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汉语成语大词典-修订版 |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
| 作者:王兴国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85.00 | 页数:2035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381289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性地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尤其是希望能在撰写正式文稿时,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那些耳熟能详却又容易用错的成语。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收录范围显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并非简单地追求数量堆砌,而是侧重于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高频使用价值和文化深度的表达。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提供了标准释义,还贴心地标注了“易混淆用法辨析”的栏目。这对我这种“半成品”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比如它会明确指出“侧目而视”和“侧目以视”在语境上的细微差别,以及“集思广益”在不同语体中的侧重倾向。这种精细化的处理,让我在使用成语时,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真正理解了其神韵和使用边界,极大地减少了误用的尴尬,让我的文字表达瞬间增添了一份精准和文采。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极大地提升了查阅效率。我常常遇到一些只记得大概意思,但记不清具体字样的“半成品成语”,以往查阅起来非常耗时。但这本书采用了多维度检索模式,除了传统的首字拼音索引和部首索引外,它还设置了“语义分类索引”。比如,你想找表达“赞美”的成语,可以直接翻到相应分类,里面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所有与赞美相关的成语。这种分类查找功能,对于进行主题写作或者需要迅速调取特定意群词汇的场合,显得尤为高效便捷。此外,查找某一成语后,其解释部分的结构也十分清晰,核心释义、例句、近义词、反义词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一页之内解决所有疑问”,大大缩短了从查找需求到获得完整信息的路径。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与古籍和历史文献打交道的学习者,我对工具书的严谨性要求极高。市面上流传的很多成语词典,在引证和出处标注上常常显得敷衍了事,甚至存在望文生义的错误。然而,这本“修订版”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信赖感。它的修订之处,显然是在考据上下了大工夫。我随机抽取了几个生僻但历史悠久的成语进行交叉比对,发现它对典故的追溯非常细致,很多都注明了最早出现于哪部史书、哪位名家的著作。例如,对于一些带有宗教或哲学背景的成语,它还简要介绍了其背后的思想流派。这种近乎学术研究级别的细致,使得这本书在作为日常查阅工具的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研究参考价值。对于想要深挖文化根源的读者来说,这本词典无疑提供了一个扎实可靠的基石,让人可以放心地将其作为权威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深蓝色,配合烫金的字体,初见之下就给人一种厚重、权威的感觉。拿到手里,分量十足,那种扎实的纸张手感,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很多经典成语的解释后面,都附带了详细的出处和典故的背景介绍,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工具书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解释。比如,对于“卧薪尝胆”的条目,它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细致地还原了越王勾践当年受辱的场景,这种叙事性的补充,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代入感。翻阅起来,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味,让人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去探寻这些凝练的智慧是如何诞生的。整体来看,从视觉到触觉,这本词典都体现了编辑团队的匠心独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词典在“活学活用”方面的引导。很多工具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但好的工具书应该能激发读者的主动学习欲望。这本词典在每一个条目下,除了标准的例句外,还穿插了许多“语境分析小贴士”。这些小贴士并非硬性的语法规则,而是更像是一位资深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它会提醒你,在现代口语中哪些成语的使用已经略显陈旧,或者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某个成语会显得过于夸张或不够庄重。比如,它对比了“惊鸿一瞥”和“瞥见”的微妙情感差异,以及在现代文学评论中,如何巧妙地运用“信手拈来”来表达一种不费力的才华。这种深入到语感层面的引导,让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一种对汉语表达艺术的逐步领悟和提升,使读者能够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日常的语言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