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皮埃尔·阿多 著,张宪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古代哲学
  • 西方哲学
  • 智慧
  • 译文经典
  • 思想史
  • 文化
  • 历史
  • 经典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642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383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译文经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1.世界范围内研究古代哲学的专家皮埃尔·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法兰西学院大奖获得者。他是福柯欣赏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
  2.本书是皮埃尔·阿多畅销的作品,版权已销售至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墨西哥等14个国家。

内容简介

  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

  何为哲学? 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作者简介

  皮埃尔·阿多,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希腊哲学专家。1991年为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主要从事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关注希腊思想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后关注新柏拉图神秘主义和泛希腊时期的哲学。他的《古代哲学的智慧 》(1995)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2001)等作品在法国反响很大。

精彩书评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如伊壁鸠鲁、芝诺、苏格拉底等等,比现代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坚守真正的哲学理念。
  当一位老者对柏拉图讲述他所听到的有关道德的课程时,这位哲学家对他说:“你想要开始有道德地生活时,你不仅需要思考,还应考虑应用。”然而,如今,我们将遵照这一训导生活的人当作空想家。
  ——康德


  没有了道德,上帝只是一个词汇而已。
  ——普罗提诺

目录

前言001
第一部分柏拉图的“哲人”定义及其先例
一 哲学之前的哲学003
希腊最早思想家的故事003
教化006
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派哲学家007
二 “哲学研究”观念的开始011
希罗多德的证据011
哲学活动,雅典的骄傲013
索菲亚的观念015
三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无知和对智者派知识的批判025
从“个人”到“个人”的呼唤032
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动机的绝对价值036
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042
四 在柏拉图《会饮篇》中“哲人”的定义046
柏拉图的《会饮篇》046
厄洛斯、苏格拉底和哲人050
伊索克拉底062
第二部分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五 柏拉图和学园067
作为一种在柏拉图学园中的生活方式的哲学067
柏拉图的哲学论辩089
六 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校098
“静观的”生活形式098
“静观”生活的不同层次105
哲学论辩的界限113
七 希腊化时代的学校120
一般特点120
犬儒主义144
皮浪148
伊壁鸠鲁主义151
斯多葛主义171
亚里士多德主义190
柏拉图学园191
怀疑主义196
八 帝国时期的哲学学派201
一般特征201
普罗提诺和波菲利216
后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和通神术233
九 哲学和哲学的论辩238
哲学和哲学论辩的模棱两可238
灵性修炼248
圣贤309
结语324
第三部分断裂与延续: 中世纪和现代
十作为一种启示哲学的基督宗教331
基督宗教把自己定义为哲学331
基督宗教与古代哲学347
十一古代哲学概念的衰落与重现355
重提基督宗教与哲学355
哲学作为神学的仆人357
理性的艺术家363
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持久367
十二问题与视角383

参考书目399
年代大事记406

精彩书摘

  教化
  我们也可以谈论关于另一种前苏格拉底的希腊思潮——与希腊人精神性根本要求有关的实践和理论:渴望塑造和教育,或者希腊人叫做教化(Paideia)的东西。自从遥远的荷马时代的希腊以来,年轻人的教育便成了贵族阶级或者是拥有卓越德性之人的当务之急。这是血统高贵所要求的卓越德性,稍后在哲人中则成为美德,或者灵魂的高贵。幸亏泰奥格尼斯用诗歌汇集起各种道德规条,我们才能够获得关于这种贵族教育的观念。这种教育由成年人传授,囿于社会团体本身。根据其规矩,年轻人要努力获得的品质——身体力量、勇气、责任意识和荣誉感——都是勇士及体现伟大和被视为神圣先驱的人们所具备的。公元前5世纪开始,正如民主开始繁荣一样,城邦国家同样要通过身体操练、体育、音乐和灵性修炼来塑造自己的未来公民。但是,民主生活产生权力斗争,这就要求有人要懂得如何劝导人民,如何促使他们在公民大会上作出自己的决定。假如一个人想成为人民的领袖,他得要掌握语言——智者派运动要满足的正是这样的需要。

