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涵蓋經史子集精華
★專業古籍整理團隊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
★內容更全譯注更精字體夠大閱讀更宜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齣世的語錄世集,成書於萬曆年間。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體現瞭漢族傳統道德生活化的傾嚮。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洪應明,明朝人,字自誠,號還初道人,著有《菜根譚》和《仙佛奇蹤》。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退隱山林。
中華文化講堂,是一個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與齣版的編輯團隊。現已編輯齣版有《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原文版)》《中華經典誦讀教材》《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國學治要》《文白對照史記》《納蘭詞箋》等,廣受讀者的喜愛。
明刻本
前 集
後 集
清刻本
修省 四二
應酬 五八
評議 五四
閑適 五〇
概論 二〇四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籍貫不詳,明代文學傢,約明神宗萬曆中前後在世,生平事跡不詳,著有《仙佛奇蹤》,《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他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公元1603年)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
《菜根譚》亦名《菜根談》,宋代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硃熹曾雲“某觀今人因不能咬得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眾矣,可不戒哉!”《明心寶鑒》中有“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的句子。書名蓋得於此。古德今儒對此也有許多解釋,洪應明的友人於孔兼在《菜根譚題詞》中認為:“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曆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裏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清代三山病夫通理《菜根譚原序》:“菜之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似此書所說世味及齣世味皆為培根之論,可弗重歟?又古人雲‘性定菜根香’。夫菜根,棄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如此書,人多忽之,而其旨唯靜心沉玩者方勘領會。”毛澤東說:“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俗語亦雲:“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
蔬菜雖乃便宜粗賤之物,卻是中國人必不可缺的平常日用。以“菜”為名,所談的也皆是人生最平常最日用的涉世之道,蘊涵著作者“平平淡淡纔是真”的世界觀,正如書中所雲:“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隻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根”,是本源,是萬事萬物最重要最關鍵之所在。傳統的中國文化重視“根”,《菜根譚》將“德”視作“根”,視作“主”,如“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德者纔之主,纔者德之奴”。洪氏以“根”入名,所談的皆是人生至重要至關鍵的性德修養。“菜根”二字,還錶達瞭一種清貧的生活方式,錶現瞭古代文人對於清貧的淡然態度。聽濤館主人在《<反菜根譚>序》中雲:“菜根不能食,普天之下皆食菜葉,幾人能食菜根耶?洪氏所言,英雄之處世間也,仙佛之居樂土也,非凡夫之處俗世也。”其實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纔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煉纔能獲得”,又是以菜根之清苦曆練來比喻自己曆經人世滄桑後所獲得的一種超逸、通達之品格。因此人若修養至“性定菜根香”的境界,則人生可得大自在。
“譚”,從言從覃。“覃”本義為“深不可測”,轉義為“深”。“言”與“覃”聯閤起來錶示“深入交談”。“菜根譚”的意思就是對艱苦磨煉的深入探討。洪氏備嘗人世艱辛,但又不失奮發進取之誌,因而寫成這部感悟人生、體驗生命、勸勉世人的書。讀《菜根譚》,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就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迴得頭早”。作者將菜味比作世味,須培本固根、靜心沉玩,方能領悟其中的妙旨。
《菜根譚》采用的是語錄體的格言式小品,屬晚明的“清言體”,這種小品文風格清新靈動,行文如流水。因而《菜根譚》文字雋永精美、對偶工整,語言文白並用、凝練上口,經典之語、市井之言熔於一爐,雅俗共賞。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鍾聲,點染其間。所言清霏有味,描寫如詩如畫,見人見物見義理見境界,作者將高深的哲理,寓於生動的形象描述之中。如“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林間鬆韻,石上泉聲,靜裏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閑中觀齣,見乾坤最妙文章”,“幽人韻事,總在自適其情,故酒以不勸為歡,棋以不爭為勝,笛以無腔為適,琴以無弦為高,會以不期約為真率,客以不迎送為坦夷。若一泥跡牽文,便落塵緣苦海矣”。
《菜根譚》全書沒有嚴密的邏輯體係,完全由作者侃侃而談,如敘傢常,一段話數十、百字不等,闡述瞭為人應世、淡泊從容、修身養性、怡情適性、功業成敗、返樸歸真等方麵內容,融閤瞭多種觀點,從而形成瞭一套獨特的為人處世方式,錶現瞭古人對人生、人際、人性的見解。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論述修養、人生、處世、齣世,更重要的是廣泛融匯瞭我國傳統名傢名派的思想,尤其是傳統哲學的主流——儒、釋、道三傢的思想,將儒釋道三傢熔為一爐,把齣世和入世有機結閤起來,充分反映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三教真理的結晶,承載著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的傳世,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譚》目前存有兩個刻本,明刻本和清刻本,本書將兩個版本都輯錄在內,采用的是“正文+注釋+譯文”的方式,對正文中一些生僻詞匯及典故作瞭注解,以便讀者理解。明刻本分前後兩集,共三六二則;清刻本分修省、應酬、評議、閑適和概論五個部分,共四〇八則。兩個版本中有一九三則基本相同,相同部分隻輯錄正文,以保持版本的完整性,並未重復譯注。
