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

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春,李文红 著
图书标签:
  • 知识产权
  • 专利
  • 商标
  • 著作权
  • 知识产权保护
  • 知识产权法
  • 案例分析
  • 文献综述
  • 法律
  • 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9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17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8
字数:4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知识产权领域学习者、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
文献价值突出,可供其他有意更深入研究专利和商标领域的人们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内容简介:华东政法大学与集佳律师事务所共办“集佳杯”专利商标法律问题文献与案例综述竞赛,此为前两届竞争的优秀作品的汇编。针对现实存在的专利与商标法律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综述。竞赛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学术研究能力。包括:以判例综述为引导,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研究司法实践的能力;以文献综述为引导,培养掌握学术文献、把握学术脉络的学术基本功。优秀作品汇集了很多实务中比较前沿、重要的问题。

目录

目录
专利充分公开的相关制度研究—基于60份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案例综述)金莹何思祺龚未云/1
专利充分公开的相关制度研究—从“小i机器人案”引发的思考(文献综述)金莹何思祺龚未云/13
专利技术类案件司法鉴定问题案例综述李旭颖单麟/24
专利技术类案件司法鉴定问题文献综述李旭颖单麟/47
专利侵权案件中生产经营目的的认定和相关系列案例研究案例综述 阮琛莹李淑惠/65
专利侵权案件中生产经营目的的认定和相关系列案例研究文献综述阮琛莹李淑惠/79
电商服务平台的专利间接侵权实证分析
刘子银沈一萍何雨菁蒋文健/96
电商平台的专利间接侵权责任文献综述
刘子银沈一萍何雨菁蒋文健/110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案例调查分析占玉梅钱瑾/138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案例综述吴玉珍吴祎邹明珠崔泽夏/147OEM/ODM
商业模式下专利侵权责任认定案例综述凌佳段鹤野/166
专利侵权赔偿额及其理由案例综述马琳琳徐笑添杜鹏爽/177
基于100个案例对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实证分析张敏/190
检视与重塑: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适用检讨—基于51例判决的实证考察毕文轩/264
检视与重塑: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适用检讨文献综述毕文轩/319
商标反向混淆构成要件研究案例综述彭敏刘迪苏粲朱小芳/349
商标反向混淆构成要件研究文献综述彭敏刘迪苏粲朱小芳/362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商标侵权责任案例综述汤韬蔡宇超/374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商标侵权责任文献综述汤韬蔡宇超/387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及赔偿问题研究案例综述上官凯云沈一萍/399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及赔偿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上官凯云沈一萍/430
商品状况改变后转售商品商标侵权问题文献综述李雨竺/448

