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罗塞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10版):泌尿道与男性生殖系统分册》特色:
让****的进展为你所用,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的遗传学新知识、****的分子遗传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及WHO的****疾病分类方法。
涵盖临床表现、大体和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内容。
从观察什么、注意哪些方面和哪些表现会产生误导等方面给予专家经验,避免诊断陷阱。
附录提供了有关肿瘤分期、质量控制程序和大体标本的处理的内容,方便快速查找。
内页插图
目录
译者名单
译者前言
著者前言(第10版)
著者前言(第1版)
第1章
泌尿道一肾、肾盂和输尿管:非肿瘤性疾病(Nelson G. Ordonez著)
泌尿道一肾、肾盂和输尿管:儿童肾肿瘤和瘤样病变/成人肿瘤和瘤样病变泌尿道一膀胱
第2章
男性生殖系统一前列腺和精囊
男性生殖系统一睾丸
男性生殖系统一睾丸附件
男性生殖系统一阴茎和阴囊
第3章
腹膜、腹膜后间隙及相关结构
前言/序言
《Rosai & 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10版中文译本在所有译者的共同努力下与读者见面了。首先要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致以衷心的感谢。
虽然对医学生、临床医生也有借鉴,但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病理医生。作为一本病理医生的基本外科病理学教科书,本书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但恰恰由于采取了点面结合、繁简适度的写作技巧,本书的系统性和可读性增加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体现了作者的聪明和智慧,融入了作者自己对外科病理学精髓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版对免疫组织化学和具有诊断价值的分子病理学给予了特别关注。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学标志物引入诊断病理学常规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诊断病理学是典型的实践科学。病理医生的成长需要书本知识与有效率的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书斋里闭门苦读,不重视实践,或只满足于忙忙碌碌的实践,不注意理论武装,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病理医生。感觉到的事物未必就能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感觉。真诚地希望年轻的病理住院医生能通读一本像《Rosai & Ackerman外科病理学》这样的经典教科书。
由于翻译时间紧迫,加之译者的学识和实践经验参差不齐,纰漏和错误在所难免,诚挚欢迎批评指正。
郑杰
2013年10月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 书籍简介 本书汇集了国内外泌尿外科、男科、影像学、病理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智慧,力求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一本全面、权威、实用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全书聚焦于临床实践,以疾病为中心,系统阐述了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疑难危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与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预后评估等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肾脏疾病 肾脏解剖与生理复习: 简要回顾肾脏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泌尿系统解剖,为理解疾病奠定基础。 肾脏影像学诊断: 详细介绍超声、CT、MRI、肾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各种影像学表现与疾病的关系,如肾囊肿、肾结石、肾肿瘤、肾盂肾炎、肾脏先天性异常等。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RCC): 详述不同亚型(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等)的病理特征、临床分期、手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肾根治性切除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预后。 肾盂癌: 阐述肾盂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逆行造影、CTU)、治疗(肾输尿管全切除术、膀胱灌注化疗)及预后。 肾脏其他肿瘤: 概述肾脏血管平滑肌瘤、肾脏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 肾脏感染性疾病: 肾盂肾炎: 探讨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因、诊断(尿常规、尿培养、影像学)、治疗(抗生素选择、疗程)及并发症(肾周脓肿、脓毒症)。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策略。 肾周脓肿: 介绍其病因、诊断(超声、CT)及治疗(引流、抗生素)。 肾结石: 结石的形成机制与成分分析: 详细介绍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铵镁等结石的形成原因。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典型症状(腰痛、血尿)、并发症(感染、梗阻)及诊断方法(X线、CT、超声)。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排石、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以及开放手术。 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整、药物预防、代谢性检查。 肾脏囊性疾病: 单纯性肾囊肿: 诊断、随访与治疗指征。 多囊肾(PK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ARPKD)的遗传特点、影像学诊断、并发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囊内出血)及管理。 获得性肾囊肿: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发生与意义。 