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全評

菜根譚全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麗雲 著
圖書標籤:
  • 菜根譚
  • 人生智慧
  • 處世哲學
  • 修身養性
  • 古典文學
  • 國學
  • 人生感悟
  • 勵誌
  • 傳統文化
  • 格言警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群言齣版社
ISBN:978751930203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610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08
字數:26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菜根”意謂“人的纔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煉纔能獲得”,這是平實的處世智慧。書中準確流暢的“釋義”便於您去閱讀和理解,獨特的“處世解讀”,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為人處世提供有益的藉鑒。

  2. 古人的人生妙語與人生體悟,在當下的生活中依舊大放光彩。本書淋灕盡緻地展現瞭古代人的人生哲學,給活在當下的疲憊的人們的心靈“安傢”,給重塑自己三觀的人們藉鑒與點撥。

  3.本書從傳統文化齣發,以全新而實用的觀點闡述瞭國學經典中的智慧和精髓,內容精到,文字洗練,裝幀更具品質感,對現代人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4.《菜根譚全評》是“一部讓毛主席盛贊: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的大作,許多警句被傳為處世為人的格言,一本書參透修身、處事、待人接物,適閤廣大國學愛好者閱讀及收藏。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刻本為底本,並在原文的基礎上,加瞭精細的注釋譯文,闡述其微言大義,便於您閱讀和理解;還以現代人的視角,在對原著箴言進行經典解讀的同時聯係當下,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藉鑒。

  精煉的文字力求妙傳其清韻,豐富其內涵,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誌、奮發嚮上的經典讀物。


作者簡介

  劉麗雲,自由撰稿人,自幼愛好國學,對國學經典頗有研究。在多傢報刊雜誌發錶文章數篇,已經齣版多部暢銷圖書作品。


精彩書評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宋)汪信民

  某觀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眾矣。

  ——(宋)硃熹

  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裏得。

  ——(明)孔兼

目錄

第一章 淡泊明誌,坦蕩為人

要想成為一個君子,與其精明圓滑,不妨樸實篤厚;與其事事謹小慎微、麯意迎閤,不如坦坦蕩蕩、不拘小節。而一個有道德懂修養的君子,就應該像青天白日一樣坦蕩蕩做人,沒有什麼不可告人。而他的纔華和能力更應該像珍珠美玉深藏不露,不會讓人輕易發現。

寜受一時寂寞,不取萬古淒涼/002

坦坦蕩蕩真君子/004

汙泥不染,知巧不用/007

聽人勸,吃飽飯/009

獨坐觀心,享受平淡/012

得意早迴頭,拂心莫停手/015

留一步與人行,減三分讓人嘗/018

擺脫俗情,便入名流/020

交友帶俠氣,做人存素心/022

矜則無功,悔可減過/025

誠心和氣,勝於觀心/028

潔自汙中齣,明從晦中生/030

性定而動無不正/032

無過是功,無怨是德/034

第二章 方圓並用,柳暗花明

對於欲念,不要因為一點眼前的利益就想占為己有,一旦放縱自己就會墮入萬丈深淵;關於道義方麵的事,不要因為畏懼睏難而退縮,一旦退縮就會離真理越來越遠,如隔韆山萬水。為人處世,不可至方,也不可至圓,隻有把方和圓的智慧結閤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剛柔並濟,纔可做到古人所說的“中和”。

原其初心,觀其末路/038

放得道德,纔可入聖/041

留正氣還天地,遺清白在乾坤/043

嚴齣入,謹交遊/046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048

善人和氣,凶人殺機/052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056

方圓並用,寬嚴互存/059

有功於人不念,有恩於我不忘/062

心地乾淨,方可學古/065

掃除外物,直覓本來/068

趣味瀟灑,如春生物/071

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074

逆來順受,居安思危/077

第三章 寬心從容,和氣消冰

人隻有在寜靜中心緒纔會像鞦水般清澈,纔能發現人性的真正本源;隻有在閑暇中氣度纔像萬裏晴空一般舒暢悠閑,纔能發現人性的真正靈魂;隻有在淡泊明誌中內心纔會像平靜無波的湖水一般謙靜平和,纔能獲得人生的真正樂趣。

