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胎閤曼 密宗及其祖庭

金胎閤曼 密宗及其祖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心苑,李永斌 著
圖書標籤:
  • 密宗
  • 金胎閤曼
  • 藏傳佛教
  • 佛教文化
  • 祖庭
  • 曆史
  • 宗教
  • 修行
  • 佛教哲學
  • 西藏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064337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241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密宗是中國佛教中具神秘性的宗派,以“三密加持”“即身成佛”為主要特色,被認為是佛教修行的迅疾法門。密宗在唐朝曾盛極一時,宋代以後實現轉型,繼續以咒語、手印以及復雜神奇的造像等相互聯係的樣態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信仰與生活。本書以密宗的源流與核心意涵為主要內容,以密宗的祖師以及其他各類傳播密宗文化的人物為綫索,以密宗祖庭為基點,在走進神秘的密宗世界的同時,讓現代人全方位瞭解密宗的曆史演變和發展現狀,深刻領會密宗文化對社會人生的特彆觀察與奇妙的應對之法。

目錄

一、印度淵源 001

(一) 從大日如來到金剛手 004

1. 西天初祖大日如來 004

2. 西天二祖金剛手 007

(二) 兩部傳承 009

1. 胎藏界祖師 009

2. 金剛界祖師 010

二、中土流傳 015

(一) 陀羅尼密教的流傳 017

1. 竺律炎 017

2. 支謙 019

3. 竺法護 020

4. 佛圖澄 022

5. 帛屍梨蜜多羅 024

6. 佛陀跋陀羅 025

7. 鳩摩羅什 027

8. 曇無讖 029

9. 菩提流支 032

(二) 持明密教的流傳 034

1. 那連提黎耶捨 035

2. 闍那崛多 039

3. 達摩笈多 043

4. 智通 048

5. 那提 049

6. 玄奘 049

7. 阿地瞿多 050

三、開宗創派 051

(一) 開元三大士 053

1. 善無畏 053

2. 金剛智 058

3. 不空 065

(二) 本土祖師 079

1. 一行 079

2. 惠果 082

四、曆代傳承 085

(一) 中土傳承 087

1. 善無畏諸弟子 087

2. 金剛智諸弟子 089

3. 不空諸弟子 090

4. 惠果諸弟子 094

5. 法全諸弟子 095

6. 智慧輪 095

7. 唐以後密宗文化的流傳 096

8. 民國密宗 098

(二) 海外傳承 101

1. 真言宗祖師空海傳承 101

2. 颱密祖師最澄傳承 102

3. 東密與颱密的比較 105

五、祖庭沿革 111

(一) 西安大興善寺 115

1. 隋代的大興善寺 115

2. 唐代的輝煌 117

3. 唐以後的大興善寺 120

(二) 西安青龍寺 122

1. 青龍寺的創建與早期發展 122

2. 密宗興起後青龍寺的繁榮 123

3. 青龍寺的文化底蘊 129

(三) 大薦福寺 136

1. 唐朝時期的大薦福寺與小雁塔 136

2. 宋元時期的大薦福寺 137

3. 明代的大薦福寺 138

4. 清代的大薦福寺 139

5. 民國時期的大薦福寺 140

(四) 洛陽廣化寺 141

1. 唐代的廣化寺 141

2.唐代以後的廣化寺 142

(五) 大福先寺 144

1. 唐代的大福先寺 144

2. 唐代以後的大福先寺 147

六、祖庭現狀 149

(一) 大興善寺的復興 151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興善寺的發展 151

2. 大興善寺的密宗文化元素 153

(二) 青龍寺的恢復 157

1. 青龍寺的發現與恢復 157

2. 青龍寺的密教文化活動 159

(三) 其他密宗寺院的現狀 162

1.大薦福寺的沉寂 162

2.洛陽廣化寺現狀 163

3.大福先寺現狀 164

(四) 當代密宗僧人風采 165

1. 悟光法師 165

2. 寬旭法師 167

3. 仁如法師 180

4. 金珂玄雷法師 183

5. 智及法師 183

後記 184



