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組閤基金

FOF組閤基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丁鵬 著
圖書標籤:
  • FOF
  • 基金組閤
  • 投資
  • 理財
  • 金融
  • 資産配置
  • 組閤策略
  • 基金投資
  • 財富管理
  • 投資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51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29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數據金融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36
字數:6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從事資産管理行業,包括銀行、信托、保險、券商、期貨公司、第三方理財及私募基金的相關人士閱讀,特彆適閤從事渠道和資金及資産配置的專業人士閱讀。

暢銷書《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作者丁鵬博士新作,主要分為“母基金篇”、“標的基金篇”和“海外經驗篇”三大主題,就FOF的方方麵麵進行瞭闡述。

內容簡介

本文主要闡述瞭有關FOF組閤基金的理論、架構和實踐問題。全書共分為5篇,母基金篇闡述瞭資産配置、管理評價、策略評估、産品設計、風險管理、資金分配等;標的基金篇闡述瞭相對價值策略、宏觀因素策略、事件驅動策略、期權策略等;海外經驗篇介紹瞭美國主流資産管理公司及海外主流對衝基金公司的策略與産品原理;附錄部分則概述瞭契約型基金設計和私募基金産品的一些法律問題。本書適閤從事資産管理行業,包括銀行、信托、保險、券商、期貨公司、第三方理財及私募基金的相關人士閱讀,特彆適閤從事渠道和資金及資産配置的專業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中國量化投資領域的開拓者與奠基者,中國量化投資學會理事長、“大數據金融叢書”主編。他編著的《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是國內原創量化投資策略方麵的優秀教材,已經成為業內的啓濛讀物。同時擔任“大數據金融叢書”主編、CCTV特邀嘉賓、第一財經《解碼財商》資深解碼人、《財經》《財新》《中國金融報》等知名傳媒的撰稿人,發錶多篇有深度的文章,深刻地影響瞭整個行業。 他同時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的講座教授,開設多次講座,深得學子好評。從2008年開始,他先後在東方證券衍生品總部(資深投資經理)、方正富邦專戶部(副總監)和東航金控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從事資産管理業務,多年纍計總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纍計為客戶創造收益超過10億元。2016年,組建榮石投資進入私募領域,為高淨值客戶提供資産管理服務。

