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這是繼《美國語文》之後的另一套經典原版教材,瞭解英國人文曆史、欣賞英國文學的優秀讀本。全套共6冊,分級編寫,還附有大量插圖。充滿趣味的英語故事與優美的英國文學相融閤,讓國內學生更好地感悟英國文化曆史,並真正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無論是作為英語學習的課本,還是作為提高英語水平的課外讀物,這套書都很有價值。
內容簡介
《英國語文》這套書原名《皇傢讀本》,全套六冊。由英國教材齣版公司編寫齣版。在20世紀初廣泛用作學校教材。編寫體例統一嚴謹、包括生詞、課文、語音、詞匯解釋、課後問題等,同時還附加瞭書寫與聽寫等,是一套完整的英語學習教材。這些選文,體現瞭英國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和西方國傢的道德價值觀念。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全麵瞭解西方社會的很好途徑。
作者簡介
英國托馬斯-尼爾森公司,主要從事各類教育著作的齣版發行,本套《英國語文》即為該公司100多年前為英國的學生編纂的教材,適用範圍很廣,受到普遍贊譽,一直是一套深受英國小學生歡迎的教材。
目錄
Lesson 1 THE SPIDER/第一課 小蜘蛛 1
Lesson 2 THE CHILD AND THE BIRD/第二課 小朋友與小鳥兒 5
Lesson 3 THE RABBITS/第三課 小兔子 8
Lesson 4 THE TWO GOATS/第四課 兩隻小羊 11
Lesson 5 EARLY RISING/第五課 早早起床 14
Lesson 6 BEES/第六課 蜜 蜂 17
Lesson 7 THE BEE/第七課 小蜜蜂 23
Lesson 8 THE SWAN/第八課 天 鵝 26
Lesson 9 TELL THE TRUTH/第九課 誠實的孩子 29
Lesson 10 WELCOME, LITTLE ROBIN/第十課 你好,小知更鳥 32
Lesson 11 THE WOLF /第十一課 大灰狼 35
Lesson 12 THE ECHO/第十二課 迴 聲 38
Lesson 13 GOOD NIGHT AND GOOD MORNING
第十三課 晚安,早安 40
Lesson 14 STORY OF A PARROT/第十四課 鸚鵡的故事 43
Lesson 15 THE CAT AND THE CANARY
第十五課 小貓與金絲雀 46
Lesson 16 THE WASP AND THE BEE
第十六課 大黃蜂與小蜜蜂 49
Lesson 17 THE HORSE/第十七課 馬 52
Lesson 18 THE DOG WITH THE LANTEBN
第十八課 帶著燈籠的狗 54
Lesson 19 THE CAMEL/第十九課 駱 駝 58
Lesson 20 STORY OF A DOG/第二十課 狗的故事 61
Lesson 21 THE DONKEY/第二十一課 小毛驢 65
Lesson 22 STORY OF THE SHEEP AND THE LAMB
第二十二課 綿羊和小羊的故事 68
Lesson 23 THE BROWN BEAR/第二十三課 棕 熊 71
Lesson 24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第二十四課 獅子和老鼠 74
Lesson 25 THE PET LAMB/第二十五課 寵物羊 77
Lesson 26 PERSEVERE/第二十六課 堅持不懈 82
Lesson 27 THE CROW AND THE PITCHER
第二十七課 烏鴉和水罐 83
Lesson 28 THE SOLDIER AND THE HORSE
第二十八課 士兵與馬兒 85
Lesson 29 LESSONS/第二十九課 學 習 88
Lesson 30 THE WHITE BEAR/第三十課 北極熊 89
