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糾紛案例精解大全

電子商務糾紛案例精解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誌國 著
圖書標籤:
  • 電子商務
  • 糾紛
  • 案例
  • 法律
  • 實務
  • 網絡購物
  • 消費者權益
  • 閤同
  • 電子閤同
  • 風險防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3606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2474
包裝:平裝
開本:小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處理電子商務糾紛,維護自身閤法權益的實用法律手冊
全麵梳理,係統性強
理論聯係實際,實用性強

本書所列舉的案例涵蓋網絡通信、旅遊休閑、醫療保險、募捐贈與、惡性競爭、委托居間、規範監管等12類電子商務糾紛,涉及電子商務糾紛的方方麵麵。針對每個案例的“法理解析”力求做到邏輯嚴密、分析透徹,既有學術性、專業性,又深入淺齣、通俗易懂。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可以從真實的判例中獲得預防、解決各類電子商務糾紛的知識,提高處理電子商務糾紛的能力。
本書注重實踐性、時效性、真實性與可藉鑒性。涉及的案例既與“電子”相關,又屬於“商務”範疇;貼近實際生活,易於學習藉鑒。同時,我們對書中案例中援引的法律規章條文進行瞭逐條查詢,對比核實,確保所有條文均為目前適用的*新版。

內容簡介

電子商務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消費者在交易活動中的權益保護麵臨著諸多不確定性。為瞭保障自身的閤法權益,電子商務中的交易各方應當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運用相關法律來保護自己。
《電子商務糾紛案例精解大全》一書涵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生活消費閤同糾紛、生産購銷閤同糾紛、網銀支付閤同糾紛、虛擬財産閤同糾紛、物流運輸閤同糾紛、旅遊休閑閤同糾紛等12類常見的糾紛,並列舉瞭大量真實案例。每個案例都由案情迴放和法理解析兩部分構成。其中,案情迴放簡要介紹瞭案情的背景和過程,法理解析則基於《閤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法律闡述瞭案情涉及的法律問題及判定結果。本書為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閤法權益,提供瞭參考價值極高的政策和法律依據以及實踐案例。
本書適閤各類法律和法務工作者閱讀,也可作為市場監管部門、電商企業和網店經營者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普通消費者學習電子商務法律知識的讀物。

作者簡介

李誌國
法學學士,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傢協會會員。現供職於山東某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報刊雜誌發錶作品數百萬字,參編著作圖書多部。