《秘境的低語:藏傳佛教密宗的傳承與流變》 在世界屋脊的遼闊土地上,雪山、湖泊、草原與藍天共同繪製齣一幅壯麗的畫捲,而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孕育瞭一種深邃而神秘的宗教哲學——藏傳佛教密宗。它以其獨特的修行體係、精深的儀軌和宏大的宇宙觀,吸引著無數探求者,也為世人展現瞭佛教文化中彆具一格的瑰麗篇章。本書並非直接闡述某一部具體的經典或某一個特定的道場,而是試圖深入挖掘藏傳佛教密宗在曆史長河中的發展脈絡,探尋其思想的核心要義,並梳理其流傳至今的多元麵貌。 一、溯源與形成:密宗的萌芽與發展 藏傳佛教密宗的根基,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紀。在吐蕃王朝時期,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並與本土的苯教文化相互激融,逐步形成瞭獨特的藏傳佛教體係。密宗,作為其核心組成部分,其思想與實踐的種子,在這一時期已然播下。早期,密宗的傳播主要依靠印度大師的直接傳授,如蓮花生大師(Padmasambhava)的到來,被認為是藏傳佛教密宗形成的關鍵時刻。他不僅帶來瞭大量的印度密續經典,更以其高深的修為和圓融的智慧,將密法融入到藏地的宗教文化土壤之中,為後世密宗的繁榮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這一時期的密宗,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秘密傳授”的修行方式,強調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以及對修行者境界的嚴格要求。其內容涵蓋瞭觀想、持咒、手印、瑜伽等多種修行法門,旨在通過特定的修行實踐,達到身心轉化,最終實現與佛陀的閤一。 二、核心教義與修行體係:壇城、本尊與成就法 藏傳佛教密宗的修行體係,可以用“壇城”(Mandala)、“本尊”(Yidam)和“成就法”(Sadhana)這三個核心概念來概括。 壇城,是密宗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視覺與精神象徵。它不僅是宇宙萬物的模型,更是諸佛菩薩的淨土,是修行者觀想的舞颱。精美的壇城繪製,以砂、彩繪等多種形式呈現,其復雜的結構和多樣的圖案,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義。修行者通過觀想壇城,能夠淨化自身的業障,開發內在的智慧,並與壇城中的諸佛菩薩産生連接。壇城的莊嚴與和諧,也反映瞭密宗對於宇宙秩序和內在平衡的追求。 本尊,是密宗修行者所觀想和祈禱的對象。本尊並非是外在的神靈,而是修行者自身內在佛性的顯化。通過觀想本尊的形象、功德和事業,修行者能夠激發自身與之相應的潛能,學習本尊的智慧與慈悲。每一個本尊都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和修持方法,例如觀音菩薩代錶慈悲,文殊菩薩代錶智慧,金剛手菩薩代錶力量。選擇與自己根基相應的本尊,並進行精進的修持,是密宗成就的關鍵。 成就法,則是實現特定修行目標的具體實踐指南。它包含瞭從皈依發心、觀想本尊、持誦咒語、觀修空性到迴嚮功德等一係列完整的修行過程。成就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將宏大的佛法理念,通過具體的、可操作的修行步驟,轉化為個體能夠實證的路徑。例如,一些成就法旨在開發神通,一些則側重於消除障礙,而最終的目標,則是證悟無上菩提。 三、密宗的傳承與流派:教派的形成與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藏傳佛教密宗在與不同地域文化融閤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瞭多個主要教派,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包括寜瑪派(Nyingma)、噶舉派(Kagyu)、薩迦派(Sakya)和格魯派(Gelug)。 寜瑪派,又稱“舊譯派”,是藏傳佛教最早的教派之一,其修行體係繼承瞭最早傳入的密法,尤其重視“大圓滿”(Dzogchen)法門,被認為是密宗修行中極為殊勝的法門。寜瑪派的傳承,尤為強調“伏藏”(Terma)的發現,認為這些被隱藏起來的經典和法寶,是大師為瞭末法時期眾生而特意留下的。 噶舉派,以其“大手印”(Mahamudra)的修持而聞名。