Lesson 31 THE FOX AND THE GOAT/第三十一課 狐狸和山羊 92
Lesson 32 PLAY/第三十二課 玩 95
Lesson 33 THE TRAVELLER AND THE LION
第三十三課 旅行者與獅子 96
Lesson 34 THE BEAR IN SCHOOL/第三十四課 學校裏的熊 98
Lesson 35 THE FAIRY RING/第三十五課 仙女圈 103
Lesson 36 THE WHALE/第三十六課 鯨 105
Lesson 37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第三十七課 龜兔賽跑 108
Lesson 38 SPEEDY AND STEADY/第三十八課 快而穩 111
Lesson 39 THE WOOD-MOUSE/第三十九課 小栗鼠 115
Lesson 40 THE BOY AND THE PLUMS/第四十課 男孩與李子 118
Lesson 41 THE TWO CROSSING-SWEEPERS
第四十一課 兩個相遇的清潔工 120
Lesson 42 TOO CLEVER/第四十二課 太聰明 122
Lesson 43 THE PRINCE AND THE PRISONERS
第四十三課 王子與監獄 123
Lesson 44 THE BRAVE LITTLE HOLLANDER
第四十四課 勇敢的小荷蘭人 125
Lesson 45 WHAT THE SPARROW CHIRPS
第四十五課 小麻雀嘰嘰叫 128
Lesson 46 THE LION/第四十六課 獅 子 131
Lesson 47 THE TIGER/第四十七課 老 虎 135
Lesson 48 THE LEOPARD/第四十八課 美洲豹 138
Lesson 49 THE ZEBRA/第四十九課 斑 馬 141
Lesson 50 THE JAGUAR/第五十課 美洲虎 144
Lesson 51 METALS/第五十一課 金 屬 147
Lesson 52 HIS GOOD ANGELS/第五十二課 他的善良天使 150
Lesson 53 ABOUT KINGS AND QUEENS
第五十三課 國王與王後 154
Lesson 54 WORDS WHICH DECEIVE/第五十四課 說 謊 157
Lesson 55 THE SEA-GULL/第五十五課 海 鷗 160
Lesson 56 KINDNESS REWARDED/第五十六課 善有善報 163
Lesson 57 TEA AND COFFEE/第五十七課 茶與咖啡 166
Lesson 58 THE IDLE BOY/第五十八課 懶孩子 169
Lesson 59 THROUGH THE SNOW/第五十九課 穿過雪地 172
Lesson 60 TRUE COURAGE/第六十課 真勇氣 176
Lesson 61 THE WIDOW’S LAMP/第六十一課 寡婦的燈 179
Lesson 62 A GOOD EXAMPLE/第六十二課 一個好榜樣 182
Lesson 63 A NOBLE BOY/第六十三課 高貴的男孩 185
Lesson 64 WHAT MAGGIES PENNY DID
第六十四課 麥吉的硬幣做瞭什麼 188
Lesson 65 LET US SPEAK THE BEST WE CAN
第六十五課 讓我們說齣最好的 192
精彩書摘
Lesson 1?MY CAT
I have a cat,
Its name is Tit;
And by the fire
It loves to sit.
From off the rug
It scarce will stir,
But there will sit
All day and purr.
Each day I bring
Its dish of milk,
And smooth its coat
To shine like silk.
And on my knee
It oft will sit;
And I love it.
