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春秋原来是这样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春秋原来是这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狼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春秋
  • 文化
  • 中国历史
  • 历史普及
  • 通俗历史
  • 白金升级版
  • 史学
  • 国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16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846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以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描摹有血有肉的历史,揭示长期被误解、意想不到的历史真相,并从中演绎真实的人性。可以说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线索和借鉴。

2、春秋时期,一个王道既颓,霸道已兴,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智计百出,纵横捭阖,风起云涌、人才辈出。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制霸中原,宋襄公春秋大义,秦惠公称霸西戎,楚庄王一鸣惊人;勾践卧薪尝胆;千古首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文圣孔子周游列国;老子骑牛出关;伍子胥鞭尸楚王;千古智圣范蠡辅佐勾践使越国生死翻盘……

3、本书以生动的文字、严谨的史学态度,丰富的历史材料及生动的人物分析真实还原了这段以往总是述说不详历史,如管仲如何在性格上压制齐桓公而助其成大业?晋文公在外漂泊十余年却为何仍被大国国君看好?自称“蛮夷”的楚国真实实力如何?勾践如何将“忍”字诀发挥到?……

4、本书澄清了一些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误解,比如赵氏孤儿的故事是真是假?诗经到底是一部爱情题材作品,还是有着深刻的政治隐喻?孔子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

5、春秋时期与中国后世王朝长期中央集权时代相比,在政治、文化、伦理、战场原则等诸多方面的理解都有显著的不同。通过阅读本书,你能读到一个别样的中国历史。

内容简介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意想不到的真相,演绎真实的人性。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发生!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旧秩序受到挑战,固有体制逐渐崩颓,历史出现了多样的可能。豪杰并起,窥测神器,初显逐鹿之象。王道既颓,霸道已兴,各种权谋智计,折冲樽俎,演绎别样的精彩。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史学态度、丰富的历史材料及生动的人物分析真实还原了这个以往总是述说不详的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时代。如管仲如何在性格上压制齐桓公而助其成大业?晋文公在外漂泊十余年却为何仍被大国国君看好?自称“蛮夷”的楚国真实实力如何?勾践如何将“忍”字诀发挥到?……同时澄清了一些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误解,比如赵氏孤儿的故事是真是假?孔子的真实历史形象是怎样的?

春秋时期与中国后世王朝长期中央集权时代相比,在政治、文化、伦理、战场原则等诸多方面的理解都有显著的不同,各诸侯国出于生存与称霸的需要,对土地、人才等开展了激烈的竞争,也让各种学说、政治理念有了试验之地,形成了一个文化井喷的时期。这些,通过阅读本书,能让读者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简介

姜狼
七十年代生人,喜欢历史,尤其是乱世史。曾经出版过多部反映乱世历史的作品,如《五代十国风云录》《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刘宋帝国兴亡录》《北周北齐兴亡史》《五朝宰相》《柴荣是个好皇帝》。风格沉稳,文字间却又透着一股幽默智慧,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品味历史的兴亡。

目录

001 一 夏商周以来的点滴故事
007 二 西周之末,春秋之始
016 三 郑庄公和母亲武姜的恩怨情仇
025 四 郑庄公和东周王室的扯皮大战
034 五 石碏“大义灭亲”与祁奚的“举贤不避亲仇”
043 六 齐国文姜乱伦杀夫事件始末
051 七 一个西瓜引发的血案:齐国宫变
062 八 千古一相说管仲(上)
070 九 千古一相说管仲(中)
077 十 千古一相说管仲(下)
084 十一 齐桓公的贤臣们
092 十二 齐桓公的不世霸业
101 十三 性格决定命运:齐桓公的家庭悲剧
109 十四 仁者亦有敌:宋襄公的悲喜剧
117 十五 春秋小霸楚成王
125 十六 小三转正:曲沃代晋事件
134 十七 晋国内乱始末
143 十八 晋国兄弟之乱
149 十九 晋惠公的悲剧
155 二○ 晋文公周游列国(上)
165 二一 晋文公周游列国(下)
172 二二 龙战城濮:春秋争霸的巅峰之战
183 二三 秦穆公:拉开统一大幕第一人
194 二四 一鸣惊人楚庄王
205 二五 晋楚邲之战
213 二六 子产和晏婴:春秋两名相
222 二七 晋国执政赵盾
232 二八 赵氏孤儿真相
241 二九 春秋两兵圣之田穰苴和《司马法》
251 三○ 春秋两兵圣之孙武和《孙子兵法》
261 三一 吴楚柏举之战
270 三二 伍子胥复仇记
280 三三 春秋刺客列传
289 三四 勾践:千古第一忍者术
297 三五 聪明的范蠡和不聪明的文种
307 三六 季札和豫让
316 三七 孔子闪亮登场
323 三八 孔子绝世传奇(上)
331 三九 孔子绝世传奇(中)
339 四○ 孔子绝世传奇(下)
348 四一 孔子的七十二门徒
357 四二 侠儒子路
363 四三 千古一圣说老子(上)
371 四四 千古一圣说老子(下)

