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利群 著
图书标签:
  • 移动健康
  • 智慧医疗
  • 互联网+
  • 健康医疗
  • 产业革命
  • 数字健康
  • 医疗信息化
  • 远程医疗
  • 健康管理
  • 医疗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31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792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谭铁牛,以及多名国内外医疗专家和信息通信专家共同推荐的精品图书,本书作者是千人计划专家,具有对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领域发展战略的深刻洞察和国际化视野,以及带领团队在端到端系统(包括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APP、云平台、业务应用等)设计研发并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提供O2O服务等方面的丰富实践。本书容纳了作者数十年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写作历经2年,并数易其稿,精益求精,以求对读者有所裨益。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从理论方法到系统实现和商业模式设计的全方位,力图完整地从跨界融合新机遇、健康医疗服务实现、推动可持续发展等维度,对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概念、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及产业发展等,进行全面的诠释,思考和见解独到,不仅能帮助产业人士全面重新认识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产业,更有众多案例指导实践。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和实践已成为我国政府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本书聚焦“互联网+健康医疗”,首先深刻剖析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产业形态——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如何促进传统医疗保健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医护服务的方向转变,同时推动专业医护服务机构的能力、效益和水平的提升等;接下来,重点从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对提供上述服务模式的关键问题、系统框架、主要组成,以及技术实现进行详细讨论;后指出产业规模发展的机遇和需要扫除的障碍。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作者对该新兴领域发展具有深刻洞察和国际化视野,多年来带领团队在端到端系统设计、产品研发并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的解决方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力图完整地对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意义、概念、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及产业发展等,进行全面诠释,分享独到的思考与见解,对互联网技术、健康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士,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均有极大帮助。

作者简介

许利群博士,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拥有30年IT、计算机与通信行业的前瞻技术研究和战略管理经验。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第三批入选者,2010年5月从英国回国加盟中国移动,在研究院组建并领导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为中国移动开拓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这一新兴领域突出运营商优势的自主研究和发展战略、大规模云健康系统平台设计和打造、应用和交叉技术研究以及下一代新型业务创新和部署等。他多次应邀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驱动行业健康发展并提高中国移动的创新声誉,同时他还担任“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兼职博导,等等。

