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案例具有真实性,均配有详细解析,体现专业性。
2) 注重对学习者风格形成的激发和对室内设计功能性探究的引导。
3)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商业空间就是为商业活动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以满足其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场所。随着现代商业模式的变化,商业形态也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因此“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商业空间环境中功能性方面的设施、消费者的行为动线和购物环境因素等,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以及获取商品信息的需求。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尝试在研究商业空间的空间构成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商业动线的设计模式,对艺术风格、色彩、材质、照明、展示道具等设计因素进行分类详解,最后选择购物中心设计、商铺设计及商业街设计这三个典型的商业空间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主编介绍:
吴卫光博士,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艺术设计的教育、实践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及“特别荣誉奖”等奖项。
作者介绍:
王晖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现任广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并任广州华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所指导学生的作品屡获国家奖项,而本人获2006年及2011年两届中国环艺学年奖的“指导教师”奖,所设计的作品获广州设计周“银羊奖”。作者从事设计教育及室内设计行业15余年,教学上善于把实践设计经验和教学理论结合,具有知识体系完整,编写脉络清晰,实用性强的特点。??
??序言.......................................... 003
Chapter1 概论
一、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010
二、现代商业的形态............................ 011
三、现代商业空间的类型...................... 012
四、商品、销售行为及消费心理................. 015
五、体验式消费................................. 019
Chapter2 商业空间的空间构成
一、商业空间的基本空间形态.................... 022
二、商业空间的序列组合........................ 026
三、商业空间处理手法.......................... 031
Chapter3 商业动线
一、消费行为的动线设计..................... 037
二、商业动线的分类........................... 038
三、商业动线设计的技巧.................... 042
Chapter4 商业空间的艺术风格
一、商业空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048
二、商业空间的主要艺术风格类型............. 050??
Chapte??r5 商业空间的色彩
一、商业空间色彩.............................. 059
二、商业空间中的色调........................... 061
三、商业空间的配色要点........................ 068
Chapter6 商业空间的材质
一、结构材质.................................. 071
二、地面铺装材质................................ 072
三、墙面铺装材质............................. 074
四、天花板材质................................. 077
五、材质选择的要点............................ 078
Chapter7 商业空间的照明
一、“光”的概述................................ 080
二、光与灯具照明................................ 082
三、灯具的种类、布置形式....................... 085
四、商业空间照明设计应用....................... 087
五、照明设计对商业空间的影响................. 089
Chapter8 商业空间的展示道具及坐具
一、展示道具设施设计............................. 093
二、商业空间中的坐具............................. 098
Chapter9 购物中心设计
一、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103
二、购物中心规划开发过程....................... 106
三、购物中心的铺位布局规划与人流动线设计............... 107
四、购物中心各空间的设计要素................. 111
Chapter 10 商铺设计
一、商铺的类型....................................... 117
二、商铺设计要点.................................... 118
Chapter 11 商业街设计
一、商业街的类型.................................... 124
二、商业街的布局组织与尺度.................... 127
三、商业街的设计要点............................. 130
Chapter 12 优秀学生作业
一、优秀学生作业.................................... 134
《城市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教学安排建议.................... 144
