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大气候要求企业家知法、懂法、守法。★创业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家容易涉嫌的刑事罪名、婚姻和继承涉及的财富、投资、知识产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现金流六大风险。★《法商之道》法律风险防范三十六计,从法律概念到案例分析,从法律规定到律师建议,手把手教你如何转危为安。
年青 资深律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族财富管理和企业风险防控专家,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法商教育的推广者和实践者。担任吉林大学等10余所高校总裁班特聘教授,兼职几十家金融保险机构和民间商学院法律顾问和特聘教师。坚持普法17年,主讲《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家族财富的保障和传承》等主题讲座1000余场。著有《法商智慧:公民维权36计》《感恩》《我要成功》
年鹤童 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在读硕士,现在深圳从事法律工作。
总则
3一、法商之道
中国需要“依法治国”,你的“财富帝国”亦需“依法治商”。企业家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善于运用法律。
5二、证据为王
法律适用前提是证据确实充分,证据乃诉讼之王。企业家必须树立证据意识。
10三、律师——企业家的伙伴
“一个成功商人必不可少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律师,一个还是律师。”
分则
第一章刑事部分
17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2014年企业家犯罪率最高的罪名,你必须引起注意!
22二、集资类犯罪
2012年1月18日浙江金华亿万富姐吴某因集资诈骗罪二审维持原判死刑。案件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不核准死刑,发回重审。浙江高院终审判决死缓。2014年7月11日,法院裁定吴某从死缓减至无期徒刑。
29三、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
拿自己公司的钱也构成犯罪,而且罪行的惩罚同贪污没什么两样。
35四、逃税罪
对税务机关的缴税通知置之不理,就可能构成犯罪。
41五、商业贿赂类犯罪
不仅仅政府部门要打击行贿、受贿,在商业领域一样打击“钱权交易”。
50六、合同诈骗罪
合同签订之后无法履行,是民事违约,还是刑事诈骗?划清界限,避免触及刑法“雷区”。
第二章商事部分
57七、公司章程
90%的中小企业家把制定公司章程当作“走形式”,一字不改地适用工商部门提供的范文。其实,章程是最重要的股东协议,岂有不议之理。
65八、三大机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大机构组成了公司的“骨架”,它们到底是干吗的?有着什么样运行规则?
73九、隐名股东
用别人的名字做股东登记,做幕后老板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78十、小股东权益
小股东如何争取话语权?又享有哪些权益?当大股东倚仗“资本多数决”无视、侵害小股东利益时,小股东应当如何维权?
85十一、公司僵局
因股东之间的矛盾造成公司无法做出决策,公司成僵死状态,如何破解?
92十二、揭开公司面纱
当股东恶意掏空公司财产,致使公司债权人没法行使债权时,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将会失效——恶意股东要对公司债权人负偿还责任。
第三章家事部分
99十三、婚前财产协议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巧用“婚前协议”,拥有130亿资产却只付给邓文迪2000万分手费。
103十四、诉讼离婚
在中国50%的离婚不能达成协议,需要通过诉讼解决。企业家离婚可能涉及巨额的财产分配。法院如何判决是否准予离婚?又应如何分配夫妻共同财产与子女的抚养权呢?
109十五、非婚生子女
“私生子”与婚生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企业家如何保护“私生子”?“私生子”又如何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115十六、遗产处分
企业家“百年”之后,巨额财富如何分配?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谁说了算?
120十七、信托
在令企业家巨额财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家诸多意愿。企业家可以充分利用信托,给子女提供一份安全、可靠、持久、良性的物质保障。
126十八、夫妻债务
创业之初的企业家可能面临大起大落,在人生低谷期甚至可能负债累累。如果在此时婚姻出现变故,那么债务应该如何在夫妻之间进行分配?哪些是共同债务,哪些又是个人债务呢?
第四章人事部分
133十九、劳动合同
单位不跟员工签合同,就可以否认雇用关系吗?错!不但不能,单位还面临着支付“双倍工资”等风险!
138二十、劳动者权益
法律规定了职工具有哪些权益?单位侵害了员工的法定权益将要面临哪些不利后果?在国家倾向性地保护劳动者的今天,这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145二十一、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可以对劳动合同的空白领域做出具体补充。企业家要善于巧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150二十二、工伤
工伤的范围有哪些?员工受到工伤,企业应承担起哪些责任?
156二十三、竞业限制
辞职员工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竞业限制条款”帮你防患未然。
160二十四、经济性裁员
企业出现困难需精减人员?产业转型需人才换血?企业不得已进行“裁员”,必须如履薄冰,严格依照法律进行,否则将可能面临一大笔经济赔偿金。
第五章工业产权部分
167二十五、注册商标
商标只有经过注册才能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首先必须打造自己的注册商标。
174二十六、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受到法律的扩大化保护。与注册商标相比,它有哪些优势呢?
180二十七、商标许可
注册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准许别人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存在哪些商机与危机?
186二十八、专利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科技变成金钱,不光需要技术,还离不开法律知识。“创造力”让你打开市场,而“专利”让你称霸市场。
192二十九、职务发明
员工辛辛苦苦搞出的发明创造,企业有权利要求“分一杯羹”吗?员工和企业,谁有资格去申请专利?