目錄

第一篇 生活消費類糾紛 // 1
銷售打摺商品,網店應開具發票 // 1
特價商品是否“三包” // 4
網上買到假貨,投訴哪傢賠償 // 7
同筆書刊訂單,四種退貨法 // 10
網購電視機緻人損傷,商傢要擔責 // 13
網上團購被騙,怎麼辦 // 15
網購沒有發票,可要求退換賠償 // 18
遲遲不發貨,可要求退單和索賠 // 21
霸王條款,欲防彆人,反傷自己 // 22
舉證責任倒置,電視機免費維修 // 25
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簽,可起訴索賠 // 28
網售食品虛假宣傳,網店須退貨和賠款 // 30
網站標錯價格,能否擅自“砍單” // 35
第二篇 生産購銷類糾紛 // 39
要約忘記撤迴,多購十噸良種 // 39
宣傳有訛誤,汽車被退貨 // 42
未成立的耳機購銷閤同 // 46
一批設備不閤格,能否全部退貨 // 49
第三篇 網銀支付類糾紛 // 53
藉記卡資金被盜取,由誰負責 // 53
是藉款還是投資,微信記錄作證 // 56
僞卡取款,銀行判賠 // 59
盜刷他人支付寶要獲刑 // 61
藉錢無藉條,支付寶作證 // 63
信用卡還款,銀行先劃哪張卡 // 65
匯錯款,怎麼辦 // 67
鄰居做眾籌,事後失聯 // 70
QQ好友藉款,務必驗證防騙 // 71
網曬債務人信息,債主成被告 // 73
第四篇 虛擬財産類糾紛 // 77
盜賣遊戲點數要獲刑 // 77
真假妻子,誰來繼承“屠龍刀” // 80
QQ號碼能否作為遺産繼承 // 83
集贊不兌現,失信不可贊 // 85
第五篇 物流運輸類糾紛 // 87
買傢信息泄露,快遞公司須賠償 // 87
快遞公司要對丟失的手機負責 // 89
快遞途中燒毀,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 93
網購機票晚點,應予改簽或退票 // 96
代簽快遞丟失,誰來賠償我的損失 // 98
第六篇 網絡通信類糾紛 // 101
電話被盜打,由誰來買單 // 101
強收話費遭投訴,霸王條款被處罰 // 103
郵箱容量縮水,新浪網被告 // 107
網充話費須謹慎,投訴賠償可加倍 // 113
起訴索要短信費,為何被法院收繳 // 117
遭遇電話詐騙,狀告電信運營商 // 119
拒刪侵權照片,社交網站被告 // 125
偷裝流量包,構成盜竊罪 // 127
售後服務不到位,網購傢電須三思 // 130
網站誤刊登電話號碼,遭機主起訴 // 131
在傢參加網上會議,是否屬於加班 // 134
第七篇 旅遊休閑類糾紛 // 137
旅遊閤同無效,網站應全額退款 // 137
不能兌現的溫泉團購票涉嫌欺詐 // 139
投訴“群旅遊”,維權遇難題 // 142
網訂酒店爽約,遊客如何維權 // 144
推諉團購餐券,失信餐館須賠償 // 146
第八篇 醫療保險類糾紛 // 149
醫院做虛假宣傳要受罰 // 149
遭遇非法行醫,患者起訴網站 // 152
代購藥品,網售獲刑 // 155
名人代言虛假廣告,違規遭訴被罰 // 157
醫院不可擅自公開患者的感謝信 // 159
第九篇 募捐贈與類糾紛 // 163
贈品不閤格,可要求退換 // 163
贈送電飯煲,傷人要擔責 // 164
認捐後反悔,被起訴執行 // 167
忘記辦理贈送保險,我傢失竊你來賠 // 170
買傢要求退貨,贈券已用怎麼辦 // 173
第十篇 惡性競爭類糾紛 // 177
不可剽竊的著作權 // 177
第十一篇 委托居間類糾紛 // 181
電子輸入錯誤,怎麼辦 // 181
電子郵件作證,被告支付欠款 // 184
轎車齣租被騙,租車平颱須賠償 // 187
第十二篇 規範監管類糾紛 // 191
網購訴訟,誰有管轄權 // 191
網購七天後悔權,不可誤讀濫用 // 195
現代商業法律實務精要:閤同、侵權與閤規治理 ——一部深度剖析當代商業環境風險與應對策略的實務指南 圖書簡介 在當今快速演變的全球商業格局中,企業運營所麵臨的法律與閤規挑戰日益復雜。從傳統的閤同履行到新興的知識産權保護,再到日益嚴格的數據隱私法規,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損失乃至聲譽危機。《現代商業法律實務精要:閤同、侵權與閤規治理》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部麵嚮企業管理者、法務人員、律師及商學院師生的權威性、操作性極強的實務工具書。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商業領域(如電子商務)的案例匯編,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全麵、係統、前瞻性的商業法律風險防控框架。它深入剖析瞭商業活動中最核心的三個法律支柱——閤同法基礎與實踐、商業侵權行為認定與救濟,以及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閤規治理體係構建。 第一部分:基石——現代商業閤同的構建與履行 本部分聚焦於商業往來中最基礎也最關鍵的法律文件——閤同。我們摒棄瞭純理論的法條堆砌,轉而采用“場景驅動”的編寫方式,全麵解析閤同從起草、談判到履行、終止的全生命周期風險點。 一、閤同的精準起草與風險前置審查: 要約與承諾的微妙界限: 探討在復雜商業談判中,哪些錶述構成具有約束力的承諾,哪些仍停留在意嚮階段。重點分析電子通信(如郵件往來、即時通訊記錄)在構成要約和承諾中的法律效力認定標準。 關鍵條款的風險規避設計: 深入解析違約責任、不可抗力、保密條款(NDA)、知識産權歸屬、管轄權和仲裁條款的設計藝術。例如,如何通過精確界定“重大違約”來確保閤同解除權的有效行使;如何為跨國交易設計兼顧效率與執行力的爭議解決機製。 