381 四五 春秋名嘴逸事
389 四六 三家分晋始末
399 四七 宫廷八卦:谁的绿帽子在飞
408 四八 春秋名女
418 四九 《诗经》的魅力(上)
424 五○ 《诗经》的魅力(下)

精彩书摘

作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拿国家社稷的前途命运开玩笑,权力和威信是官场中人的吃饭家伙,没有人敢在这上面玩火。偏偏姬宫湦不知此中利害,他只管褒姒是否开心,并不在乎他这块周天子的金字招牌已经严重退色,更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一步步向他逼来。

姬寤生本来是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想法,被祭仲逼急了,姬寤生才慢吞吞回了一句,结果立刻成为千古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我都不急,你急个毛!慢慢等着吧,不久之后就有一场大片上映,你准备看热闹吧。姬寤生的性格比较内敛阴鸷,他不会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种性格的君主,往往给人的感觉比较阳光,做事坦荡,实际上一肚子坏水。

齐桓公姜小白为人孩子气,却有主见,骨子里是非常阴狠的,像这种性格,鲍叔牙就很难控制得了。鲍叔牙为人过于谦和,手腕不狠,他可以得到姜小白发自内心的尊重,但姜小白不怕他。而管仲不同,管仲阴狠霸道,做事刚硬,发起火来, 天不怕地不怕,正好能在性格上压制住姜小白,这也为管仲日后施展才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性格平台。

和偶像姜小白一样,宋襄公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姜小白的理想主义有深厚的现实土壤,而宋襄公的理想主义完全是在空想做梦,严重脱离现实。自古兵不厌诈,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是最大的道德,宋襄公一味拘泥于道德的约束, 屡失战机,他自以为能得到敌人的尊重,但现实狠狠嘲弄了这位崇尚假大空的滑稽君主。

在姬重耳的逃亡旅程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值得注意。凡是小国国君,都对姬重耳非常冷淡,爱理不理,如卫、曹、郑;凡是大国国君,都对姬重耳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姬重耳,如齐、宋、楚、秦。

齐桓公姜小白和晋文公姬重耳的称霸大业,严格来说,都是建立在成功阻止楚国强势北进的基础上,属于战略防御。从这个层面上讲,可以将楚国视为与齐、晋同等级别的超级大国。城濮战败,并没有对楚国伤筋动骨,楚国依然有能力给中原诸国制造强大的军事压力,就如同赤壁之败,曹操依然是江湖上的NO.1。

在灭戎之前,秦国的军事实力偏弱,这可能和秦人的农耕习惯有关系。但自灭戎之后,秦军的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犬戎部落民风剽悍,作战勇猛,是冷兵器时代非常受欢迎的兵源之一。一百年后,吴国灭楚,楚臣申包胥哭求秦国出兵复楚,如果秦军没有融入犬戎兵的强悍作风,是很难想象能把当时最为剽悍的吴人打退的。

基本可以判定《史记?赵世家》所记载的所谓赵氏孤儿是个美丽的江湖传说,屠岸贾、公孙杵臼、程婴三位联合主演都是子虚乌有诸先生。有学者认为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来自战国以后的野史传闻,喜欢讲故事的太史公自然如获至宝,在此基础上大加演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受西周“儒家”思想的影响,春秋中前期还在恪守仁义教条。但春秋晚期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政治形态已经明显与中前期有所不同,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礼崩乐坏”的进一步加据,各国之间的战争也开始无所不用其及,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孙子“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开始逐渐占据军事理论界的主流。

勾践的身上有很多行为特质,但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勾践的绝世人生, 这个字想必一定是个“忍”字。试问,有谁可以面色从容地跪在曾经的死敌面前,一脸谄媚地品尝对方拉出来的新鲜粪便?有谁可以跪在死敌的面前当马凳,请死敌踩着自己的虎背上马? 有谁可以心情愉悦地跪在地上,请死敌临幸自己的妻子?