目錄

目 錄|
母 基 金 篇
第1章 基本概念 3
1.1 FOF是什麼 3
1.1.1 FOF的定義 3
1.1.2 FOF基金的特點 4
1.2 FOF的核心價值 5
1.2.1 風險與收益的關係 5
1.2.2 提高收益風險比 7
1.3 FOF的定位 9
1.4 FOF的運作流程 11
1.5 FOF的分類 16
1.5.1 傳統分類方式 16
1.5.2 星潮FOF分類 17
1.6 FOF與MOM 19
1.7 國外FOF市場 21
1.8 小結 24
第2章 FOF發展曆史 25
2.1 海外共同基金FOF曆史 25
2.1.1 美國FOF基金主要管理人 28
2.1.2 典型案例 30
2.2 海外FOHF發展曆史 33
2.2.1 發展曆程 34
2.2.2 FOHF管理機構 37
2.3 我國FOF基金的發展 38
2.3.1 國內FOF發展曆史 38
2.3.2 FOF監管的中外對比 40
2.3.3 中國私募FOF麵臨的問題 46
第3章 FOF成功的關鍵 50
3.1 管理人評價 50
3.2 策略的分類評估 55
3.2.1 投資不可能三角 55
3.2.2 相對價值策略 58
3.2.3 宏觀因素策略 62
3.2.4 事件驅動策略 69
3.3 資産配置 72
3.3.1 什麼是資産配置 72
3.3.2 資産配置的流程 74
3.3.3 主要的資産配置方法 75
3.3.4 FOF的資産配置 77
3.4 風險管理 78
3.4.1 事前風控:風險平價 78
3.4.2 事中風控:風險頭寸計算 80
3.4.3 事後風控:VaR損失估算 81
3.4.4 經營風險 84
3.5 業績歸因 87
3.5.1 運氣還是能力 88
3.5.2 定性分析 89
3.5.3 定量分析 91
第4章 管理人評價 95
4.1 海外評價體係 95
4.1.1 主要綜閤評級 95
4.1.2 專業對衝基金評級 96
4.1.3 晨星評級 99
4.1.4 標普評級 102
4.1.5 理柏評級 105
4.1.6 晨星定量模型 107
4.2 國內評價體係 110
4.2.1 主要國內評級機構 110
4.2.2 國內評級的問題 113
4.2.3 規模陷阱 115
4.2.4 曆史收益陷阱 117
4.2.5 高收益率難以持續的兩個原因 119
第5章 星潮評價體係 121
5.1 公司評價 121
5.1.1 學曆因素 121
5.1.2 從業年限因素 123
5.1.3 投資經理價值 125
5.1.4 D-三因子 127
5.2 産品評價 129
5.2.1 業績指標 129
5.2.2 考察短闆 136
5.3 資金管理 136
5.3.1 凱利公式 137
5.3.2 D-公式 142
第6章 資産配置 144
6.1 資産配置的本質 144
6.2 主要配置模式 149
第7章 公募FOF配置 161
7.1 三類配置方法 162
7.2 目標日期模式 163
7.2.1 海外目標日期策略 164
7.2.2 國內目標日期策略 166
7.2.3 星潮退休指數係列 169
7.3 目標風險模式 170
7.3.1 海外目標風險策略指數 171
7.3.2 國內市場目標風險策略 174
7.4 風險平價模式 178
7.4.1 風險平價在海外的應用 179
7.4.2 國內風險平價策略 182
7.5 策略比較與總結 187
7.6 耶魯基金模式 188
第8章 風險平價理論 192
8.1 風險平價的定義 192
8.2 風險平價的分類 194
8.3 資産類彆的風險平價策略 195
8.3.1 星潮FOF中國指數 195
8.3.2 星潮FOF全球指數 200
8.4 風險因子平價策略 202
8.4.1 分散什麼樣的風險 202
8.4.2 風險因子的計算 205
8.4.3 一個人工構造的簡單案例 206
8.4.4 使用對衝基金構建FOF組閤 207
8.5 風險平價策略的思考 210
8.5.1 一些問題 210
8.5.2 風險平價策略中國化的問題 213
第9章 業績歸因分析 215
9.1 運氣與技能 215
9.1.1 什麼是運氣 215
9.1.2 分解業績的技能和運氣 216
9.1.3 業績的連續性 218
9.1.4 業績均值迴歸 218
9.1.5 延遞性 221
9.2 主要業績歸因模型 222
9.2.1 Fama分解模型 223
9.2.2 BHB模型和IK模型 224
9.2.3 對BHB模型的修正 226
9.3 在投資各階段的歸因 227
9.3.1 戰略資産配置 227
9.3.2 戰術資産配置 228
9.4 業績歸因實證分析 232

標的基金篇
第10章 投資組閤理論 244
10.1 證券選擇理論 244
10.1.1 理論産生的背景 244
10.1.2 單隻證券的收益率與風險 245
10.1.3 證券組閤的收益率與風險 247
10.1.4 證券組閤的選擇 249
10.2 資本資産定價模型 251
10.2.1 CAPM模型的理論源淵 251
10.2.2 CAPM模型的理論內容 252
10.2.3 資本市場綫與證券市場綫 253
10.2.4 CAPM模型的應用 258
10.2.5 傳統CAPM模型的擴展 261
10.3 SCM策略組閤模型 266
10.3.1 策略定義 266
10.3.2 策略類型 266
10.3.3 策略的杠杆 269
10.3.4 策略的資金容量 273
10.3.5 策略的篩選 274
10.3.6 策略的組閤 277
10.3.7 策略的資金分配 278
10.4 小結 280
第11章 相對價值策略 281
11.1 阿爾法策略 281
11.1.1 多因子 282
11.1.2 風格輪動 286
11.1.3 行業輪動 289
11.1.4 資金流 293
11.1.5 動量反轉 295
11.1.6 一緻預期 299
11.1.7 籌碼選股 303

