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翻譯與文化》是文化翻譯的入門書籍,聚焦於文化背景知識實例分析和相關翻譯策略與方法的介紹。第1章是有關文化翻譯的導論,介紹瞭翻譯、文化、文化翻譯的定義,分析瞭人類交際中的文化預設現象,指齣瞭翻譯所牽涉的復雜的文化維度,介紹瞭文化翻譯的主要內容,探究瞭文化翻譯的原則、策略與方法,最後是有關文化背景知識的翻譯實踐與問題思考。
《翻譯與文化》第二章至第十二章,是對各文化專題的專門探討,包括曆史地理文化、宗教習俗文化、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科技文化、習語文化、顔色文化、專名文化、稱謂文化、動植物文化、數字文化以及中國特色詞語文化。這十一章結閤有關翻譯實例進行瞭文化個案分析,探究瞭這些實例所涉及的有關文化背景信息,然後就應對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與方法進行瞭簡略介紹。各章最後設計有實戰題、分析題和思考題,供讀者思考與試筆。
作者簡介
田傳茂,198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外語係,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外語學院,獲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西班牙羅維拉-依維爾基裏大學文學院,獲翻譯與跨文化研究高級(研究)碩士學位;2014畢業於西班牙羅維拉-依維爾基裏大學文學院,獲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學位。
王峰,長江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2011年於四川大學博士畢業。研究專長為詩歌翻譯。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文化翻譯概述
第一節 翻譯與文化的定義
第二節 文化預設
第三節 翻譯:文化的多維交融
第四節 文化翻譯的類型
第五節 文化翻譯的原則、策略與方法
第六節 思考與試筆
第二章 曆史、地理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三章 宗教、習俗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四章 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五章 科技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原則、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六章 習語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七章 顔色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八章 專名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九章 稱謂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章 動植物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一章 數字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二章 方言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三章 俚語粗言文化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四章 互文性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詞語與翻譯
第一節 翻譯實踐
第二節 文化個案分析
第三節 翻譯策略與方法
第四節 思考與試筆
結論
附錄一 參考譯文
附錄二 詞匯索引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文化有著永恒的魅力,是不同語言文化的人們進行交際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給翻譯帶來各種各樣的睏難。文化與翻譯密不可分,翻譯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文化翻譯。具有寬廣的文化知識以及掌握熟練的語言轉換技巧是做好文化翻譯的前提。
本書是文化翻譯的入門書籍,聚焦於文化背景知識實例分析和相關翻譯策略與方法的介紹。第一章是有關文化翻譯的導論,介紹瞭翻譯、文化、文化翻譯的定義,分析瞭人類交際中的文化預設現象,指齣瞭翻譯所牽涉的復雜的文化維度,介紹瞭文化翻譯的主要內容,探究瞭文化翻譯的原則、策略與方法,最後是有關文化背景知識的翻譯實踐與問題思考。
本書第二章至第十五章是對各文化專題的專門探討,包括曆史地理文化、宗教習俗文化、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科技文化、習語文化、顔色文化、專名文化、稱謂文化、動植物文化、數字文化、方言文化、俚語粗言文化、互文性以及中國特色詞語文化。這十四章結閤有關翻譯實例進行瞭文化個案分析,探究瞭這些實例所涉及的有關文化背景信息,然後對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與方法進行瞭簡略介紹。各章最後設計有實戰題、分析題和思考題,供讀者思考與試筆。
需要指齣的是,本書對文化專題的劃分、對翻譯策略與方法的介紹有一些交叉重疊的地方。這種交叉重疊可視為對有關內容的強調,有助於加深讀者對有關文化翻譯問題的理解。
本書由田傳茂和王峰閤作撰寫完成。田傳茂現為長江大學教授,負責全書結構和內容的設計,撰寫“翻譯實踐”“文化個案分析”“翻譯策略與方法”等部分。王峰現在南京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為長江大學副教授,負責“思考與試筆”的撰寫、翻譯練習的設計與撰寫及書稿格式的設計與文字潤色。另外,需要指齣的是,本書中的一些圖錶來自百度百科、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等網站或網頁,書中未一一注明,特此說明。
最後,本書作者感謝長江大學2016年度學術著作齣版基金、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6D027)、長江大學2015年度研究性教學示範課程項目、2015年度長江大學楚文化研究院科研基金項目(CWH201502)以及2016年度長江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創新基金對本書撰寫的支持。我的研究生曾晶晶同學在本書格式設計方麵做瞭不少工作,一並緻謝。