噶舉派強調“金剛亥母”、“瑪爾巴”、“密勒日巴”等祖師的傳承,其修行體係注重實修實證,將深奧的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追求直接體悟自心。噶舉派的祖師們,往往是偉大的修行者和詩人,他們的傳記和歌謠,至今仍激勵著無數修行者。 薩迦派,以其“道果”(Lamdre)的教義而著稱。薩迦派注重顯密圓融,其教義體係邏輯嚴謹,論述精闢,尤其在“道果”法門中,將修行過程劃分為“因”、“道”、“果”三個階段,層層深入,直至證悟。薩迦派曆代祖師,多為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對藏傳佛教的理論建設做齣瞭巨大貢獻。 格魯派,由宗喀巴大師(Tsongkhapa)創立,被認為是藏傳佛教後期發展的集大成者。格魯派強調“戒律”與“智慧”的並重,在修行體係上,將顯宗和密宗的修行方法進行瞭係統性的整閤。格魯派尤其注重“次第修持”,強調循序漸進,從基礎的聞思,到精深的密法修持,層層遞進。格魯派的“顯密二宗俱修”的原則,以及對邏輯辯證法的重視,使其在藏傳佛教中占據瞭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密宗的現實意義與精神價值 盡管藏傳佛教密宗以其神秘的色彩聞名,但其核心的教義與修行方法,卻具有普世的價值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密宗的修行,本質上是對個體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通過觀想、禪定等方法,修行者能夠認識到自己內心的種種束縛與煩惱,並學習如何轉化它們。這種對內在的關注,在快節奏、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顯得尤為珍貴。它提供瞭一種超越物質層麵,尋求心靈平靜與充實的方法。 慈悲與智慧的實踐:密宗的修行,始終不離慈悲與智慧。本尊的修持,旨在開發與本尊相應的無量慈悲與無礙智慧。在當下社會,麵臨著各種衝突與挑戰,培養慈悲心,以智慧化解矛盾,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身心健康的促進:密宗的許多修行法門,如觀想、呼吸法、瑜伽等,都對身心健康有著顯著的益處。它們能夠幫助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療愈疾病。 對宇宙觀的啓迪:密宗的壇城和宇宙觀,以一種宏大而精妙的方式,展現瞭宇宙萬物的相互關聯和整體性。這種視角,能夠幫助人們超越狹隘的個體視野,培養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並從中獲得深刻的生命體悟。 五、結語:探尋密境的無盡寶藏 藏傳佛教密宗,是一座深邃無垠的精神寶庫,其豐富的內涵與精妙的修行體係,值得我們深入探究。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密宗的傳承、發展及其核心價值,而非局限於某個具體的文獻或道場。它邀請讀者一同踏上這段探索之旅,去感受那來自雪域高原的秘境低語,去領略佛教智慧在轉化生命、提升心靈方麵的無窮力量。理解密宗,不僅僅是認識一種宗教,更是開啓一扇通往更深層自我和更廣闊宇宙的大門。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我對密宗的瞭解一直停留在比較錶層的階段,總覺得那是一個充滿神秘儀式和復雜儀軌的領域,難以觸及。然而,這本《金胎閤曼 密宗及其祖庭》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平易近人,他用一種近乎“導遊”的熱情,引導我們一步步解開那些層層疊疊的符號和象徵。比如,書中對“壇城”的結構解析,不僅說明瞭其幾何意義,更深入探討瞭其在心性轉化中的功能,這種由外在具象到內在抽象的過渡,處理得極其自然流暢。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的那種剋製而深沉的尊重,沒有誇大其神秘性,也沒有一味地進行批判或過度美化,而是以一種近乎科學的嚴謹性去剖析其內在邏輯。這種平衡的視角,讓我能夠以更開放、更理性的態度去接納和審視這個古老的知識體係。它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密”並非是隱瞞,而是需要特定鑰匙纔能開啓的深度智慧。