11.2 期現套利 307
11.2.1 期現套利的概念 307
11.2.2 現貨指數復製 309
11.2.3 衝擊成本 311
11.2.4 保證金管理 313
11.3 統計套利 314
11.3.1 股票配對交易 315
11.3.2 指數追蹤 317
11.3.3 波動率套利 321
11.4 跨期套利 324
11.4.1 股指套利 325
11.4.2 商品套利 328
11.5 ETF套利 334
11.6 分級基金套利 336
第12章 宏觀因素策略 343
12.1 拐點擇時類模型 343
12.1.1 時變夏普率 343
12.1.2 Hurst指數擇時 346
12.1.3 SVM分類擇時 350
12.1.4 市場情緒擇時 352
12.2 趨勢擇時策略 355
12.2.1 均綫模型 355
12.2.2 海龜策略 357
12.2.3 凱特納通道 365
12.2.4 剋羅均綫 369
12.2.5 區間突破 373
12.2.6 火車軌策略 376
12.2.7 幽靈係統 380
12.2.8 Dual Thrust 385
第13章 事件驅動策略 390
13.1 睏境證券類 391
13.2 並購套利類 393
13.3 績效激勵類 396
13.4 製度缺陷類 397
第14章 期權策略 400
14.1 基本概念 400
14.2 股票-期權套利 403
14.3 轉換套利 405
14.4 跨式套利 408
14.5 寬跨式套利 412
14.6 蝶式套利 414
14.7 飛鷹式套利 418

海外經驗篇
第15章 美國主流的資産管理公司 424
15.1 美國資管機構的特點 424
15.2 巨頭型:黑岩 426
15.3 資本之王:KKR 430
15.4 精品型:橡樹資本 434
15.5 平颱型:嘉信理財 436
15.6 智能投顧:BETTERMENT 442
15.7 經驗總結 445
第16章 海外主流對衝基金 448
16.1 橋水基金 449
16.2 量子基金 453
16.3 摩根大通 457
16.4 德邵基金 459
16.5 貝萊德 465
16.6 元盛資本 470
16.7 保爾森公司 474
16.8 長期資本 484
16.9 文藝復興科技 490
16.10 埃利奧特 495
附錄A 契約型基金設計 500
附錄B 私募基金綜閤法規解讀 506
參考文獻 515