前言/序言

  前言
  我们很少反思,哲学就它本身来说究竟是什么。确实,定义哲学是非常困难的。哲学学生被介绍的,首先是所有哲学。例如,全法教师资格会考轮着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葛派哲人、普罗提诺,在经常被正式学习课程所忽视的中世纪“黑暗”之后,又考笛卡儿、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谢林、柏格森,以及一些当代哲学家。为了考试,学生常常不得不写一篇论文,表明自己非常熟悉这样或那样作者的理论。还有另一种论文用来测试学生反思“哲学”问题的能力,因为古代或当代的哲人通常都讨论这个问题。就问题本身而言,这一些没有什么错。因为看起来,正是通过学习各种哲学,一个人才可以最终得到有关哲学的观念。然而,“哲学史”并不等同于各种哲学的历史,因为我们通过“各种哲学”所理解到的是理论的论辩和哲人的体系。除了这种历史之外,事实上还有哲学生活模式研究的空间。


《思想的星辰:古希腊哲学精粹》 一、 导言:文明的曙光,智慧的源泉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古希腊的哲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西方思想史的漫漫征途。它不仅仅是古老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理解当下世界、审视自身存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基石。从爱琴海畔的城邦到亚历山大港的学府,一代代思想家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思想的星辰:古希腊哲学精粹》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重返那个充满激辩与启迪的时代,去聆听苏格拉底的质问,去体悟柏拉图的理念,去解析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去感受斯多葛派的坚韧,去探寻伊壁鸠鲁的宁静。这不仅仅是一次思想的朝圣,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人类智慧最高峰的仰望。 二、 哲学史的开端:从神秘到理性 在古希腊哲学兴起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神话和宗教。那些关于众神、英雄和宇宙起源的叙事,构成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日益增长,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开始萌芽。 泰勒斯与“万物皆水”: 公元前六世纪,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被誉为“哲学之父”。他将目光从神话转向自然,试图用一种可观察、可理解的物质来解释万物的本源。他提出的“万物皆水”的观点,虽然简单,却标志着人类思维从神话解释向理性探究的重大转变。他开始追问“是什么构成了世界?”而不是“神明是如何创造世界的?”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为后来的哲学探索奠定了基础。 阿那克西曼德与“无限者”: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进一步深化了对本源的思考。他认为,世界的本源不应是某种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更抽象、更无限的存在,他称之为“阿派龙”(Apeiron)。这个“无限者”是无始无终、无形无质的,是所有具体事物的发源地和归宿。他的思想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本体论问题。 赫拉克利特与“变化”的宇宙: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以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本质。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但这里的火并非指物理意义上的火焰,而是象征着一种永恒的运动、转化和冲突。他著名的“逻各斯”(Logos)概念,指向了一种普遍的秩序和理性,尽管在变化中,万物仍然遵循着某种规律。他的思想强调了动态性、辩证法和宇宙的统一性,为后来的辩证法思想埋下了伏笔。 巴门尼德与“存在”的永恒: 与赫拉克利特的变化观截然相反,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的绝对同一性和永恒性。他认为,唯一真实的是“存在”,它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动的。而“非存在”则是不可能的,一切变化和多样性都只是感官的错觉。他的学说强调了理性的至高无上,并引发了关于实在性、变化和感官经验的深刻辩论,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 智者学派:挑战传统,开启思辨 当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在自然哲学领域进行探索时,雅典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城邦民主制的兴起,对公民的教育和辩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者学派应运而生。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著名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断。这句话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强调了相对主义,认为真理的标准取决于个体;另一方面,它也凸显了人的主体性,认为认识和价值都由人来赋予。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转向了人类自身,开始关注伦理、政治、修辞等领域。 质疑传统,批判思辨: 智者们教授各种技能,如修辞学、辩论术和政治学,以帮助公民在城邦生活中取得成功。他们对传统的神祇和道德观念提出了质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运用逻辑和辩论来探索真理。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虽然有时被诟病为虚无主义,但却极大地推动了希腊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四、 苏格拉底:道德的探求者,思想的助产士 在智者学派盛行的时代,一位与众不同的思想家出现了——苏格拉底。他没有著书立说,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通过其学生的记述得以流传。苏格拉底是一位孜孜不倦的道德探求者,他以其独特的方法,引导人们认识美德,追求真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格言之一便是“认识你自己”。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始于对自己无知的认识。他通过“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不断地向人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暴露自己的矛盾和无知,从而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 对美德的追求: 苏格拉底坚信,最高的美德是知识,而罪恶源于无知。他认为,人人都渴望幸福,而幸福的根源在于拥有德行。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气?什么是虔诚?”等道德概念的本质,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超越相对主义的道德基础。 无畏的殉道者: 苏格拉底因其挑战传统、质疑权威的思想而被判处死刑。然而,他在狱中依然从容不迫,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饮下毒堇而死。