肾脏血管性疾病: 肾动脉狭窄: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诊断(多普勒超声、CTA、MRA)、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药物治疗)。 肾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肾病综合征、肿瘤压迫)、诊断与治疗。 肾脏先天性异常: 肾脏发育不全、重复肾、马蹄肾、异位肾等。 外伤性肾损伤: 分级、诊断与治疗。 第二章 输尿管疾病 输尿管解剖与生理: 简述输尿管的走行、结构及蠕动功能。 输尿管结石: 诊断: 输尿管平片、CTU、超声、IVP、输尿管镜。 治疗: ESWL、URSL、PCNL(针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药物保守治疗。 并发症: 输尿管狭窄、感染、肾功能损害。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癌: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IVP、CTU、逆行造影、输尿管镜)、治疗(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新辅助/辅助化疗)及预后。 输尿管其他肿瘤: 转移性肿瘤、平滑肌瘤等。 输尿管狭窄: 病因: 炎症(如结核)、结石嵌顿、医源性损伤(手术、放疗)、先天性。 诊断: IVP、CTU、逆行造影、尿动力学检查。 治疗: 输尿管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自身输尿管移植术、结肠代输尿管术。 输尿管返流: 原发性输尿管返流(VUR): 主要发生在儿童,病因、诊断(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分级、治疗(观察、药物、手术)。 继发性输尿管返流: 与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相关。 输尿管其他疾病: 输尿管憩室、输尿管炎、输尿管损伤。 第三章 膀胱疾病 膀胱解剖与生理: 详细介绍膀胱的壁层结构、神经支配以及储尿、排尿功能。 膀胱影像学诊断: 超声、CT、MRI、膀胱尿道造影、IVP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膀胱肿瘤: 膀胱癌: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吸烟、职业暴露、慢性炎症等。 病理分型与分期: 移行细胞癌(Urothelial Carcinoma)的表浅型(Tis, Ta, T1)与浸润型(T2, T3, T4)的区别。 临床表现: 血尿是最常见症状。 诊断: 尿细胞学、膀胱镜及活检、影像学检查(CTU、MRI)。 治疗: 表浅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BCG、化疗)。 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含尿路重建)、新辅助/辅助化疗、放射治疗。 复发与监测: 膀胱镜随访。 膀胱其他肿瘤: 腺癌、鳞状细胞癌、肉瘤、类癌等。 膀胱结石: 病因(下尿路梗阻、异物)、临床表现、诊断(超声、X线)、治疗(体外碎石、膀胱切开取石、TURBT)。 膀胱感染性疾病: 急性膀胱炎: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终末血尿)、诊断(尿常规、尿培养)、治疗(抗生素)。 慢性膀胱炎: 病因、诊断、治疗。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诊断困难,症状(盆腔疼痛、尿频、尿急),治疗(饮食、药物、行为疗法、膀胱灌注)。 膀胱憩室: 先天性与获得性,诊断与治疗。 膀胱外伤: 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诊断与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 病因: 脊髓损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糖尿病等。 类型: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高活动性、逼尿肌低活动性。 诊断: 尿动力学检查、影像学。 治疗: 间歇性导尿、药物(胆碱能激动剂/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肉毒毒素注射、骶神经调控、膀胱扩大术。 第四章 男性尿道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 男性尿道疾病 尿道解剖与生理: 描述男性尿道的结构、长度、功能以及与排尿、射精的关系。 尿道狭窄: 病因: 创伤(骑跨伤、医源性)、感染(淋病后遗症)、先天性。 诊断: 尿流率检查、尿道造影、尿道镜。 治疗: 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尿道重建术(包括移植物)。 尿道感染: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主要病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症状,诊断,治疗。 淋菌性尿道炎(GU): 淋病奈瑟菌引起,症状,诊断,治疗(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尿道憩室: 感染、结石等并发症。 尿道损伤: 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诊断与治疗。 尿道外伤: 尿道断裂: 膜部尿道断裂: 骑跨伤最常见,表现为尿血、会阴血肿、排尿困难。 球部尿道断裂: 相对少见。 诊断: 留置导尿的禁忌,后尿道造影(RUG)。 治疗: 急性期处理(姑息性尿道外固定、耻骨上膀胱造瘘),二期手术(尿道重建)。 尿道肿瘤: 罕见,多为鳞状细胞癌,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诊断与治疗。 第二节 阴茎疾病 阴茎解剖与生理: 海绵体、尿道海绵体、血管、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阴茎异常勃起: 低血流型(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 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性勃起,原因(注射治疗、某些药物、血液病),处理(穿刺抽血、灌注生理盐水、血管活性药物)。 高血流型(非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 创伤引起,多为自限性。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Peyronie's Disease): 病因: 组织纤维化,导致阴茎弯曲、疼痛、勃起功能障碍。 诊断: 体格检查、阴茎彩超。 治疗: 药物治疗(秋水仙碱、维生素E)、局部注射(玻璃酸酶、干扰素)、阴茎矫形手术(白膜折叠术、植入假体)。 阴茎癌: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包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良卫生习惯。 病理类型: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临床表现: 阴茎头、包皮溃疡、增生、肿块。 