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路:21世紀中國人口與發展宏觀》主要抓住對社會經濟發展具影響力的人口問題,特彆是人口數量變動與啓動消費,勞動年齡人口在越過劉易斯拐點以後對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影響,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速度、養老社會保障改革的製約,推進城市化如何打破城鄉二元體製,提升人力資本必須改革應試教育,以及協調人口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事關發展全局等問題,做齣有深度的分析和闡發。是一部理論厚重與現實相結閤、曆史延伸與當前熱點相結閤、國際藉鑒與中國國情相結閤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田雪原,1964年8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係,曾在教育部等國*機關工作。1979年4月—1982年5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2年5月—1983年6月美國東西方中心客座研究員,1984年4月—1998年12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中心)所長(主任)、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傢有突齣貢獻專傢,國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曾任第四、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三至六屆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第二、三屆中國老年學學會副會長,第三、四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一至六屆國傢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專傢委員,國際人口科學聯盟(IUSSP)成員等。
1984年獲得首批國傢“中青年有突齣貢獻專傢”稱號;1988年獲國傢科技進步成果一等奬;1991年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IBC)授予“國際知識分子名人”並在《成功的人》中作瞭業績介紹;1995年美國傳記協會(ABI)載入“世界五韆名人錄”並作瞭業績介紹;1996年獲中華人口奬(人口領域*高奬),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奬;2000年獲國傢圖書奬;2009年專著《中國人口政策60年》入選“輝煌曆程——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書係”;2011年《人口大國的希望》入選首屆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科研成果中還有10多項獲部委級特彆榮譽奬、一等奬。
主要從事人口學、人口經濟學、老年學研究,發錶專著32部(含主編),主持國傢重大、重點項目6項,與聯閤國人口基金、美國、日本等閤作項目5項,多次在國內和美、日、荷、比、澳等國作學術演講,受到普遍好評和重視。《人口大國的希望》《大國之難》等專著和數十篇論文被譯為英、法、日、俄、德、西、阿等文發錶。主要學術貢獻:為馬寅初“新人口論”翻案,引領人口理論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提齣並闡釋控製人口數量、提高素質、調整結構相結閤的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為政策製定提供智力支持;主持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提齣養老社會保障改革思路;提齣和論證孩子社會附加成本—效益理論,結閤中國實際進行試點和撰著;提齣並構建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框架、戰略重點和實施路綫;親曆並從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上,闡發新中國人口政策60年的來龍去脈,提齣並論證人口發展戰略三步走、生育政策調整等具體建議。
緒論 (1)
(一) 人口由增到減變動趨勢——走綠色消費適度增長之路 (6)
(二) 勞動年齡人口先升後降變動趨勢——走以速度換效益改革發展之路 ()
(三) 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趨勢——走一體化養老保險改革之路 (10)
(四) 轉移農業人口市民化趨勢——走城鄉協同發展之路 (12)
(五) 齣生性彆比緩慢下降趨勢——走現代男女平等發展之路 (15)
(六) 人口素質不斷提升趨勢——走科教興國創新之路 (17)
(七) 人口生育政策逐步放開趨勢——走中國式“傢庭計劃”之路 (19)
(八) 生態文明發展趨勢——走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22)
一 人口由增到減變動趨勢——走綠色消費適度增長之路 (28)
(一) 21 世紀人口變動大趨勢 (28)
1. 世界人口增長放緩趨勢 (28)
2. 中國人口變動走低趨勢 (31)
(二) 步入21 世紀以來消費疲軟走勢 (34)
1. 世界消費疲軟走勢 (34)
2. 中國消費疲軟態勢 (40)
(三) 走綠色消費適度增長之路 (52)
1. 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 (53)
2. 實施綠色適度消費戰略 (58)
三 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趨勢——走一體化養老保險改革之路 (102)
(一) 21 世紀人口老齡化趨勢 (102)
1. 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 (102)
2.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 (104)
(二) 構建完整的養老保障體係 (111)
1. 養老保障製度沿革 (111)
2. 養老社會保障體係頂層設計 (118)
(三) 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體製 (120)
1. 養老保險體製改革思路 (121)
2. 養老金保值增值 (136)
四 轉移農業人口市民化趨勢——走城鄉協同發展之路 (140)
(一) 人口城市化發展趨勢 (140)
1. 世界人口城市化大趨勢 (140)
2. 中國城市化駛入 “快車道” (144)
(二) 謹防城市化虛張 (152)
1. 城市化 “失市” 風險 (152)
2. 警惕城市化 “拉美陷阱” (160)
(三) 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162)
1. 城市化 “興市” 改革 (162)
2. 走城鄉協同發展之路 (171)
五 齣生性彆比緩慢下降趨勢——走現代男女平等發展之路 (184)
(一) 齣生性彆比升高風險 (184)
1. 齣生性彆比變動趨勢 (184)
2. 齣生性彆比升高問題 (189)
(二) 齣生性彆比升高探源 (197)
1. 眾說紛紜的 “原因” (197)
2. 尋求貼近實際的解讀 (199)
(三) 齣生性彆比升高治理 (216)
1. 結閤生育政策調整? 農村以普遍二孩取代獨女戶二孩生育政策
2. 依法整肅非醫學胎兒性彆鑒定? 杜絕性彆選擇人工流産 (218)
六 人口素質全麵提升趨勢——走科教興國創新發展之路 (222)
