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符号与想象,二者的结合,构成了文化的“内核”。这是因为,一种被称之为文化的事物,必然包含着特定的符号,它能以颜色、气味、语言、文字、影像、服饰、图案、建筑、雕像、动作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得以表现,这种符号化的东西连同其“背后”所承载的被公认的意义,即人们的一种集体想象,最终形成了特定的文化。
遇见好的教育,意思有三。一是我饱含对教育的美好期许,试图以理性的视角,解读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真相”。二是可以敞开自己的教育观点,希望能够触动广大读者对教育的感知,引起大家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进而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某种思想共识或价值认同。三是在行文中,我尽力营造一种娓娓道来、慢品细思、豁然开朗的美好意境,以期让读者感受一种轻松、惬意的阅读体验。
全书分为四辑。第1辑“一得之见——我的文化观”,别树一帜,尝试给文化下一个“新”的定义,并以此作为本书的方法论指导;第二辑“拨云睹日——观教育理念”,从独特视角剖析学校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第三辑“穷原竟委——观教育政策”,聚焦变革,解读热点教育政策;第四辑“洞幽察微——观教育行为”,探求教育行为背后的文化密码。
真正的艺术才能……总是表现在知道如何通过将人所熟悉的事实与人所熟悉的观点关联起来而后产生新的认识。本书通过构筑别具一格的文化视角,观察教育现象、审度教育问题、澄清教育机理、传播教育文化。内容丰富、观点独特、说理恳切,文笔细腻且不乏幽默。对处身于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本书能帮助他们破除各种迷雾和困惑,学会冷静的判断,保持清醒的头脑,获得有益的启发。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深入认识学校教育的特质,透彻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以及正确看待子女教育问题,本书也具有解读和普及的广泛意义。
作者简介
张军凤,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8部,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研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有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领导的批示。
目录
前言
第一辑:一得之见——我的文化观
符号: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它包围的世界
想象:推动社会进步的自觉动力
文化:集体想象的产物
第二辑:拨云睹日——观教育理念
学校: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吗
教师:认识你自己
学生:以学习为业的人
教学:时刻充满情境意蕴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能引导我们获得幸福的人文知识最有价值
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创造力:我们迫不及待要再度拥有它
聪明:原来是一种文化偏见
优等生:与时间赛跑的赢家
宝贝:师爱的含情表达
师生情: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第三辑:穷原竞委——观教育政策
名校:名校办分校的忧与思
“摇号”:几家欢喜几家愁
重点学校:动了谁的奶酪
国际化: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昔日的光环在人海中被淹没
教育政策:以正义的方式实现
教育变革:教师当如何应对
第四辑:洞幽察微——观教育行为
小班化:看上去很美
学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它
因材施教:何以可能
合作:学习的正途
有效学习:看行为主义怎么说
骨干:教师职业成长的航标
读书: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
数学:有多少学生喜欢你
教育家:看经亨颐成长的传奇故事
注释
后记
精彩书摘
《遇见更好的教育:符号与想象的一次理性结合》:
世界是一个整体,虽然,我们对它无法实现在确定意义上的分割,但是,为了分析的需要,我们暂且可以把这个完整的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人类文化世界。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我们的创造物。人文以关乎全人类和每一个人的命运和福祉为旨归,它是人类文化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要给人文一个响亮的广告语的话,这就是“人文,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
人文思想,或者说人文精神,它具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并不是将人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只是把人作为维持宇宙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就告诉我们,人不可以为所欲为,人的行为必须受到某种秩序或规律的制约;其次,它承认和尊重每一个人应有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集局限性、可塑性和潜在创造性等多种特点的综合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被认可和尊重的礼遇,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再次,它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欢迎各种批判、争辩和异见,不主张将自己的价值强加于别人,鼓励人们以平等的身份、倾听的姿态,达成理解的目的;最后,它始终坚守一个价值底线,即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如果谁背离了这个价值,那么,它就和谁彻底划清界限。例如,我们都知道个体自由是幸福的前提条件,假设有一个团体弘扬自由昀价值,这是人文思想所欢迎的,但是,如果该团体对自由的实现是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代价的,那么,人文思想就会把它拒之门外。
人文思想,它告诉我们——“要认识你自己”,这也是人们能够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人类是一种极具功利性特点的生物,每一个人都精于计算和谋划,也在不停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哪怕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天天逍遥自在的乐天派,他(她)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也应归于其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他人的强迫。“认识你自己”并不包括“你已经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这样具体的、外在知识的层面,它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自己的情绪、感受、德性(人性)、人生的意义等关乎我们心灵的问题上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觉知,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不会因为周遭纷繁复杂的事物而自乱阵脚,能够始终归于平静和自在。
这种内在的知识,人们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获得,并使其不断纳入我们的经验体系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情感的丰富体验中,逐渐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加确切的了解,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感到幸福,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会感到痛苦。领导给你加薪,你会感到幸福,而失去亲人的痛苦谁都不愿意经历。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是,我们在各不相同的经历中能够提炼出共通的成分,这就是对情感的认知,例如,每一个人虽然所经历的幸福或痛苦的事情各不相同,但是,幸福或痛苦的内心感受是基本相同的。正如,当你对我说“我很幸福”的时候,我大概就能知道你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如此看来,幸福和痛苦,在实质上,是我们的一种集体的想象,这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
前言/序言
符号与想象,二者的结合,构成了文化的“内核”。这是因为,一种被称之为文化的事物,必然包含着特定的符号,它能以颜色、气味、语言、文字、影像、服饰、图案、建筑、雕像、动作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得以表现,这种符号化的东西连同其“背后”所承载的被公认的意义,即人们的一种集体想象,最终形成了特定的文化。
遇见更好的教育,意思有三。一是我饱含对教育的美好期许,试图以理性的视角,解读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真相”。二是可以敞开自己的教育观点,希望能够触动广大读者对教育的感知,引起大家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进而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某种思想共识或价值认同。三是在行文中,我尽力营造一种娓娓道来、慢品细思、豁然开朗的美好意境,以期让读者感受一种轻松、惬意的阅读体验。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一得之见——我的文化观”,别树一帜,尝试给文化下一个“新”的定义,并以此作为本书的方法论指导;第二辑“拨云睹日——观教育理念”,从独特视角剖析学校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第三辑“穷原竟委——观教育政策”,聚焦变革,解读热点教育政策;第四辑“洞幽察微——观教育行为”,探求教育行为背后的文化密码。
真正的艺术才能……总是表现在知道如何通过将人所熟悉的事实与人所熟悉的观点关联起来而后产生新的认识。本书通过构筑别具一格的文化视角,观察教育现象、审度教育问题、澄清教育机理、传播教育文化。内容丰富、观点独特、说理恳切,文笔细腻且不乏幽默。对处身于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本书能帮助他们破除各种迷雾和困惑,学会冷静的判断,保持清醒的头脑,获得有益的启发。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深入认识学校教育的特质,透彻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以及正确看待子女教育问题,本书也具有解读和普及的广泛意义。
遇见更好的教育:符号与想象的一次理性结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