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庭盆景

傢庭盆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趙和文 編
圖書標籤:
  • 盆景
  • 傢庭園藝
  • 植物養護
  • 綠植
  • 園藝技巧
  • 室內盆景
  • 微型景觀
  • DIY
  • 裝飾
  • 園藝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496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490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58
字數:20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力求反映最新內容,體係比較完整,錶述通俗簡練,可作盆景愛好者的自學手冊。
1.內容很實用——《傢庭盆景》中的盆景技法非常實用,根據其操作步驟可以快速掌握盆景的製作技巧。
2.彩插很豐富——《傢庭盆景》中大部分圖附瞭彩色插頁,可以更清楚地展現盆景的姿態。
3.入門無憂書——《傢庭盆景》盆景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入門級參考書,一冊在手,盆景製作無憂。

內容簡介

《傢庭盆景》通過係統地介紹盆景作用與價值、主要流派、盆景樹種、主要素材和工具等知識,讓大傢瞭解盆景的概況;重點介紹傢庭盆景的各式分類及其製作方法,以及日常養護技術,包括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知識;後展示瞭一些名傢的盆景作品,供大傢欣賞和藉鑒。
本書力求反映新內容,體係比較完整,錶述通俗簡練,可作盆景愛好者的自學手冊。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關於盆景/001
第一節什麼是盆景/001
第二節盆景的作用與價值/003
一、盆景的社會效益/003
二、盆景的價值/004
三、盆景的流派簡介/005
第二章製作盆景需要的工具及素材/009
第一節盆景山石素材/009
一、軟石類/009
二、硬石類/011
第二節盆景植物素材/018
一、觀花類/018
二、觀果類/021
三、鬆柏類/024
四、觀葉類/027
五、雜木類/030
六、藤本類/034
七、草本類/036
八、苔蘚類/037
第三節盆景製作工具/038
第四節盆器/039
一、盆器的種類/039
二、如何選盆/042
第五節盆景的幾架和配件/042
一、幾架/042
二、配件/044
第三章傢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046
第一節樹木盆景製作/046
一、造型類型/046
二、樹樁來源/055
三、野生資源/055
四、人工育樁/057
五、其他類型樁源/062
六、基本技法/062
七、立意構思/074
八、製作過程/074
第二節山水盆景製作/077
一、造型類型/077
二、立意構思/081
三、素材處理/083
四、製作過程/085
第三節樹石盆景製作/089
一、造型類型/090
二、立意構思/093
三、素材處理/094
四、製作過程/095
第四節微型盆景/098
一、微型盆景/098
二、拇指盆栽/106
第五節其他盆景/110
一、花草盆景/110
二、果樹盆景/115
三、掛壁盆景/121
四、植物微景觀/123
第四章盆景養護管理的方法/129
第一節盆景放置環境/129
第二節日常養護要點/130
一、澆水/130
二、施肥/132
三、溫度/136
四、翻盆/137
第三節盆景中植物的管理養護/139
第四節病蟲害防治/141
一、病蟲害常用預防措施/141
二、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方法/142
三、樹木盆景常見蟲害的防治/143
第五章盆景的陳設技巧與欣賞/145
第一節盆景的陳設/145
一、室內陳設/145
二、室外陳設/146
第二節盆景的欣賞/147
一、盆景欣賞/148
二、佳作欣賞/151
參考文獻/158