寜默毋躁,寜拙毋巧/082

天理路寬,人欲路窄/085

地之穢多生物,水至清常無魚/088

一念貪私,壞瞭一生/090

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093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096

念頭起處,切莫放過/099

閑淡從容,觀心證道/101

捨己勿疑,施恩勿報/104

看人隻看後半截/107

春見解凍,和氣消冰/109

看得圓滿,放得寬平/111

逆境礪行,順境靡骨/115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117

第四章 心存憂患,居安思危

一個人如果沒有憂患意識,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很齣色,那麼他被人超過隻是遲早的事。一個國傢如果沒有憂患意識,不懂得在競爭中求生存,就會落後挨打。因此,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傢,都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

不責人小過,不念人舊惡/122

持身不可輕,用意不可重/125

持盈履滿,君子兢兢/127

直躬無惡,從容懇切/130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133

藏巧於拙,寓清於濁/136

猛然轉念,便為真君/139

麯為彌縫,善為化誨/141

不形於言,不動於色/143

經受錘煉,身心交益/146

害人心不可有,防人心不可無/148

培養節操,磨煉本領/150

富貴多炎涼,骨肉多妒忌/153

陰惡禍深,陽善功小/155

第五章 言行有度,立德修身

如果說一句話會傷害人間的祥和之氣,做一件事會造成子孫後代的禍患,那麼這些言行就要引以為戒。高尚美好的品德是事業的基礎,就像蓋房一樣,如果沒有堅實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堅固而耐用的房屋。善良的心地是子孫後代的根本,就像栽花種樹一樣,如果沒有牢固的根基,就不可能有繁花似錦、枝葉茂盛的景象。

同功相忌,安樂相仇/160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162

精神萬古如新,氣節韆載一日/164

一言一行,切戒犯忌/167

德者事業之基,心者後裔之根/169

勿昧所有,勿誇所有/172

勤者敏於德義,儉者淡於貨利/174

恩宜自淡而濃,威宜自嚴而寬/177

心虛性現,意淨心清/179

悉利害之情,忘利害之慮/181

一念慈祥,寸心潔白/184

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187

唯公生明,唯廉生威/190

百煉成金,輕發無功/192

第六章 清心寡欲,知足常樂

影響一個人快樂的,有時並不是物質的貧乏與豐裕,而是一個人的心境如何。欲望太多,擁有再多也仍然無法滿足,相反,如果能丟掉無止境的欲望,就會珍視自己所有的東西,並從中獲得快樂。所以快樂與否的決定權就在於你自己,貪心人心裏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自然也不會覺得自己快樂。

不畏讒言,卻懼蜜語/196

以心拂處為樂,終可換得樂來/198

心和氣平,百福自集/201

用人不刻,交友不濫/204

拂逆消怨,怠荒思奮/207

守口不密,泄盡真機/210

火力不到,難成令器/213

樂者不言,言者不樂/215

得趣不在多,會景不在遠/218

會得個中趣,破得眼前機/221

休無休時,瞭無瞭時/224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226

欲時思病,利來思死/229

進步處思退步,著手時圖放手/232

第七章 不計得失,去留無意

無論是寵愛或者屈辱,都不會在意,人生之榮辱,就如庭院前的花朵盛開和衰落那樣平常;無論是晉升還是貶職,都不去在意,人生的去留,就如天上的浮雲飄來和飄去那樣隨意。

有意者反遠,無心者自近/236

濃不勝淡,俗不如雅/239

齣世涉世,瞭心盡心/242

山泉去凡心,書畫消俗氣/244

不係之舟,既灰之木/246

人情世態,不宜太真/249

熱鬧中著冷眼,冷落處存熱心/252

心上無風濤,皆青山綠樹/255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258

得失蝟興,冷情當之/261

胸中無物欲,眼前有空明/263

在世齣世,真空不空/266

前念後念,隨緣打發/268

心有真境,即可自愉/271

第八章 主宰自己,收放自如

白居易有詩雲:“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補之有詩雲:“不如收身心,凝然歸寂定。”放任往往使人狂放自大,過度收斂心又會歸入枯寂。隻有善於把持自己身心的人,控製的開關在自己手中,纔能掌握一切事物的重點,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瞭心悟性,俗即是僧/276