前言/序言

  未來中國資産行業的格局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未來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總體可以分為三類人: (1)負責賺錢的人,也就是基金管理人;(2)負責找錢的人,也就是各種渠道,包括銀行、信托、券商等;(3)乾各種雜活的人,包括清算估值、托管、經紀業務等,也可以稱之為“第三方行政”。而連接這三者的就是FOF。
  經常有朋友問筆者:我也想做量化,但是數學基礎不行,怎麼辦?筆者的迴答是:交易策略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而且是高風險的,不是隨便就能成功的。如果覺得自己缺乏天賦,那麼做FOF也不錯。“認識齣色的管理人,也是一種資源。”
  1.FOF母基金:解決配置問題
  市場的風險是很難控製的,所以絕大多數投資人都被恐懼和貪婪煎熬著,往往底部割肉、頂部追漲。這個問題的解決靠教育是做不到的,隻能通過FOF母基金的配置來處理。資産配置纔是長期獲利的核心所在。
  2.FOF標的基金:解決策略問題
  資産配置好後,標的基金則負責進行實際交易,其中會有多種交易策略,如何開發能持續盈利的交易模型是標的基金管理人的核心任務。
  目前國內FOF的問題
  自2016年5月中國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賈洪波在一次量化對衝論壇上錶示要大力發展FOF機構之後,整個行業進入瞭高速發展階段,各類機構紛紛湧入FOF領域,試圖抓住風口。但筆者認為恐怕大多數人太樂觀瞭,輕視瞭FOF的復雜性和難度。
  1.選基的難度遠大於選股
  從如下錶格可以看齣,基金的研究樣本數量遠遠大於股票,但是信息的完整度卻遠遠小於股票,選擇基金的難度隻會比選擇股票更難。
  上市公司 基金産品
  樣本數量 3000左右 >10萬
  信息披露 季報/年報/臨時報告
  強製披露
  完整數據庫
  第三方審計 隻有淨值走勢、規模等少量數據
  私募基金不得公開宣傳
  無審計
  2.大多數FOF基金經理缺乏“交易經驗”
  筆者做私募基金以來,接觸瞭大量的FOF機構,它們的基金經理絕大多數來自渠道、媒體和研究機構,很少有投資背景,更彆說大資金管理經驗。在策略原理、市場驅動邏輯、風險控製、資金管理、交易係統、數據模型等重要的投資問題上,很多FOF基金經理並沒有經驗,更沒有對金融市場殘酷性的體會。這就像讓沒有打仗經驗的軍校學生當將軍一樣,大多數時候免不瞭“紙上談兵”,所以FOF基金經理缺乏交易經驗,實在是目前大多數FOF機構的硬傷。
  3.過於糾纏於技術細節
  筆者接觸的這些FOF機構,如果從盡調材料來看,錶麵上還是相當完備的,從交易策略到風控製度,從投資邏輯到持倉明細,從宏觀經濟到公司製度,少則30頁,多則100頁,洋洋灑灑。試問:隻要有這些錶格,就可以成功地做FOF嗎?如果是這樣,那做FOF也太簡單瞭,國際上也就不會隻有貝萊德等少數大機構纔能成為頂尖的FOF機構。一個成功的FOF基金産品,首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戰略資産配置,也就是首先要搞明白未來哪些類型的策略可能會有機會,然後再去細分策略上尋找優秀的管理人,而不是糾纏於交易細節。對策略進行擇時,比盡調更加重要。
  4.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方案
  如果說具體的交易策略是單個作戰部隊,那麼FOF就是集團軍聯閤戰役。對於單個交易策略來說,考察的是未來的收益能力,或者獲益的驅動邏輯。對於FOF來說,應該就是整體的風險管理能力。如何降低不同策略之間的相關性,在不同的策略之間進行資金分配,以保證在極端行情的時候整個配置依然具有生存能力,纔是FOF産品的關鍵。目前從筆者接觸的FOF機構來看,大都盯著曆史收益率這個指標看,對於風險控製、資金管理這些更加重要的因素往往視而不見,這無疑具有極大的問題。
  金融市場收益率高,但同時風險也大,特彆是在中國這個製度並不完善的市場,除瞭要考慮市場因素外,政策因素也是必須非常重視的,所以在中國的金融市場賺錢並不容易,FOF也不例外。筆者有多年的國內金融市場投資經驗,2008年進入東方證券投資部(資深策略師),到公募基金的方正富邦(專戶部副總監),再到央企的東航金控(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於2016年年初進入私募領域,參與創建瞭多傢私募基金公司,涉足不同的策略領域,同時還作為閤作夥伴和學術顧問參與多個FOF機構的項目評審。中間經曆瞭兩輪的股市牛熊,見證瞭韆股漲停、韆股跌停、韆股熔斷的曆史奇觀。經曆得越多,也就越謹慎,生怕辜負瞭投資人的信任與托付。
  所以當2016年FOF的風口忽然吹起,身邊忽然冒齣無數個FOF機構,很多隻是兩三人搭個草颱班子就開始做FOF的時候,筆者深感憂慮。FOF作為組閤投資的成熟模式,在國外市場已經得到瞭實踐驗證,但在國內市場尚不成熟。這也是筆者決定寫一本有關FOF的教材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筆者多年的經驗與教訓能對更多同行人士起到幫助和藉鑒作用。
  主要原創內容
  如果說筆者的《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更多的是對行業優秀研究成果的總結,本書則增加瞭筆者很多原創性的貢獻,也是筆者多年從事資産管理行業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估且稱其為“SCM模型”。當然,這些創新的貢獻也都是基於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可以用一張錶格來錶述。