前言/序言

2016年5月17日,由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主办、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赞助并协办的第二届“华政.集佳”杯知识产权综述竞赛正式启动,本系列活动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
本次竞赛在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副院长张勇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武双教授、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祖侃律师的支持下,由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唐春副教授、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李文红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尹腊梅副教授、郭鹏鹏老师组成竞赛组委会,承担具体组织安排工作。
众所周知,学术文献和司法案例中,往往蕴含着大量前辈学者和司法实践前行者的智慧和思想。本竞赛希望学生能够综述之而集其大成,温故而知新,集思而广益。故竞赛要求研究生1~3人组成研究小组,针对现实存在的专利与商标法律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综述。竞赛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学术研究能力。包括:以判例综述为引导,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研究司法实践的能力;以文献综述为引导,培养掌握学术文献、把握学术脉络的学术基本功。
在该竞赛过程中,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论文写作和未来实务工作中的综述研究能力,本届活动有幸请到了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李文红主任、蔡杰赟律师、李擘律师、艾默生电气集团中国区高级知识产权经理刘永刚老师、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副经理李声宏老师,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武双教授、何敏教授、王迁教授、王莲峰教授、王凌红副教授、唐春副教授、尹腊梅副教授、肇旭副教授、侍孝祥老师、贺炯老师、于波老师、郭鹏鹏老师等专业老师以及知名律师事务所、企业的资深人士,组成竞赛的指导老师团队,进行各
参赛小组的具体分组指导工作,对每个入围参赛小组的文献综述和判例综述作品,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还邀请了尹腊梅老师、李擘律师等对综述方法上的共通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对前述参与本活动的组织、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对积极资助并协助知识产权学术教育事业的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本文集收录了第二届获奖作品和部分第一届优秀获奖作品,共包括14组专利商标领域的特定法律问题的文献综述和案例综述。这些优秀综述作品不仅展现了参赛选手的研究积累,体现了老师们的细致指导,更表现出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为了保留这笔宝贵的财富,加强优秀论文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同时,也为了感谢师生们的辛勤付出,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引导更多同学掌握综述思维和方法,让更多学生形成在前人思的基础上创新的良好习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专业水平提升,特编此文集。
本文集作品作者见目录,协助出版社编辑的校对、组织工作,主要由李旭颖、李若源同学负责。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一份关于一本未包含《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细、自然,且不含任何AI痕迹。 --- 《全球供应链韧性与数字化转型:战略重构与实践路径》 作者: 罗德里克·范德维尔 著 译者: 王莉莉 出版社: 寰宇商业智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定价: 128.00 元 ISBN: 978-7-5198-6729-4 --- 内容简介 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动、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革命的加速渗透背景下,全球供应链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结构性重塑。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系统梳理了企业为应对中断风险、提升长期竞争优势所必须采取的战略调整与数字化路径。这不再是简单的效率优化问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增长的战略命题。 第一部分:韧性重塑:从“精益”到“敏捷与冗余”的范式转换 本书开篇即挑战了过去三十年主导供应链设计的“精益生产”和“即时化(JIT)”思维模式。作者认为,在面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频率激增的时代,过度追求成本效率的单一指标已经将全球经济置于系统性脆弱之中。 1. 风险的量化与分类: 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先进的风险矩阵模型,对自然灾害、贸易壁垒、劳动力短缺、网络安全攻击等不同维度的风险进行预先识别、量化评估和情景模拟。本书强调了“脆弱性热图”的构建,帮助决策者直观定位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关注单一来源依赖(Sole Sourcing)的隐蔽风险。 2. 冗余的战略价值: 本书首次提出“战略性缓冲库存”的概念,探讨在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价值成品领域,适度的、有针对性的库存冗余(Safety Stock Plus)如何转化为市场份额的保障。这并非简单的库存堆积,而是基于概率模型和关键客户服务水平协议(SLA)计算得出的最优平衡点。 3. 地理重构与近岸化/友岸化(Nearshoring & Friend-shoring): 深入分析了全球化退潮背景下,企业进行供应链网络设计优化的驱动因素。作者对比了区域化、近岸化(如墨西哥、东欧)和友岸化(基于政治信任和技术互补性)模式的成本效益与地缘政治溢价,并提供了评估新设生产基地或采购网络的决策框架。 第二部分:数字化赋能:构建透明、智能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供应链韧性的基石。本书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构建一个端到端可视、可预测、自适应的运营体系。 1. 端到端透明度与数据孪生(Digital Twin): 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物联网(IoT)、传感器技术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深度集成,建立物理供应链的数字孪生模型。这使得管理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运行“假设分析”(What-If Scenarios),预先测试不同中断对交付时间、成本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实现预测性干预而非反应性修复。 2. 人工智能在需求预测与动态定价中的应用: 摒弃了传统的基于历史数据的线性预测方法,本书重点介绍了利用机器学习(ML)模型,整合宏观经济数据、社交媒体情绪、天气预报等非结构化数据,实现超短期和中长期需求预测的精度飞跃。同时,探讨了AI驱动的动态定价策略如何帮助企业在供应受限时最大化利润。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与局限: 评估了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供应链可追溯性、确保交易信任方面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高价值商品和药品冷链管理中的应用案例。作者也审慎地指出了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可扩展性、治理结构和与传统IT系统整合方面仍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的整合 本书认为,未来的供应链韧性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深度融合。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绩效不再是合规负担,而是衡量长期生存能力的关键指标。 1. 绿色物流与碳足迹管理: 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低碳燃料、推广多式联运以及建立区域性再制造中心,来显著降低供应链的碳排放强度。书中提供了一套实用的“Scope 3 排放”核算方法论,帮助企业精准追踪和报告上游供应商的隐含碳排放。 2. 从线性到循环的材料流重构: 聚焦于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体系的建设。本书提出了“产品即服务”(PaaS)模式下,企业如何设计易于拆解、回收和升级的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降低对原生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效率的闭环管理。 结语:领导力与组织敏捷性 最终,作者强调,技术和战略的成功落地,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变革。供应链领导者必须培养跨职能协作、快速决策和容忍“建设性失败”的敏捷文化,才能真正驾驭这个充满变数的全球商业环境。 本书适合对象: 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企业高层管理者(CEO、COO)、战略规划师、物流与采购部门负责人,以及致力于研究全球经济与运营管理的高校师生。 ---

