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是继《美国语文》之后的另一套经典原版教材,了解英国人文历史、欣赏英国文学的优秀读本。全套共6册,分级编写,还附有大量插图。充满趣味的英语故事与优美的英国文学相融合,让国内学生更好地感悟英国文化历史,并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无论是作为英语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提高英语水平的课外读物,这套书都很有价值。
内容简介
《英国语文》这套书原名《皇家读本》,全套六册。由英国教材出版公司编写出版。在20世纪初广泛用作学校教材。编写体例统一严谨、包括生词、课文、语音、词汇解释、课后问题等,同时还附加了书写与听写等,是一套完整的英语学习教材。这些选文,体现了英国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西方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全面了解西方社会的很好途径。
作者简介
英国托马斯-尼尔森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教育著作的出版发行,本套《英国语文》即为该公司100多年前为英国的学生编纂的教材,适用范围很广,受到普遍赞誉,一直是一套深受英国小学生欢迎的教材。
目录
Lesson 1 THE SPIDER/第一课 小蜘蛛 1
Lesson 2 THE CHILD AND THE BIRD/第二课 小朋友与小鸟儿 5
Lesson 3 THE RABBITS/第三课 小兔子 8
Lesson 4 THE TWO GOATS/第四课 两只小羊 11
Lesson 5 EARLY RISING/第五课 早早起床 14
Lesson 6 BEES/第六课 蜜 蜂 17
Lesson 7 THE BEE/第七课 小蜜蜂 23
Lesson 8 THE SWAN/第八课 天 鹅 26
Lesson 9 TELL THE TRUTH/第九课 诚实的孩子 29
Lesson 10 WELCOME, LITTLE ROBIN/第十课 你好,小知更鸟 32
Lesson 11 THE WOLF /第十一课 大灰狼 35
Lesson 12 THE ECHO/第十二课 回 声 38
Lesson 13 GOOD NIGHT AND GOOD MORNING
第十三课 晚安,早安 40
Lesson 14 STORY OF A PARROT/第十四课 鹦鹉的故事 43
Lesson 15 THE CAT AND THE CANARY
第十五课 小猫与金丝雀 46
Lesson 16 THE WASP AND THE BEE
第十六课 大黄蜂与小蜜蜂 49
Lesson 17 THE HORSE/第十七课 马 52
Lesson 18 THE DOG WITH THE LANTEBN
第十八课 带着灯笼的狗 54
Lesson 19 THE CAMEL/第十九课 骆 驼 58
Lesson 20 STORY OF A DOG/第二十课 狗的故事 61
Lesson 21 THE DONKEY/第二十一课 小毛驴 65
Lesson 22 STORY OF THE SHEEP AND THE LAMB
第二十二课 绵羊和小羊的故事 68
Lesson 23 THE BROWN BEAR/第二十三课 棕 熊 71
Lesson 24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第二十四课 狮子和老鼠 74
Lesson 25 THE PET LAMB/第二十五课 宠物羊 77
Lesson 26 PERSEVERE/第二十六课 坚持不懈 82
Lesson 27 THE CROW AND THE PITCHER
第二十七课 乌鸦和水罐 83
Lesson 28 THE SOLDIER AND THE HORSE
第二十八课 士兵与马儿 85
Lesson 29 LESSONS/第二十九课 学 习 88
Lesson 30 THE WHITE BEAR/第三十课 北极熊 89
Lesson 31 THE FOX AND THE GOAT/第三十一课 狐狸和山羊 92
Lesson 32 PLAY/第三十二课 玩 95
Lesson 33 THE TRAVELLER AND THE LION
第三十三课 旅行者与狮子 96
Lesson 34 THE BEAR IN SCHOOL/第三十四课 学校里的熊 98
Lesson 35 THE FAIRY RING/第三十五课 仙女圈 103
Lesson 36 THE WHALE/第三十六课 鲸 105
Lesson 37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第三十七课 龟兔赛跑 108
Lesson 38 SPEEDY AND STEADY/第三十八课 快而稳 111
Lesson 39 THE WOOD-MOUSE/第三十九课 小栗鼠 115
Lesson 40 THE BOY AND THE PLUMS/第四十课 男孩与李子 118
Lesson 41 THE TWO CROSSING-SWEEPERS
第四十一课 两个相遇的清洁工 120
Lesson 42 TOO CLEVER/第四十二课 太聪明 122
Lesson 43 THE PRINCE AND THE PRISONERS
第四十三课 王子与监狱 123
Lesson 44 THE BRAVE LITTLE HOLLANDER
第四十四课 勇敢的小荷兰人 125
Lesson 45 WHAT THE SPARROW CHIRPS
第四十五课 小麻雀叽叽叫 128
Lesson 46 THE LION/第四十六课 狮 子 131
Lesson 47 THE TIGER/第四十七课 老 虎 135
Lesson 48 THE LEOPARD/第四十八课 美洲豹 138
Lesson 49 THE ZEBRA/第四十九课 斑 马 141
Lesson 50 THE JAGUAR/第五十课 美洲虎 144
Lesson 51 METALS/第五十一课 金 属 147
Lesson 52 HIS GOOD ANGELS/第五十二课 他的善良天使 150
Lesson 53 ABOUT KINGS AND QUEENS
第五十三课 国王与王后 154
Lesson 54 WORDS WHICH DECEIVE/第五十四课 说 谎 157
Lesson 55 THE SEA-GULL/第五十五课 海 鸥 160