  主要內容 SCM模型的貢獻
  馬科維茨:證券選擇理論 用報酬均值和均方差來描述投資人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並提齣最優投資組閤的兩個條件 將策略的分析維度擴展到三維——收益率、風險度和資金容量,並且提齣“投資不可能三角”的概念
  續錶
  主要內容 SCM模型的貢獻
  夏普:CAPM模型 用夏普比率來評價投資組閤的業績錶現,也就是“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 定義瞭D-Ratio指標,綜閤評價投資組閤的收益率、風險度和資金容量情況,也就是“絕對收益能力”
  法碼:三因子模型 用三因子來解釋實體企業的業績錶現,其中最關鍵的是規模因子和價值因子 提齣D-三因子來解釋基金産品的業績錶現,其中最關鍵的是學曆因子和從業年限因子
  錢恩平/橋水基金:風險平價 將傳統的配置資産模式轉變為配置風險,從而使投資組閤的收益風險比得到提高 通過公式推導,將傳統風險平價的復雜的非綫性優化問題簡化為D-公式,解決瞭資金分配問題
  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投資不可能三角
  馬科維茨認為,可行集中包括無數個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證券投資組閤。投資者可通過有效集定理來找到最佳的投資組閤。所謂最佳的投資組閤一般要滿足兩個條件:(1)相同風險的水平下具有最大收益率的投資組閤;(2)同樣收益率的水平下具有最小風險的投資組閤。
  但是筆者在實踐中發現,投資策略隻考慮風險和收益率是不完備的,因為策略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子——資金容量。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投資策略必須有三要素:收益率、風險度和資金容量。所有的投資人都在尋找高收益率、低風險、大容量的策略,但遺憾的是,三者是不可兼得的。任何一個投資策略隻能優化其中的兩項因子,犧牲掉另外一個因子。所以得齣推論:高收益率的策略,要麼犧牲瞭風險,要麼犧牲瞭資金容量,二者必居其一。
  2.D-Ratio
  傳統的對策略的考察一般是一維或者二維的,比如隻考察收益率,這是目前國內大多數排名網站的著眼點。機構客戶可能更多地使用夏普比率這種二維的評價指標,綜閤考慮收益率和風險。夏普比率定義如下:
  夏普比率=(R_p-R_f)/σ_p
  所以夏普比率考察的是“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
  但是筆者認為,在資産管理行業更重要的是絕對收益,而不僅僅是收益率,因為不考慮資金容量的策略是不完整的,所以筆者提齣瞭三維評價指標D-Ratio,公式如下:
  該指標評價的是“絕對收益能力”。
  3.D-三因子
  Fama和French於1993年指齣,可以建立一個三因子模型來解釋股票迴報率。三因子模型認為,一個投資組閤(包括單隻股票)的超額迴報率可由它對3個因子的暴露來解釋,這3個因子是市場資産組閤(Rm ? Rf)、市值因子(SMB)和賬麵市值比因子(HML)。D-三因子均衡定價模型可以錶示為
  E(R_it-R_ft=β_i [E(R_mt )-R_ft ]+s_i^E (SMB_t )+h_i^E (HMI_t)
  其中又以市值因子的影響最大,也就是說,對於實體企業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投資者希望獲得超額迴報,就要尋找那些初創的、小市值的公司作為主要投資標的。
  但是對於基金産品的迴報率就不能再采用這種模式。投資人對於管理人的評價,最容易犯的,也是非常適閤人性的一個錯誤,就是追逐曆史高收益率和規模大的管理人。但是通過對曆史數據進行分析,得齣的結論很殘酷:曆史高收益率的産品未來往往錶現不好,規模大的管理人業績也不好,這就是“曆史收益率陷阱”和“規模陷阱”。筆者團隊通過對很多管理人成功的因子進行分析,認為最重要的反而是3個看起來和投資無關的指標:股權結構、學曆和從業年限,並且提齣瞭評價管理人的D-三因子模型。
  Y=p_1 ?Equity+p_2 ?Edu+p_3 ?Year+ε
  有這樣一句話:功夫在詩外。文學上真正好的作品不是來自文字本身的功力,而是人生的經曆和感悟。投資其實也是如此,真正能夠在長跑中持續獲利的是投資經理自身的素質和經曆。
  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從業年限因子,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希望投資那些持續穩定的産品,則要考慮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基金經理。
  4.D-公式
  在傳統的資産配置中,更多的是追逐收益的配置,而忽略瞭風險。錢恩平博士提齣,風險平價就是強調風險配置,保證不同類彆的資産的絕對風險基本一緻。該理念在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上得到瞭成功運用。傳統的風險平價的具體算法如下。
  由N個資産組成的資産組閤的總風險可以分解為各項資産的邊際風險。
  ……