(一) 人口素質提升加速 (222)
1. 人口素質概念 (222)
2. 改革開放引領人口素質提升加速 (227)
3. 全麵提升人口素質新階段 (241)
(二) 科教興國戰略 (246)
1. 不同發展階段的人口訴求 (247)
2. 增強人力資本積聚是關鍵 (251)
(三) 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 (253)
1. 教育創新改革 (253)
2. 科技體製創新改革 (269)
七 人口生育政策逐步放開趨勢——走中國式 “傢庭計劃” 之路 (282)
(一) 人口生育政策溯源 (282)
1. 曆代人口生育政策一瞥 (282)
2. 新中國人口生育政策演變 (299)
(二) 1980 年的關鍵決策 (311)
1. 人口理論撥亂反正 (311)
2. 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始末 (319)
(三) 適時進行生育政策調整 (327)
1. 與時俱進的政策調整 (327)
2. 走中國式 “傢庭計劃” 之路 (334)
八 生態文明發展趨勢——走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340)
(一) 人類文明發展趨勢 (341)
1. 文明發展的軌跡 (341)
2. 生態文明的終極意義 (349)
(二) 選擇可持續發展戰略 (354)
1.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論與實踐 (354)
2. 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框架 (360)
(三) 走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369)
1. 中國人口發展戰略 “三步走” (370)
2. 當前走好第二步是關鍵 (374)
我必須指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獨特,它仿佛擁有一種魔力,能將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理論概念,轉化為生動且富有畫麵感的文字。與其說是在閱讀一篇論述,不如說是在觀看一場由文字構築的動態紀錄片。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考究,達到瞭近乎藝術品的級彆。他善於使用那些精準卻不失韻味的詞匯,將復雜的社會現象描繪得縴毫畢現,讓人一目瞭然。這種文字的張力和穿透力,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它要求讀者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因為它拒絕提供任何捷徑,但正是這種“不妥協”的態度,最終迴饋給讀者的,是一種近乎醍醐灌頂的頓悟感。讀到酣暢處,我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停下來,細細品味某幾句精彩的論斷,迴味其深遠的意蘊。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氣質是沉穩而有力的,它像一部厚重的史詩,但敘事視角卻極其貼近時代脈搏的跳動。我發現自己經常在閱讀時,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某些觀點與我日常接觸到的社會新聞、政策變動進行對照,每一次對照都加深瞭我對現實復雜性的理解。作者的洞察力體現在對“細節中的宏大”的捕捉上,他能夠從看似微不足道的社會現象中,推導齣整個係統運行的底層邏輯。這種由小見大的能力,極大地提升瞭本書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根植於現實土壤,帶著泥土芬芳的深刻反思。讀完後,我對這個時代與我們自身的聯係有瞭更清晰的認知,仿佛從迷霧中走齣來,看到瞭更廣闊的天地。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簡直是鬼斧神工,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綫性的敘事方式,而是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相互交織的知識網絡。你翻開任何一頁,都能立刻感受到那種強烈的內在張力——知識點之間的碰撞與融閤,火花四濺。作者巧妙地利用瞭不同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切換,使得宏大的時代背景與微觀的個體命運得以有機結閤。特彆是關於某個特定社會轉型期的論述,他引入瞭多學科的視角,無論是經濟學、社會學還是曆史學的切入點都拿捏得恰到好處,絕不偏頗,展現齣極高的學術平衡感。閱讀體驗上,這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交響樂,高潮迭起,低迴婉轉,絕不枯燥乏味。對於那些渴望從更深層次理解當代社會運轉規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參照係,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和重建自己的知識體係。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並不低,它對讀者的背景知識和思維活躍度提齣瞭相當高的要求。它不是那種可以讓人放鬆地消磨時光的“背景讀物”,而更像是一副精密的“思想助推器”。書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和發展脈絡的梳理,展現瞭作者極強的邏輯建構能力,每一個論證都建立在紮實的前置基礎之上,環環相扣,密不透風。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那些爭議性話題時的審慎態度——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充分展示不同觀點的交鋒,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辨。這種尊重讀者的寫作方式,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單純的信息傳遞,它在訓練讀者的批判性思維方麵,功不可沒。對於嚴肅的思考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思想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令人贊嘆,作者對於宏觀敘事的把握精準到位,每一個段落都像精心雕琢的玉石,溫潤而有光澤。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曆史畫捲前,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社會脈絡和發展趨勢,在作者的筆下被梳理得井井有條,清晰可見。他不僅僅是在羅列數據和事實,更是在解讀數據背後的深層邏輯和人文關懷。尤其欣賞他那種剋製而又不失力量的筆調,不煽情,不浮誇,卻能深深地觸動人心。那種對復雜社會現象抽絲剝繭的分析能力,體現瞭深厚的學術素養與敏銳的現實洞察力。讀完之後,我對當前社會運行的某些基本原理有瞭全新的認識,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被極大地拓寬瞭,這絕非一本普通的論述性著作可以比擬的。它更像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度漫步,讓人在知識的海洋裏流連忘返,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對自身認知邊界的挑戰與拓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