先履行與後履行抗辯權的應用: 詳細闡述在一方齣現履行障礙或資信惡化時,另一方如何閤法地中止履行義務,並輔以大量的司法實踐案例說明抗辯權的邊界和正當性審查標準。 二、閤同履行中的動態管理與變動應對: 情勢變更原則在商業中的適用閾值: 麵對宏觀經濟波動、供應鏈中斷等不可預見事件,如何運用情勢變更原則調整閤同義務,並論證其法律依據。本書提供瞭詳盡的計算模型和證據要求,以支持變更請求。 閤同的解釋學派與司法傾嚮: 分析不同法院在解釋模糊閤同條款時的傾嚮性(如“意思錶示優先”還是“文義解釋優先”),幫助企業在簽訂閤同時預判未來爭議的解釋方嚮。 從“訴訟”到“替代性爭議解決”(ADR): 係統比較仲裁與訴訟在成本、速度、專業性及執行力方麵的優劣,並提供企業內部爭議管理團隊構建有效ADR流程的實用指南。 第二部分:利劍——商業侵權行為的識彆、界定與救濟 商業競爭環境的激烈化必然導緻侵權風險的增加。本部分聚焦於企業在日常經營中極易觸碰的幾大侵權紅綫,並提供實用的防禦和反擊策略。 一、知識産權保護與濫用: 商業秘密的界定與“三步走”保護策略: 明確商業秘密區彆於專利、商標的特徵,提供從技術識彆、文檔管理到員工離職控製(競業限製協議的有效性)的完整防禦體係。特彆討論瞭在數字化環境下,如何固定秘密信息不被竊取的證據鏈。 商標侵權與不正當競爭的交叉領域: 深入分析“搭便車”、“攀附知名度”等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認定標準。本書通過大量判例分析瞭如何在商標權保護不周全時,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有效維權。 專利無效檢索與風險預警: 為研發型企業提供專利侵權風險的“體檢清單”,指導其進行有效的現有技術檢索,避免無意中侵犯他人的專利權。 二、誹謗、虛假宣傳與市場秩序維護: “好評”背後的法律責任: 討論網絡評論、用戶評價中的商業誹謗與虛假宣傳認定標準,企業如何界定“客觀評價”與“惡意詆毀”的界限。 價格壟斷與反傾銷實踐: 概述我國及主要貿易夥伴關於價格歧視、串通投標等反壟斷行為的處罰力度和調查流程,指導企業建立閤規的價格製定機製。 第三部分:護盾——企業全麵閤規治理與內部控製 在監管趨嚴的時代,閤規已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部分側重於構建主動、預防性的閤規文化和製度。 一、勞動關係與人力資源閤規: 用工模式的閤規性審查: 詳細分析全日製、非全日製、實習生、外包人員在勞動關係認定上的法律風險,特彆是針對靈活用工模式下的用工主體責任界定。 薪酬福利與工時管理的閤規陷阱: 結閤最新的工資支付條例和加班認定標準,提供一套可操作的考勤與薪酬係統設計方案,避免集體訴訟風險。 員工行為準則與內部調查的閤法邊界: 探討企業在調查內部舞弊或不當行為時,如何閤法地調取電子數據、進行談話取證,確保證據的有效性並避免侵犯員工的隱私權。 二、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GDPR/PIPL視角): 個人信息處理的“最小化”原則: 闡述在收集、使用、存儲個人信息時,如何滿足告知同意、目的限製和數據最小化的法律要求。 數據齣境的閤規路徑設計: 為需要進行跨境數據傳輸的企業提供清晰的法律路徑指引,包括標準閤同、安全評估和認證機製的實踐操作。 安全事件的應急響應機製: 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符閤監管要求的個人信息泄露應急響應流程,將事後補救的法律責任降至最低。 三、企業內部控製與道德風險防範: 反腐敗與反賄賂(Anti-Bribery): 結閤國際反腐敗公約和國內相關法規,指導企業識彆高風險交易場景(如第三方代理、招投標),並建立有效的內控審計程序。 舉報人保護機製的建立: 強調建立匿名、保密、有效的內部舉報渠道對於早期發現和製止重大閤規風險的重要性,以及企業應如何依法保護舉報人的閤法權益。 總結: 《現代商業法律實務精要》的價值在於其對商業法律的“係統性整閤”和“實戰性指導”。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法律條文或堆砌晦澀的判例,而是將法律思維嵌入到企業的日常決策流程中,幫助企業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不僅能有效地應對已發生的爭議,更能主動構建起堅實的法律風險防火牆,實現穩健、可持續的發展。本書是每一位追求卓越運營的企業領導者和法律專業人士案頭必備的“實戰手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但翻開後,我發現內容並非如我想象般深入。它更多的是在描繪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宏觀圖景,從早期的萌芽到如今的蓬勃發展,詳細闡述瞭各種模式的演變,比如C2C、B2C、B2B,以及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的興起。文章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將整個電商生態鏈的構成、各環節的職能以及它們之間如何協同作用,都做瞭比較全麵的介紹。書中對於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電商中的應用也進行瞭探討,分析瞭這些技術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優化運營效率,以及如何驅動個性化推薦和精準營銷。此外,作者還展望瞭未來電商的發展趨勢,例如跨境電商、綠色電商、社區團購等,並對可能齣現的挑戰和機遇進行瞭預判。盡管這些內容對於瞭解電商行業的整體脈絡很有幫助,但我期待的是更具操作性的指導,是那些能直接解決實際問題的乾貨,而不是一幅幅壯麗的畫捲。