善操身心,收放自如/278

幽人清事,總在自適/281

一性寂然,可超物外/283

笙歌正濃,拂衣長往/285

混跡風塵,可欲不亂/288

人生福禍,念想造成/290

生生之意,天地之心/292

以我轉物,非物役我/294

順逆一視,欣戚兩忘/297

體任自然,不染世法/299

根蒂在手,不受提掇/301

減省一分,超脫一分/304

隨遇而安,無入不得/306



精彩書摘

  寜受一時寂寞,不取萬古淒涼

  【原典再現】

  棲守道德①者,寂寞一時;依阿②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③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④,寜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重點注釋】

  ①道德:指人類所應遵守的法理與規範。

  ②依阿:胸無定見,麯意逢迎,隨聲附和,阿諛攀附。

  ③達人:指心胸豁達、智慧無窮、眼光遠大、通達知命的人。

  ④身後之身:指死後的名譽。

  【白話翻譯】

  一個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遭受短暫的寂寞;而那些以攀附權貴為人生目標的人,終究會孤獨一生。有遠見的人能夠通過現象認清事物的本質,能夠看到不遠處的未來,所以他們寜可忍受暫時的寂寞,也不會趨炎附勢,而遭受永久的淒涼。

  【深度解讀】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

  記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可見,成功者都是孤獨而執著的。耐得住寂寞,是一個人思想靈魂修養的體現,是難能可貴的一種風範。

  電視劇《新三國》中司馬懿說得好:“我揮劍隻有一次,而磨劍用瞭幾十年。”司馬懿跟隨君王南徵北戰,縱橫天下,功勛纍纍。曆史記載,他先後輔佐過曹操、曹丕、曹睿三位君主,雖位極人臣,榮顯三代,但曹傢對他十分不放心,曆有防範。原來,曹氏用他隻是倚藉其纔乾治軍理政,用他對抗外部的強大敵人諸葛亮等人而已,並沒有將他真正視為自己人,對他處處設防。

  在這樣的背景下,司馬懿位高權不重,偶爾權重一時復又被奪。如果換瞭常人,應該是相當苦悶。但司馬懿的心量非一般人能比。他以小火慢烹的高超技法,默默忍耐,明哲保身。國傢用人之際,就是他人生的巔峰,他總是勇效犬馬之勞。一旦大功告成,則主動請辭,絕不貪戀權位;每當受到猜忌,事業處於低榖,他就以佯病為常事,深居簡齣,在寂寞中修煉。

  終於,在堅守寂寞幾十年如一日之後,他趁著曹爽大意齣城的空當,先下手為強,贏得瞭天下。試想,如果司馬懿失去瞭在寂寞中幾十年的忍耐,恐怕早就成瞭刀下鬼瞭。

  人生中,寂寞是難以擺脫的,它如同喜怒哀樂一樣,時刻伴隨著我們。人生可以不甘寂寞,卻必須學會耐得住寂寞。人的一生中,那種轟轟烈烈、熱烈精彩的場麵隻是一瞬間的事情。工作、學習、生活,對於漫漫人生來講,微不足道,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需要你一個人慢慢地熬著。

  司馬遷受宮刑後,潛心努力十九年,方有傳世佳作《史記》;李時珍曆時四十年的辛苦著作,纔造就瞭醫學聖經《本草綱目》;諾貝爾多次死裏逃生,廢寢忘食數年,終於研製成功TNT炸藥;愛迪生失敗瞭無數次,纔發明瞭電燈泡;英國生物學傢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瞭二十二年時間,纔寫齣《物種起源》一書,等等。

  當初又有多少人認識他們,多少人笑話他們,在其他人眼裏或許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他們自己眼裏就可能,這期間又有多少外界的誘惑、評論、諷刺,而他們不就是能剋製自己的心,耐得住寂寞而不受外界的影響,纔成功的嗎?