前言/序言

盆景是以植物、水、石等為素材,經人為藝術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是我國園林藝術中的一顆明珠。其曆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特有的載體之一而廣為流傳,深受人民的喜愛。盆景也是一門高雅的文化藝術,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閤,在咫尺盆中“縮龍成寸”,再現大自然的美景,將自然和藝術融為一體,富於詩情畫意,被譽為“聲的詩,立體的畫”。欣賞盆景可使人領略自然風光,雖足不齣戶,卻悠遊於自然山水之間,使久居喧囂城市環境中的人們,處於靜謐的藝術空間,消除疲勞,怡養心情,自得其樂。
盆景的製作技藝復雜,養護技術要求高,一直是限製其進入普通傢庭的門檻。正因為此,本書藉鑒瞭老一輩盆景專傢的精華,結閤編者的經驗和多年收集的素材,使得本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通俗易懂,深入淺齣,圖文並茂,形象直觀,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欣賞價值。本書首先係統地介紹盆景的起源與現狀,主要流派及盆景樹種、主要素材和工具等知識,讓讀者瞭解盆景的概況。然後重點介紹傢庭盆景的各式分類及其製作方法,以及日常養護技術,包括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知識。最後展示瞭一些名傢的盆景作品,供大傢欣賞和藉鑒。本書力求反映最新內容,體係比較完整,錶述通俗簡練,可作為盆景愛好者的自學手冊。
參加本書編寫人員有趙和文、李金蘋、鄭健、崔金騰以及多名研究生,書稿由趙和文統稿。崔金騰老師在後續改稿中全程負責,在此錶示感謝。因時間倉促及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1月
《雲影山川:古典園林意境探微》 一部追溯東方審美哲思與空間營造精髓的鴻篇巨製 【書籍定位與核心價值】 《雲影山川:古典園林意境探微》並非一本關於具體植物養護或微縮景觀製作的指南,它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國古典園林——尤其是宋、明、清三代皇傢與私傢園林——在哲學思想、美學觀念、建築布局及人居環境營造方麵所蘊含的深層文化意涵的學術性著作。本書旨在引領讀者超越對園林錶象的觀賞,進入到“天人閤一”的東方精神世界,理解園林如何作為“縮小的自然”和“精神的棲居地”而存在。 【內容結構與深度解析】 本書共分六大部分,邏輯嚴密,層層遞進,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古典園林意境研究體係。 --- 第一章:緣起——從《山海經》到魏晉風骨:古典園林思想的哲學基石 本章追溯中國文化中對“自然”的最初想象與敬畏。重點探討儒傢“中庸和諧”與道傢“逍遙物外”思想如何滲透進園林的設計哲學。我們詳細分析瞭《易經》中的“卦象”與園林選址、水係布局的關聯,以及魏晉士人對山水田園的嚮往如何從文學轉嚮實際的築造活動。探討瞭“雅集”文化對園林功能性的塑造,揭示園林不再僅僅是休憩之所,更是文人進行思想交流與自我完善的“外部心靈空間”。 第二章:意境之源——“可遊、可居、可賞、可遊”的四重境界 本章是全書的理論核心。通過對曆代文人筆記、詩詞和園林題刻的細緻梳理,本書界定瞭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構成要素: 1. “遊”的動態體驗: 分析“移步換景”的空間序列設計,探討如何通過麯徑、漏窗、廊道控製觀者的行進速度與視覺焦點,實現從“入”到“悟”的過程。 2. “居”的安頓之所: 研究居住空間(如廳堂、軒榭)與自然環境的滲透關係,探討“虛實相生”的建築手法如何模糊室內外的界限。 3. “賞”的審美高度: 深入剖析“藉景”藝術——如何將遠山、鄰村的景緻納入私傢園林的視野範圍,實現有限空間內的無限張力。 4. “悟”的精神升華: 探討象徵手法,如鬆柏的堅韌、流水的不息如何寄寓人生哲理,引導觀者在景物中體悟生命本源。 第三章:築山理水——造園的“無為”與“有為”辯證法 造園藝術的核心在於對“山”與“水”的模擬與重構。本章細緻考察瞭不同曆史時期對疊山理水的偏好與技術: 北方的雄渾: 以皇傢園林(如承德避暑山莊)為例,分析其對北方山脈氣勢的模仿,強調“勢”的錶達。 南方的清雅: 聚焦江南私傢園林(如蘇州園林),探討如何運用太湖石等材料,以極小的體量營造齣“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深遠感。 水文化研究: 不僅分析池塘、溪流的形態,更深入探討水在園林中的象徵意義——流動、淨化與財富的象徵,以及與氣候調節的實際作用。 第四章:光影與時間的雕刻:材料、色彩與季節的敘事 古典園林是時間的容器。本章關注那些易被忽略但至關重要的細節: 材料的哲學: 探討青磚、黛瓦、白牆、木構架等本土材料的選擇邏輯,分析其如何與自然光綫形成最柔和的對話,避免現代建築的刺目感。 植物的寓意: 對比不同植物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象徵意義(如梅的傲骨、竹的虛心),而非僅僅關注其觀賞價值。 季節的更迭: 剖析園林如何通過布局,確保一年四季皆有可賞之景,並強調“鼕景”在古典審美中的重要地位——枯山水、雪壓枝的留白之美。 第五章:空間的符號學:軒、亭、廊、橋的語言體係 本書將園林中的建築構築物視為一種“符號語言”。 亭: 論述亭子作為“視覺錨點”和“停留點”的功能,分析不同形式(六角亭、方亭、麯亭)在空間序列中的導嚮作用。 廊: 闡釋遊廊如何作為連接各個景區的“呼吸帶”,控製著行者的節奏,並提供必要的庇蔭與觀察角度。 漏窗與花牆: 深入分析這些透空構件如何充當視覺的“畫框”,將外部的景緻切割、提煉,實現“虛”的藝術效果。 第六章:當代的迴響與現代睏境:古典園林精神的當代轉化 最後,本書反思古典園林意境在現代城市化進程中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探討如何從古典園林的“場所精神”中汲取養分,以應對現代建築對自然環境的侵蝕,思考如何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重新為現代人構建齣具有心靈安頓功能的“微觀自然”。 --- 【推薦人群】 本書適閤對中國傳統文化、建築史、園林藝術、美學哲學有深入探究興趣的讀者,包括建築學、景觀設計專業人士、曆史文化研究者,以及所有渴望理解東方人居智慧的知識探索者。閱讀本書,如同跟隨一位深諳山水之道的智者,踏入一座跨越時空的精神花園。它提供的不是種植技巧,而是抵達“詩意棲居”的哲學地圖。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對“人與自然互動”這一主題的深刻探討。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種花養草,更像是在引導你反思現代生活的節奏。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詩意,他談到在修剪一株植物時,實際上也是在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他用瞭一種近乎冥想的口吻描述瞭等待種子萌芽的焦慮與喜悅,那種細膩的情感捕捉能力,讓我這個平時對園藝興趣泛泛的人,都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為自己的陽颱增添一抹綠意。書中穿插瞭幾篇非常精彩的散文,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探討瞭“慢生活”的哲學,認為在微小的生命中,我們纔能找到真正的寜靜。我特彆喜歡其中一章,作者分析瞭不同植物的“性格”,比如某種多肉植物的堅韌不拔,和另一種蕨類植物的溫柔內斂,這種擬人化的描述,讓植物仿佛擁有瞭生命,讀者自然而然地就會産生一種責任感和親近感。這種超越技術指導的深度,是許多同類書籍所缺乏的。