目录

第一篇 健康医疗迎来跨界融合新机遇
第1章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风来了 2
1.1 国内外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4
1.2 技术发展推动健康医疗事业革命的到来 9
1.3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迎来发展机遇 16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服务重定义 29
2.1 健康医护模式的重定义——关注患者医护路径的每个环节 30
2.1.1 健康促进 32
2.1.2 慢性疾病预防和管理 33
2.1.3 院前急救 35
2.1.4 诊断治疗 35
2.1.5 院外康复/干预 36
2.2 专业医疗支持方式重定义——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专业能力 37
2.2.1 临床患者管理 38
2.2.2 决策支持 38
2.2.3 知识和资源共享 39
2.2.4 专业能力培训 40
2.3 医疗服务提供形式重定义——改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 40
2.3.1 医疗服务线上线下对接 40
2.3.2 远程医疗服务 41
2.3.3 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 42
2.3.4 疫情监控和预测 43
参考文献 45
第3章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定义内涵和生态系统 47
3.1 定义和内涵 47
3.2 生态系统中各利益相关方 50
3.2.1 政府政策制定与监管部门 51
3.2.2 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方 52
3.2.3 服务提供方 54
3.2.4 医护服务的付费方 55
3.2.5 投资方 55
3.3 从国内外行业组织的兴起看生态系统的条块分割 56
3.3.1 康体佳健康联盟 56
3.3.2 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 57
3.3.3 美国远程医疗协会 59
3.3.4 国内相关行业组织 60
参考文献 63
第二篇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服务实现
第4章 健康医疗的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拓展个性化医护空间 67
4.1 可穿戴设备市场概况及分类 68
4.1.1 市场概况 69
4.1.2 分类 71
4.2 互联互通标准化 74
4.2.1 康体佳健康联盟设计指南 74
4.2.2 其他行业标准及主流企业标准 77
4.3 可穿戴设备与典型应用案例 79
4.3.1 健康促进环节 80
4.3.2 慢性疾病管理环节 83
4.3.3 诊断治疗环节 87
4.3.4 院外康复/干预环节 90
4.4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92
4.4.1 技术角度 92
4.4.2 服务角度 99
4.4.3 政策和付费角度 99
参考文献 101
第5章 移动健康医疗APP:从新奇应用到主流服务之路 107
5.1 移动健康医疗APP市场概况及分类 108
5.1.1 移动健康医疗APP国内外市场概况 109
5.1.2 移动健康医疗APP分类 111
5.2 移动健康医疗APP设计原则 113
5.2.1 APP的交互设计原则 114
5.2.2 设计案例 117
5.3 应用案例 120
5.3.1 贯穿患者临床医护路径 120
5.3.2 帮助专业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 135
5.4 移动健康医疗APP的发展趋势 138
5.4.1 从医疗护理实践中挖掘专业需求 138
5.4.2 与主流临床流程及信息系统集成 140
5.4.3 开展临床试验收集有效性证据 141
5.4.4 游戏化和社交化 143
参考文献 146
第6章 健康医疗云平台:培育安全开放的健康医疗服务 151
6.1 健康医疗云平台需求分析 152
6.1.1 数据灵活接入和分发 153
6.1.2 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154
6.1.3 新型应用的快速孵化 155
6.1.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156
6.2 健康医疗云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 157
6.2.1 DADS引擎 157
6.2.2 开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系统 160
6.2.3 业务管理系统 165
6.2.4 移动健康系统安全体系 167
6.2.5 运维管理系统 172
6.3 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 172
6.3.1 关键性能分析 173
6.3.2 平台云化解决方案 177
6.3.3 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解决方案 180
6.4 移动健康创新平台的系统实现 182
6.4.1 数据接入的标准化框架 183
6.4.2 数据迁移处理 186
6.4.3 海量数据存储 188
6.4.4 业务整合 189
6.4.5 智能分析能力 190
6.5 健康医疗云平台的发展趋势 193
6.5.1 分布式存储和大数据处理的融合 193
6.5.2 流式计算 194
6.5.3 缓存技术 196
6.5.4 异步通信 196
参考文献 198
第7章 健康医疗大数据:拓展和优化健康医护全路径服务 201
7.1 健康医疗大数据类型及其价值 203
7.1.1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类型 203
7.1.2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价值 206
7.2 面向健康医疗服务的大数据处理平台架构 208
7.2.1 多源异构大数据抽取和整合 209
7.2.2 海量数据统一存储 210
7.2.3 分布式并行数据处理 210
7.2.4 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和挖掘 211
7.3 健康医护路径上大数据应用分析及案例 214
7.3.1 健康促进:量化自我,洞察自身,改善行为 215
7.3.2 慢性疾病管理:预防疾病,风险评估 216
7.3.3 诊断治疗:智能临床决策支持和信息挖掘 218
7.3.4 院外康复:远程监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20
7.3.5 全方位人口健康分析 221
7.4 眼科大数据与眼科保健体系 222
7.4.1 眼科大数据的价值 222
7.4.2 眼科大数据与防盲治盲 223
7.4.3 眼科疾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联分析 225
7.4.4 眼科大数据平台简述 227
7.5 健康医疗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 228
7.5.1 在医疗机构内外的数据服务 229
7.5.2 挖掘和优化临床流程 229
7.5.3 强化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 230
7.5.4 技术进步拓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范围 231
7.5.5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提供技术支撑 233
参考文献 236
第8章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应用实践案例 243
8.1 “我尚”运动——个性化和社交化运动管理系统 245
8.1.1 背景需求 245
8.1.2 应用场景 246
8.1.3 系统设计及实现 248
8.2 “我尚”心呵护——心功能远程监护系统与服务 264
8.2.1 背景需求 264
8.2.2 应用场景 265
8.2.3 系统设计及实现 267
8.3 “我尚”睡眠——睡眠健康远程监护系统 274
8.3.1 背景需求 275
8.3.2 应用场景 275
8.3.3 系统设计及实现 277
8.4 “我尚”心电——心电自动分析和筛查系统 293
8.4.1 背景需求 293
8.4.2 应用场景 294
8.4.3 系统设计及实现 295
参考文献 303
第三篇 推动健康医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9章 产业各方的战略布局和商业模式 306
9.1 国内外主流通信网络运营商 307
9.1.1 AT T 308
9.1.2 Verizon Wireless 309
9.1.3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 311
9.1.4 其他运营商 312
9.2 互联网和IT巨头 313
9.2.1 苹果公司 314
9.2.2 谷歌 317
9.2.3 百度、阿里、腾讯(BAT) 319
9.3 垂直领域IT/互联网公司 329
9.3.1 Epic 329
9.3.2 WebMD 331
9.3.3 春雨医生 331
9.3.4 丁香园 333
9.3.5 大姨吗 333
9.4 医疗器械硬件厂商 335
9.4.1 九安医疗 335
9.4.2 其他厂商 337
9.5 医疗服务提供机构 338
9.5.1 梅奥诊所(Mayo Clinic) 338
9.5.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340
9.5.3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慈铭) 341
