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4.要工作也要生活(新版)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4.要工作也要生活(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梅梅 著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自我提升
  • 生活方式
  • 人生感悟
  • 职场
  • 成长
  • 规划
  • 心态
  • 新版
  • 实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42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7594
品牌:磨铁图书(Xiron)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系列书中的第四本。这本书的主题是“要工作,也要生活”,以职场为切入点。作者提倡“只要去做,生活就会改变”,以积极的态度,鼓励读者,从工作中的小事开始,去做一件又一件的小事,生活的质量就改变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本书稿延续前三本书一贯积极、鼓励的风格,为读者怎样处理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些建议,告诉读者一些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到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并且告诉读者怎么去做或者怎么可以做到。


作者简介

韩梅梅,畅销书作家

做过很多的事,走过很多的地方。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我行我素,相信爱情。出版过:《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趁一切还来得及》等书。


目录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2

对准“焦点”,工作不累 5

与纸同乐,3D纸模 8

打开电脑的问候语 14

在办公室喝绿茶 17

丢脸不是一两次 19

20个让老板无法拒绝的请假(迟到)借口 22

要么有深度,要么有趣,要么安静 25

杧果的斯文吃法 28

有了零食好办公 30

主题飙歌会 33

去学习唱歌吧 38

不要“坚持”,要“活动” 41

趁现在还来得及不后悔 47

上班路上听英语 49

去LIVE HOUSE听现场 53

清理你的办公桌 57

诗歌也励志 60

气味 63

极品老板也是人 66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68

痛苦是件礼物 72

在你最难的时候,帮到你的一句话 74

心理医生是管用的 77

“即使世道艰难,也要呼吸顺畅” 80

选择职业,找到支撑你的方向和兴趣 85

一大早被闹钟吵醒,说明还活着 87

电吹风吹脚心 91

给流浪的小动物们喂食 93

客厅私人健身房 96

小哑铃,大作用 102

神仙抓 106

像猪一样在地上打个滚 108

下班去学弗拉门戈 110

像趣多多饼干一样快乐 114

没有人知道你是天才,包括你自己 116

你说不好话,是因为你太想把话说好了 120

声音好听,职场好混 123

“喝掉”一冰箱的橙子 125

直视老板的眼睛 128

可以批评,但不要责怪和羞辱你的下属 131

香奈儿小黑裙 133

偶尔穿得性感一点 141

去爬山吧 144

如果你想换工作 147

愉悦地接受变化 150

读一点佛 153

打一会儿坐 157

在办公室里修行 159

禅修夏令营 161

在太极中获得宁静 163

放得下,才睡得好 165

不管你做什么,都无法满足每个人,所以,做自己就好了 167

经典短篇阅读 169

我爱酸奶,酸奶爱我 178

在公司年会上表演魔术 185

大便当盒装饭,小便当盒装汤 188

记住新认识的朋友的样子和名字 194

参加“工作坊” 197

肚皮舞—让身体更性感 200

舒缓你的“键盘手” 202

花的姿态 204

要马上去为父母做的10件事 207

化妆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 209

那些母亲教过的礼仪 211

有机农夫市集 213

能把白衬衣穿出味道的人,都是自信的人 216

回家去吃一顿妈妈做的饭 219

你害怕坐飞机吗 222

中午和同事踢毽子 225

与其制订太多计划,不如实现一个是一个 227

睡前瑜伽 229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234

每周去游一次泳,把自己放进水里 238

到别人家里去住几天 241

冬天看侯孝贤 243

你的身体需要坚果 249

仰望星空 252

到最具服务性质的地方去打一次工 254

上一堂哈佛大学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课” 256

分清“想要”和“需要”,保卫你的钱包 258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爱因斯坦 261

再说一遍,坚决不熬夜了 264

稳定的心 267

希望你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269


精彩书摘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你是工作狂吗?你对工作的痴迷是不是已经超过了你的家庭和其他任何事?

一旦离开工作,你立刻会觉得无所事事、精神不振吗?