  其實,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究都是要用寂寞去償還的。沒有寂寞的人生,隻能是膚淺的人生、平庸的人生。想要抵擋寂寞,不如去享受寂寞,享受心靈空曠的刹那,享受漫無邊際的漂流,享受寂寞如黑夜般彌漫的感覺。

  要知道,隻有耐得住寂寞,纔守得住繁華。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經曆一段沒人支持、沒人幫助的黑暗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澱自我的關鍵階段。猶如黎明前的黑暗,挨過去,天也就亮瞭。

  聽人勸,吃飽飯

  【原典再現】

  耳中常聞逆耳①之言,心中常有拂心②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③。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④中矣。

  【重點注釋】

  ①逆耳:刺耳,使人聽瞭不高興的話。

  ②拂心:不順心。

  ③砥石:指磨刀石。粗石叫礪,細石叫砥。

  ④鴆毒:鴆,是一種有毒的鳥,其羽毛有劇毒,泡入酒中可製成毒藥,成為古時候所謂的鴆酒。

  【白話翻譯】

  一個人的耳朵如果能常聽進些不中聽的“壞”話,心裏總想些不順心的事,這正是修身養性、磨煉自己的好方法。反之,如果總是聽“甜言蜜語”,遇到的事件件稱心,那就等於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劇毒之中瞭。

  【深度解讀】

  忠言逆耳利於行

  在我們身邊,為什麼有人虛懷若榖,有人剛愎自用?為什麼有人知錯必改,也有人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如果你能自己解開心中的那個結,學會勸說和聽勸,不僅能讓你贏得朋友,還會讓你今後的路越走越寬。否則,寬嚴皆誤,不僅讓自己,也讓傢人、朋友都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一個人虛心聽取彆人的意見,接受他人的批評指正,能促使自己更加全麵地認識事物,從而獲益匪淺。這是婦孺皆知的道理。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虛懷若榖,正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在中國古代的曆史舞颱上,演繹瞭一幕幕由於不納忠言而慘遭失敗的悲劇。商紂王不聽比乾勸告,沉迷酒色,導緻國破傢亡;隋煬帝不納忠言,僅十幾年就把隋朝弄得天怒人怨,最後民變四起,自己被殺,隋朝也瞬間滅亡;蔡桓公諱疾忌醫,不聽神醫扁鵲的勸告,當病入膏肓時,隻有一死。這些曆史故事告訴我們:統治者狂妄自大、不聽忠言的結果是國破身亡;個人疑心過重,不納良言的結果是命喪黃泉。

  隻要善於聽取彆人的勸告,就一定可以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否則一定沒好日子過,甚至還會因此丟瞭性命。

  比如漢朝的劉邦,比他能耐大的人多瞭去瞭,可他就能當上皇帝。那個大吼著秦腔“王侯將相,寜有種乎”的陳勝怎麼就不行?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怎麼這次卻是後起的劉邦占瞭那個王侯的窩呢?

  當劉邦大軍衝進關中時,雖然對美女、財寶垂涎三尺,但還是聽瞭蕭何的勸告,全部封存等待項羽;當劉邦麵對項羽的“鴻門宴”不知所措時,沒有逞匹夫之勇,對張良的建議言聽計從;尤其是劉邦麵臨項羽大軍壓境需要韓信的幫助,韓信卻趁火打劫要求封王,他正要站起身大罵韓信使者時,張良的一腳頓時讓他清醒過來,答應瞭韓信的要求,解瞭燃眉之急。劉邦知道自己文不如蕭何、張良,武不如韓信、項羽,但他善於聽從周圍人的勸告,結果最後當瞭皇帝。

  而劉邦的對手——項羽,有背景,有能力,武藝超群,人脈很廣。另外,項羽還有一個足智多謀的叔叔——範增,韓信當時也隻是他麾下的一個小兵。但項羽不聽勸,一意孤行,活活氣死瞭自己的叔叔,趕跑瞭後來的大將韓信,自己成瞭孤傢寡人,最終丟瞭性命。

  勸善也好,勸告也好,都是正直的忠言。忠言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情緒的渲染,沒有奉承的用心,忠言聽上去不太舒服,還可能刺耳,甚至傷害人錶麵的自尊。其實忠言是逆耳之言,更是肺腑之言,拯救之言。忠言能提醒我們關注即將來臨的危險,從善惡不辨中覺醒起來,從歧路與危險中逃離開來。

  曆史的經驗證明“寜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纔是智慧的選擇,對逆耳的忠言熟視無睹、置若罔聞,就是自暴自棄,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隻有與忠言為伴,生命纔能走得更遠、更美好。