9.6 大型制药公司 342
9.6.1 赛诺菲(Sanofi) 342
9.6.2 默克(Merck) 344
9.6.3 诺华(Novartis) 346
9.7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 347
9.7.1 西维斯 347
9.7.2 沃尔格林 349
9.8 保险公司 350
9.8.1 联合健康保险 350
9.8.2 安泰(Aetna)保险 352
9.8.3 平安保险 353
参考文献 355
第10章 移动健康医疗服务获得用户青睐的关键因素 363
10.1 与主流健康医护流程的融合 364
10.2 移动健康医疗应用的效果和有效性的深入研究 365
10.3 用户行为习惯的培养 368
10.4 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的保护 370
参考文献 372
第11章 为移动健康医疗的广泛采纳扫清障碍 375
11.1 加快监管政策的建立和实施 375
11.2 建立健全健康医疗信息技术和医护服务标准 381
11.3 明确规定付费机制和付费标准 382
11.4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方式 384
11.5 发展前景展望 385
参考文献 387
《健康新脉动:数字化浪潮中的医疗未来》 本书并非直接探讨“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 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这一特定议题,而是从更宏观、更基础的视角,审视人类健康事业在科技发展驱动下的深刻演进,以及个体与社会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的角色。我们聚焦于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理解、管理、干预和追求健康的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引申出更广泛的社会、伦理和人文层面的思考。 第一篇:健康的定义与认知边界的拓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健康”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没有疾病”。本书的第一篇将带您回顾人类对健康的认知演变历程,从早期基于生理指标的静态判断,到如今强调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和谐统一的动态模型。我们将深入探讨,随着生物技术、神经科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我们对生命本质的认知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从“无病”到“至善”: 传统的医学模式多以疾病为中心,而现代健康理念则更侧重于积极的健康促进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我们将分析这种理念转变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以及个体如何通过主动的健康管理,将健康目标从“规避疾病”提升到“实现最优生命状态”。 生物信息学的革命: 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在为我们揭示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密码。本书将解析这些前沿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并为个性化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将探讨,当我们可以“读懂”自己的基因,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并驾驭这种知识,以做出更明智的健康决策。 大脑的奥秘与精神健康: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大脑的认识日新月异。本书将探讨大脑的可塑性、认知功能、情绪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如何影响我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我们将关注,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如脑科学研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数字工具)来更有效地应对精神疾病,提升公众的心理韧性,并构建一个更具同理心的社会环境。 环境与健康: 我们身处的环境,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本书将审视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污染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挑战,并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模型分析,更有效地监测和评估环境风险,并制定前瞻性的健康干预策略。 第二篇:科技赋能下的健康实践新图景 数字技术的渗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着我们获取健康服务、管理健康信息、参与健康决策的各个环节。本篇将深入剖析科技如何成为健康实践的强大驱动力,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全方位优化医疗健康服务的供给与体验。 数据驱动的健康决策: 海量的健康数据,从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监测,到电子病历的结构化记录,再到基因组学信息,正在成为推动健康决策的关键要素。本书将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这些复杂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疾病预测、早期预警和个性化干预。我们将关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公平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构建负责任的数据应用生态。 无处不在的健康监测与管理: 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普及,使得健康监测从医院走向日常生活。本书将分析各类可穿戴设备、居家监测系统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运动健康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并探讨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连续、全面的健康画像,从而赋能个体更主动地进行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在诊断与治疗中的角色: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识别、病理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本书将深入探讨AI如何辅助医生进行更快速、更准确的诊断,如何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以及AI在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我们将辩证地看待AI在医疗领域的潜力与局限,以及如何构建人机协作的医疗新模式。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正在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本书将展示VR/AR在医学教育、手术模拟、疼痛管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 互联网与信息共享: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了医疗健康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本书将探讨在线健康咨询、远程教育、健康知识普及等模式如何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透明、公平的医疗信息环境。 第三篇:社会、伦理与人文的反思 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伴随着深刻的社会、伦理和人文挑战。本书的第三篇将聚焦于在科技驱动的健康变革浪潮中,我们所必须面对和深思的议题。 健康公平与数字鸿沟: 随着数字化医疗的深入,如何确保所有人群都能平等地受益于科技进步,避免因技术接入、数字素养等差异而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将是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普惠等方式,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健康生态。 隐私、安全与信任: 海量健康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引发了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本书将深入分析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以及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个人权利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建立公众对医疗数据应用的信任,将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基石。 