他的牺牲,不仅是对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肯定,也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象征,激励着后人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五、 柏拉图:理念的创造者,哲学的巨匠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对话体著作,以其精妙的构思和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理念论: 柏拉图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理念论”(Theory of Forms)。他认为,我们所感知的现实世界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变化无常的影子,而真正真实、永恒、不变的是“理念”的世界。例如,我们看到的无数张桌子都是不完美的,但它们都分享着一个完美的“桌子理念”。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和原型,是知识的真正对象。 洞穴的比喻: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用生动的“洞穴比喻”来阐释他的理念论。他描绘了一群囚犯,他们一生都被束缚在洞穴中,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当其中一个囚犯走出洞穴,看到真实的世界和太阳的光辉后,他便理解了真正的知识。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从感官世界走向理念世界的艰难与重要。 理想国与政治哲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不仅探讨了理念论,还构建了他理想中的政治城邦。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由“哲学家国王”来统治,因为只有那些掌握了理念、认识了善的哲学家,才能公正、理性地治理国家。他的政治哲学虽然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却引发了后世对政治制度、权力分配和正义统治的持续思考。 六、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奠基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在许多方面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逻辑学之父”。他系统地研究了推理的形式和规则,提出了三段论等重要的逻辑工具,为后世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逻辑是思维的工具,是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形而上学与四因说: 在形而上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即对事物存在的解释要从四个方面来考察:质料因(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和形体)、动力因(产生事物的力量)和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他认为,理解事物不仅要看到它是什么,还要看到它如何形成,它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将走向何方。 伦理学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他的伦理学思想。他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幸福”(Eudaimonia),而幸福并非简单的快乐,而是“一种符合德性的灵魂的活动”。他强调了“中道”的原则,认为美德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状态,例如勇敢是鲁莽和怯懦之间的中道。 政治学与城邦: 亚里士多德将政治学视为“最高明的科学”,他认为城邦是人实现其潜能、过上美好生活的最高组织形式。他详细研究了各种政体,并试图找出最稳定、最符合人性的政治制度。 七、 Hellenistic Philosophy:探寻个人安宁与解脱 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后,古希腊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平静和精神解脱。于是,几种新的哲学流派应运而生。 斯多葛主义: 斯多葛学派强调理性、德性、责任和顺应自然。他们认为,世界由一种普遍的理性(逻各斯)所支配,而人生的目标是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不动摇。他们提倡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面对苦难和不幸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所左右。 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但这里的快乐并非指感官的纵欲,而是指“身体不受痛苦,灵魂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他们认为,恐惧,尤其是对死亡和神祇的恐惧,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要通过理性来消除这些恐惧,获得内心的安宁。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学派对知识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无法获得确定的真理。他们主张“悬置判断”,不轻易肯定或否定任何事物,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八、 结语:思想的回响,永恒的启示 古希腊哲学,以其对宇宙、人生、伦理、政治等根本问题的深刻追问,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从米利都的自然探究,到雅典的理性辩驳,再到希腊化时代的个体关怀,古希腊哲学家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们思考的道路。 《思想的星辰:古希腊哲学精粹》并非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它更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当我们阅读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他们探索的答案,依然能为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 学习古希腊哲学,并非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它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提升道德修养,并最终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愿这本书能成为您探索古希腊智慧之旅的忠实伴侣,引领您在思想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您自己的璀璨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清晰地揭示了“理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的诞生轨迹。在我看来,古代哲学的核心魅力,就在于它们是用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去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观。这本书将这种质疑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呈现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演化链条:从最初对宇宙秩序的朴素探索,到苏格拉底将目光转向人的内心和道德困境,再到后来的形而上学构建。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些关键的论证步骤,那种逻辑推演的严密性,即便是放在今天的学术标准下也毫不逊色。特别是关于“知识论”的早期萌芽阶段,书中对于“意见”(Doxa)和“真知”(Episteme)的区分,对我认识现代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这本书让你明白,我们今天所依赖的批判性思维,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经过了数千年的打磨和辩驳才形成的工具。