你每天工作几个小时?经常超过8个小时吗?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

上下班的时间界限对你来说,越来越模糊……

你甚至会把工作带回家。

跟朋友吃饭,聊着聊着,话题还是会被扯回工作上去。

即便你有了时间偶尔陪陪家人,也多半心不在焉,脑子中所思考的依然是工作?

你是不是经常腰酸背痛、失眠、头痛、心情烦躁?当有什么重要的聚会时,你的家人和友人已不再


期望你准时出现……

如果以上的条件,你符合了大多数,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你可能不知道, 工作狂,其实是一种病。

你已经把人生重要的几样东西弄颠倒了。

不是有一则这样的寓言吗?

一个人手中有5个球,这5个球分别代表家庭、友情、爱情、健康和工作。

前4个球都是玻璃做的, 只有代表工作的那个球是橡胶做的。

那4个玻璃球,不论摔碎哪一个,都将不可挽回,无法恢复……

只有代表工作的这个橡胶球,会按下去又弹起来,再按下去,再弹起来……

这一则生动简单的寓言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中那些破碎了就无法恢复的东西。不要因为去捡那个


橡胶球,而损失了其他。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内容,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为了基本的生存,我们必须工作,但在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我们去做、去享受


,我们不能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我们不应该成为工作的机器,如果它除了让你疲惫不堪以外,还会造成健康受损、家庭关系紧张,


这样值得吗?

你必须有一个这样的基本认识,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宽阔、更愉快、更有收获。



你的工作最好是你所感兴趣的。

想想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需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来实现它。你所想要的生活绝对不会是:工作


!工作!工作!

工作之外,一定要好好照顾你的家人,享受亲情、爱情、友情,享受生命里一点一滴的美好。

生命不应该是匆匆忙忙的,你要学会慢下来。

对待工作要有一颗平常心,尽力了就好。

什么事情都有不确定性,要接受变化。

不要因为碌碌无为而苛责自己。

有些时间应该被浪费,可以拿出一段时间来无所事事。

在越来越复杂、紧凑的工作中,“保持简单”是最好的应对原则。

充分享受假期。

饿死人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你用不着那么没有安全感。

要学会排遣因为工作而积累在身体里的不良情绪。

远离会让自己健康受损的工作!


一个真正拥有了适合自己生活的人,一定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为金钱所累,内心不焦虑,有时间陪家人和朋友,身心愉悦,有各种丰富的计划,并有信心实现它们的人。

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让自己平衡起来,就算这样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上进”,你也无须对此感到内疚。