實際上,《菜根譚》剛問世的時候,隻是在民間流傳,並未引起太大的轟動,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們纔發現它的價值,尤其是傳到日本後。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好幾個版本的《菜根譚》便已風行,且日本人有自己的注釋本流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企業界甚至掀起瞭一股“《菜根譚》熱”,認為這部書是企業用人的“準繩”、經營管理的“指南”、業務推銷的“參謀”、企業傢自我修養的“好教材”。而國內目前在提倡復興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下,《菜根譚》的價值被重新認定,其影響也越來越大。但是對於經典的理解,人們的體會各有不同,《菜根譚》的奧妙還有待更多讀者的開掘。
接觸《菜根譚》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每一次重讀,都能有新的感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文言文的精煉,又不失白話文的易懂,字裏行間流淌著一種古樸而又充滿智慧的韻味。它不像許多古代文獻那樣,需要藉助大量的注釋纔能理解,而是能夠直接觸及人心。我喜歡它那種“咬文嚼字”的樂趣,每一句話都值得反復推敲,細細品味。它所描繪的那些人生哲理,仿佛是經過韆錘百煉的珍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常常會把書中的一些句子抄寫下來,貼在書桌上,時刻提醒自己。比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句,就深深地影響瞭我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它教會我在得失麵前保持淡然,在起伏中保持平和。這種智慧,是現代社會中非常稀缺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學習和追求的。
評分拿到這本《菜根譚》的謙德國學文庫版,第一感覺就是它的裝幀設計十分考究,書頁的紙質溫潤,觸感極佳,捧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封麵采用瞭素雅的米白色,搭配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低調又不失格調。翻開書頁,排版疏朗有緻,字跡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疲勞。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思想啓迪,更是從拿到它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一種儀式感,而這本謙德國學文庫版的《菜根譚》無疑是做到瞭。它的每一處細節都透露齣對經典文化的尊重和傳承,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聖先賢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我特彆喜歡它在書頁的留白處理,給人的感覺不拘謹,反而更顯大氣。有時甚至會覺得,這樣的書,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能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寜靜和書捲氣。對於熱愛傳統文化,又追求生活品質的朋友來說,這本《菜根譚》絕對是值得珍藏的一件藝術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評分說起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點醒人世間種種迷惑的智慧之語情有獨鍾。而《菜根譚》恰恰就是這樣一本充滿哲思的書,它用簡練的語言,剖析人生的起伏,道齣世事的無常,卻又給人以豁達和超脫的智慧。《菜根譚》的妙處在於,它既有對現實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也有對人生境界高遠而又切實的指引。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空洞地鼓勵,而是深入到人性的根本,用一種更加貼近實際的方式,教你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和平衡。我尤其欣賞它那種“知足常樂”、“順其自然”的處世哲學,在當下這個節奏飛快、競爭激烈的社會裏,更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彆樣的力量。每當我感到迷茫或者焦慮時,翻開《菜根譚》,總能從中找到一句或幾句恰好觸動我心弦的話,它們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應對睏境的方法。它不是那種需要你一口氣讀完的書,更像是可以常伴身邊的良師益友,隨時可以翻閱,隨時可以從中汲取力量。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學問,不在於有多麼晦澀難懂的術語,而在於它能否真正地指導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而《菜根譚》恰恰就是一本這樣“實用”的經典。它講的道理,看似平淡無奇,但細細品味,卻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在順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如何與人相處,如何修身養性;如何在繁華中保持清醒,在淡泊中體會真諦。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教你如何去“贏”,而是教你如何去“活”。它讓你明白,人生的許多煩惱,並非來自於外界的不可控,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執念和欲望。讀《菜根譚》,就像是在給自己“減負”,卸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重新找迴內心的平和與自由。它所倡導的“寜靜緻遠”、“淡泊明誌”的生活態度,在當今社會尤為可貴。它提醒我們,生命最寶貴的財富,並非物質的堆積,而是內心的富足和精神的安寜。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觸及我靈魂深處,並且能夠指導我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更好地存在的書籍。《菜根譚》正是這樣一本讓我心安的書。它的文字力量,不是那種激昂的鼓動,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它不給你生硬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精闢的比喻和深刻的洞察,讓你自己去體會。我發現,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的許多不安和執著,同時也指引我如何去化解它們。它教會我,很多時候,我們所追求的“成功”和“幸福”,其實都藏在最簡單的道理裏,藏在我們對生活最純粹的感受中。它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過於追逐外在的東西,而忽略瞭內心的感受?是不是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而迷失瞭自我?《菜根譚》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它不是讓你變得無欲無求,而是讓你明白,如何與自己的欲望相處,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寜和自在。
評分內容不錯,印刷排版也可以,萬經之王魅力無限!
評分多次購買瞭,一如既往的送貨快,寶貝好!
評分很好
評分非常好非常好,真的非常好,京東的東西值得信賴!好東西值得購買!
評分好書必須擁有,點贊,好評!物流很快的呀
評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的!
評分特彆好
評分挺好的,京東服務非常好。
評分這套叢書中,小窗幽記這本最厚,有原文,注釋和白化文翻譯,很好。美中不足是紙張質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