人与机器的界限: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我们不得不思考人与机器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界限。本书将探讨,在追求效率和精准的同时,如何保留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而非取代人。 健康的伦理边界: 基因编辑、生命延长等技术的进步,不断挑战着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念。本书将引发读者对生命伦理、医疗干预边界的思考,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就这些重大议题达成共识,为科技发展划定清晰的伦理红线。 未来的健康公民: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管理工具的易得,未来的公民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本书将展望未来健康公民的特质,以及社会和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科学素养和健康责任感的个体,共同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健康新脉动:数字化浪潮中的医疗未来》旨在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引导读者理解科技发展如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健康观和医疗实践。我们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技术应用,而是从更根本的层面上,探讨科技与人类健康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一变革时代,共同书写人类健康事业的新篇章。本书适合所有对健康、科技、社会发展及未来趋势感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医疗保险改革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非常关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保险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目前,传统的保险理赔流程繁琐且耗时,很多时候患者在就医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提交各种证明材料,而且审核周期也比较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是否能够实现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保费定制?通过电子病历和大数据分析,是否能够加速理赔审核流程,甚至实现部分医疗服务的直赔?我还对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防范医疗欺诈和滥用保险福利的议题感兴趣。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分析,或者介绍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对我理解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将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发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产业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这些变化的书,从宏观的产业趋势到微观的具体应用,都能够有所涉猎。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就觉得这可能就是我要找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移动健康的应用场景,比如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中的作用,以及大数据在疾病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方面的潜力。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智慧医疗的落地实践,包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前沿性和颠覆性,我相信它能够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发,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医学影像的AI辅助诊断技术,这方面的发展实在太惊人了。很多时候,医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阅片,而且经验和疲劳度都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如果能有AI系统辅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尤其是在一些早期病变的筛查上。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一些深入的探讨,比如AI在肺结节、乳腺癌等影像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相关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瓶颈。当然,除了影像,我也对AI在药物研发、基因测序和个性化治疗方面的进展非常感兴趣。智慧医疗的理念不仅仅是把设备联网,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智能化升级。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实际的案例,那将非常有价值。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关于如何将前沿科技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思考。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关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人来说,理解“互联网+”如何驱动医疗产业的“革命”是一个核心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系统地把握这个庞大的变革过程。我关注的不仅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如何被整合、如何改变原有的价值链,以及如何重塑医患关系和医疗服务模式。例如,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对新兴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比如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健康管理平台等,它们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价值的。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描绘出一幅完整的产业革命图景,并提供可行的发展路径,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

我一直对心理健康问题非常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存在着地域限制、预约困难以及隐私顾虑等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移动健康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比如,是否有APP能够提供在线心理评估、情绪监测和认知行为疗法?可穿戴设备能否监测用户的睡眠模式、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指标,从而辅助判断其心理状态?我还对智慧医疗如何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感兴趣,比如远程心理咨询、虚拟现实疗法等。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那对我来说将非常有意义,也希望能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评分

正在学习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送货及时,东西质量也很好

评分

看着还可以,质量应该没问题。

评分

还不错的书籍,相信京东品质

评分

很不错,总体还行,物流很快,速度很快,挺愉快的一次购物。

评分

了解行业,仅此而已

评分

很不错!单位阅览室买的,质量挺不错。

评分

东西很好,物流很快,包装很完整,好评。

评分

很不错的书,有用的信息不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