Lesson 56 KINDNESS REWARDED/第五十六课 善有善报 163
Lesson 57 TEA AND COFFEE/第五十七课 茶与咖啡 166
Lesson 58 THE IDLE BOY/第五十八课 懒孩子 169
Lesson 59 THROUGH THE SNOW/第五十九课 穿过雪地 172
Lesson 60 TRUE COURAGE/第六十课 真勇气 176
Lesson 61 THE WIDOW’S LAMP/第六十一课 寡妇的灯 179
Lesson 62 A GOOD EXAMPLE/第六十二课 一个好榜样 182
Lesson 63 A NOBLE BOY/第六十三课 高贵的男孩 185
Lesson 64 WHAT MAGGIES PENNY DID
第六十四课 麦吉的硬币做了什么 188
Lesson 65 LET US SPEAK THE BEST WE CAN
第六十五课 让我们说出最好的 192
精彩书摘
Lesson 1?MY CAT
I have a cat,
Its name is Tit;
And by the fire
It loves to sit.
From off the rug
It scarce will stir,
But there will sit
All day and purr.
Each day I bring
Its dish of milk,
And smooth its coat
To shine like silk.
And on my knee
It oft will sit;
And I love it.
第一课?我的猫
我有一只猫,
它叫迪特;
它喜欢待在火炉旁。
从毯子上跳下来
它从不害怕,
它会整天咕噜着趴在那儿。
每天
我会给它一盘牛奶,
把它的毛摸得像丝绸一样发亮。
时常
它会趴在我的膝盖上;
我很喜欢它。
……
前言/序言
译者前言
《英国语文》原名《皇家读本》(The Royal Readers),是20世纪前后由英国著名的教材出版公司托马斯-尼尔森公司编写出版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共分为六册,分别对应西方英语国家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这套书出版后,在西方英语国家的学校被广泛使用。根据这套书原编者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孩子们对他们所阅读的作品产生真正的兴趣,并通过阅读提升他们的能力,最终将阅读所获得的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可以说,这是一套以兴趣为引导、学以致用的教材。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非常严谨,一至四册教材的每篇文章后面基本都有课后提问、拼读训练、书写练习等内容,从第五册开始,又增加了单词解释,使学生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在选文内容上,这套书由浅入深,每一册对应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选文也从简单的儿歌、短文、常用句型开始,逐渐提升为篇幅稍长的作品,再进阶到中长篇的经典著作。从难易程度来看,这套书前三册内容简单浅显,文字朴素简洁,比较适合国内中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后三部分的内容相对繁复深奥,开始有侧重性,有的笔法精妙、描写细腻,有的文风犀利、寓意深刻,比较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阅读。总之,这套书的选文内容丰富,从其所选文章涉及的体裁来看,包括了故事、童话、传记、诗歌等;题材涉及旅游、历险、历史、自然、科学等。这些选文体现了英国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西方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让小读者们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这套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能让小读者们觉得书中讲述的事情就发生在他们身边。而且,这套书所选的文章除了颂扬真、善、美之外,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突出了困境之下个人的坚守与成长。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也将对小读者们的人生观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这套书的出版,让中国的读者朋友学习地道标准的英语,打开通往世界的心灵之窗;同时还能获得文学知识、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提升。
如果您在阅读中发现有疑问或错误之处,请不吝指正,以便我们更加完善这套书的编写。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英国文学精粹:从中古到现代》的图书简介,其内容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英国语文1(英汉双语)》。 --- 图书名称:《英国文学精粹:从中古到现代》 内容简介 跨越世纪的辉煌史诗:一部全面而深入的英国文学导读 《英国文学精粹:从中古到现代》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学术著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清晰、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英国文学发展全景图。本书并非简单的时间线罗列,而是对塑造了英语世界思想、文化和艺术精神的核心文本、重要流派及其背后社会语境的深入挖掘。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力求展现英国文学跨越千年的演变脉络,从其朦胧的起源到现代主义的激荡与后现代的思辨。 