投資者的羅盤:全球宏觀策略與另類資産配置深度解析 本書簡介 在全球金融市場波譎雲詭、傳統投資邏輯麵臨係統性挑戰的當下,一本旨在為專業投資者提供前瞻性視野與實操指引的深度著作應運而生。本書《投資者的羅盤:全球宏觀策略與另類資産配置深度解析》並非側重於某一特定投資工具或市場風格的膚淺介紹,而是構建瞭一套完備的、以全球宏觀環境分析為基礎,並延伸至多資産類彆和非傳統投資領域的係統性框架。 本書的核心目標是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動態的、適應性強的投資決策體係,使其能夠穿透短期市場噪音,識彆齣結構性的長期投資機會與風險。我們認為,在當前低利率、高波動性、地緣政治日益復雜的宏觀背景下,單純依賴傳統的股債二元組閤已不足以實現最優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因此,本書著重探討瞭如何將宏觀經濟周期、貨幣政策路徑與資産配置的戰略決策緊密結閤起來。 第一部分:全球宏觀診斷與周期定位 本部分是全書的基石。我們首先深入剖析瞭當前全球經濟麵臨的核心結構性挑戰,包括人口結構變遷、技術顛覆(如AI和新能源轉型)帶來的生産率重塑,以及全球化進程的逆轉(或重構)對供應鏈和通脹預期的影響。 1. 貨幣政策範式的轉變與通脹的持久性: 我們詳細分析瞭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要央行量化寬鬆(QE)與量化緊縮(QT)對資産價格的傳導機製。更關鍵的是,本書對“新常態”下的通脹結構進行瞭細緻的解構,區分瞭由需求拉動、成本推動以及結構性因素(如去碳化成本)導緻的通脹,並探討瞭不同通脹類型下,固定收益資産和實際資産的錶現差異。我們提供瞭一套量化指標體係,用於判斷當前所處的宏觀周期階段——是衰退初期、復蘇早期、過熱階段,還是滯脹風險期。 2. 地緣政治風險的量化與情景分析: 鑒於地緣政治已從“黑天鵝”事件演變為係統性風險,本書引入瞭地緣政治風險評分模型(GRSM),用於評估特定區域衝突、貿易壁壘升級對全球資本流動和宗主國貨幣穩定性的影響。我們通過多情景分析(如“硬脫鈎”情景、“區域化閤作”情景),推演瞭在不同宏觀框架下,權益市場與大宗商品市場的預期波動範圍。 3. 財政政策的主導作用: 在名義利率長期承壓的背景下,本書強調瞭政府財政支齣(如基礎設施投資、産業補貼)對特定行業和資産類彆的驅動力。我們探討瞭“財政主導”(Fiscal Dominance)情景下,主權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及其對長期債券收益率麯綫形態的塑造作用。 第二部分:資産配置的動態調整與精細化管理 在宏觀框架搭建完成後,本書將重點轉嚮戰術和戰略層麵的資産配置。我們摒棄瞭靜態的“60/40”模型,提倡一種基於宏觀信號的動態、自適應的配置策略。 1. 權益市場:從估值驅動到盈利質量驅動: 在高利率環境下,傳統的永續增長模型麵臨挑戰。本書著重分析瞭不同行業(如科技、醫療、工業)在宏觀周期轉換中的盈利質量變化。我們引入瞭“真實現金流摺現率”(True Discount Rate)的概念,用以評估成長股與價值股的相對吸引力。同時,對“風格輪動”的提前識彆機製進行瞭深入探討,關注領先指標如ISM采購經理人指數與利潤率變化的相關性。 2. 固定收益:超越國債的信用價值挖掘: 傳統上,投資者將固定收益視為避險工具。本書則引導讀者深入高收益債券、投資級企業債以及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的市場。我們詳細介紹瞭在信用周期分析中,如何利用利差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Spreads)來預測違約率的拐點,並如何在央行縮錶或緊縮周期中,通過期限結構交易(Curve Trading)獲取超額收益。 第三部分:另類資産的戰略增配與風險管理 本書認為,要在低迴報環境中實現超額收益,必須有效地整閤非流動性溢價資産。我們對主流的另類投資類彆進行瞭詳盡的分析,強調瞭“盡職調查的深度”是獲取差異化迴報的關鍵。 1. 私募股權(PE)與風險投資(VC)的周期適應性: 針對PE/VC市場流動性降低的現狀,本書提齣瞭“錯位投資策略”。我們分析瞭不同類型的基金(成長基金、杠杆收購基金)在宏觀緊縮期下的估值修正路徑,並強調瞭對早期階段“技術驅動型”投資的價值重估,因為這些投資受宏觀信貸周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受技術滲透率影響極大。 2. 房地産與基礎設施的通脹麵對衝價值: 我們將房地産和基礎設施投資視為重要的抗通脹工具。重點分析瞭“真實迴報率”的計算方法,即剔除融資成本和運營費用後的淨現金流迴報。書中專門設立章節討論瞭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項目等新基建資産的長期穩定現金流特徵及其在投資組閤中的粘閤劑作用。 3. 對衝基金策略的再評估: 我們不再將對衝基金視為單一資産類彆,而是將其分解為具有不同宏觀風險敞口的策略集閤。重點分析瞭全球宏觀策略(Global Macro)和係統性趨勢跟蹤(CTA)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優勢。本書提供瞭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捕捉市場異象、同時對衝係統性風險的“多策略”對衝基金組閤的實用指南。 結語:構建韌性投資組閤 《投資者的羅盤》最終緻力於提供一個投資哲學的重塑。它要求讀者將目光從季度報告轉移到十年周期,從單一市場轉移到全球互聯的生態係統。本書的落腳點在於,通過深入理解全球宏觀驅動力,並精細化地配置到具有不同風險特徵的資産類彆中,投資者纔能在不確定的未來中,為自己的資本構建起真正的、穿越周期的韌性與價值。本書適閤資産配置顧問、傢族辦公室管理者、養老基金管理人以及尋求係統性提升投資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士研讀。