第一課?我的貓
我有一隻貓,
它叫迪特;
它喜歡待在火爐旁。
從毯子上跳下來
它從不害怕,
它會整天咕嚕著趴在那兒。
每天
我會給它一盤牛奶,
把它的毛摸得像絲綢一樣發亮。
時常
它會趴在我的膝蓋上;
我很喜歡它。
……
前言/序言
譯者前言
《英國語文》原名《皇傢讀本》(The Royal Readers),是20世紀前後由英國著名的教材齣版公司托馬斯-尼爾森公司編寫齣版的一套小學語文教材。這套教材共分為六冊,分彆對應西方英語國傢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語文教學。這套書齣版後,在西方英語國傢的學校被廣泛使用。根據這套書原編者的初衷,是為瞭引導孩子們對他們所閱讀的作品産生真正的興趣,並通過閱讀提升他們的能力,最終將閱讀所獲得的能力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可以說,這是一套以興趣為引導、學以緻用的教材。
這套書的編寫體例非常嚴謹,一至四冊教材的每篇文章後麵基本都有課後提問、拼讀訓練、書寫練習等內容,從第五冊開始,又增加瞭單詞解釋,使學生通過閱讀增加詞匯量,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文章的印象。
在選文內容上,這套書由淺入深,每一冊對應不同年齡段的讀者,選文也從簡單的兒歌、短文、常用句型開始,逐漸提升為篇幅稍長的作品,再進階到中長篇的經典著作。從難易程度來看,這套書前三冊內容簡單淺顯,文字樸素簡潔,比較適閤國內中低年級小學生閱讀;後三部分的內容相對繁復深奧,開始有側重性,有的筆法精妙、描寫細膩,有的文風犀利、寓意深刻,比較適閤高年級小學生和中學生閱讀。總之,這套書的選文內容豐富,從其所選文章涉及的體裁來看,包括瞭故事、童話、傳記、詩歌等;題材涉及旅遊、曆險、曆史、自然、科學等。這些選文體現瞭英國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和西方國傢的道德價值觀念,讓小讀者們在提高文學修養的同時,也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這套書的最大特色在於它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貼近生活,能讓小讀者們覺得書中講述的事情就發生在他們身邊。而且,這套書所選的文章除瞭頌揚真、善、美之外,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艱難與睏苦,突齣瞭睏境之下個人的堅守與成長。這樣的文章往往更容易引起心靈的共鳴,也將對小讀者們的人生觀起到正麵積極的作用。
我們衷心希望通過這套書的齣版,讓中國的讀者朋友學習地道標準的英語,打開通往世界的心靈之窗;同時還能獲得文學知識、個人修養、倫理道德等多方麵的提升。
如果您在閱讀中發現有疑問或錯誤之處,請不吝指正,以便我們更加完善這套書的編寫。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為《英國文學精粹:從中古到現代》的圖書簡介,其內容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英國語文1(英漢雙語)》。 --- 圖書名稱:《英國文學精粹:從中古到現代》 內容簡介 跨越世紀的輝煌史詩:一部全麵而深入的英國文學導讀 《英國文學精粹:從中古到現代》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學術著作,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幅清晰、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英國文學發展全景圖。本書並非簡單的時間綫羅列,而是對塑造瞭英語世界思想、文化和藝術精神的核心文本、重要流派及其背後社會語境的深入挖掘。全書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力求展現英國文學跨越韆年的演變脈絡,從其朦朧的起源到現代主義的激蕩與後現代的思辨。 第一編:曙光與奠基(中古時期至伊麗莎白時代早期) 本部分追溯英國文學的源頭。我們首先審視盎格魯-撒剋遜時期的史詩傳統,重點分析《貝奧武夫》所蘊含的英雄主義、命運觀與早期基督教元素的衝突與融閤。隨後,本書轉嚮中世紀的敘事文學,考察瞭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如何以其百科全書式的廣度和對世俗人性的細膩描摹,確立瞭中古英語文學的裏程碑地位。這一章節將細緻剖析喬叟筆下不同階層人物的群像塑造及其對當時社會等級製度的微妙諷刺。 進入文藝復興的黎明,本書將焦點投嚮瞭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文學繁榮。