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

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教学辅导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法
  • 法学
  • 教材
  • 测试
  • 高校
  • 核心课程
  • 配套
  • 法学专业
  • 法律
  • 试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6774
版次:8
商品编码:122285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是我社教学辅导中心传统的教辅品种,自2005年出版至今,历经多次改版重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为及时体现法学研究zui新成果并与我国立法发展相适应,在秉承原有优点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升级修订,现推出该丛书第八版。

内容简介

《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丛书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提升法学应试能力而精心设计,共设置16个分册,涵盖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图书的体例结构与主流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相一致,具有考点全面、内容新颖、题量充足、解答详尽、应试性强等特点。随书附赠课程配套法律单行本,方便读者配套使用。
一、配套性强
本书结构上分为十八章,与主流国际法核心课程教材相一致,便于随学随练。
二、内容zui新
1�备�据zui新法律、司法解释及文件等进行全面修订。
2�毙略�2015年、2016年司考真题和2016年、2017年考研真题,并对陈旧题目进行替换。
三、加工精细
1�敝氐阏陆谇懊嫔柚谩盎�础知识图解”,归纳每章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梳理知识点并检验学习成果。
2�倍灾氐闾饽康拇鸢敢越抛⑿问教嵝炎⒁庖�点,拓展解题思路。
3�笔蕴獯鸢附步庀钢拢�重点突出,为培养法律思维和提高应试能力提供有效指导。
4�北臼樽�门设置两套期末测试题,便于读者进行整体复习和预演自测。
四、全面实用
1�笔章既�国重点高校国际法学专业2006~201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为准备考研的读者提供更多帮助。
2�笔章脊�际法领域重点法律条文列表,方便读者了解司法实践。
3�笔章疾慰技巴萍鍪槟浚�为读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掌握国际法的相关知识、深入研究该学科提供扩展阅读的指引。
4�彼媸樵�送课程相关法律单行本一册,方便读者随时查阅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教学辅导中心2017年8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四章国家领土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际海洋法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六章国际航空法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七章外层空间法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八章国际环境法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九章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章外交和领事豁免、国际组织的豁免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人权的国际保护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条约法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国家责任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集体安全保障制度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军备控制与裁军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第十八章武装冲突法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参考答案
期末测试题一
期末测试题二
附录一:名牌法学院校国际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2006年—2017年)
附录二:国际法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文件
附录三:国际法学习参考及推荐书目