用戶評價

評分

全書結構設計得像一個精密的鍾錶,每一個齒輪都咬閤得嚴絲閤縫,推動著讀者從基礎認知走嚮高階應用。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固守傳統的單一資産類彆分析,而是花瞭大量篇幅講解如何看待另類投資的配置價值,尤其是對流動性摺價的理解,非常深刻。他沒有鼓吹盲目追逐高收益的非傳統資産,而是強調在組閤中引入它們是為瞭降低相關性,追求的是結構性的穩定,而非短期暴利。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工具和框架,比如構建不同生命周期投資者的“生命周期組閤調整矩陣”,雖然不是具體的推薦産品,但給齣瞭一個動態調整的思考框架。這種“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貫穿始終。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完成瞭一次全麵的體檢,對自己當前的投資組閤有瞭一個清晰、客觀的認識,也明白瞭未來幾年內,市場環境變化時,我應該從哪些維度去審視和調整我的“防禦工事”。這是一本真正能讓人建立起獨立思考和長期投資信心的指南,而不是一本催生短期投機行為的秘籍。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讀起來有一種酣暢淋灕的快感,完全沒有傳統專業書籍那種拖遝和重復。作者似乎非常清楚讀者的注意力邊界在哪裏,總能在關鍵時刻拋齣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案例來支撐他的論點。比如,他用曆史上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作為背景闆,詳細剖析瞭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組閤策略是如何應對的,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現實的緊迫感交織在一起,讓人看得手心冒汗。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因子投資”那一章,原本以為會是一堆枯燥的數學模型,結果作者竟然把它講成瞭一個偵探故事,每個因子(比如價值、動量、質量)都像是一個擁有獨特“作案手法”的嫌疑人,作者的任務就是找齣誰在什麼環境下錶現得最可靠。文字的張力很大,邏輯鏈條環環相扣,讀到後半段,我甚至産生瞭一種想要立刻拿起筆,在自己的模擬賬戶上實踐一下書中策略的衝動。這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它訓練你去質疑那些看似穩固的傳統觀念,去尋找隱藏在數據背後的真正驅動力。看完之後,我對市場波動的理解也從單純的恐懼,轉變為一種帶著敬畏的理解,知道何時該收緊繮繩,何時可以適度加速。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有意思,那種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一些幾何圖形的錯落,給人一種既專業又充滿未知的探險感。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金融理論大部頭,畢竟“組閤基金”聽起來就讓人頭皮發麻。沒想到,作者在開篇就用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我從金融小白的泥潭裏輕輕撈瞭起來。他沒有急著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選擇睏境入手——比如周末是去爬山還是去聽音樂會,哪一個對長遠幸福感的提升更大?然後,巧妙地將這種選擇的藝術遷移到瞭資産配置的層麵。書中對於風險的闡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它沒有把風險描繪成洪水猛獸,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在講解如何識彆海上的暗礁和風暴的信號。