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产品将要失去竞争优势?
如何生产、创造能够获得成功的新产品?
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应该在什么时候把产品推向市场?
企业如果总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那么长期下去,必然无法以市场的速度及规模进行革新或创造价值。这样的企业会像德州仪器、施乐等市场领先者一样,被一些资源较少、技术较差、市场支配力较弱的竞争对手赶超,而这些所谓进攻者的优势,正是基于它们的创新优势。
许多人认为,创新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创造力和天赋,也许甚至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创新是无法管理和预测的,只能寄之于希望,zui多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它。不过,本书将告诉你,创新不完全是这样的,创新就是进攻者和防守者之间一场竞争激烈的争斗,为了保持基业长青,即使是zui成功的企业也需要对自己发起“创新”进攻。
理查德·福斯特(Richard Foster)
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耶鲁创业学院教授
麦肯锡荣休董事、高级合伙人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投资人
高盛钱伯斯街总裁俱乐部创始人
耶鲁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驻校高管。在商界、学界和科技管理领域皆享有盛名。目前任职耶鲁创业学院教授,通过自身在业内的丰富资源帮助耶鲁大学完善创业生态体系。
福斯特是麦肯锡的荣休董事。曾在麦肯锡创办麦肯锡私募基金、麦肯锡全球科技和创新部门、麦肯锡医疗健康等四个部门。曾为五十多个产业部门提供顾问服务,主要涉及医疗产品、制药业、电子业、化工业、消费性产品、零售业以及资产管理产业等领域。
“美国所有的工商业人士都在谈论创新。由于福斯特非常重要的贡献,我们现在在这个关键的议题上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追求卓越》作者 汤姆·彼得斯
“充满了令人着迷的思路、强而有力的观点以及有趣而难得的案例……今日的科技将带我们走向何方?对于那些只是偶尔想想(而不是无止境地探索)这一问题的读者来说,《创新》一书对此的阐述无疑将使他们耳目一新。”
——《波士顿环球邮报》
“不管你在这个‘组织世界’的哪个位置——创业者、中层管理者还是高级管理者,你都应该看看这本书。你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你的经营。”
——大通银行董事长 威拉德·C·布彻
推荐序1:创新会过时,但创新规律不会
推荐序2:创新,现代炼金术
修订版序
修订版前言
旧版序
旧版自序
第一章
为什么领先者会失败
翻船的“帆船” / 003
理解竞争的动态性 / 005
S曲线 / 006
极限:思考技术的新角度 / 007
进攻者的优势 / 010
一种新的范式 / 012
变革的勇气 / 014
第二章
断层的时代
在我们周围一直发生 / 019
第四次断层浪潮 / 023
研发的衰落 / 025
断层管理 / 028
第三章
极限主义者的经验
理解极限 / 033
大船的经验 / 036
寻找极限 / 038
领导者的经验 / 042
极限机制 / 046
极限突破者 / 050
第四章
S曲线:一种全新的预测工具
心脏与心智 / 057
收益递减 / 064
一个预测工具 / 066
断层的战略管理 / 067
效率和效能 / 072
第五章
领导者是如何变成失败者的
企业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 / 079
联合公司VS巴斯夫公司 / 080
杜邦VS赛拉尼斯 / 085
欢迎来到锗谷 / 092
“糖”的成功 / 093
防守者的悖论 / 094
第六章
防守者的困境
文化冲击 / 105
日本的经验 / 108
及时反应 / 110
防守者的傲慢 / 112
技术的健康 / 113
熟悉客户 / 114
界定市场 / 116
进攻者和防守者 / 118
转换的速度 / 121
第七章
进攻者的优势
研发的真谛 / 127
成功方程式 / 129
CEO面临的挑战 / 130
防守者的困境 / 133
研发乘数 / 137
家政学 / 141
第八章
反击:最佳的防守方式
空中混战 / 145
进攻者未必常胜 / 148
防守者的防御 / 150
跳跃式进步 / 153
加 速 / 154
混合产品 / 155
IBM与王安电脑公司 / 157
进攻者的狂妄 / 160
避免麻烦 / 161
如何找到新技术 / 163
“死亡之谷” / 164
独立战线 / 167
占据技术优势 / 169
第九章
不死鸟:保持领先地位的领导者
一个产业奇迹 / 179
攻击自己 / 182
合资公司 / 186
不断转型 / 189
事后诸葛亮 / 191
第十章
重大转型
CEO的新角色 / 197
文化和理解力 / 199
结 语 超越极限 / 203
致 谢 / 215
附录1 你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吗 / 221
附录2 评估威胁(绘制S曲线) / 225
附录3 测定攻击的时间 (产量分析) / 231
对于我这种平时接触商业案例不多的人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没有使用太多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平实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来解释一些看似复杂的概念。我尤其喜欢书里对于“破坏性创新”的探讨,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公司,最终能够颠覆行业巨头。那些例子,比如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或者现在一些新兴的科技企业,都让我看到了“小”也可以有“大”的可能。书里并没有给我“必须这么做”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该如何应对”。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识别那些潜在的“颠覆者”,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组织或者团队中,创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这种感觉,就像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本书给你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地图和导游,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城市的脉络,并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它让我对未来的商业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并且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格局”和“视野”的提升。