《翻譯與文化》 第一章:理解的橋梁——翻譯的本質與功能 翻譯,絕非簡單的詞語替換,而是一場深刻的跨文化對話。本書將深入剖析翻譯的本質,揭示其在連接不同文明、傳遞思想觀念、促進全球交流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將從理論層麵齣發,探討翻譯的定義、目的、以及其所麵臨的挑戰。 翻譯的定義與目的: 翻譯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是意義、語境、情感乃至文化底蘊的傳遞。本書將追溯翻譯的起源,梳理不同學派對翻譯定義的演變,並闡釋翻譯在文學、科技、政治、商業等各個領域的獨特功能。我們會強調,優秀的翻譯作品能夠讓讀者在閱讀時,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原文的韻味和作者的意圖。 翻譯的挑戰: 語言的差異性、文化的復雜性、社會習俗的不同,都給翻譯帶來瞭巨大的挑戰。我們會詳細分析這些挑戰,包括詞匯的不可譯性、語法結構的差異、文化背景的缺失、語用功能的轉換等,並探討翻譯傢們如何運用智慧和技巧,剋服這些障礙。 翻譯的類型: 翻譯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呈現齣多樣化的麵貌。本書將介紹不同類型的翻譯,例如直譯與意譯、文學翻譯與科技翻譯、口譯與筆譯等,並分析它們各自的特點、適用範圍以及衡量標準。我們將深入探討,在不同的語境下,如何選擇最閤適的翻譯策略。 翻譯的意義: 翻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跨越時空限製的橋梁。通過翻譯,我們得以窺見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生活圖景,從而拓寬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本書將強調翻譯在增進理解、消除隔閡、促進和平方麵的深遠意義。 第二章:文化鏡像——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張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土壤。理解翻譯,就必須深入挖掘語言與文化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翻譯的進程和結果。 語言的文化印記: 每一個詞語、每一個錶達方式,都深深地打上瞭其所屬文化的烙印。我們會通過具體的例子,分析詞匯的文化內涵,如某些詞語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引發的聯想、情感色彩,以及某些習語、諺語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智慧。 文化差異的翻譯睏境: 當語言中蘊含的文化信息難以在目標語言中找到對應時,翻譯就麵臨著巨大的挑戰。本書將探討如何處理這些文化差異,例如涉及宗教信仰、社會習俗、曆史典故、價值觀念等方麵的難題。我們會分析一些經典的翻譯案例,說明翻譯傢們是如何巧妙地處理這些“文化空缺”。 文化轉譯的策略: 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轉譯。我們會介紹一些文化轉譯的策略,例如直譯、意譯、解釋性翻譯、省略、增補等,並分析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本書將強調,優秀的翻譯,往往是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實現對文化內涵的有效轉譯。 文化適應與文化挪用: 在翻譯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考慮目標讀者對原文文化的接受程度。本書將探討文化適應的理念,即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時,使其更易於目標讀者理解和接受。同時,我們也會觸及文化挪用的議題,即如何避免在翻譯中過度迎閤目標文化,而喪失原文的獨特性。 第三章:跨越藩籬——翻譯在不同領域的實踐 翻譯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它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將聚焦翻譯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實踐,深入探討其獨特性和挑戰。 文學翻譯: 文學翻譯被譽為“翻譯的皇冠”,它要求譯者不僅精通語言,更要具備深厚的文學素養和藝術感知力。我們將分析詩歌、小說、戲劇等不同文學體裁的翻譯特點,探討如何傳達文學作品的情感、節奏、意象和風格。我們會重點討論,如何在翻譯中保留原作的藝術魅力,而非僅僅傳遞字麵意思。 科技翻譯: 科技翻譯要求譯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邏輯思維。我們將深入分析科技文獻的特點,如術語的精確性、句式的復雜性、邏輯的嚴密性等,並探討如何保證科技翻譯的準確性和可讀性。本書將強調,科技翻譯的生命在於其準確性,任何一點偏差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 法律翻譯: 法律翻譯的嚴謹性不容置疑,法律條文的每一個字眼都可能關係到重大的法律權益。我們將探討法律翻譯的特點,例如語言的規範性、邏輯的嚴密性、術語的固定性等,並分析在法律翻譯中需要遵循的原則和注意事項。本書將強調,法律翻譯是維護法律公正的重要環節。 經濟與商業翻譯: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經濟與商業翻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將分析商業閤同、市場營銷材料、財務報告等不同經濟文本的翻譯特點,探討如何準確傳達商業信息,促進跨國商業閤作。本書將強調,成功的商業翻譯是企業走嚮國際市場的關鍵。 影視與多媒體翻譯: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字幕翻譯、配音翻譯等也日益受到關注。我們將探討這類翻譯的特點,例如需要考慮畫麵、音效、節奏等因素,並分析如何使翻譯與畫麵完美融閤,為觀眾提供最佳的觀影體驗。 第四章:譯者的修煉——翻譯的藝術與智慧 優秀的翻譯作品,離不開優秀的譯者。本書將深入探討譯者所應具備的素質、技能,以及在翻譯實踐中需要遵循的原則。 譯者的素質: 成為一名優秀的譯者,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嚴謹的態度以及對文化的熱愛。我們將分析譯者在語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專業知識、責任心等方麵的要求。 翻譯的技能: 翻譯是一門技藝,需要長期的實踐和不斷的磨練。本書將探討譯者在閱讀理解、語言錶達、信息檢索、邏輯分析、文化判斷等方麵的實用技能。 翻譯的原則: 忠實與通順,是翻譯的兩大基本原則。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平衡這兩大原則,如何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使譯文自然流暢,易於目標讀者理解。我們將引入“信、達、雅”等翻譯理論,並分析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翻譯倫理: 譯者作為信息的傳遞者,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本書將探討翻譯倫理,包括譯者的職業操守、保密原則、以及在翻譯過程中應避免的 bias 和誤導。 第五章:未來展望——翻譯的時代使命 在科技飛速發展和全球化深入推進的今天,翻譯的角色愈發重要,其發展也呈現齣新的趨勢。 人工智能與翻譯: 人工智能在翻譯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機器翻譯的進步令人矚目。本書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翻譯行業帶來的影響,分析機器翻譯的優勢與局限,並思考人類譯者在未來翻譯領域中的獨特價值。 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譯: 全球化進程加速瞭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閤,翻譯在促進跨文化交流、理解和閤作方麵的作用將更加凸顯。我們將探討在更加多元化的世界中,翻譯所麵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翻譯的教育與發展: 培養更多優秀的翻譯人纔,是翻譯事業發展的基礎。本書將探討翻譯教育的現狀與未來,以及如何通過培訓和交流,不斷提升翻譯行業的整體水平。 《翻譯與文化》一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翻譯視角。我們希望通過對翻譯本質、文化張力、領域實踐、譯者修煉以及未來展望的探討,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翻譯這一跨越時空的橋梁,以及它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