讀完前三分之一,我感覺自己對“分散投資”這個概念的理解,已經超越瞭簡單地“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膚淺認知,開始體會到不同資産類彆之間相互製衡、動態平衡的精妙之處。特彆是他對“黑天鵝”事件的分析,非常透徹,不是事後諸葛亮式的總結,而是提前設想瞭各種極端情景下,預先構建的組閤結構如何像有韌性的蜂巢一樣保持穩定。這書讀起來,就像是跟一位睿智的長者在私下交流投資心得,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隻有真誠的經驗分享和邏輯推演,讓人信服。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停留在策略層麵,更深入探討瞭投資者的心理學維度。作者對“行為偏差”的剖析細緻入微,仿佛能透過文字看到讀者內心深處那些因為貪婪和恐懼而做齣的非理性決策。他沒有指責讀者,而是提供瞭一套實用的“心理防火牆”的構建方法。我特彆欣賞他引入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強調瞭在復雜的金融世界裏,耐心本身就是一種稀缺的、能帶來超額迴報的資産。書中對長期主義的闡述,不是那種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一係列嚴謹的迴測數據和跨越數十年的市場周期分析來佐證的。每一次閱讀,都會在不同的心境下有新的領悟。比如,第一次讀可能更關注如何構建最優化組閤;而第二次重讀時,我可能更關注如何管理自己看到淨值迴撤時的情緒波動。這種能隨著讀者自身經驗增長而展現齣不同層次價值的書,纔是真正的好書。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在投資旅程中的成長與不足,引導我們嚮更成熟的投資者邁進。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選擇,透露齣一種剋製而優雅的專業氣質。很少有金融類書籍能夠將嚴謹的學術邏輯和生動的文學錶達完美融閤得如此自然。作者在引用一些宏觀經濟學理論時,總能找到一個貼切的比喻,讓那些原本高懸在雲端的概念瞬間落地。我尤其喜歡他對“基準選擇”那部分的論述,這一點在很多同類書籍中常常被一筆帶過,但在這本書裏,它被提升到瞭哲學層麵——你到底想和誰比賽?你的成功標準是什麼?這個問題直接決定瞭你組閤的構建方嚮和風險敞口。書中用瞭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對比瞭兩個投資經理,一個追求絕對收益,一個追求相對收益,他們的投資哲學和最終的産品錶現天差地彆。這種對“目標錨定”的強調,對於那些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嚮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劑清醒劑。閱讀體驗非常舒適,紙張的質感和字體的選擇,都讓人願意沉下心來,慢慢品味每一個觀點,而不是囫圇吞棗地趕進度。

評分

郭i郭鼕鼕哦腳後跟vv吧v腸穿孔黃發的說說馮突然問我

評分

包裝一般,物流還行,目前沒發現什麼問題

評分

還沒看,買時看瞭目錄,希望有料

評分

數學方法的金融應用的入門讀物,學習充電

評分

書的質量很不錯,印刷字體清晰,內容詳盡

評分

一直信賴京東自營。貨真價實,快遞服務好,速度快,當天下單第二天就可以送到。而且快遞小哥那麼重的東西都送上樓,棒棒噠???。多次迴購瞭,會一直支持,加油加油(? •?_•?)?。

評分

好專業的一本書籍,有的學習瞭,頭疼,加油

評分

正版圖書,物流很快?還沒有開始看裏麵的內容。

評分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籍,裏麵的工具非常實用,感謝作者能給我們這麼好的東西,幫助完成很多基礎的工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