诊断: 活检。 治疗: 手术(局部切除、阴茎部分/全切除)、化疗、放疗。 阴茎皮肤病变: 湿疣、梅毒、硬下疳、阴茎头炎、包皮龟头炎。 包茎与包皮过长: 适应症与禁忌症。 第三节 阴囊与睾丸疾病 阴囊与睾丸解剖与生理: 附睾、输精管、精索的结构与功能。 睾丸肿瘤: 发生率与危险因素: 隐睾、遗传因素。 病理类型: 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非生殖细胞肿瘤(支持细胞瘤、间质细胞瘤)。 临床表现: 睾丸无痛性肿块。 诊断: 睾丸超声、血清肿瘤标志物(AFP, β-HCG, LDH)、腹股沟探查。 治疗: 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化疗、放疗。 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睾丸炎与附睾炎: 病因: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结核杆菌)、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 临床表现: 睾丸/附睾肿痛、发热、尿道分泌物。 诊断: 尿常规、尿培养、睾丸附睾超声。 治疗: 抗生素、抗炎止痛。 睾丸扭转: 病因: 提睾肌反射异常、外伤。 临床表现: 突发性剧烈阴囊疼痛、恶心呕吐、睾丸抬高。 诊断: 临床诊断是关键,多普勒超声辅助。 治疗: 急诊手术(6小时内)复位、固定。 鞘膜积液: 发生原因、诊断(透光试验、超声)、治疗(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 发生原因: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阴囊坠胀感、精液质量下降。 诊断: 体格检查、多普勒超声。 治疗: 手术(腹腔镜或开放手术)。 隐睾(Cryptorchidism): 定义与分型: 腹腔型、腹股沟型。 并发症: 睾丸萎缩、不育、恶性变。 治疗: 手术(隐睾下降固定术)。 阴囊外伤: 挫伤、撕裂伤,处理原则。 第四节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解剖与生理: 腺体结构、功能(分泌前列腺液)、神经支配。 前列腺炎: 分类(NIH分类): I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症状(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疼痛)、体征(前列腺触痛)、诊断(尿常规、尿培养、前列腺液检查)、治疗(抗生素)。 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症状(排尿刺激症状、盆腔疼痛)、诊断(前列腺液、精液细菌培养)、治疗(长期抗生素)。 III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 无细菌感染证据,分为炎性与非炎性。症状复杂,诊断排除性。治疗(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植物制剂、行为疗法)。 IV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无症状,仅在因其他原因检查时发现。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病因: 雄激素、衰老。 临床表现: 下尿路症状(LUTS),包括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和梗阻症状(尿流细、排尿困难、尿潴留)。 诊断: 直肠指检(DRE)、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检查、残余尿量测定、PSA。 治疗: 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阿夫唑嗪)、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 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激光汽化术、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年龄、种族、家族史。 筛查: PSA、DRE。 病理与分期(Gleason评分、TNM分期)。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晚期可出现LUTS、骨转移。 诊断: 前列腺穿刺活检。 治疗: 根治性治疗: 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放射治疗(外照射、内照射)。 观察等待/积极监测: 适用于低危患者。 晚期治疗: 激素治疗(GnRH激动剂/拮抗剂)、化疗。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结石 第五节 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病因学分类: 精子生成障碍: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药物、隐睾、精索静脉曲张。 精子运送障碍: 输精管阻塞(先天性、后天性)、射精障碍。 性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 免疫性不育。 诊断评估: 病史、体格检查、精液分析(精子数量、活力、形态)、激素水平测定、影像学检查(超声、MRI)、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 纠正隐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抗感染。 药物治疗: 促进精子生成的药物。 辅助生殖技术(ART): 夫精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第六节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 定义与分类。 病因: 血管性: 动脉供血不足、静脉闭合不全。 神经性: 糖尿病、脊髓损伤、盆腔手术。 内分泌性: 糖尿病、高泌乳素血症。 精神心理性。 药物性。 诊断: 病史、体格检查、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夜间阴茎勃起试验(NPTR)、血管内皮功能检查(阴茎彩超)、激素水平测定。 治疗: 口服药物: 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负压吸引装置。 海绵体内注射治疗(罂粟碱、酚妥拉明)。 尿道内置药。 假体植入术。 心理治疗。 第七节 射精障碍 逆行射精、早泄、射精延迟、无射精。 病因与诊断。 治疗策略。 附录 泌尿生殖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要点。 泌尿生殖系统常用手术器械与方法概述。 常用药物剂量与用法。 相关医学指南与共识。 本书内容编排严谨,语言精练,图文并茂,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最核心、最实用的临床信息。本书不仅适用于泌尿外科、男科医生,对于普通外科、内科、急诊科医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医学生、研究生,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