  ……


《靜思錄》:在喧囂塵世中尋覓內心的寜靜 在快節奏、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人們常常感到焦慮、迷茫,被無盡的欲望和外界的喧囂所裹挾。我們渴望找到一種能夠讓我們內心平靜,洞悉生活本質,從而獲得真正幸福的力量。 《靜思錄》便是這樣一本蘊含著智慧之光,引導我們在紛擾中安頓心靈的書籍。 這本書並非枯燥的哲理說教,而是一場深入心靈的對話。它以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觸及我們內心深處的睏惑與需求。作者深諳人情世故,洞察世態炎涼,卻始終保持著一份超然與悲憫。通過精煉的文字,字字珠璣,將那些看似尋常的生活片段,升華為富有哲理的啓示。 《靜思錄》所探討的主題極為廣泛,卻又緊密圍繞著“靜”與“思”展開。它鼓勵我們嚮內看,去認識真實的自我,而非被外界的評價所定義。在紛繁復雜的人際關係中,它教導我們如何保持獨立的人格,不卑不亢,不隨波逐流。當我們被他人的誤解和攻擊所睏擾時,這本書會提供一種平和的視角,讓我們明白,外界的喧囂不過是過眼雲煙,真正的力量源自內心的堅定。 書中關於待人接物的部分,尤為值得細細品讀。它並非教人圓滑世故,而是倡導一種更為深刻的智慧:懂得適時的沉默,學會傾聽,理解他人的立場,並在必要時以恰當的方式錶達自己的觀點。它提醒我們,過於鋒芒畢露容易招緻嫉妒,而過分的謙卑則可能被視為軟弱。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是我們在社會中遊刃有餘的關鍵。它鼓勵我們以真誠之心對待他人,同時也要有保護自己的智慧,不被他人的惡意所傷害。 在個人修養方麵,《靜思錄》更是提供瞭一份寶貴的指南。它讓我們認識到,真正的富足並非物質的堆砌,而是心靈的豐盈。它引導我們審視自身的欲望,學會知足常樂,將目光從外在的物質享受轉嚮內在的精神追求。書中關於淡泊名利的論述,並非是對生活的熱情缺失,而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它讓我們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獲得多少,而在於我們如何活齣自己。在麵對得失時,它教導我們保持平常心,不因暫時的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因一時的挫摺而一蹶不振。 《靜思錄》也深刻地探討瞭時間與生命的意義。在飛逝的光陰麵前,它讓我們反思生命的短暫,從而更加珍惜當下,把握每一個可以讓自己成長和奉獻的時刻。它鼓勵我們放下對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焦慮,將全部的生命力投入到此時此刻。通過對自身行為和思想的反思,我們能夠逐漸撥開迷霧,找到自己生命的航嚮。 更值得一提的是,《靜思錄》的文字風格樸實無華,卻意蘊深遠。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深的理論,而是用最簡潔、最貼近生活的語言,闡述著深刻的道理。讀來仿佛一位長者在循循善誘,又像是與一位知己在促膝長談。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仿佛在波瀾不驚的水麵下,蘊藏著深邃的智慧。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一種看待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內在的改變。它像一麵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的不足;又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嚮光明的未來。在人生的旅途中,當我們感到疲憊、迷失時,《靜思錄》便是一處可以休憩的港灣,讓我們重新積蓄力量,繼續前行。 無論你是身處人生的順境還是逆境,無論你是對生活充滿睏惑還是有所追求,《靜思錄》都能為你提供一份寜靜的慰藉和深刻的啓示。它不是一本讀過就丟的書,而是值得我們反復品味,並在生活中不斷實踐的智慧之源。通過閱讀《靜思錄》,願你我都能在喧囂的塵世中,尋覓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寜靜,活齣生命的厚度與溫度。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對書籍的“實用性”有一定要求,雖然《菜根譚》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但我更希望《菜根譚全評》能夠將這些智慧具象化,讓它們更容易被理解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它是否能通過具體的例子,解釋如何將“淡泊明誌,寜靜緻遠”運用到現代職場競爭中,或者如何將“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融入到日常的人際交往裏?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讓我“知道”一些道理,更是能讓我“做到”,讓那些古老的智慧真正成為我生活的指南。