评分

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沉浸在这本译本的文字之中,最大的感受是语言的张力与时代的疏离感被巧妙地平衡了。译者显然在追求“信、达、雅”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点。他们没有一味地追求直译的僵硬,也没有为了流畅而过度“今化”古人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处理亚里士多德关于“目的因”的论述时,那种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结构被保留了下来,读起来虽然需要集中精力,但一旦抓住其核心逻辑,那种豁然开朗的体验是其他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伦理学部分的翻译,它精准地传达了古人对“至善”的追求,那种将个体生命融入城邦整体价值体系的内在驱动力,通过译文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时的思想家是如何挣扎于如何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以及如何安顿个体灵魂的终极困惑。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摄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重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古朴典雅的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跨越千年的思想碰撞。内页的纸张质量上乘,印刷清晰,即便是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古希腊文或者拉丁文的直接翻译,排版和字体选择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阅读的疲劳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译者的注释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很多哲学家论述的背景知识,比如城邦间的权力斗争、当时流行的神秘主义思潮,或者某个术语在不同学派中的微妙差异,都被细致地标注出来。我过去读相关主题时,常常因为背景知识的缺失而感到力不从心,但有了这些详尽的旁注,简直如同有了一位耐心的私人导师在旁边随时讲解,极大地提升了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这本书不像是单纯的文本汇编,更像是一套精心策划的导读工具,让初涉古代哲学殿堂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智慧的光芒。那种在字里行间触摸到苏格拉底辩证法的脉络,或者感受到柏拉图洞穴寓言的震撼,都离不开这种精良的制作和译注的功力。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套“译文经典”系列抱持着一丝谨慎的态度,因为市面上太多标榜经典的读物,实则内容空泛或选材敷衍。然而,这本《古代哲学的智慧》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选篇之精到,简直像是为想要系统梳理西方哲学源头的人量身定制的。它没有冗余地堆砌一些边缘学派的碎片化论述,而是聚焦于那些真正奠定后世思想基石的关键文本。我尤其欣赏它对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家的介绍,那些关于“本源”(Arche)的探寻,那种从神话向理性过渡的挣扎与辉煌,被译者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来。翻阅时,我仿佛能看到泰勒斯观察水流,赫拉克利特沉思火的永恒变化,米利都学派的智者们如何试图用有限的理性去捕捉无限的世界本质。这种对源头活水的精准把握,使得后续阅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那些理论的根基显得无比扎实和清晰,让人佩服编辑团队的眼光和学者的深厚功力。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出了纯粹的学术参考范畴,它更像是一剂对抗现代社会“碎片化思考”的良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于接收快速、结论性的答案,而这本书,则强迫你慢下来,去适应一种需要长期专注和深入思考的阅读节奏。当你跟随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进行辩论训练,或者试图理解芝诺悖论的精妙陷阱时,你的心智就被拉回到了那种需要耐心、需要缜密逻辑推理的状态。对于那些希望提升自身思辨能力,摆脱浅层认知模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套精妙的“心智操练法”。每次合上书本,都感觉自己的思维边界被拓宽了一点,对于复杂问题的容忍度和分析深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速成读物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评价就是为了京东豆啊啊。

评分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上京东。总有一本适合你,买好书,上京东,挑好书,上京东。阅读一本书,树立一人生!不仅只是卖书者,更是书籍的爱护者,知识的传递者。

评分

必买系列,折扣比较好,窗帘布值得拥有

评分

整体还是不错的,可以看看,学习一下的!

评分

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

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

终于买到了这本书,等了好久终于降价了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内容不错,物流很快,喜欢,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