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理论与实践铸为一体,将科学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不但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而且借鉴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不仅安排了学习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网络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挫折教育等常见内容,也安排了恋爱与性心理、生命教育等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心理学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体现了本书的与时俱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设计为:学习目标、案例导入、心理讲堂、心理训练营、心理加油站、能力检测,创新地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自我认知发展结合起来,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注重实践,内容体系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更体现了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同时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情况来编写,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在内容安排上,精选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十二个主题,既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网络成瘾、职业选择、学习适应、婚恋与性等现实心理问题,也涉及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创新素质和闲暇娱乐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在于编写内容既包括案例导入、心理讲堂,又包括心理训练营、心理加油站及能力检测,创新地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自我认知发展结合起来,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书附有与章节内容相配套的心理训练游戏和心理测试。我们希望读者能根据提供的心理训练游戏和心理测试,增加自己的认知和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心理测试在使用过程中受选取的样本人群、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的影响,其测试结果具有相对性,因此,心理测试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作为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和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项目一 健康心灵,美丽人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1
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本质 1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1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2
第二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3
一、健康是身心健康的统一整体 3
二、健康的核心——心理健康 3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
一、智力正常 4
二、情绪健康 5
三、意志健全 6
四、反应适度 6
五、自我评价正确 6
六、人际关系和谐 6
七、社会适应正常 7
八、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大学生的年龄
特征 7
第四节 正确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
标准——心理灰色地带 8
第五节 大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状态 9
一、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9
二、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9
三、保持健康的情绪 10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
去爱 11
五、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11
六、学会自娱 12
七、学会寻求心理咨询的指导 12
心理训练营 12
心理加油站 18
能力检测 19
项目二 优化性格,成就人生
——大学生良好性格塑造 21
第一节 气质 21
一、气质的概念 21
二、气质的类型 22
三、气质的实践意义 23
第二节 性格 25
一、性格的概念 25
二、性格结构 25
三、性格的类型 27
四、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9
五、影响性格的因素 30
六、性格与职业选择 30
第三节 大学生性格优化 31
一、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性格 32
二、优化性格的目标与方法 33
三、优化性格的注意事项 35
心理训练营 37
心理加油站 39
能力检测 40
项目三 浩瀚大学,任我翱翔
——大学生活适应辅导 41
第一节 大学生活的新变化 41
一、新的生活环境 41
二、新的学习环境 42
三、新的生活方式 42
四、新的人际关系 43
五、新的教学方式 43
六、新的管理模式 44
第二节 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44
一、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问题 45
二、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问题 47
三、恋爱关系引起的情感问题 48
四、心理不适应引发的多重压力 48
五、目标盲目引发的自我发展
问题 49
第三节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50
一、心理适应的标准 50
二、环境适应 50
三、生活适应 53
四、人际适应 57
五、学习适应 60
心理训练营 62
心理加油站 64
能力检测 66
项目四 懵懂之中,看清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67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67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67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68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
特点 71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71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73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
及其调适 74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 74
二、健康的自我意识标准 76
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调适
及完善 77
心理训练营 83
心理加油站 88
能力检测 89
项目五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92
第一节 学习概述 92
一、学习的定义 92
二、有关学习的理论 93
三、学习的类型 94
四、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95
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96
六、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策略 99
第二节 学习动机 103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类型 104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05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学业的非智力
因素 107
一、兴趣与学习 107
二、情感与学习 108
三、意志与学习 110
四、性格与学习 111
五、态度与学习 112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与学习 113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13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14
心理训练营 116
心理加油站 117
能力检测 118
项目六 驾驭情绪,理性生活
——大学生情绪管理 120
第一节 情绪概论 121
一、情绪的概念和状态 121
二、情绪与身心健康 123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与常见
负性情绪 125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25
二、大学生常见的负性情绪 126
三、负性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 128
四、健康情绪的标准、情绪调节的
方法 129
第三节 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134
一、情商的重要意义 135