197三十、商业秘密
企业的发明创造可以选择“专利”途径保护,也可以选择“商业秘密”途径保护。两者有什么区别,企业又应如何取舍呢?
第六章资金链部分
205三十一、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断裂是企业的最大危机,也是企业家人身的最大风险。
209三十二、信用风险
企业家应有风险意识,对客户信用等级应心中有数。
214三十三、律师尽职调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企业家应有情报意识。
219三十四、债权催收
诉讼是最后一道防线,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
225三十五、债权诉讼时效
过了时效的债权法律上不再保护。通俗点说,别人不主动还钱,债就要不回来了。企业必须及时跟进自己的债权,避免权利“过期不候”。
231三十六、债的担保
为了保障债权到期可以顺利实现,可以在合同中要求债务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241后记
序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关于医祖扁鹊有这样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个都从医,哪个医术更强?”扁鹊回答:“长兄更强,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不解,又问道:“那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能铲除病因,故而他的名气传不出去;中兄治病在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名气也只在乡里。而我所治之病,都是在病情严重之时,人们看到我在经脉上动刀放血,在伤口上敷药,故而误认为我医术高明。其实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这个故事揭示了处理问题的规律:事后处理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防范。对于万事缠身的企业家而言,有风险意识有预见意识对企业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张瑞敏有句名言:做企业永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李嘉诚更是把风险永远放在第一位思考,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考虑失败后怎么办,难怪获得“李超人”的称号。虽说商海沉浮,市场动荡,但在他六十年的创业时间里,他的个人财富和公司财富每一年都在增加,从没间断。超人的秘密在于他深谙“扁鹊理论”。本书将从刑事、商事、家事、人事、工业产权及资金链六方面,各选取六个与企业家(企业)最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关键点,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从概念到法律规定,最后提出律师意见,提醒企业家对类似问题应如何处理、如何防范,以及如何转危为安。
对于我这样一位还在创业初期,资金和资源都相对有限的企业主而言,法律风险的规避更是至关重要。 一旦触碰法律红线,轻则导致巨额罚款,重则可能让企业一蹶不振,而“法商之道: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36计(修订版)”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我设想,它将提供一套成本效益极高的风险防范体系,让我在有限的投入下,最大程度地规避潜在的法律陷阱。书中提到的“36计”,听起来就充满了智慧和实操性,我相信它不会是那些过于复杂的法律理论,而是能够直接应用于日常经营的技巧和方法。我期待它能够针对创业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审查、股东协议制定等,提供清晰、易懂、可操作的指导。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大企业量身定做,更应该能帮助像我这样的中小企业主,用更专业、更精细化的方式来管理法律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吃苦头。
评分初见此书,便被其厚重与严谨的气息所吸引。 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书名“法商之道: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36计(修订版)”直击痛点,点明了本书的核心价值——为广大企业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法律风险防范指南。在当下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法律风险的无处不在,足以让初创企业步履维艰,让成熟企业如履薄冰。一本能够直面并解决这些难题的书,无疑是企业家的福音。从书名来看,它并非泛泛而谈的理论说教,而是聚焦于“36计”这一具体、可操作的策略,这让我对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修订版”的字样,这意味着它是在原有基础上经过了提炼、更新和优化,能够反映最新的法律动态和实践经验,这对于追求时效性和实操性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设想,本书将为我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帮助我识别企业运营中潜在的法律雷区,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规避和应对方案。对于那些曾经因法律问题而烦恼,或者希望提前布局,为企业筑牢法律防火墙的企业家而言,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 在我以往的认知里,法律风险似乎总是神秘莫测,让人望而生畏,即便心中有所担忧,也常常不知从何下手。但“法商之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炼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清晰认识的大门。我仿佛看到,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解的法律条文,在作者的笔下,化作了一招招行之有效的“计谋”,直指商业活动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它不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堆砌,而是充满智慧的风险应对策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在合同 negotiations 中巧妙运用法律知识,如何在日常经营中避免侵权风险,如何在出现纠纷时,采取最有利的应对措施。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引导,帮助我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范”,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规避”。它让我明白,精通法商之道,并非意味着要成为一名法律专家,而是要掌握一套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让法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而非阻力。
评分当翻开书页,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瞬间点燃了我对商业法律的求知欲。 虽然我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有限,但本书的叙述方式似乎并没有让我感到晦涩难懂。它以一种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法律概念,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计策”。我尤其欣赏它将复杂的法律风险,形象地比喻为“36计”,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赋予了本书一种策略性和趣味性,让人仿佛在学习一场高明的商业博弈。从目录的架构来看,它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合同签订、股权管理,到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再到投融资、并购重组等,几乎无所不包。这让我意识到,法律风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渗透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学习如何通过精准的法律策略,为我的企业保驾护航,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长远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评分每次阅读一本好书,总能带来一次思想的升华和视野的拓展,而“法商之道: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36计(修订版)”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著作。 它并没有选择用晦涩的法律术语来“吓退”读者,而是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掌握规避法律风险的精髓。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将那些原本复杂、琐碎的法律问题,浓缩成了一套精炼的“36计”,让每一个企业家都能轻松上手,并能灵活运用。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法律风险与商业策略有机结合的,我相信它不仅仅是教会我们“不要做什么”,更会指导我们“如何做”,才能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实现商业价值。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份详尽的“避险指南”,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商业世界的种种挑战,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地驰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