評分

這本厚重的書籍,在我看來,更像是一部關於互聯網經濟發展史的宏大敘事。它以翔實的資料和深刻的見解,描繪瞭電子商務從一個模糊的概念,一步步演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曆程。書中花費瞭大量篇幅來梳理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的演變,以及不同國傢和地區在製定相關政策時所麵臨的挑戰和權衡。它探討瞭平颱經濟的崛起如何重塑瞭市場競爭格局,以及監管機構如何在鼓勵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之間尋求平衡。對於平颱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議題,書中也進行瞭比較細緻的討論,引用瞭大量學者的觀點和政策分析。然而,對於我最關心的,那些具體到個人層麵,如何在電子商務交易中保護自己的閤法權益,一旦發生糾紛,又該如何有效維權,這本書並沒有提供實用的指導。它更側重於宏觀的法律框架和社會影響,而非微觀的操作指南。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對於想在電子商務領域創業的人來說,或許能提供一些啓發。它深入探討瞭電商創業的各個方麵,從市場調研、産品選擇、平颱搭建,到運營推廣、客戶服務,幾乎覆蓋瞭創業的整個流程。書中引用瞭許多成功的創業者的故事,分享瞭他們在麵對睏難時如何堅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不斷創新來贏得客戶。它也詳細介紹瞭各種電商運營的技巧,比如SEO優化、內容營銷、活動策劃等等,並分析瞭不同營銷渠道的優劣勢。但對於我而言,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多一些關於電子商務交易中容易産生的法律風險的講解,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風險的實際操作方法。比如,在簽訂閤同、發布商品信息、處理退換貨等環節,有哪些潛在的法律陷阱,以及一旦發生糾紛,如何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些纔是我想從這本書中獲得的重點,但這本書似乎並沒有深入探討這些方麵。

評分

我滿心期待地打開瞭這本書,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維護自身閤法權益的實用指南。然而,它所呈現的內容,更像是一本關於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營銷策略的概覽。書中詳細介紹瞭當前電子商務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大型電商平颱、品牌商傢、內容創作者以及各種新興的服務提供商,並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商業模式和競爭策略。對於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優化用戶體驗、提升銷售轉化率,以及如何構建高效的供應鏈和物流體係,書中都進行瞭比較深入的探討。此外,它還展望瞭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嚮,比如虛擬現實購物、人工智能客服以及更加個性化的消費體驗等。雖然這些內容對於瞭解行業動態很有價值,但對於我這種希望瞭解如何在實際交易中規避風險、解決糾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並不強,它更像是在描繪一幅宏偉的電商藍圖,而不是提供解決日常問題的具體工具。

評分

我抱持著極大的熱情翻開瞭這本書,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網絡購物潛在風險的解決方案。然而,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完全不在我所關注的領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現代零售業轉型升級的案例集,深入剖析瞭傳統企業如何藉助電子商務的力量實現數字化轉型,以及大型電商平颱是如何通過一係列戰略布局,如供應鏈優化、物流網絡建設、用戶數據分析等,來鞏固其市場地位的。書中列舉瞭多個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的成功案例,詳細解讀瞭它們在市場推廣、用戶增長、平颱治理等方麵的獨特策略和關鍵決策。特彆是關於品牌如何構建綫上綫下融閤的O2O模式,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品牌營銷和社群運營,這些部分寫得相當生動,充滿啓發性。但對於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糾紛,比如商品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售後服務不到位等,這本書幾乎沒有提及,更不用說提供任何處理這些問題的建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