重點分析瞭“大學纔子”群體,特彆是馬洛對人類欲望的狂熱探索,如《浮士德博士的悲劇》。隨後,我們進入英國文學無可爭議的巔峰——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本書不滿足於對經典劇作的錶麵介紹,而是深入探討其悲劇結構、語言的豐富性(從十四行詩到散文的靈活運用)以及對人類心理深度的挖掘,特彆是通過哈姆雷特、李爾王等角色的原型意義進行剖析。同時,我們也探討瞭斯賓塞的史詩《仙後》如何將古典田園牧歌與民族精神熔為一爐。 第二編:古典主義的莊重與浪漫的激情(17世紀與18世紀) 17世紀,英國文學經曆瞭一場思想的劇變。本部分首先描繪瞭彌爾頓在英國內戰與宗教衝突背景下創作的史詩《失樂園》。我們將詳細解讀彌爾頓如何以古典的宏大敘事重述創世與墮落的主題,探討其對自由意誌的哲學探討,以及他如何用拉丁化的英語創造齣英語文學中最莊嚴的語言風格。同時,本部分也會梳理形而上學派詩人(如多恩)的機智與復雜情感錶達。 1660年王政復闢之後,文學轉嚮瞭更注重秩序、理性和社會規範的“古典主義”時期。本書聚焦於諷刺文學的黃金時代。通過對蒲柏《奪發記》和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的精細解讀,我們揭示瞭作傢如何運用機智的格律詩和尖銳的諷刺手法,批判社會弊病、政治腐敗和人類的虛榮。同時,小說這一新興文體開始嶄露頭角,我們會考察早期小說如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中蘊含的商業精神和個人奮鬥主題。 18世紀末,對工業化和理性至上的反叛催生瞭浪漫主義運動。本部分集中探討瞭“湖畔派”詩人,尤其是華茲華斯對自然、童真和普通人情感的重新發現,分析其詩歌如何將日常生活提升到形而上的層麵。隨後的章節深入“第二代浪漫主義者”的狂熱與悲劇色彩,包括拜倫對自由的熱情、雪萊對社會變革的烏托邦理想,以及濟慈對美與易逝性的永恒追問。 第三編:工業時代的掙紮與維多利亞的復雜性(19世紀) 19世紀是英國文學體裁最為多樣化、社會批判最為深刻的時期。本書首先分析瞭哥特小說和早期女性作傢的貢獻,為維多利亞小說奠定情感基礎。 核心部分緻力於維多利亞時代長篇小說的“全景式”描繪。我們將探討狄更斯如何通過其宏大的社會圖景,揭露工業倫敦的貧睏、法律的虛僞和階級的不公,分析其人物塑造的誇張手法與深刻的人道主義關懷。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如《呼嘯山莊》)則被置於個體激情與社會壓抑的張力下進行考察。隨後,本書轉嚮喬治·艾略特,分析她如何將哲學思辨融入對地方社區和道德睏境的細緻描繪中,確立瞭“嚴肅小說”的典範。 此外,本書不忽視維多利亞中後期的思想轉嚮。對勃朗寜夫婦的抒情獨白詩的分析,展現瞭對個人內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同時,我們也關注批判現實主義的代錶人物,如薩剋雷,以及自然主義文學的先聲,為20世紀的文學變革做鋪墊。 第四編:現代性的重構與後世迴響(20世紀至今) 20世紀初,文學界迎來瞭徹底的範式轉移——現代主義。本書詳細剖析瞭“現代主義三巨頭”的創新。康拉德的異域經驗與道德模糊性、福斯特對情感與社會隔閡的敏感捕捉,以及勞倫斯對原始生命力的探索,共同構成瞭現代主義早期景觀。 重點章節集中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實驗性文學。喬伊斯和伍爾夫被置於中心位置,深入剖析“意識流”技法的革命性意義,探討他們如何通過打破傳統敘事邏輯,捕捉人類瞬間的感知和復雜的心理時間。T.S.艾略特的《荒原》將作為對西方文明精神危機的最強音被細緻解析。 二戰後,文學進入瞭後殖民時代和後現代的思辨階段。本書追蹤英國文學如何迴應帝國解體、身份重塑與全球化的挑戰。我們探討瞭黃金一代作傢的影響,如奧威爾對極權主義的警示,以及後現代作傢在解構敘事、玩轉語言上的大膽嘗試。最後,本書以當代文學的多元化為結,審視流散文學、女性主義敘事以及科技對人類經驗的重塑,為讀者展望英國文學的未來走嚮。 本書特色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跨學科的視野。在分析文學作品時,本書始終將其置於其産生的曆史、哲學(如經驗主義、功利主義)和社會背景中進行考察。注釋詳盡,引用權威研究,並配有關鍵術語的解釋。對於復雜的詩歌和敘事結構,本書提供瞭清晰的結構分析工具,幫助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文學巨著的復雜之美。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史,更是一把通往理解西方思想史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