二、情商概述 135
三、提升情商的方法 136
心理训练营 138
心理加油站 139
能力检测 140
项目七 人际沟通,从心开始
——大学生人际关系 143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理论 144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144
二、舒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145
三、其他人际关系理论 146
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及调适 147
一、恐惧心理及其调适 147
二、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149
三、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150
四、嫉妒心理及其调适 151
五、猜疑心理及其调适 153
六、闭锁心理及其调适 154
第三节 寝室人际关系 155
一、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
矛盾 155
二、建立良好寝室关系对策 156
心理训练营 158
心理加油站 159
能力检测 160
精彩书摘
项目一健康心灵,美丽人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概念,熟悉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力目标:区别健康与心理健康,掌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能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学会心理求助。
【案例导入】
人生为何如此灰暗、无趣
朱明性格内向,平时不爱和同学说话,有什么事情总爱憋在心里。他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刚读高中时,我还没有什么忧愁,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无论何时何地我总会感到一阵阵烦躁,烦躁的原因有来自生活上的,也有来自学习上的。在学习上我一直都是中上水平,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大概是几次考试失利的缘故吧,我感到学习特没劲,成绩也落后了,班主任找我谈了几次,我也没什么变化,我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想来想去,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同学们都在那里学习,可学习好了又有什么用呢,究竟为了什么呢?成绩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学校有时也搞一些活动,但内容几乎和小学生一样,各种各样的评奖只不过是幼稚的活动,这真的很无聊。家里,爸爸每天出入花鸟市场、打麻将、炒股,对我的学习一点都不关心,妈妈除了做家务,只会每天盯着我,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一会儿说我头发长长了,一会儿又数落我东西没放整齐,事无巨细,她都要唠叨一番。有时夜深,独坐桌前,望着一大堆功课,我会想很多;活着真没劲,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也不知道有什么结果,真想离开这灰暗的人生,有个新的开始……”
请思考:哪些因素导致朱明感觉自己的人生灰暗、无趣?
【心理讲堂】
第一节心理活动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为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活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理活动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只有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心理活动。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像环节动物只有一条简单的神经索,它们只具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它们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对事物外部的整体加以认识;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所以,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获得这一正确的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临床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今天“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论断对大家来说已是常识性的知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让狼叼走养大的孩子)有健全人的大脑,但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是在狼群里长大的,因此,只具有狼的本性,而不具备人的心理。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似的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
前言/序言
本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5月28日发布的《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激发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为重点,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状况、表现特征和思想实际编写,旨在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在内容安排上,精选出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十二个主题,既涉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网络成瘾、职业选择、学习适应、婚恋与性等现实心理问题,也涉及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创新素质和闲暇娱乐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将理论与实践铸为一体,将科学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不但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而且借鉴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不仅安排了学习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网络心理、职业生涯规划、挫折教育等常见内容,也安排了恋爱与性心理、生命教育等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心理学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体现了本书的与时俱进。
本书的框架设计为:学习目标、案例导入、心理讲堂、心理训练营、心理加油站、能力检测,创新地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自我认知发展结合起来,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注重实践,内容体系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更体现了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写,具体分工如下:梁利苹、徐颖、刘洪均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梁利苹、徐颖负责编写项目一、项目六;刘慧玲负责编写项目二;刘洪均负责编写项目三;莫璐萍负责编写项目四;敖玲敏负责编写项目五;梁利苹、李静负责编写项目七;吴利辉负责编写项目八;陈玉婷负责编写项目九;青秋蓉负责编写项目十;李娟负责编写项目十一;易丹负责编写项目十二。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借鉴了一些同仁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且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心灵的航船:扬帆起航的大学生活》 引言 大学,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崭新篇章,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我们告别青涩的校园,步入更广阔的天地,开始追逐梦想,塑造自我。然而,在这趟探索未知、实现自我的航程中,我们并非孤身一人。心灵的健康,如同航船的罗盘与帆索,指引我们穿越风浪,抵达彼岸。本书《心灵的航船:扬帆起航的大学生活》并非一本理论晦涩的学术著作,也不是一套冰冷枯燥的心理评估指南。它更像是一位挚友,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将与你一同踏上这场关于心灵成长的奇妙旅程,为你提供温暖的陪伴、实用的工具和深刻的洞见,助你在大学生活中稳健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第一篇:认识你的心灵罗盘——自我觉察与价值探索 大学生活是自我认知与重塑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探索内心的真实需求与潜能。 认识“我”的地图: 你是否曾对自己的性格、优点、缺点感到困惑?本书将引导你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测试与反思练习,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我们将一起绘制一张属于你的“自我地图”,清晰地认识到你的独特之处,以及这些特质在大学生活中的潜在影响。