我由衷感到自豪和充滿力量的閱讀體驗,它讓我更加堅信,中國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力和輝煌的未來。
評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論》在談到文化傳承與創新時,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作者並非將傳統文化視為僵化的遺物,而是強調其在當代的生命力。書中關於如何將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如勤勞、節儉、和諧等,轉化為當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融入到教育、藝術、科技等各個領域,有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守正創新”的深入解讀,它強調在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本的同時,不斷進行符閤時代發展需要的創新,從而讓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受觸動的是書中關於“民族復興”與“文化自信”辯證統一的論述。作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置於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之上,認為沒有強大的文化自信,民族復興就如同無根之木,難以持久。書中對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民族復興所付齣的艱辛努力和偉大貢獻的描繪,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民的悲壯色彩,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文化自信對於凝聚民族力量、激發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
評分在閱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論》的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宏大視角和深邃的思考所摺服。書中對於“社會主義”與“文化”之間關係的解讀,展現瞭一種超越經濟範疇的深刻洞察。作者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如集體主義、共同富裕等,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和諧等理念相結閤,勾勒齣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圖譜。這種融閤並非生搬硬套,而是基於對中國社會現實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把握,從而形成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形態。它讓我在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時,多瞭一層文化上的厚重感和人本關懷。
評分這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論》的厚重感,在拿到手裏那一刻就已經撲麵而來。翻開扉頁,作者的嚴謹和對這個宏大命題的深刻洞察便躍然紙上。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文化自信”這一概念的界定,它並非空泛的口號,而是建立在一係列曆史、哲學、社會學層麵的堅實論證之上。讀到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如何與現代政治理念相融閤的部分,我仿佛看到瞭一條清晰的邏輯脈絡,將悠久的東方智慧與當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緊密相連,這是一種充滿力量的溯源,也是一種麵嚮未來的自信。書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僅僅是停留在曆史的陳列,而是深入分析瞭其內涵如何能夠為當下的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滋養和價值引領。
評分這本書中關於“自信”的論述,讓我感觸良多。它不僅僅是對外展現的姿態,更是一種內化的精神力量。作者通過分析中國人民在不同曆史時期,麵對內外挑戰時所錶現齣的堅韌不拔和創造力,來印證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書中對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在追求民族獨立和國傢富強過程中所付齣的巨大犧牲和取得的輝煌成就的描繪,充滿瞭激情與力量,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中國人民骨子裏所蘊含的自信。這種自信,是建立在曆史的厚重、人民的奮鬥和未來的希望之上的。
評分書中對於“中國特色”的闡釋,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強調“不同”,而是深入剖析瞭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如何有選擇地藉鑒、吸收,並最終形成自身獨特模式的緣由。作者通過大量翔實的曆史案例和數據,展現瞭中國共産黨在不同曆史時期,如何根據中國國情,創造性地發展馬剋思主義,並將其中國化、時代化。這種對“特色”的辯證理解,破除瞭許多刻闆印象,也讓我對中國政治製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有瞭更深的認識。尤其是關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書中將其置於文化自信的框架下進行解讀,使得這些成就不僅僅是物質層麵的積纍,更上升到瞭精神和價值的層麵,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評分這本書在闡述文化自信的形成機製時,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思考。它並沒有迴避挑戰和睏難,而是坦誠地分析瞭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文化所麵臨的衝擊與機遇。作者對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審視,並非簡單的排斥,而是以一種開放而審慎的態度,比較瞭不同文明的價值取嚮,並在此基礎上凸顯瞭中國文化的獨特價值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論述,它指明瞭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主體性,避免被同質化。這種策略性的文化發展觀,讓我看到瞭中國在文化交流中的智慧和擔當。
評分這本書對於“理論創新”的論述,也讓我眼前一亮。作者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離不開馬剋思主義的中國化創新。書中對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曆程,以及如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閤,形成中國化馬剋思主義的深入分析,讓我看到瞭理論創新的強大生命力。這種理論上的自覺和自信,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中國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評分好書,值得推薦~~~~~
評分書中有很多新的觀點,看瞭很有啓發
評分書中有很多新的觀點,看瞭很有啓發
評分選題很好,值得一讀。送貨快。
評分講文化自信很全麵的一本書,包裝也好。去年新齣的,比較有參考價值。物流非常快,價格還可以。贊京東。
評分書中有很多新的觀點,看瞭很有啓發
評分好書,值得推薦~~~~~
評分有用,有大用。解決問題瞭。
評分有用,有大用。解決問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