精彩书摘

  《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
  14.2008年6月,我国完成缔结某项条约的谈判工作,该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与我国国内法律的规定有较大冲突,该条约目前尚未生效。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2008四川.1.30)
  A.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对那些与我国法律相冲突的条款作出保留
  B.我国在缔结该条约时,有义务先行修改与该条约相冲突的我国法律
  C.上述条约须经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D.由于该条约尚未生效,我国不得缔结该条约
  15.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16.批准条约是缔约国的权力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的认可,是缔约程序之一,它表明( )。
  ……
好的,这是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其内容与您提到的《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无关。 --- 图书名称: 跨文化交际中的叙事构建与身份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策略研究 ISBN: 978-7-5220-0491-5 出版社: 华夏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叙事(Narrative)如何成为构建个体与群体身份认同(Identity Construction)的核心机制。在日益紧密但文化差异显著的现代社会,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交换,更是一场关于意义、历史和价值观念的复杂协商过程。本书将叙事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与传播学原理相结合,为理解和实践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核心议题与结构: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系统地剖析了从微观的日常对话到宏观的媒介叙事,身份是如何被“讲出来”并被“听进去”的。 第一章:绪论——全球化、跨文化交际与叙事的回归 本章首先界定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指出传统侧重于文化维度(如霍夫斯泰德的维度理论)的静态分析已不足以应对动态变化的身份认同构建需求。作者引入叙事作为动态的、过程性的分析工具,强调叙事在文化再生产和抵抗中的关键作用。本章确立了“身份即叙事”(Identity as Narrative)的基本论点。 第二章:叙事理论基础与文化语境的张力 本章梳理了关键的叙事理论流派,包括叙事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对“作者之死”的讨论,以及图尔南(Bruner)关于“叙事自我”的观点。重点分析了文化语境如何影响叙事的框架(Framing)和接受。例如,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叙事倾向于强调个体的英雄之旅;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叙事则更侧重于家族或社群的连续性。 第三章:微观交际中的身份“表演”与叙事重塑 本章聚焦于人际互动层面。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探讨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运用自我陈述(Self-presentation)来管理印象(Impression Management)。当人们跨越文化边界时,他们会策略性地选择或修正自己的“人生故事”,以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并争取被目标文化群体所接纳或理解。本章细致区分了“口头叙事”与“非口头叙事”(如身体语言、空间距离的使用)在身份确认中的作用。 第四章:媒介叙事、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固化 本章将视角提升到宏观的文化层面。探讨大众传媒(包括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剧)如何通过主流叙事来塑造和固化某一文化群体的集体身份认知。特别关注了历史事件叙事权的争夺——不同文化群体如何通过重述历史来确立其正当性与道德权威。研究了移民社群如何通过“双重叙事”来平衡原文化身份与新环境的适应。 第五章:权力、异化与边缘化叙事 本章运用批判理论的视角,审视在权力不平等的跨文化交际中,弱势文化群体的叙事是如何被压制或扭曲的。探讨了“他者化”(Othering)的叙事机制,即主流叙事如何将边缘群体简化为单一、刻板的符号。同时,本书也探讨了“反叙事”(Counter-narratives)的出现及其在争取话语权和重建尊严中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数字平台与身份认同的碎片化与流变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跨文化交际的场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章分析了网络空间如何成为身份试验场。个体可以在数字平台上构建高度碎片化、多重且相互竞争的身份叙事。研究了“网络迷因”(Memes)和病毒式传播如何成为一种新的、快速迭代的跨文化叙事形式,及其对传统身份认同的冲击。 第七章: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叙事策略构建 本章是实践导向的总结。基于前述的理论分析,本章提出了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叙事策略建议。包括:培养“叙事敏感性”(Narrative Sensitivity)、练习“视角转换”(Perspective-taking)以及构建“共谋叙事”(Co-created Narratives)。目标是促进理解而非说服,实现基于相互尊重的文化对话。 本书的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理论分析紧密结合了当代跨文化冲突、国际商业谈判、社交媒体互动等真实案例。 2. 动态视角: 摒弃将文化视为静态标签的传统做法,强调身份认同是一个持续协商、不断演变的过程。 3. 前沿视野: 首次系统地将数字传播的叙事特征纳入跨文化身份研究的核心框架。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关系以及语言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核心教材或参考用书,同时也为从事国际商务、外交事务、跨文化培训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和实用的分析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这样在国际法学习道路上摸索的学生提供了一盏明灯。我特别看重它在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方面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即使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但在面对压力和时间限制的考试时,往往会因为紧张或者思维混乱而失分。而这套测试题,据说非常贴近实际的教学评估要求,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我希望它里面的案例分析题能够足够经典且具有代表性,这样我们在练习时,不仅能检验对特定法律规则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在复杂情境下识别和运用相关法律条文的能力。国际法不像国内法那样有清晰明确的条文可以套用,它更多地依赖于原则、习惯和判例,因此,通过案例分析来提升分析和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曾遇到过一些其他的练习题,题目设计得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起不到真正的训练效果。而《国际法配套测试》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多贴近现实国际关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题目,让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对国际法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际法怀揣极大热情的学生,我始终在寻找能够有效提升我专业能力的工具。《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这本书,以其精准的定位和权威性的“配套测试”之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之所以对其充满期待,是因为我相信,一套真正优秀的配套测试,不仅仅是简单的习题集,它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引领学习者深入理解学科核心、掌握关键技能的“助推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题目类型,从基础的概念辨析到复杂的条文适用,再到宏观的国际法律制度分析,能够全方位地考察我们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令我感到兴奋的是,第八版的更新意味着书中内容的时效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学习最新的国际法发展动态和重要的国际司法实践,这对于学习国际法这种瞬息万变的学科来说至关重要。我设想,在完成书中的练习后,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国际法基础理论、条约解释、习惯国际法形成过程、国家责任、国际组织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我的学习策略,更有效地弥补短板,最终在学术研究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法律,尤其是像国际法这样宏大而复杂的学科,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死记硬背,而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这本《国际法配套测试》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练习册。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目录,发现它覆盖了国际法中的许多热门和前沿话题,例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刑事法以及海洋法等,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学习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配套的测试题目,我相信会深入到这些领域的具体规则和争议点。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交叉领域的问题,这些地方常常是理解上的难点和易错点。通过这本书的练习,我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和巩固自己在这些复杂问题上的理解,找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我设想,在完成每一次测试后,如果能有详细的答案解析,那就更完美了。解析不仅要告诉我们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理解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攻读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有效巩固课堂所学、检验学习成果的辅助教材。《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让我看到了它极大的潜力。它系统地涵盖了国际法的各个重要分支,从国际法的渊源、主体,到国际法在和平时期的适用,再到国际法在武装冲突中的适用,以及国际法的发展趋势等等,几乎囊括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所有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尤其是其配套测试的设计,显然是针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量身打造的。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的练习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牢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补充。书中的题目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甚至可能还有简答题和论述题,这有助于全方位地考察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对规则的运用以及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我设想,在学习完某一章节的理论知识后,立刻做配套的测试题,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对于加深记忆、巩固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第八版的更新,也意味着它会包含最新的国际法发展和重要的判例,这对于我们学习前沿性的国际法知识至关重要。

评分

在大学阶段,尤其是在学习国际法这样一门需要扎实理论基础和深厚思辨能力的学科时,找到一套高质量的配套练习材料至关重要。我注意到《国际法配套测试: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第八版)》这本书,它的名字就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功能——为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提供配套测试。这预示着其内容设计会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并且题目质量会得到保障,因为它需要承担起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任。我尤其看重这类书籍在知识点梳理和巩固方面的作用。国际法的条文和原则往往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一本好的测试题集,能够帮助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连接这些知识点,构建一个更清晰、更牢固的知识网络。我希望这本书中的题目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够引导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我们对国际法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同时,我也期待它在题目形式上能够有所创新,例如引入一些最新的国际事件作为案例背景,让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