評分

這本關於“金胎閤曼”的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將密宗的“金剛乘”理論與“胎藏界”的曼荼羅結構進行深度融閤闡釋——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作者在文本構建上,似乎有意地模仿瞭密宗修習的層進式結構,從外在的史實鋪陳,逐漸過渡到內在的儀軌解析,最後觸及到本尊的體性。我個人認為,本書最成功的方麵在於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溝通古代文本與現代讀者的橋梁。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密宗哲學體係,但又苦於缺乏係統引導的求知者來說,這簡直是一份難得的指南。閱讀體驗是極其充實的,它不僅滿足瞭我對知識的好奇心,更在某種程度上,對我的精神世界産生瞭一種微妙的觸動和校準。這絕非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閱”的書籍,它需要沉浸式的閱讀和反復的咀嚼,方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厚功力與智慧光芒。

評分

這本書在文獻考據上的功夫,實在令人嘆服。可以看到作者花費瞭巨大的心力去比對、核實那些散落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記載和口述傳承。尤其是在追溯某些關鍵儀軌的傳入路徑時,所引用的旁證資料非常豐富,使得論證過程具有極強的說服力。與市麵上許多泛泛而談的“密宗概覽”不同,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更傾嚮於“本體論”的探究,即密宗如何看待“存在”本身,以及如何通過特定的法門去實現“本體的覺醒”。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報身佛”與“法身佛”的辯證關係有瞭一層新的認識,這超越瞭簡單的二元對立,指嚮瞭一種更圓融的實踐智慧。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反復琢磨某些關鍵論述,因為它們觸及瞭哲學上最深層的命題。這本書的厚重感,正來源於這種對根源性問題的執著追問。

評分

這本《金胎閤曼 密宗及其祖庭》無疑是一部深度挖掘佛教密宗源流與核心思想的力作。作者以紮實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帶領讀者走進瞭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極具哲學深度的世界。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穿越時空,親身感受瞭密宗從印度發軔,經由絲綢之路傳播至雪域高原,乃至東土大唐的漫長而輝煌的曆程。書中對密宗教義,尤其是“金剛乘”的闡釋,細緻入微,條理清晰,即便是初涉此道的讀者也能從中領悟到其獨特的修持方法和宇宙觀。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作者並未停留在對經典文本的簡單羅列,而是通過豐富的曆史背景和文化語境的描摹,使得那些晦澀難懂的咒語、手印和曼荼羅,都變得鮮活起來,具有瞭生命力。它不僅僅是一本宗教史籍,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精神探索的百科全書,讓人在瞭解密宗的同時,也反思自身與世界的聯係。那種探尋古老智慧的激動,貫穿瞭閱讀始終。

評分

讀完這本關於密宗曆史與道場的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祖庭”這一概念上的著墨,極其精妙且富有洞察力。他似乎不僅僅是在描繪地理上的特定地點,更是在追溯一種精神信仰的“根源之地”。無論是對桑耶寺的初期建立,還是對拉薩大昭小昭寺的興衰演變,描述都充滿瞭畫麵感,讓人仿佛置身於那風雪交加的雪域高原,感受著信仰的力量如何塑造瞭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書中對於不同傳承祖師的生平事跡梳理得尤為詳盡,那些傳奇色彩濃厚的修行故事,讀起來引人入勝,遠超一般學術著作的枯燥感。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塵封的曆史碎片重新整閤,構建齣一個宏大而完整的精神版圖。這使得我對密宗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抽象的教義,而是與具體的地域、人物和曆史事件緊密地聯係在瞭一起,産生瞭深厚的代入感和敬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