用户评价

评分

《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和“专业的严谨性”。虽然我尚未阅读具体内容,但我可以想象,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2016年知识产权领域的海量文献和纷繁复杂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筛选、整理和研究。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高度浓缩、高度提炼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出当年知识产权领域的“精华”。它可能不像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那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最能反映领域发展方向的文献和案例。我猜想,书中可能对当年那些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意义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对那些在当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具有标杆性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综述”的性质,意味着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对2016年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整体认知,了解当时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司法实践的最新进展。对我而言,这就像是获得了一张知识产权领域的“年度报告”,让我能够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该领域最重要的信息和脉络。我对书中可能呈现出的,那种对信息进行精挑细选、逻辑清晰的分析方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当我看到《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涌现的是一种“连接”的意象。我猜想,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抽象的法律理论与鲜活的社会实践。它可能并不直接教导你如何撰写专利申请,或是如何进行商标注册,而是通过对2016年以来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文献和典型案例的梳理,让你能够跳出碎片化的信息,建立起一个更宏观、更系统、更具逻辑性的知识产权认知框架。我想象着,书中可能选取了那些在当时极具代表性、能够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例,并对其背景、争议焦点、法院判决理由以及判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细致的解读。同时,它还会将这些案例置于当时的学术研究背景之下,分析相关的文献是如何为这些案例提供理论支持,或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和反思。这种“文献与案例”的双重视角,我认为是该书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知识产权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与社会经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我对书中可能呈现的,那种将理论与实践巧妙融合的叙事方式,充满了期待。

评分

作为一名对知识产权领域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在书店偶然翻阅了这本《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尽管我对该书的具体内容一无所知,但仅仅是书名本身就足以激起我的阅读欲望。首先,“知识产权”这个词汇便指向了一个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它关乎创新、公平竞争以及社会进步的根基。无论是技术发明、文学艺术作品,还是商业标记,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则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现实法律实践的梳理和分析。我设想,它可能深入探讨了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涌现出的重要文献,并对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这对我来说,意味着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当前知识产权研究的最新动态,洞悉法律实务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2016年这个时间节点,我想象着书中一定汇集了那一时期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思考。例如,数字时代的版权挑战、人工智能与专利的边界、或是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纠纷处理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书中探讨的重点。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产权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个领域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评分

我对于《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这本书的设想,更多地集中在其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和“预警”功能上。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法律条文的更新、技术创新的迭代,都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和争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2016年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和扩散性如何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新的商业模式,如共享经济,又会对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提出怎样的冲击?我设想,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揭示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对于知识产权从业者和研究者而言,这种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其价值不言而喻。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对2016年那些具有警示意义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提炼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从而帮助读者规避风险,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我而言,这本书可能成为我理解知识产权领域挑战与机遇的重要工具。

评分

初次接触《知识产权文献与案例综述研究(2016)》的书名,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它所承载的厚重感。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读物,更像是一本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去发掘。我对“综述研究”这个词语特别感兴趣,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零散的知识碎片,而是经过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文献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想象着,本书可能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对2016年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扫描,并从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具影响力的观点和论据。同时,它还会聚焦于那些在当年引起广泛关注、对知识产权法律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无疑将是理解知识产权法律如何适用于现实世界的关键。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不同学术流派的观点差异,以及这些观点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甚至碰撞的。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系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猜测,书中还会对2016年知识产权立法或政策的重大变化进行解读,从而帮助我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脉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