評分

我必須指齣,這本書在結構布局上處理得極為巧妙,避免瞭傳統園藝書籍的枯燥感。全書被劃分為幾個大的“季節性主題”,而不是傳統的按植物種類劃分。比如春季篇側重於播種和換盆的“啓動”;夏季篇則聚焦於防暑和控水的“應對”;而鞦季和鼕季則轉嚮瞭“儲備”與“休養”。這種時間維度的劃分,讓我能夠很自然地將書中的知識與我當下的實際操作結閤起來。每當換季時,我都會翻閱相應的章節,立刻就能找到重點。此外,書中還巧妙地設置瞭一些“工具箱”側邊欄,用簡潔的列錶形式總結瞭特定季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這對於忙碌的現代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省去瞭在正文裏大海撈針的煩惱。這種兼顧係統性和便捷性的編排方式,體現瞭作者對讀者體驗的深度體諒,讓學習過程流暢而高效,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得非常彆緻,封麵采用瞭那種復古的牛皮紙質感,搭配上燙金的藝術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套精緻的手繪插圖,綫條流暢,色彩柔和,描繪瞭各種花卉和園藝工具的細節。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指導書,但事實證明,作者在敘事上非常用心。他沒有直接堆砌技術術語,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來引入主題。比如,開篇講述瞭他與一位老園藝傢在江南小院裏的對話,那位老園藝傢講述瞭如何通過觀察四季更迭來決定修剪時機,那種意境和哲理的結閤,讓我瞬間沉浸其中。文字的行文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有深入的講解,也有悠閑的閑談,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尤其是一些關於土壤配比和光照角度的描述,作者用瞭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將土壤比作“大地的呼吸係統”,讓我這個園藝新手也能迅速理解其中的奧妙。整體來看,這是一本從視覺到內容都充滿瞭匠心的小冊子,完全超齣瞭我對普通園藝書籍的期待。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甚至可以用文學作品來衡量。作者的敘事風格變化多端,時而如同嚴謹的學者,精確地剖析植物的生理結構;時而又化身為一位充滿激情的旅行傢,帶領讀者神遊於世界各地的園林奇觀之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時的恰到好處,比如他會追溯某種花卉在古代詩詞中的意象,或者它在不同文明中的象徵意義。這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我瞭解到園藝活動背後深厚的文化積澱。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迴味那些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見解。比如,他形容根係在土壤中的探索,如同哲學傢對真理的追尋,這種跨學科的聯想,讓這本書的內涵瞬間拔高。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做”,更是關於“為什麼這樣做”的哲學探討,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智慧的愉悅感。

評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帶著懷疑的態度去閱讀的,因為市麵上充斥著太多浮誇的“速成寶典”,總覺得這種名字聽起來很美好的書,內容可能過於空泛。然而,這本書的實用性卻讓我颳目相看。它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化且可操作的維護流程,尤其是在應對常見病蟲害方麵,作者提供的解決方案非常具有針對性,並且推崇使用天然、低毒的方法。書中有一個專門的章節詳細列舉瞭二十種最常見的傢庭室內植物,針對每一種植物,都給齣瞭“新手避雷指南”和“進階養護技巧”,配有清晰的圖錶對比,非常直觀。我按照書中的步驟嘗試處理瞭我那盆久治不愈的月季黃葉問題,效果立竿見影。更重要的是,作者強調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期的觀察和記錄,他甚至建議讀者建立一本“植物日記”,記錄澆水頻率、施肥時間等,這種科學化的管理方法,讓園藝不再是碰運氣,而是變成瞭一門可以學習和掌握的技藝。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