評分

對於任何一本解讀經典的書籍,我都會關注它的“啓發性”。《菜根譚》本身就充滿瞭啓示,而《菜根譚全評》作為其解讀,我更期待它能夠在此基礎上,提供更進一步的啓發。它能否幫助我發現那些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層麵?它能否讓我對生活産生新的理解和感悟?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菜根譚》的“復述”,更是對《菜根譚》智慧的“升華”。我希望在讀完之後,我能夠帶著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更豐富的思想,去麵對這個復雜而精彩的世界。

評分

我一直相信,好的書籍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思想的碰撞。特彆是《菜根譚》這樣一部古籍,它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經過時間的沉澱,愈發顯得珍貴。《菜根譚全評》這個名字,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遐想。我好奇它會如何解讀那些看似簡短卻寓意深刻的箴言,又會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聯係起來。是會簡單地進行字麵解釋,還是會深入剖析其背後的文化根源和人生哲理?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讓我能夠以一種更超然、更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評分

我對書的“可讀性”也十分在意。很多時候,學術性的解讀會顯得過於枯燥乏味,讓普通讀者望而卻步。《菜根譚全評》這本書,我期待它在保持學術深度的同時,又能用一種更加生動、更加貼近讀者的語言來呈現。我希望它讀起來不會像一篇冰冷的學術論文,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與我進行一場輕鬆愉快的對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將那些深奧的道理娓娓道來,讓我能夠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有所收獲。

評分

在翻閱《菜根譚全評》之前,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它可能帶來的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闡釋“菜根譚”的字麵意思,而是能夠挖掘齣其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能夠觸及到那些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最真實的角落。我期待它能夠引發我對自己人生的反思,讓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菜根之道”。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嚮。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菜根譚全評》,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分量。作為一個常年泡在書海裏的讀者,我對這種承載著古人智慧的書籍總是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典雅的封麵設計,古樸的字體,沒有過於花哨的裝飾,卻透露齣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感。我毫不猶豫地翻開瞭第一頁,希望它能像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娓娓道來那些人生至理。

評分

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菜根譚》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而《菜根譚全評》這本書,則是我進一步深入瞭解這部經典的一個契機。我非常好奇作者在“全評”的過程中,會涉及哪些方麵的知識?是僅僅局限於儒釋道思想,還是會拓展到曆史、文學、甚至是一些心理學層麵的解讀?我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更廣闊的思想世界,讓我不僅僅理解《菜根譚》的文字本身,更能理解其背後所承載的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

我一直覺得,能夠觸及人心靈深處,引發讀者共鳴的書籍,纔是真正的好書。《菜根譚全評》這個名字,讓我對它抱有這樣的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的層麵,而是能夠真正走進我的內心,引起我的思考,觸動我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夠用那些古老的智慧,為我在喧囂的現代社會中,尋找到一份寜靜,一份淡然,一份對人生價值的深刻理解。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精神世界裏的一份寶貴財富。

評分

對於這類經典解讀的書籍,我最看重的是它的“解讀力”。《菜根譚》中的很多句子,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哲理性和多義性,不同的讀者在不同的心境下閱讀,往往會有不同的體悟。《菜根譚全評》能否真正觸及到這些“多義性”的層麵,能否提供一些獨到的視角,讓我從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熟悉的文字?我渴望它能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睏惑,又像一把鑰匙,開啓我通往智慧之門的鎖。我希望它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原來如此”的驚喜,而不是一種“不過如此”的失望。

評分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特彆關注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原文的。是直接引用,還是有所刪改?注釋是否詳盡,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不熟悉的詞匯和典故?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全評”究竟體現在何處?是僅限於字詞的解釋,還是包含瞭他對原文的理解、感悟,甚至是自己的實踐經驗?我希望這不僅僅是一本解釋詞句的書,而是一本能夠引導我思考,甚至改變我認知模式的書。讀《菜根譚》本身就是一種對心性的修煉,而一個好的“全評”,則應該能夠更好地輔助我們進行這場心靈的修行。

評分

非常好的書。

評分

放著慢慢看

評分

放著慢慢看

評分

京東圖書促銷活動給力,好評

評分

滿意

評分

棒棒噠

評分

非常好的書。

評分

棒棒噠

評分

棒棒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