如果说夹谷之会,孔子展示了性格中的刚硬一面,那么可以说在诛少正卯的事件中,孔子性格中恶的一面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通俗地讲,孔子对少正卯是一肚子的“羡慕嫉妒恨”,原来伟大的孔老夫子也会忌妒人才,甚至为了私利而杀人。

关于赵、魏、韩三家分晋并成为战国七雄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其实战国七雄本有可能成为战国五雄,赵、魏、韩三雄差点成为历史上的酱油客。晋国的百年世家知氏本来最有可能取代晋国单独称雄,结果历史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实力最强的知氏家族突遭经典逆转,大好形势急转直下,笑到最后的是赵、魏、韩,知氏却成了悲摧的酱油客。


《帝国之殇:秦汉风云录》 【引言】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从未缺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的熔炉,那么秦汉时期,则是中华文明骨架得以铸就的关键熔炉。本书聚焦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秦朝的迅速崛起与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汉朝如何从战火中涅槃重生,最终奠定两千年帝国统治格局的复杂历程。我们不关注具体的诸子百家之辩,而是深入剖析权力结构、制度构建、社会变迁与对外冲突,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立体、充满张力的帝国时代。 【第一部:暴秦的崛起与宿命】 秦的崛起绝非偶然,它是长期积蓄的制度优势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卷将详细梳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改革脉络,重点解析“耕战立国”的底层逻辑如何驱动秦国在列国争霸中脱颖而出。我们不再仅仅停留于“法家思想的胜利”这一笼统论断,而是深入探究具体实施层面的机制:什伍连坐制如何渗透社会毛细血管,军功授爵制如何激活底层士卒的战斗意志,以及郡县制如何从根本上瓦解了分封制的弊端。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是本书叙事的中心之一。统一六国,不仅是地理上的整合,更是文化、文字、度量衡的强制性统一。我们将细致描绘这一过程中,中央集权意识形态的建立过程,包括“焚书坑儒”背后的政治动机——并非单纯的文化钳制,而是在新生的帝国权力体系下,对旧有贵族意识形态和地方割据思想的彻底清算。阿房宫与长城工程,作为秦帝国宏大叙事的物质载体,其修建背后所蕴含的庞大的人力物力调配,揭示了早期官僚体制的运作效率与残酷性。 然而,秦的宿命在于其建立的模式决定了其短暂的结局。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秦朝在统一后未能及时调整的政策失误。秦二世时代的昏聩,是帝国自我加速崩溃的催化剂。我们通过对底层史料的重读,还原了戍卒、黔首在徭役重压下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陈胜、吴广起义的火种是如何在压抑到极致的社会情绪中被点燃的。秦朝的速亡,是过度集权、严酷统治与庞大工程消耗的必然结果。 【第二部:楚汉争霸的权力真空】 秦亡后的历史,是一场关于“什么是合适的统治”的激烈辩论,其载体便是楚汉相争。这不是简单的刘邦与项羽的个人恩怨,而是两种截然不同治国理念的碰撞。项羽代表的是旧贵族式的、依赖个人威望和军事征服的“霸道”模式;而刘邦则是在秦亡的废墟上,更懂得利用秦朝留下的官僚体系框架,并懂得吸纳战国遗民的“王道”雏形。 本卷侧重于对两大核心人物的深度解析。项羽的军事天才与政治短视,如何使他成为一个“战神”而非“帝王”。我们分析了他在鸿门宴上的犹豫、分封天下的草率,以及在垓下之战中,其军事集团内部的权力结构松散如何导致了最终的溃败。刘邦的成功,则在于其对人才的容忍与驾驭,萧何的后勤管理、韩信的战术运用、张良的战略眼光,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我们探讨了“非正统”的刘邦如何利用民众对秦朝暴政的反感,巧妙地将自己的行为包装成“复兴周礼”的合理性叙事。 【第三部:大汉的建立与制度的重塑】 刘邦建立的西汉,并非简单地复制秦朝,而是在继承其大一统框架的同时,进行了至关重要的制度微调。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是吸取秦亡教训的直接体现。 本书将详细阐述“黄老之学”在汉初政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是哲学思辨,而是一种务实的、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旨在恢复生产力,减轻国家对民生的干预。我们分析了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的政治意图。它是一种权宜之计,既要维护中央集权(郡),又要安抚开国功臣和前六国贵族(国),这种内在的矛盾如何酝酿了后来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汉朝中央集权的彻底巩固。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政策转向,构成了本书的下半部分核心。汉武帝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动,不仅仅是思想的单一化,更是为了提供一套服务于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具有高度道德约束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儒学中的“忠君”、“孝治天下”与秦朝的严酷法律相比,提供了更具韧性和内生性的社会治理基础。 同时,我们深入探讨了汉武帝时期在经济和军事上的重大变革:盐铁官营如何极大地充实了中央财政,为对外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对匈奴的持续远征,则彻底解决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真正意义上奠定了汉朝的疆域基础和民族认同。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功绩,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帝国边疆治理模式的初步确立。 【结语】 秦汉时期,是中国从“邦国时代”迈向“帝国时代”的决定性阶段。本书试图展现,统一的帝国如何通过制度的创新、思想的整合和边疆的开拓而得以维系。从秦的铁腕统一,到汉的柔性巩固,这段历史清晰地揭示了一个真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必须在绝对的权力与民众的承受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理解奠定此后两千年中华帝国版图、政治结构与文化精神的奠基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即便是跨度极大的历史时期,作者也能找到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使得读者不会迷失在庞杂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中。他对于因果关系的探讨尤为深刻,总能将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展示出一种宏大的历史必然性,但同时,又没有陷入宿命论的窠臼,保留了对个体选择的尊重。读完一个阶段,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是如何一步步演进和堆叠的,这种条理分明的梳理,对于理解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是一次结构严谨、逻辑缜密的思维之旅。