《时光的容器:人生旅途中的精进与采撷》 一、 序曲:回响在耳畔的低语 你是否曾在一盏孤灯下,望着窗外渐行的夜色,心中泛起一丝怅然?那些曾经鲜活的梦想,那些想要去探索的远方,那些想要去弥补的遗憾,是否如褪色的风景,在记忆的角落里静静地堆叠?时间,这位最公正也最无情的旅伴,从不因我们的犹豫而暂停,也从不为我们的忙碌而加速。它慷慨地赋予我们生命的每一段光阴,却又悄无声息地将其带走,只留下那些被我们珍视或遗忘的痕迹。 《时光的容器:人生旅途中的精进与采 উল্লেখিত》并非一本教你如何“活在当下”的空洞宣言,也不是一套指导你如何在繁琐生活中“偷闲”的技巧集锦。它是一次对人生深刻的叩问,一次对自我边界的拓展,一次对生命能量的激活。它邀请你与那些被时间浪潮冲刷、却又深刻烙印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声音对话——那些关于选择、关于行动、关于成长、关于爱的声音。 在这本并非一本如何“做”的书里,我们探讨的不是具体的“做什么”,而是“为何做”的内在驱动,以及“如何做”的智慧路径。我们关注的,是那个在时光流转中,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升华的“你”。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你真实的渴望;它是一张藏宝图,指引你发现内心深处的宝藏;它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道路上的迷雾。 二、 沉淀:生命旅途中的拾遗 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一段段独特的生命故事,其中交织着无数的“想要”与“曾经”。然而,在现实生活的洪流中,许多“想要”最终被搁置,许多“曾经”则成为无法弥合的遗憾。我们常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行动迟缓的警示,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生命是一场有限的体验,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更是有限的资源。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学会甄别,学会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并非鼓励我们放弃一切,而是要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命的优先级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 《时光的容器》带你走进一个自我审视的空间。它鼓励你静下心来,审视内心深处那些真正的声音。是什么让你魂牵梦绕?是什么让你辗转反侧?是什么让你在夜深人静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这些问题,并非让你陷入无谓的焦虑,而是帮助你梳理生命的脉络,找到那些最能触动你灵魂深处的连接点。 我们讨论的“拾遗”,并非简单的回忆过往,而是对过往经验的提炼与升华。那些曾经的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蕴含着宝贵的经验。那些错失的机会,虽然令人扼腕,却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加珍惜当下。这些“拾遗”,是构成我们生命独特性的基石,是我们在未来做出更明智选择的宝贵财富。 三、 精进:生命之树的繁茂之道 “精进”,并非一味的苦修或盲目的追求,而是一种动态的、有意识的成长过程。它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持续提升,一种对生命边界的不断拓展,一种对更高生命境界的积极向往。 在这本书中,“精进”体现在多重维度。它可能是对知识的渴求,对技能的磨练,对视野的开阔。它也可能是对心智的成熟,对情感的调适,对人格的完善。更深层次的,它关乎我们如何与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如何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我们所倡导的“精进”,强调的是一种“内在驱动”的精进。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我们鼓励读者去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热情,并以此为起点,去打磨、去升华,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精进”也意味着对“舒适区”的突破。我们常常被习惯和安逸所束缚,不敢迈出那一步。然而,生命的成长恰恰发生在我们走出舒适区的那一刻。这本书会引导你,如何识别那些阻碍你成长的藩篱,并以一种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跨越它们。 同时,“精进”也并非孤军奋战。它也包含了如何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连接,如何在群体中学习与成长,如何在协作中实现更大的价值。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我们将自己的能量与他人的能量相结合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将是惊人的。 四、 采撷:人生乐章的动人旋律 “采撷”,是对生命过程中的美好进行珍视与分享。它关乎我们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如何将这些美好内化为滋养生命的力量,并最终将其传递给他人。 这并非鼓励我们沉溺于短暂的欢愉,而是要我们学会以一种更加敏感的心灵去感知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一缕晨光,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鼓励,一场深入的交谈,一次成功的尝试,甚至是一次深刻的体悟,都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采撷”。 “采撷”也体现在对人际关系的经营与升华。家人、朋友、伴侣,这些人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同行者。如何经营好这些关系,如何在付出与收获中找到平衡,如何在给予与接受中感受爱与被爱,都是“采撷”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进一步,“采撷”也意味着将生命中的体验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影响力。我们所学到的智慧,所积累的经验,所感受到的美好,都可以通过我们的言行,传递给他人,温暖他人,启迪他人。这是一种生命的馈赠,也是一种生命的回响。 书中,我们会探讨如何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生活,如何从每一次经历中提取养分,无论其表象是喜悦还是苦涩。我们相信,生命的乐章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那些高亢激昂的乐章,更在于那些细腻婉转、令人回味无穷的旋律。 五、 结语:时间容器中的永恒回响 《时光的容器:人生旅途中的精进与采撷》是一场心灵的邀约。它不承诺改变你的世界,但它希望能够触动你对生命的思考,点燃你内心的火花,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被动地随波逐流,而是成为一个更加主动、更加智慧、更加充实的存在。 它邀请你,审视你内心深处那些不曾被遗忘的渴望;它引导你,去发现那些能够让你生命之树繁茂的内在力量;它鼓励你,去珍视那些能够让生命乐章奏响动人旋律的美好。 生命,如同一只精美的容器,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点点滴滴的时光,用行动、用思考、用爱,去填满,去塑造。而这本书,便是希望成为你手中那把精巧的工具,帮助你更好地去雕琢属于你的那只,独一无二、闪耀着生命之光的时光容器。 在时间的容器里,愿你找到属于你的,永恒的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般击中了我的内心深处。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生规划得满满当当,把“现在”压缩成通往“未来”的漫长通道,却忽略了“现在”本身才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时间的管理,更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重塑。它让我意识到,那些被我们定义为“业余爱好”、“不务正业”的事情,往往才是真正能滋养我们灵魂、让我们感知生命鲜活度的重要部分。如果说工作是为了生存和积累,那么那些“现在不做”的事情,则是为了“活着”。我常常在深夜里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被工作束缚,我还有能力去拾起那些曾经的热爱吗?我还会记得那些让我心跳加速的瞬间吗?这本书,似乎就在解答我的这些困惑,它提醒我,生命的长河中,不应只有单调的奔流,更应有激荡的浪花和宁静的港湾。它鼓励我们去拥抱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冲动,去勇敢地踏出舒适区,去为那些“不做就会后悔”的事情,按下“开始”键。