第一编:曙光与奠基(中古时期至伊丽莎白时代早期) 本部分追溯英国文学的源头。我们首先审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史诗传统,重点分析《贝奥武夫》所蕴含的英雄主义、命运观与早期基督教元素的冲突与融合。随后,本书转向中世纪的叙事文学,考察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如何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广度和对世俗人性的细腻描摹,确立了中古英语文学的里程碑地位。这一章节将细致剖析乔叟笔下不同阶层人物的群像塑造及其对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微妙讽刺。 进入文艺复兴的黎明,本书将焦点投向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文学繁荣。重点分析了“大学才子”群体,特别是马洛对人类欲望的狂热探索,如《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随后,我们进入英国文学无可争议的巅峰——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本书不满足于对经典剧作的表面介绍,而是深入探讨其悲剧结构、语言的丰富性(从十四行诗到散文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人类心理深度的挖掘,特别是通过哈姆雷特、李尔王等角色的原型意义进行剖析。同时,我们也探讨了斯宾塞的史诗《仙后》如何将古典田园牧歌与民族精神熔为一炉。 第二编:古典主义的庄重与浪漫的激情(17世纪与18世纪) 17世纪,英国文学经历了一场思想的剧变。本部分首先描绘了弥尔顿在英国内战与宗教冲突背景下创作的史诗《失乐园》。我们将详细解读弥尔顿如何以古典的宏大叙事重述创世与堕落的主题,探讨其对自由意志的哲学探讨,以及他如何用拉丁化的英语创造出英语文学中最庄严的语言风格。同时,本部分也会梳理形而上学派诗人(如多恩)的机智与复杂情感表达。 1660年王政复辟之后,文学转向了更注重秩序、理性和社会规范的“古典主义”时期。本书聚焦于讽刺文学的黄金时代。通过对蒲柏《夺发记》和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精细解读,我们揭示了作家如何运用机智的格律诗和尖锐的讽刺手法,批判社会弊病、政治腐败和人类的虚荣。同时,小说这一新兴文体开始崭露头角,我们会考察早期小说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蕴含的商业精神和个人奋斗主题。 18世纪末,对工业化和理性至上的反叛催生了浪漫主义运动。本部分集中探讨了“湖畔派”诗人,尤其是华兹华斯对自然、童真和普通人情感的重新发现,分析其诗歌如何将日常生活提升到形而上的层面。随后的章节深入“第二代浪漫主义者”的狂热与悲剧色彩,包括拜伦对自由的热情、雪莱对社会变革的乌托邦理想,以及济慈对美与易逝性的永恒追问。 第三编:工业时代的挣扎与维多利亚的复杂性(19世纪) 19世纪是英国文学体裁最为多样化、社会批判最为深刻的时期。本书首先分析了哥特小说和早期女性作家的贡献,为维多利亚小说奠定情感基础。 核心部分致力于维多利亚时代长篇小说的“全景式”描绘。我们将探讨狄更斯如何通过其宏大的社会图景,揭露工业伦敦的贫困、法律的虚伪和阶级的不公,分析其人物塑造的夸张手法与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如《呼啸山庄》)则被置于个体激情与社会压抑的张力下进行考察。随后,本书转向乔治·艾略特,分析她如何将哲学思辨融入对地方社区和道德困境的细致描绘中,确立了“严肃小说”的典范。 此外,本书不忽视维多利亚中后期的思想转向。对勃朗宁夫妇的抒情独白诗的分析,展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同时,我们也关注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如萨克雷,以及自然主义文学的先声,为20世纪的文学变革做铺垫。 第四编:现代性的重构与后世回响(20世纪至今) 20世纪初,文学界迎来了彻底的范式转移——现代主义。本书详细剖析了“现代主义三巨头”的创新。康拉德的异域经验与道德模糊性、福斯特对情感与社会隔阂的敏感捕捉,以及劳伦斯对原始生命力的探索,共同构成了现代主义早期景观。 重点章节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实验性文学。乔伊斯和伍尔夫被置于中心位置,深入剖析“意识流”技法的革命性意义,探讨他们如何通过打破传统叙事逻辑,捕捉人类瞬间的感知和复杂的心理时间。T.S.艾略特的《荒原》将作为对西方文明精神危机的最强音被细致解析。 二战后,文学进入了后殖民时代和后现代的思辨阶段。本书追踪英国文学如何回应帝国解体、身份重塑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探讨了黄金一代作家的影响,如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的警示,以及后现代作家在解构叙事、玩转语言上的大胆尝试。最后,本书以当代文学的多元化为结,审视流散文学、女性主义叙事以及科技对人类经验的重塑,为读者展望英国文学的未来走向。 本书特色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学科的视野。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本书始终将其置于其产生的历史、哲学(如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和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注释详尽,引用权威研究,并配有关键术语的解释。对于复杂的诗歌和叙事结构,本书提供了清晰的结构分析工具,帮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文学巨著的复杂之美。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史,更是一把通往理解西方思想史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