这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自己的标签,更是理解自己行为的根源,从而更有效地管理情绪,优化人际关系,甚至发掘潜在的兴趣与天赋。 内在罗盘的校准: 价值观是支撑我们人生选择的内在力量。在纷繁复杂的大学环境中,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本书将引导你进行一系列关于人生意义、追求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深度思考,帮助你识别那些真正对你而言重要的东西。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让你在面临选择时,能够坚定而清晰地做出符合内心期望的决定,避免迷失方向。 情绪的潮汐与洋流: 情绪如同海洋的潮汐,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大学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喜悦、失落,都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本书将帮助你学会识别、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我们将学习如何区分情绪的真实来源,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正念练习、认知重构、情绪表达等,让你能够驾驭情绪的潮汐,而非被其吞噬。理解情绪并非压抑,而是与其和谐共处,让积极情绪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将消极情绪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第二篇:远航的伙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交场域,与他人的互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灵健康的重要基石。 解锁沟通的密码: 有效沟通是建立和维护一切关系的关键。本书将为你揭示沟通的奥秘,从倾听的艺术到表达的技巧,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到冲突的有效化解。你将学会如何清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以及如何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建立起高质量的沟通模式。无论是与同学、老师、室友,还是家人,你都将成为一个更受欢迎、更具影响力的沟通者。 友谊的港湾: 友谊是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本书将深入探讨友谊的真谛,如何识别并培养健康的友谊,如何经营一段长久而真挚的友谊。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友谊中保持自我,如何给予和接受支持,以及如何应对友谊中的挑战和变化。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认识并远离那些可能对你造成伤害的“损友”,为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筑起坚固的屏障。 跨越隔阂的桥梁: 大学是一个汇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群体。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尊重并理解差异,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技能。本书将引导你拓展视野,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与各种各样的人建立连接。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克服偏见,如何建立包容性的社交环境,从而让你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你的人脉与视野。 智慧的师长与榜样: 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你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本书将指导你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互信的关系,如何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如何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在你周围寻找并学习那些值得尊敬的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启发,加速自己的成长。 第三篇:应对风暴——培养坚韧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压力、挫折、挑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拥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才能让你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压力的“减震器”: 压力是大学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学业、经济、还是个人发展,都可能带来压力。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压力管理工具箱。你将学会识别压力的来源,区分可控与不可控的压力,并掌握积极应对的策略,如时间管理、任务分解、放松技巧、运动疗法等。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让你在挑战面前保持冷静和高效。 挫折的“加速器”: 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和应对它。本书将帮助你重塑对挫折的认知,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失败的终点。你将学习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重新振作,并以更强大的姿态继续前行。我们将一起探索“成长型思维”的力量,让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从而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学习的“导航仪”: 大学学习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高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你克服学习困难,提升学习效率。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笔记,如何进行复习与备考。同时,我们也将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与拖延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让你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自我关怀的“能量站”: 在追求学业和梦想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关爱自己。本书将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教你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我们将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休息与放松。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如何识别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寻求专业的帮助。 第四篇:驶向未来——规划你的精彩人生 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你为未来奠定基础的起点。 梦想的“启明星”: 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人生规划,是驱动你前进的强大动力。本书将引导你进行关于未来职业方向、个人发展路径的探索,帮助你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你将学习如何将你的兴趣、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以及如何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潜能的“挖掘机”: 每个人都拥有未被开发的潜能。本书将激励你勇敢地尝试新事物,挑战自我设限,发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你将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如何参与课外活动,如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在大学生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健康生活的“长效机制”: 心灵的健康并非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维护和培养的习惯。本书将强调将心理健康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为你提供一套持续提升心理素质的行动指南。你将学习如何在毕业后,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并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幸福感。 结语 《心灵的航船:扬帆起航的大学生活》是一份邀请,邀请你与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意义非凡的心灵探索之旅。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的陪伴,你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自信地与他人建立连接,更从容地应对挑战,更明智地规划未来。愿你的大学生活,是一次充满阳光、智慧与勇气的远航,愿你的人生之船,乘风破浪,驶向属于你的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