我过去看问题,总是习惯于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而这本书则教会我如何去深入挖掘事物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所谓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对市场、对用户、对竞争对手的深刻理解之上的。书里提到的一些“进攻者”战略,比如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如何通过快速迭代来抢占市场,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开始思考,在我的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隐藏的优势”或者“未被发现的机会”,只是我没有用足够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它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琐碎事务,而是开始思考更宏观的战略和布局。这种感觉,就像你站在山顶,向下俯瞰,之前看不太清楚的河流和道路,现在都变得清晰可见,你更能理解整个地形的走势。它不仅提升了我对商业世界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觉得,要看得更远,才能走得更稳。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虽然我不是什么商业精英,也不是什么创业者,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很多事情都有了不一样的方法。书里讲到的那些“进攻者”,其实并不一定是要去颠覆一个行业,有时候,在我们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中,也可能遇到类似的“防守者”或者“僵局”。比如,我之前总是习惯于按照别人设定的规矩来做事,总觉得这样最稳妥,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打破常规,尝试一些看起来“冒风险”但实际上更有可能带来突破的方法,反而会更有优势。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进攻”方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提到的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固有的观念,其实都是因为我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侧面,而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事情的更多可能性,并且学会了如何去识别和利用这些可能性。那种感觉,就像突然发现自己以前一直用一只眼睛看世界,而现在,我能用两只眼睛,甚至更多了。它不是那种给你明确指令的“how-to”指南,而更像是一次思维的啓发,让你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几个关于“机会”的画面。书里反复强调了“先发优势”和“后发劣势”,这让我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我曾经错过了一些投资机会,事后才发现,如果当时能更早一点行动,或者看准了某个趋势,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这本书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够持续领先,而有些却昙花一现。它不仅仅是讲商业上的竞争,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书里提到的一些案例,那些“进攻者”如何抓住市场的空白,或者如何通过创新来改变游戏规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意识到,机会并不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往往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那种感觉,就像你在森林里散步,不去刻意寻找,永远不会发现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野花,但如果你稍微弯下腰,仔细观察,就会有惊喜。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让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学会了如何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未来,即使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创新”这件事描绘成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尝试、都可以学习的过程。我一直觉得创新离我很遥远,感觉那是需要天赋和灵感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创新来自于对现有模式的微小调整,或者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比如,书里提到的那些“进攻者”,他们并不是发明了全新的技术,而是巧妙地将已有的技术应用到新的领域,或者以一种更便捷、更经济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让我感到非常鼓舞,因为我意识到,即使我不是什么技术大牛,也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它让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鼓励我去尝试,去探索,去犯错误,并在错误中学习。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新手开始学习绘画,一开始可能只会模仿,但慢慢地,他就会开始加入自己的想法,让作品变得独特起来。它让我觉得,创新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个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来达成的能力。
评分帮朋友买的,她很喜欢,也很满意。
评分需要阅读的书友们,可选择一读。
评分商品给力啊,
评分在行动中创新,创新者必须始终保持进攻者的姿势,才能获得创新竞争力
评分这本书制作太完美了,纸张超舒服,封面也漂亮,抓紧时间学习,希望有帮助
评分给公司买的,全新,正版。送货快
评分的确是经典,虽然写的例子都是几十年前,折射至今日企业仍是历历在目,不进则退,信哉。
评分需要阅读的书友们,可选择一读。
评分在行动中创新,创新者必须始终保持进攻者的姿势,才能获得创新竞争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