评分

我发现作者在叙事手法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遥远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充满了人情味。不再是冷冰冰的时间线和帝王将相的名字,而是还原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们的困惑与挣扎。我尤其喜欢他描绘的那些具体场景,比如贵族们在朝堂上的唇枪舌剑,或者普通百姓在田间地头的劳作,这些细节让历史仿佛活了过来。读到一些关键转折点时,作者的笔触又变得极其细腻,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在剖析人物的动机和时代的局限性,读起来让人深思,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一般。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引人注目,封面采用了典雅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标题字体,显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精致。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配图的选择也很有品味,很多插画和地图都绘制得非常精美,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从视觉体验上来说,这已经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精品了。那些精美的版式和考究的字体选择,让原本厚重的历史题材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枯燥的教科书模样。

评分

这本书的史料考证工作显然是极其扎实的,这一点从一些关键论点的论证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似乎参考了大量一手文献,并且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和再创造。我发现他对于一些传统历史观点的解读非常新颖,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新颖的解释而停下来,反复咀嚼,甚至要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印证,这种被引导去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正是阅读优秀历史著作最宝贵的体验。它没有给我标准答案,而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更深层理解的大门。

评分

我必须赞扬作者在语言风格上的多变性,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饱满。在处理严肃的历史分析时,他运用了严谨、精准的学术语言,逻辑链条清晰可见;而在描述一些野史轶事或者人物传记时,笔锋又变得诙谐幽默,甚至带着一丝戏谑,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这种张弛有度的语言调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即便是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跟随作者的思路。这种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表达,让历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可以和朋友轻松讨论的话题。

评分

姜狼的作品,收入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现代出版社2017年7月一版一印,比2013年5月该出版社的同名图书更悦眼。

评分

很喜欢写作风格,挺有趣的历史书

评分

很好 物流快 正版 活动一下子买一堆存货 可以看一段时间了~

评分

很好,儿子喜欢

评分

书写的很垃圾,别出来丢人滚回家吧

评分

很好,儿子喜欢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喜欢写作风格,挺有趣的历史书

评分

字迹清晰无破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