评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这句话,真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那些积满灰尘的角落。我们常常被“未来”绑架,把“现在”当作通往“未来”的跳板,却忘了,“现在”本身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模样。这本书,我预感它会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书。它不会给你空洞的口号,而是会提供一些切实的思考角度和行动指南。特别是“要工作也要生活”这个概念,更是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我一直觉得工作和生活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但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它们可以相互缠绕,相互辉映,形成一种更加和谐、更加有意义的存在。它会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那些被我忽略的,却又是如此珍贵的部分。它会鼓励我去勇敢地追求那些曾经被我定义为“不可能”的事情,让我的生命更加完整,更加有温度。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有人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常常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陀螺”,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缠绕,转个不停,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那些曾经的梦想,那些年少时的憧憬,都被一层层“我需要”和“我应该”给掩盖了。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者,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它告诉我,生命中总有些“奢侈品”,并非锦上添花,而是构成我们独特个性的必需品。它不是在教我们如何“躺平”,而是教我们如何“站起来”,更自信、更自由地去拥抱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想,这本书会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去做那些曾经因为“没时间”、“没能力”、“还没到时候”而被我遗忘的事情。它让我开始相信,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挤出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让生命不再是黑白分明的线条,而是五彩斑斓的画卷。

评分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不断追逐着更高的目标,更远的KPI。似乎一旦停下脚步,就会被时代抛弃,被社会淘汰。然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放慢脚步,审视内心。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成功,难道仅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或是职位头衔上的层级吗?那些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真正幸福、真正满足的瞬间,那些能够让我们与世界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体验,难道不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吗?特别是“要工作也要生活”这个副标题,更是直戳痛点。我一直认为工作和生活是矛盾体,必须有所取舍。但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这是一种可以实现的双赢,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它不是要我们放弃工作,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生活中汲取力量,让两者相互滋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想,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原来生活不只有一种模式,原来我们也可以活出更加丰盈、更加精彩的自己。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还能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去做那些真正让自己心动、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吗?总是在想,“等我退休了,等我赚够了钱,等我把手头的事情都做完了”,结果呢?时间就像指缝间的沙子,悄悄溜走,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念头,渐渐蒙上了灰尘。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声及时的呐喊,提醒我,有些“想做”的事情,真的不能再等了。它不是在鼓吹不负责任,也不是在劝人放弃事业,而是在探讨一种更智慧、更平衡的生活方式。工作固然重要,它是实现梦想的基石,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但如果生命的全部意义只剩下工作,那未免也太可惜了。这本书,我想会是给那些和我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摇摆不定,渴望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的人,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份强大的鼓励。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被我一再搁置的旅行计划,那些想要学习的乐器,那些想要陪伴家人的时光,究竟有多么珍贵,以及我还能为它们腾出多少“现在”。

评分

评分

很好,很喜欢

评分

评分

这个系列的书一直感觉还不错!

评分

这个系列的书一直感觉还不错!

评分

评分

好看好看

评分

这个系列的书一直感觉还不错!

评分

挺好看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