从整体的编排来看,这本“标准教材”在不同业态(如零售、餐饮、服务)的差异化设计策略上的区分度不够鲜明。商业空间的核心就在于其功能复合性和目标客群的指向性,不同的商业形态对空间动线、氛围营造、乃至收纳系统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一个高端SPA会所强调的是私密性、宁静感和感官的舒缓,其设计逻辑应侧重于流线的隐蔽性和材质的触感;而一个潮流快闪店则要求极高的视觉冲击力、易变性和社交传播性,重点在于灯光和道具的戏剧化设置。这本书似乎将“商业空间”作为一个同质化的集合体来处理,大部分的设计原则都是普适性的,导致在讨论具体业态时,深度远远不够。我期待看到的是能清晰划分出不同商业模式的设计权重和优先级的对比分析,比如,餐饮空间中厨房效率与前厅美学之间的权衡点在哪里?零售空间中坪效与顾客体验的黄金分割比例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目前的叙述方式,更像是在描述一个理想化的、功能中性的“展示空间”,而不是服务于具体商业目标的实战型设计蓝本。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设计方法论的“重理论轻软件操作”倾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尤其是商业空间这类高度依赖效果图和施工图的专业,软件技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这本书在描述空间概念的形成、设计草图的推敲过程时,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充分展现了设计师的思维过程。但是,当需要深入到具体的建模、渲染参数设置或是CAD图纸的标准化出图流程时,内容就变得非常概括和抽象。它会告诉你“需要利用体块分析空间关系”,却不会告诉你如何在SketchUp中高效地组织图层结构以应对复杂的商业立面;它会强调“最终效果图必须体现材质的真实感”,却不会拆解V-Ray或Enscape中关键的渲染设置对最终商业展示效果的决定性影响。对于急需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的年轻学习者来说,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迫使他们必须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去弥补软件实操层面的空白,使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仿佛我们手里拿着的是一本高级的烹饪哲学书,却缺少一张标注了烤箱温度和烘烤时间的具体操作说明单。
评分这本厚重的教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种沉稳的灰色调和简洁的字体设计,就透着一股“标准”的意味。我当初买它,就是冲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标准教材”这几个字去的,希望能找到一套系统、全面、能覆盖考点和实际应用的标准指南。然而,当我翻开内页,却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理论的殿堂,而非实操的工具箱。大量的篇幅被用来阐述设计哲学的演变、空间美学的历史脉络,以及色彩、光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这对于打基础的学生来说,固然能建立起宏大的理论视野,让人在面对甲方天马行空的需求时,能迅速找到理论支撑点,但对于已经有些经验,想快速提升动手能力的设计师来说,就显得有些“不接地气”了。比如,书中对于材料的介绍,大多停留在材料的物理属性和美学表达上,对于当下新兴的环保材料、智能材料的应用案例和供应商信息则鲜有提及。我期望看到的是关于最新商业综合体人流动线优化的案例分析,或是连锁餐饮空间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复制的深度剖析,但这些内容,在这本“标准”教材中,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搁置了,留下的更多是教科书式的、略显陈旧的案例图片和严谨的学术论述,让人不禁感叹,理论与前沿实践之间,似乎隔着一本更薄、更鲜活的“实践手册”。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从业者,我对教材中关于规范和标准的阐述力度给予高度评价,但同时也感到一丝局限性。这套书对消防规范、无障碍设计标准、以及基本的结构荷载要求有着详尽的介绍,这对于初入行者是至关重要的安全基石。然而,商业空间设计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快速变化的法规环境和新兴技术标准的领域。例如,在新兴的直播电商空间设计中,对网络布线冗余度、背景灯光色温的精确控制,以及设备集成度的要求,已经远超传统商业空间的概念。这本书的“标准”似乎定格在了某个相对稳定的时间点,对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设计范式转变,探讨得不够深入。我希望看到关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商业空间深化设计中的应用流程,或者如何在项目早期就预留出智能硬件升级接口的策略。它很好地教会了我“什么是对的”,但对于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前瞻性和合规性”的动态平衡,则显得力不从心,仿佛它更关注建筑本体的“永恒”,而非商业运营的“瞬变”。
评分说实话,当我开始研究这本《商业空间设计》时,我立刻注意到了它在案例的广度与深度上的取舍。它成功地收集了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业态的经典商业空间案例,从早期的百货商场到中期的精品零售店,覆盖面确实很广,堪称一个小型商业空间发展史的缩影。但是,这种广度似乎是以牺牲深度为代价的。每一个案例的剖析,往往停留在平面图、效果图和几张精美的竣工照上,缺乏对设计决策过程的“去魅”展示。我最想了解的,比如一个零售店的货架布局是如何根据顾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购买路径进行迭代优化的?某个奢侈品店的照明设计,是如何在满足品牌调性的同时,平衡能耗和灯具寿命的?这些驱动设计的“痛点”和“解法”在书中语焉不详。它像是提供了一份完美的“成品菜谱”,却没告诉我主厨在烹饪过程中打翻了多少次盐罐,也没展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材料采购和现场协调的“坑”。对于希望通过阅读范例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而言,这本教材显得过于“光鲜亮丽”了,缺少那种磨砺感和真实感,更像是设计师的“宣传册精选集”,而非教学用的“问题解决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